我市發布支持科技創新兩項政策

2021-01-21 遂寧新聞網

  我市發布支持科技創新兩項政策

  為科技創新提供不竭動力

  近日,市科技局舉辦《遂寧市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政策》(以下簡稱《政策》)和《遂寧市新型研發機構認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新聞發布會,公開發布解讀政策要點,加速推進兩個政策落地惠企。 

  根據《政策》和《辦法》,我市將進一步加大對新型研發機構和企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持力度,不斷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促進遂寧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支持科技成果轉化

  擬每年預算500萬元以上專項資金

  「《政策》共九個部分十四條……」發布會上,市科技局副局長唐崑崙對《遂寧市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政策》進行了詳細介紹。 

  據悉,《政策》共九個部分十四條,擬每年預算500萬元以上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對科技成果在遂寧首次轉化、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科技成果創造、產學研協同創新機構高效運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創建、科技成果入市交易、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培養、科技交流與合作等九個方面給予支持。 

  按照《政策》,科技成果首次轉化選擇在我市範圍內投資註冊的企業,可向落地園區申請使用標準廠房,前3年免租金,後3年租金減半收取。同時,科技成果首次轉化選擇在我市範圍內投資註冊的企業,經成果評估,市政府主導的產業基金、科創基金等按程序給予支持。 

  《政策》提出,支持產學研協同創新機構高效運轉,對已建成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型研發機構,在國家、省、市科技主管部門考核評估中獲得優秀等次的,市財政分別獎補50萬元、20萬元、5萬元。 

  此外,《政策》還支持科技成果入市交易讓科技成果在市場中實現價值——對遂寧企業新實施的技術合同交易,市財政按照在「全國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系統」登記的技術成交額的1‰對登記企業進行獎補,單個技術合同獎補金額不超過5萬元,單個企業年度獎補金額不超過20萬元。

  通過認定的新型研發機構

  市財政一次性給予30萬元獎補

  發布會還對《遂寧市新型研發機構認定管理辦法》進行了深度解析。 

  按照《辦法》,新型研發機構原則上每2年進行1次認定。認定條件方面,新型研發機構需具有穩定的研發經費投入渠道、固定的科研場所和相應的儀器設備等科研設施,其中,年度研究開發經費支出佔年收入總額的50%以上,辦公和科研場地300平方米以上,用於研究開發的儀器設備原值不低於200萬元,能夠提供多種綜合性科技服務。同時,具有穩定的研發團隊,其中常駐研發人員佔職工總人數的比例達到20%以上,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人員不少於3人。 

  此外,市新型研發機構還必須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服務能力,近3年在科技研發方面擁有相關行業(領域)內5項以上專利(包括發明專利、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動植物新品種、新獸藥等自主智慧財產權,其中醫藥類擁有3項以上國家新藥證書);近3年在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創業孵化等方面取得較好成效(建立不足3年的,按實際運營時間考核)。 

  而通過認定成功的新型研發機構也將獲得一系列的支持: 

  ——通過認定的遂寧市新型研發機構,市財政一次性給予30萬元獎補,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發展。 

  ——對重大新型研發機構採取「一企一策」扶持政策,專項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對通過認定的新型研發機構的科研建設及成果轉化項目,所需建設用地由轄區政府(管委會)予以重點保障。 

  ……

  答記者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我市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地方科技創新的惠企措施備受關注。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現場就社會各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逐一解答。 

  記者:對符合《政策》第四條所支持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條款提出「市政府按照立項資金的10%給予企業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配套支持」,其中所涉及資金的使用方向和領域有無明確要求? 

  市科技局:有。所有配套支持經費按專項資金統一管理,嚴格執行《遂寧市科技計劃項目及資金管理實施辦法》相關規定。對於前補助類型項目,市級財政匹配資金應當用於該項目,並納入項目配套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項目驗收時亦按專項資金驗收。對於後補助類型項目,由項目承擔單位統籌安排用於科研活動直接支出,兩年後未使用完的,按規定收回。 

  記者:在落實《政策》中,具體如何支持科技成果創造?

  市科技局:《政策》對獲得國家及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的單位進行支持,具體包括:一、獲得國家及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項目的第一主研單位(即在主要完成單位中排名第一),註冊地必須為在遂寧轄區內的獨立法人;二、所獲獎項應當是上一年度的;三、按所獲國家及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資金1:1給予獎補。 

  記者:《政策》提出:鼓勵企業牽頭承擔國家、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天府高端引智計劃項目,市財政按照立項資金的10%給予企業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配套支持。「天府高端引智計劃項目」在省一級給予獎補之後,為何市州一級還會再次給予獎補?有何重要意義? 

  市科技局:人才引進歷來是我市的重點工作。「天府高端引智計劃項目」在政策創新和突破上有兩方面的重要意義:首先,實施管理更具操作性。其次,政策支撐更加有力。新增三條支持政策:一是強化柔性引才和效益意識,對引進外國專家來川工作時間不再作硬性要求,同時支持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企業在國(境)外建立研發機構、創新創業基地,吸引使用當地高層次人才等;二是強化引才引智基地輻射帶動作用,對在集聚人才、推廣引智成果、創新引智機制等方面發揮重要示範引領作用的基地擇優給予經費資助;三是強化人才激勵,在傳統榮譽表彰的基礎上,對入選計劃的主要高層次專家頒發《四川省特聘專家證書》。

  (全媒體記者  範晶)

相關焦點

  • 政策乾貨!最新最全的科技創新政策都在這裡!
    政策乾貨!最新最全的科技創新政策都在這裡!編制初衷為使廣大企業、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能更全面地了解掌握我市科技創新與人才政策,用足用好各項助企惠企政策紅利,提高科技創新政策獲得感,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對疫情後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近日,由市科技局組織編印的《寧波市科技創新主要政策便覽(2020年版)》電子書正式上線。
  • 新模式助力我市科技創新 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即將建成運營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數量,提高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提升科技成果交易額,繼續提升科學技術對蘭州市經濟的貢獻率,我市積極籌建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並即將投入運營。  中心投入運營後將利用平臺及時公布國家、省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政策、資訊更新等,發布蘭州市科技局關於科技成果相關政策文件,利用平臺網站宣傳科技成果對接會、重大產學研活動、政策解讀,協調落實科技型企業扶持政策,聚集更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創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氛圍,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運營服務體系,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產業化,促進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出臺科技智慧財產權相關政策措施建議,引導並推動蘭州市科技成果服務業
  • 四部門關於公布享受支持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的國家中小企業公共...
    四部門關於公布享受支持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的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技術類)(2020年批次及2018年批次覆審合格)名單的通知工信廳聯企業函〔2020〕296號有關省、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財政廳(局)、稅務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各直屬海關:根據支持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的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海關總署
  • 科技創新 鍛造寧德智造「金鑰匙」
    近年來,我市進一步注重科技創新,持續優化科技資源和創新要素配置,有效集聚科技創新動能,加速了醫藥、新能源汽車、電機等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近年來,我市以落實各類政策作為撬動科技創新槓桿,著力打造更有活力的創業創新生態系統,推動高質量發展。   《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寧德的決定》《建設創新型寧德實施方案》《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近期若干重點任務分工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吹響了加快科技創新的號角。
  • 市科技局深入衛健系統廣泛宣傳科技政策
    近期,北海市科技局組成科技政策宣講團前往市人民醫院及市中醫醫院開展科技政策宣講和創新合作交流活動,市人民醫院及市中醫醫院共300餘名醫務人員參加。在活動中,市科技局積極探索與我市醫療機構合作方式,提出局院聯合創新建議,並與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領導及參會人員進入深入交流。
  • 科技博弈與金融創新|邱牧遠:科技博弈背景下金融支持高科技產業政策
    大國博弈背景下科技成為重要的競爭焦點。 導語全球價值鏈正處於新一輪重構當中,大國競爭的焦點正在由經貿領域轉向科技領域。誰能在產業科技創新發展上佔領制高點,誰就能在全球價值鏈中佔據優勢位置。在此背景下,金融業要直面產業創新的新形勢和挑戰,繼續在投融資領域發揮關鍵支撐作用。本文對金融支持高科技產業科技創新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 《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出臺 增強「硬核...
    據了解,多年來,我市該排名一直保持全國前列。「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近日正式出臺《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為我市未來三年提升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策源能力指出了發展路徑。
  • 西安:科技成為創新發展強大支撐
    今年發布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中,西安位列西部城市第1。3月9日,科技部正式批覆支持西安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標誌著我市在大力發展人工智慧產業上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5月,泛太空國際超算(西安)中心項目在我市航天基地開工建設,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擬建設立足西安、面向西北、輻射一帶一路的大數據應用中心,實現計算服務、科研創新、產業創新三位一體的發展平臺。
  • 安徽支持科技創新有哪些好政策?幫您梳理出來啦!
    近日,我們對省委、省政府最新出臺的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相關政策進行梳理,並結合前期發布的政策清單匯總整合,形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清單》(2019年3月版),今天為您送上支持科技創新政策97條。
  • 市科技信息所到安陽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宣講科技政策
    為加強科技政策的宣傳和應用,1月14日下午,市科技信息所負責人等一行3人應邀到安陽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開展科技政策宣講活動。安陽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張建副會長主持,促進會全體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會上,信息所工作人員向參會人員講解了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流程,省、市兩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申報條件,詳細介紹了省、市科技獎補及稅收優惠政策,現場演示了安陽科技文獻統一檢索平臺的使用方法,雙方還就成果轉移轉化、專家庫以及平臺建設等工作進行了交流。
  • 我市企業再獲中央引導資金扶持 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加速提升
    近日,廣東省科技廳公布了2021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我市共有臺山市牧仁農業有限公司、臺山市紅嶺種子園、特一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家單位成功獲批立項,每項獲100萬元的資金資助,共300萬。這也是我市連續第二年獲得中央引導資金(農業科技類)扶持。
  • 快訊:國家衛健委支持浙江省開展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創新政策試點!
    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還將支持浙江省建設重離子質子放射治療中心,支持浙江省開展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創新政策試點。國家將通過相應的政策及資金支持推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旨在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臨床診療中心、高層次的人才培養基地、高水準的科研創新和轉化平臺、高效率的健康管理體系和高水平的醫院管理高地。根據合作協議,共有8個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戶浙江。
  • 昭山示範區組織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實務和政策培訓
    1月13日,昭山示範區經濟發展局攜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湘潭分市場、湘潭市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湖南中科睿創技術轉移諮詢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2021年昭山示範區科技創新實務及政策」培訓講座,全區30餘家企業負責人參加培訓。
  • 通過新一批擬上市企業建議名單、建設寧波市科技創新培訓基地...
    2020-11-20 23:12 |慈谿發布
  • 我市舉行2018青島市大數據專家大會暨青島市大數據秋季論壇
    大會總結了青島市大數據專家委員會一年來的工作、回顧了我市一年來大數據領域取得的積極進展,發布了《青島市優秀大數據成果(案例)彙編》《2018 青島市大數據產業生態名錄集》。同時邀請國家專家結合數字經濟、大數據創新動力等進行了演講,大會還對大數據建言獻策先進個人、專家委員會先進個人、大數據最強技術團隊、大數據優秀學術成果進行了表彰鼓勵。
  • 省科協副主席闞雲超一行調研我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
    、副主任周金虎,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副秘書長武曉萍,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創新教育工作室主任高夢舒等一行深入我市,就我市科協青少年科技教育發展工作進行調研。實地考察了學校的科技實驗室、科技閱覽室、科技走廊等科技創新教育場地及設施設備,了解了學校科技創新教育工作情況。
  • 合肥發布新能源汽車最新政策!支持燃料電池系統、氫儲運等技術研發...
    合肥發布新能源汽車最新政策!依託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爭創國家級技術(製造、產業)創新中心。統籌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支持建設具備CMA資質的新能源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立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虛擬仿真和測試驗證平臺,提升整車、關鍵零部件的測試評價能力。參與制定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建立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標準體系。
  • 提高引才「向心力」 打好人才「組合拳」——我市相關部門就支持...
    問:我市現有人才政策包括哪些?答: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我市對人才和項目的吸引力大大提升,人才發展環境也面臨新的更高要求。為此,我市陸續出臺了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引進高層次人才、鼓勵柔性引才、引進外國人才、實施燕趙英才卡制度、獎勵引進高層次人才成績突出單位等方面政策文件,基本形成新時代新形勢下創新人才發展體制、創優人才發展環境的「1+N」政策體系。
  • 德陽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載體建設、科技金融結合、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等政策文件,基本構建起引導和激勵科技創新的政策體系,為創新發展增添新動力。完善科技人才工作機制,加快引進、培育和激勵一批創新創業人才、緊缺實用人才、專家服務型人才,選聘科技專家特派員服務基層。鼓勵支持中介機構、專業協會(學會)等各方力量參與引才。支持科技人員兼職取酬和離崗領辦創辦科技型企業,完善科技人員在科技成果轉化和專利實施轉化中的收入分配激勵機制。落實醫療保險、配偶就業、子女教育、住房等人才政策,為各類人才來德陽創新創業提供優質服務。
  • 2021: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 以稅收政策激勵科技創新
    本報記者 趙姍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我國減稅降費成績單正式發布: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連續發布實施了7批28項減稅降費措施,稅務部門全力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為399萬戶納稅人辦理延期繳納稅款29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