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名道姓」講問題、指不足、敲警鐘,讓更多人受教育、受觸動、受警醒
千招萬招,不擔當、不作為都是「虛招」;千條萬條,不執行、不落實都是「白條」。6月22日,在「找差距、抓落實」系列活動第一次推進會——優化營商環境專題電視電話會議上,市政府通報了19個關於涉企政策不落實負面典型案例,督促相關部門、單位深刻反思、舉一反三,以刀刃向內的態度檢視問題、直擊痛點、狠下心來排查整改。
這19個負面典型案例,都是結合省「政風熱線」暗訪問題線索、市委巡察組反饋問題線索、第一輪營商環境政策不落實典型案例整改情況和企業家座談會提出的意見建議,對問題整改不到位、企業集中反映較多、部門履職不力等問題進行核查後梳理出來的,主要涉及《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100條》《關於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涉企政策,集中表現為:表態式落實、表象式落實、機械式落實、選擇性落實、打折扣落實、衰減式落實等六個方面。
表態式落實:表態很堅決,行動很遲緩
【案例】高淳區政務服務中心尚未實現「一窗通辦」。該中心政務服務事項未實現「應進必進」,其中不動產登記、人社、稅務、公積金、水、電、氣、移動、聯通、電信、廣電網絡、市民卡、殘聯等13個公共和便民服務事項未進駐政務大廳,企業辦事存在多頭跑現象。
今年一季度,棲霞區應急管理局、殘聯、城管局授權給區政務中心全科窗口的「應進必進」審批事項未實際進入服務窗口,部分事項仍在相關部門和科室辦理,未有效做到「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
2018年12月,我市成立南京市民營企業轉貸互助基金,44家銀行籤訂合作協議。其中28家籤約銀行因沒有出臺相關金融產品或辦理流程,導致企業無法在上述金融機構辦理民營企業轉貸互助基金相關業務。
【點評】政策出臺後,一些單位表態很堅決,但行動很遲緩。有的甚至把開會當完成、把表態當落實,精神沒傳達、任務沒部署、目標沒分解,上級政策變成一紙空文。
表象式落實:重形式,輕實效
【案例】浦口區人民法院超標的凍結企業銀行帳戶存款。原告蘇州冠澤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訴被告南京鑫豐源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承攬合同糾紛一案,浦口區人民法院根據原告申請,於審理階段對被告採取財產保全措施,足額凍結被告名下銀行存款60萬元。去年10月23日,法院判決被告向原告支付承攬報酬51萬餘元及相應利息。判決生效後,原告申請強制執行,法院根據生效判決書確定的給付金額於執行查控系統再次凍結了被告的銀行存款,造成超標的凍結。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等單位對評估涉及的區域狀況和需求分析研究不夠,對評估工作缺少具體指導和精細化操作,部分評估事項未實現分類施策,造成市級以上開發園區的區域評估工作進展不平衡。
去年9月至今年3月,全市工商註冊登記系統1秒辦理的「秒批」件共2226件,存在體外審核現象,不能全面真實反映企業業務辦理時間。
市稅務局信息不共享影響科技企業申請貸款。企業通過「我的南京」APP全市科技區塊鏈金融徵信平臺申請貸款渠道不暢。自開通以來,企業通過平臺共申請貸款1701筆,因稅務部門三類數據不能共享卻又未能有效建立輔助核查通道,僅發放16筆。
【點評】有的在政策落實上重形式、輕實效,熱衷於片面追求指標、滿足數據上的完成,片面追求考核過關、滿足形式上的優化,與政策要求、改革初衷背道而馳。
機械式落實:拿老套路應對新問題
【案例】2017年9月中旬至今,浦口區江浦街道無依據和執法手續,以群眾舉報為由阻止南京隆華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施工。被約談後,不從自身查找問題原因,反而倒查企業生產經營、用工、納稅、花卉引進的審批和許可等問題,影響了政府公信力。
秦淮區夫子廟麥當勞項目於4月初申請消防審核與驗收,因秦淮區建設局與區消防救援大隊未落實市有關規定,職能交接工作銜接機制不暢,延緩了企業辦件審核受理,影響企業開業經營。
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市生態環境局在受理南京卓越環保公司廢棄物經營許可申請過程中,未依法送達《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未告知申請人享有行政複議或者訴訟權利,即以「不予許可」辦結。在企業現場整改期間,一次性告知不到位,多次以口頭、微信等不規範方式向企業提出補充整改意見。
今年2月底,秦淮區市場監管局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滿三年的企業進行清理規範,未上門核查企業實際經營情況,違規批量吊銷110餘家企業營業執照。
【點評】有的片面、機械地理解上級政策精神,言必問典、行必有據,習慣於拿老套路、老辦法、老經驗來面對群眾、面對市場主體,動不動就把一些規定拿出來當擋箭牌。
選擇性落實:好辦的事更好辦,難辦的事更難辦
【案例】高淳區城建局在建築工程招投標前,違規要求區外建築企業辦理單項登記備案手續,對區外建築企業設立75分信用分準入條件,限制區外企業投標。
今年3月份以來,玄武區紅山街道安監、稅務、消防、市場監管、城管等多個部門未有效落實跨部門聯合抽查要求,針對安全生產、第四次經濟普查、稅收調查、消防檢查等工作,分別對常發廣場商戶組織了多次檢查,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
市法院受理南京精研磁性科技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向棲霞區房屋徵收管理辦公室送達相關法律文書時,後者拒絕接收,影響破產案件推進。
【點評】一些單位本位主義強、宗旨意識弱,往往是「好辦的事更好辦、難辦的事更難辦」「於己有利的事情就辦、刀刃向內的事情不辦」。有的新官不理舊帳,對一些交叉的事項、結轉的事項,一推了之、一擋了之。
打折扣落實:任意變通,承諾「縮水走樣」
【案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未按時開通微信公眾號,提供開具調檔函、辦理人事檔案轉進轉出、查詢檔案和集體戶口基本信息、開具檔案證明等功能服務。目前已整改。
市政務辦審批代辦服務中心《代辦服務手冊》中對代辦範圍的界定,與《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100條》文件第23條「企業可無償申請建設項目全方位、全流程精準化代辦服務」的要求不符。目前已整改。
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間,江北汽車產業園9家4S汽車維修店實施了烤漆房改造,按照文件規定企業可享受補助。2017年8月,上述企業由浦口區調劃到江北新區,至今仍有7家企業未享受到補助費用。江北新區正在整改。
【點評】據統計,目前,全市優化營商環境100條中,沒有落實的還有5條、沒有完全落實的還有39條。有些單位對政策要求的目標和實效隨意打折扣、任意做變通,一些承諾「縮水走樣」,嚴重影響政策整體成效。
衰減式落實:政策「一直在路上」
【案例】今年4月10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出具「關於東部戰區總醫院外部電源接入工程」規劃要點批覆,因無統一受理渠道,需分別徵詢文物、交通、地鐵等單位意見。5月7日向市地鐵集團申請,6月10日收到批覆意見。5月23日、28日分別向市交通運輸局和市文化旅遊局徵求意見,目前尚未收到答覆意見。徵詢意見環節已用時70天,尚未辦結。
為推動我市清理拖欠民營企業帳款工作,今年4月11日,市國資委牽頭指導河西管委會開展清理拖欠民營企業帳款工作。河西管委會落實不力,未按要求上報拖欠民營企業帳款排查清理情況,無清欠工作檯帳和計劃推進表;對企業投訴舉報處理不及時。
【點評】雖然政策有明確要求,但有的單位沒有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遞壓力,導致出現「中層梗阻」和「末梢漏鬥」,一些含金量很高、創新性很強的政策「一直在路上」。
上述19個負面典型案例,從本質上講,都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抓落實過程中的具體表現,都是不擔當、不作為在工作推進中的集中體現,直接影響城市的營商環境,拖累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從內心深處認識到政策落實的重要性、嚴肅性,知恥而後勇、知錯而快改。
本報記者 鄒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