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極寒冬天?聽隨州氣象專家解密

2021-01-20 睿哥咵彩

今冬是冷是暖?

專家預測趨勢

伴隨著強冷空氣

11月23日

隨州迎來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降雪

本次降雪範圍主要集中於我市北部地區

中南部以雨夾雪或小雨為主

據市氣象部門預報,預計本周日(11月29日)我市天氣短暫轉晴,周內其餘各日持續低溫陰雨天氣;本周氣溫低,周極端最高氣溫9~10℃,極端最低氣溫-3~-1℃,需注意防範低溫陰雨天氣對公眾健康、交通運輸、農業生產等的不利影響。

11月21日開始我市正式進入冬季

不少人感覺

今年的冬天來得比較早

降溫速度也比往年快

今年的冬天

到底是暖冬還是寒冬?

隨州氣象臺臺長、首席預報員秦幼文介紹說: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增強。

預計2020年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我市平均氣溫接近常年略偏低,與歷史同期相比,大部偏低0.5°C左右,期間冷暖變化幅度大;

最冷時段主要在12月底至1月上旬、1月中旬中後期、1月下旬末至2月初;

冬季極端最低氣溫北部可達-10~-12°C。

同時提醒:天氣變幻無常,各相關部門和公眾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各類天氣預報預警服務信息,及時做好防範措施,特別是要防範冬季可能出現的階段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來源:隨州日報

相關焦點

  • 今冬將遭遇60年極寒冬天?省氣象局回應
    今冬將遭遇60年極寒冬天?省氣象局回應 2020-10-10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年拉尼娜現象或醞釀中!今年是「極寒」冬天?冷得發抖?
    根據最新的海洋觀測以及全球各種氣候模式的預測,赤道中部和東部的海表溫度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逐漸冷卻,這表明拉尼娜可能開始發展,所以2020年有概率發展出拉尼娜現象,如今是海洋異常波動!冷熱轉變之中。8月各大氣象預測機構分別表明了結果,NOAA、日本氣象廳顯示概率為60%,40%會保持中性狀態,而澳大利亞氣象局認為有70%。所以相對其他都是不低的。當然在2020年——年初的時候,全球還醞釀出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所以今年如果再出現拉尼娜現象,確實在驗證大家說的如今的氣候可能屬於多變模式。
  • 全球經歷「最冷」冬天?十問極寒天氣(二)
    NO. 1 氣溫低成什麼樣才能稱之為極寒?極寒天氣的定義到底是什麼?中國天氣網的首席氣象專家李小泉表示,極寒天氣在氣象上沒有明確的定義,因為不同地區氣候條件不一樣。例如廣東沿海氣溫在0 左右的時候,人們會感到極度寒冷,可稱為極寒;但在北方,0 是常有的事,就算不上極寒了。
  • 網友:誰說廣東省不過冬天?60年來最冷冬天?瑪雅預言將成真?
    仔細想想,因為人類科技的發展,已經是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的損害,所以如今也是發生了越來越多的自然災害,而且世界各地也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極端氣候,就比如說2020年年底的寒潮,直接席捲了我們國家的大多數的地區。網友:誰說廣東省不過冬天?60年來最冷冬天?瑪雅預言將成真?
  • 冬天極寒天氣的「元兇」或許是溫室效應,冰河世紀或許成為現實
    冬天為何如此之冷,是寒流麼?我個人認為,它更像是溫室效應的預警信號,今兒咱就跟傢伙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一下,溫室效應為何是冬天變冷的「元兇」。大家知道的溫室效應,可能簡單地認為它只會導致全球溫度變暖,依照這個理論想法,冬天應該會變得越來越像「暖冬」才對啊,為何變得越來越冷?
  • 今年冬天「冷」還是「暖」?別再爭議,專家說出最新說法
    一年四季變化萬千,春夏秋冬來得快,走得也快,轉眼間2020年已經走過春、夏、秋,即將來臨的就是不知冷暖的冬季,今年冬天寒冷來得比較早,但是由於全球變暖的影響,溫度也有所上升,那今年冬天究竟是「冷」還是「暖」呢?別再爭議,專家給出新說法。
  • 氣象科普進校園——山東省氣象專家走進濟南高新區勸學裡小學傳授...
    氣象專題報告張老師從冬天的主角「冷空氣」講起,圖文並茂將孩子們帶入寒冬的故事中。她從冷空氣的形成、寒潮的防禦、降雪測量、霧與霾天氣的防護等方面為孩子們講解了冬季氣象科普知識,她將深奧的氣象理論和科學奧秘融入通俗易懂的影視與生活事例中,深入淺出,貼近生活,孩子們聽得聚精會神,切身感受氣象與生活息息相關。
  • 小寒時節話氣象,科學避寒送溫暖——省氣象專家走進勸學裡小學科普...
    為豐富校園文化,普及氣象科學知識,1月6日,在小寒節氣到來之際,濟南高新區勸學裡小學(山東師範大學勸學裡實驗小學)特邀全國優秀預報員、山東省氣象局科技與預報處處長張颯,山東氣象學會副秘書長任年民親臨學校,多種形式為全校師生普及氣象科普知識,提高科學探究素養。
  • 氣象專家預計今冬應該是個正常冬天
    氣象專家預計,今冬應該是個正常冬天「暖冬」和「冷冬」是氣候概念。一般將冬季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平均氣溫偏高0.5攝氏度以上,就稱為暖冬;偏低0.5攝氏度以上,則稱為冷冬;與常年持平或者偏高偏低不足0.5攝氏度,則為正常年份。
  • 歐亞極寒兇猛 全球或經歷「最冷」冬天(圖)
    名詞解釋:極寒天氣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氣溫低成什麼樣才能稱之為極寒?中國天氣網的首席氣象專家李小泉表示,極寒天氣在氣象上沒有明確的定義,因為不同地區氣候條件不一樣。例如廣東沿海氣溫在0℃左右的時候,人們會感到極度寒冷,可稱為極寒;但在北方,0℃是常有的事,就算不上極寒了。
  • 北京等全國多地進入「凍哭模式」聽專家解讀今冬還會有多冷
    北京氣象臺發布大風黃色預警和低溫黃色預警,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專家6日表示,目前北京地區仍未達到寒潮級別。不過,夜間零下17攝氏度已接近冰箱零下18攝氏度的速凍模式。目前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與北京一樣在北風呼嘯中瑟瑟發抖。
  • 今年或遇60年極寒冬天?真相是…...
    今年或遇60年極寒冬天?真相是…... 2020-10-11 0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球遭遇極寒天氣 有專家指出小冰河期來臨說
         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為何這個冬天反而變得更冷?近期各地為何頻現極寒天氣?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氣象專家。     許多專家把歐洲嚴寒天氣歸咎於北半球大氣環流異常。但誰都不否認,它們與全球性氣候異常有關。
  • 【聯合訪談】氣象專家解讀近期歐亞嚴寒天氣
    莊白羽 攝影 專家詳解歐亞多國極寒天氣總體情況  [主持人]那我們先請您介紹一下這次在歐亞發生的低溫嚴寒天氣的情況。我想請專家介紹一下入冬來我國低溫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孫軍]今年入冬以來我國冬天從12月開始算進入冬天,如果從12月1日到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平均氣溫是零下5.5度,比常年同期偏低,但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是偏高的,也就是說今年冬天不如去年冬天冷,但也是近27年來的次低值,也就是說從過去的歷史情況來看也算是比較冷的冬天。
  • 或遇60年極寒冬天?真相是……
    或遇60年極寒冬天?真相是……最近冷空氣特別忙自中秋和國慶在一起後淮安的秋天和冬天也在一起了!最近這幾天起床小編已經明顯感覺到氣溫下降棉被的封印隱隱開始啟動了進入十月淮安的天氣就像被按下了「快進」鍵直衝著冬天而去往年的小長假都是短袖的天下今年不少小夥伴已經提前穿上了長袖今早出門迎面一陣冷風沒穿厚外套的小編立馬被凍到尼古拉斯趙四附體
  • 2020年或出現極寒天氣,今年的冬天你扛得住嗎?
    一周前,據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發布的數據表明: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而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會使得全球的氣候變化進一步的加強。據推測,這個現象還有75%的概率,一直持續到冬天。那麼,這個令專家們都聞風喪膽的拉尼娜現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2020年或出現極寒天氣,今年的冬天你扛得住嗎?
    拉尼娜的公益圖自2020年初開始,世界各地的災難就一直接連不斷的發生。一周前,據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發布的數據表明: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而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會使得全球的氣候變化進一步的加強。據推測,這個現象還有75%的概率,一直持續到冬天。那麼,這個令專家們都聞風喪膽的拉尼娜現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長沙持續晴朗氣溫逼近30℃ 2020年的冬天會來得晚一些
    同時,朋友圈裡又流傳出「今年會是和2008 年一樣的極寒冬天」的說法,這一熱一冷的,到底真相如何?11月13日下午,長沙市氣象局召開冬季高影響天氣新聞發布會,發布近期天氣形勢及冬季氣候趨勢預測。「由於近段時間氣溫偏高,且缺少有效降水,今年長沙冬天可能會晚10天左右。」        對於「極寒天氣」的傳聞,丁玄表示,根據目前的監測分析結果來看,預計2020年冬季平均氣溫較常年略偏低,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偏強;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偏少1~2成,1月下半月至2月上旬有階段性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發生。
  • 今年冬天會特別冷?專家:拉尼娜已基本確定
    很多人都說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有規律,但是事實已經證明了,並沒有相互出現的規律,2019年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2020年仍然出現了,同時今年下半年這不又在醞釀拉尼娜現象,你說這哪裡找規律?完全已經不是以前可以「比擬」 的氣候現象了,所以不要用以前的問題來衡量現有的情況。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確定要來?
  • 拉尼娜:我真會帶來60年一遇的極寒冬天嗎?
    注意,目前只是拉尼娜狀態,不過初期「她」的走勢很強,國家氣象部門預計這種狀態到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預計會在今年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但是別著急,自從進了11月份,主要海溫監測區域的指數出現了回升,海水的溫度相較在上升,拉尼娜現象有可能會緩慢消失,當然,目前距離-0.5攝氏度的標準還有較大距離,而且這也可能只是短暫性的波動,目前拉尼娜現象的發展還是在持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