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減是代數式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學習式的基礎。對於大多數剛跨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而言,需要轉變觀念。學會用字母表示數或者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一個數量,下面我就來介紹這章的兩個難點。
學好整式加減我們要掌握同類項的概念,會識別同類項。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我們把具有以上兩個特徵的單項式稱為同類項,所有的常數項也看做同類項。
同類項的判別方法:(1)同類項只與字母及其指數有關,與係數無關,與字母在單項式中的排列順序無關;(2)抓住「兩個相同」:一是所含的字母要完全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數要相同,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3)不要忘記幾個單獨的數也是同類項。
學好整式加減的另一個難點就是合併同類項,把多項式中的同類項合併成一項叫做合併同類項。合併同類項的法則:同類項的係數相加,所得的結果作為係數,字母和字母的指數不變。「合併同類項」的方法: 一找,找出多項式中的同類項,不同類的同類項用不同的標記標出; 二移,利用加法的交換律,將不同類的同類項集中到不同的括號內;三並,將同一括號內的同類項相加即可。
學好整式加減不僅要掌握了整式加減的兩個基本概念,還要能應用。就比如這道例題:設土豆重a千克,籃子重b千克,則應換蘋果0.5a千克.若不稱籃子,則實換蘋果為0.5a+0.5b-b=(0.5a-0.5b)千克,很明顯小明奶奶少得蘋果0.5b千克.所以攤主說得沒有道理,這樣做小明奶奶吃虧了。
學好整式加減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歸納和總結。掌握合併同類項的法則,並能準確合併同類項;能在合併同類項的基礎上進行化簡、求值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