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下方發現巨大密集物質結構, 直徑1000公裡, 組成未知!

2020-08-11 杉木說歷史

科學家根據地震波的速度變化和角度偏折等原理探測地球內部結構並將其分為三層:地殼、地函和地核。但在真實情況下,地球構造極複雜性,讓科學家知道地球內部存在一些異於地函和地核的結構。早期由於數據有限,科學家也難以判斷其結構深度及組成。近年來,地球深部地震層析研究發現,在核幔界面之上還存在著一個不連續的,厚度變化很大的超低速帶(ULVZ)。


據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一個科學團隊在南太平洋群島下方發現新的密集物質結構,這結構就是神秘的超低速區,其直徑約1000公裡、約25公裡厚。之所以被稱為超低速帶,主要是因為地震波以較慢的速度穿過它們,此類區域中物質呈固態,具有高密度,高地震波速的特點,但結構組成仍然是個謎。

來自馬裡蘭大學(UMD)、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的國際團隊使用新演算法「Sequencer」分析過去30年來的地震圖,分析了成千上萬條地震波,識別來自地核與固體地函邊界的回波,發現南太平洋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s)正下方有一個巨大的、以前未知的結構,由異常密集的熱巖石組成。


「Sequencer」原本是一種研究恆星的算法,沒想嘗試在探測地震回波時,竟能發現地函邊界處的異常結構。團隊分析1990~2018年間太平洋發生數百次6.5級及以上地震的7000張地震圖。在這項研究中,團隊專注於一類特殊的地震波(稱為剪切波)產生的回波。如果一次只查看單張地震圖,則剪立波的回波很難與隨機噪音區分。但若一次查看多張地震圖,就能發現相似性與模式。

結果在新算法的幫助下,團隊發現約有40%地震波路徑都發現回波,這代表在地函邊界的異常結構比以前設想的還要寬廣,尤其夏威夷下方有一塊相當密集的物質會產生獨特響亮回聲,符合超低速區特徵,這意味著地球中的超低速區比想像中還要廣泛。


團隊中的天體物理學布裡斯·梅納德(BriceMénard)表示:「通過這種新的數據查看方法,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並識別地震回波的微弱信號,並使用它們創建地圖。」

馬裡蘭大學地震學家多恩·金(DoyenKim)解釋說:「想像一下,您在黑暗中的外面,如果拍手然後聽到回聲,您知道牆壁或垂直結構是在你的面前。這就是蝙蝠在周圍環境中回聲的方式。」

「而通過一次查看數千個地函邊界回波,而不是像通常那樣一次只關注幾個回波,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視角。這也表明,地核、地函邊界區域具有許多可以產生這些回波的結構,而這些是我們以前從未意識到的。」

總體研究結果表明,地球內部比我們所認識的還要複雜。而在科學家眼裡,研究地幔很重要,因為它可以揭示地球結構如何隨著時間發展和變化。地幔實際上是火山活動以及板塊構造的發動機,確定ULV區域可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地球板塊構造及地球的演化。


相關焦點

  • 太平洋下方發現巨大密集物質結構,直徑1000公裡,組成未知!
    近年來,地球深部地震層析研究發現,在核幔界面之上還存在著一個不連續的,厚度變化很大的超低速帶(ULVZ)。據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一個科學團隊在南太平洋群島下方發現新的密集物質結構,這結構就是神秘的超低速區,其直徑約1000公裡、約25公裡厚。
  • 月球最大隕石坑發現大量未知物質,有5個夏威夷那麼大!
    月球最大、最古老、最深的撞擊坑地下300公裡處,科學家現在發現隱藏著一片非常奇怪的未知物質,美國貝勒大學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一顆小行星的遺骸,也可能是當年巖漿海洋凝固後形成的緻密氧化物。這個隕石坑由前蘇聯發射的月球3號探測器發現,直徑約2500公裡,深13公裡,最大落差(從坑底最深處到最高壁頂處)16.1 公裡,同時也是太陽系中已知最大的撞擊坑之一,估計形成於42億至43億年前的一次巨大撞擊。
  • 專家發現新情況,太平洋板塊潛入我國下方600公裡處,危險嗎?
    從太空照片上看,地球就像是一個藍色水球,因為大部分表面積被水覆蓋,但實際上地球是一顆巖石行星,因為海洋底部還是土壤,由於巨大壓力的原因
  • 對地球進行回波定位,科學家再次發現地球地底存在巨大的未知異常結構
    對地球進行回波定位,科學家再次發現地球地底存在巨大的未知異常結構  Connor Feng • 2020-06-14 16
  • 南極冰層下方發現巨物,直徑超過56公裡,遠古時期的天外來客?
    南極冰層下方發現巨物,直徑超過56公裡,遠古時期的天外來客? 現如今科學技術在不斷的進步,人們對於地球的探索也是越來越深入了,在地球的南北兩極有著厚厚的冰川,而且常年低溫。如今人們探索的腳步也涉及到了這裡。
  • 科學家發現最大天體結構,直徑為100億光年
    從距離15億公裡遠的土星軌道拍攝的地球,地球很孤獨宇宙對於人類來說就像那座城堡,裡面充滿了未知,所以人類一直感到很恐懼,而消除這種恐懼唯一的方法就是弄明白宇宙中的奧秘,而在眾多奧秘中,人類最希望能夠解開宇宙有多大這個謎團,可是這個謎團可是終極奧秘啊,哪有那麼容易解開,相對於宇宙來說人類、地球乃至太陽實在太渺小了,那麼有多渺小呢
  • 太陽附近發現1000萬公裡巨大環狀結構,可能還藏有其它神秘物體!
    因為在我們地球以內的內太陽系,可能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空蕩沉寂,在水星、金星軌道附近,存在著兩個巨大的環狀結構,甚至還可能藏著一些神秘的小東西呢!這項研究來自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馬克·庫奇納,及華盛頓特區海軍研究實驗室太陽系科學家吉爾莫·斯坦伯格等人,他們利用2006年發射的日地關係天文臺(STEREO)拍攝的圖像,以及最近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和其他研究太陽的太空飛行器收集的數據,發現了水星和金星軌道附近存在著巨大的塵埃環。
  • 銀河系的結構,核心是巨大的黑洞,四條巨大的旋臂圍繞銀心旋轉
    總星系是有星系來組成的,包括銀河系和河外星系,目前人類已經發現的星係數量超過1000億個以上。銀河系的結構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就是眾多星系中的一員,而且是普普通通的一員,在眾多星系中銀河系的個頭一般,直徑大約為16萬光年,包含了大約1000至4000億顆恆星。
  • 直徑可達1800公裡,專家確定,早期太陽系出現一顆未知星球
    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太陽系內部比較混亂,跟現在不太一樣,除了八大行星圍繞太陽旋轉外,一定還存在著很多未知的大型天體漂浮在太陽系內。  最後它們去了哪裡?是被大型行星引力捕捉,成為行星的守護衛星,還是變成一顆流浪星球,翱翔在星際空間之中?  現在,科學家終於確定,在早期太陽系中,存在一顆直徑約1800公裡的未知星球。
  • 科學家在地球內部發現兩個比聖母峰高100倍的神秘巨型結構!
    如此的神秘,每一天,一個新的結構或發現揭露出自己,讓我們再一次看到地球的過去。隨著這一瞥,我們在層層的複雜結構中看見未來。一個來自地球內部的謎,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研究人員的一項迷人發現,只有幾個人感到驚訝。
  • 太平洋板塊正在不斷衝向我國地下,已經延伸達數百公裡了!
    千米處的地幔過渡帶,並一直向陸地延伸了數百公裡!            這項科研成果,是由我國東北地區的多個地震臺站組成的地震波檢測網絡發現的,來自我國和美國的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通過對地底下傳來的地震波來研究地質構造時,發現並親眼見證了這一史詩級的自然現象,原本屬於太平洋板塊的區域正在脫離母體,悄悄地潛入亞歐板塊下方!
  • 南極冰層下方發現巨物,直徑超過56公裡,遠古時期的天外來客?
    南極冰層下方發現巨物,直徑超過56公裡,遠古時期的天外來客?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南極和北極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兩個地區,尤其是在南極氣溫多年一直保持在零下30攝氏度左右,最低氣溫達到零下80度,在這片寒冷的地區幾乎看不到人類的身影,畢竟在零下十幾度的環境都非常的痛苦。
  • 天文學家稱月球最大的隕石坑下方隱藏著神秘物質
    然而,它相對較小的尺寸掩蓋了其最有趣的特徵之一:一個直徑超過1500英裡的巨大隕石坑。 現在,研究人員認為這個被稱為南極-艾特肯盆地的巨型隕石坑下方隱藏著一些東西。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藏在隕石坑下方的大量物質的發現。
  • 太平洋海底發現異常結構!長128公裡,寬8公裡,類似現代機場
    太平洋海底發現異常結構!長128公裡,寬8公裡,類似現代機場 2020-10-08 18:51:03 來源 :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 剛果(金)境內發現巨型隕坑 直徑約46公裡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發現的一個巨大環形結構。科學家們認為,這個環形結構應該是一個巨型隕石坑,直徑大約為36到46公裡。 北京時間3月12日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導,由於大面積的森林砍伐,近日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環形結構。科學家們認為,這個環形結構應該是一個巨型隕石坑,該隕石坑直徑大約為36到46公裡。這是在過去十年中所發現的最大的隕石坑之一。
  • 太平洋板塊正在不斷衝向我國地下,已經延伸達數百公裡了
    其實,海水只是存在於地球的表面,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實際上是一個由堅硬的巖石組成的巨大石塊。不過,要是你以為這個巨大的石塊是牢固可靠、堅不可摧的,那你可就錯了,地球雖然是由巖石構成的,但這塊巖石並不是一個整體,它們受到外部力量和內部力量的雙重影響,在不斷地進行擠壓運動。
  • 太陽系最大撞擊結構被發現,直徑7800公裡,在這顆衛星上
    不過,科學家最近發現了迄今為止殘留下來最巨大的撞擊結構,同樣來自於一次恐怖的撞擊。這個被撞擊的主角,不是地球或者木星這樣的行星,而是一顆衛星——木衛三。木衛三是太陽系最大的衛星,直徑達到了5262公裡。
  • 奇怪的「宇宙空洞」,直徑10億光年,可能是平行宇宙存在的證據
    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大宇宙結構被稱為「武仙-北冕座長城」,它是可觀測宇宙中最大的已知結構,這個宇宙長城由無數的星系組成,整體長度可能綿延超過100億光年,佔據了整個可觀測宇宙的10%,如此巨大的宇宙結構引起了科學家的質疑
  • 直徑8公裡!在金星上發現「巨型結構」,外星生命100%的證據嗎?
    不過,得益於先進的探測器和望遠鏡,人類總能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UFO獵人相信他們發現了金星上存在生命的證據,並分享了他們認為是外星文明建造的建築的照片。雖然我們所知道的生命似乎在地球之外的任何地方都不存在,但陰謀論者相信我們在宇宙中並不孤單。在網上分享的一項新發現中,一位著名的UFO獵人揭露了他認為是金星上的「人造結構」。
  • 有網友公開NASA錄像,顯示一環狀物向太陽系駛來,直徑達1000公裡
    然而在3月5日,一位網名為「月相」美國網友在youtube上公開了一段長10分11秒視頻,展示NASA在2020年2月27日捕捉到一段奇怪錄像,雖然不是用可見光拍攝,畫面顯得非常模糊和粗糙,但還是清晰顯示一個未知「環狀」物體進入了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