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環境部John Liggio團隊ES&T Letters:大氣光氧化液晶單體化合物的研究

2021-01-21 環境人Environmentor



第一作者:劉啟帆

通訊作者:John Liggio

通訊單位:加拿大環境部

論文DOI:

https://doi.org/10.1021/acs.estlett.0c00447

圖文摘要

 成果簡介 

近日,加拿大環境部JohnLiggio團隊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Letters上發表了題為「Atmospheric OH Oxidation Chemistry of Particulate Liquid Crystal Monomers: An Emerging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in Air」的研究論文,對大氣OH自由基與顆粒態液晶單體化合物(LCM)的非均相化學反應進行研究,從反應動力學和化學機理兩個方面深入解析LCM的大氣演化過程,對未來LCM的大氣監測和風險評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全文速覽 

本研究應用流動管反應裝置對兩種典型的顆粒態LCM的大氣光氧化反應進行實驗室模擬,結合在線的氣溶膠質譜儀和電噴霧萃取電離質譜,對LCM的反應動力學、大氣持久性、氧化產物和反應機理進行深入分析。本文首次測定了LCM的非均相光氧化反應速率常數,在此基礎上評估LCM的大氣持久性,發現其大氣壽命高達38天,遠高於AOPWIN模式的預測值(<1天),表明LCM具備很強的大氣持久性及長程遷移的潛力。除了獲取關鍵反應動力學參數,本文還從分子層面揭示LCM的大氣光氧化過程,原位探測LCM的光氧化產物並闡明其轉化機理。這些新發現表明,對於LCM這一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在未來的大氣監測和風險評估中應當充分考慮其大氣演化過程,進而建立完善的調控政策。

引言

近年來,電視機、電腦、智慧型手機等液晶屏電子設備的使用日趨頻繁,已經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LCM作為重要的人工化學品,廣泛應用於液晶屏中,並在室內環境中被直接檢測到。鑑於LCM具有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健康危害等特徵,LCM被認為是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對其環境效應的評估是當務之急。然而,LCM在大氣中的遷移與轉化規律尚不明晰,目前還沒有對LCM大氣光氧化反應研究的報導,LCM光氧化過程的關鍵反應動力學參數仍然未知,這極大的限制了對其大氣持久性的認識。此外,LCM的大氣光化學產物和化學反應機理也不清楚,妨礙了對其環境和健康風險的評估。針對以上科學問題,本文從反應動力學和化學機理兩個方面切入,深入揭示LCM的大氣演化過程,為LCM的調控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圖文導讀 

圖1. 兩種LCM在非均相光氧化反應前後的電噴霧萃取電離質譜差譜圖(氧化後的質譜—未反應的質譜),其中正值代表氧化產物的質譜峰,負值代表LCM母體化合物的質譜峰。

圖2. LCM的非均相光氧化反應機理,反應通道1:OH與烷基反應,生成一系列的過氧化物、羰基化合物和羧基化合物。反應通道2:OH與苯環反應,一部分進行非開環反應,維持原有的LCM碳骨架不變,生成系列含有OH、OOH、C=O等多官能團的加成產物;另一部分進行開環反應,生成系列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

圖3. LCM的大氣壽命評估。基於實驗室實測值估算的顆粒態LCM的大氣壽命是基於AOPWIN模式值估算的氣態LCM大氣壽命的27—34倍(黑色實線vs.黑色虛線;紅色實線vs.紅色虛線)。此外,LCM的大氣壽命也高於其他備受關注的高風險有機汙染物,比如有機磷酸酯阻燃劑(EHDP)和溴代阻燃劑(BDE-28),表明LCM具備很強的大氣持久性及長程遷移的潛力。

主要作者介紹

第一作者:劉啟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博士,加拿大環境部博士後。研究方向為新興化學品的大氣遷移與轉化及健康效應,主要聚焦於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和無機工程納米顆粒物的大氣演化過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

通訊作者:John Liggio,加拿大環境部研究員。主要從事大氣環境化學研究,包括大氣持久性有機物的遷移與轉化及健康效應、二次有機氣溶膠的生成和演化、北美城市以及油砂地區的空氣品質監測及環境風險評估等工作。現任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和Scientific Report雜誌編委,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監測項目(WMO-Global Atmosphere Watch Program)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已在Nature, Naturecommunications, PNAS, Environmental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

原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lett.0c00447

投稿:John Liggio團隊。投稿、合作、轉載、進群,請添加小編微信Environmentor2020!環境人Environmentor是環境領域最大的學術公號,擁有近10W活躍讀者。由於微信修改了推送規則,請大家將環境人Environmentor加為星標,或每次看完後點擊頁面下端的「在看」,這樣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我們每日的推文!另外,加小編微信Environmentor2020,可拉您進入環境人微信群(已進群的請勿重複加入)!


相關焦點

  • 【重磅】環境部改變口風: 加拿大今年是暖冬!不冷!春天來的早!
    Weather Network天氣預測團隊聯合宣布,目前來看今年加拿大迎來暖冬!截至目前為止,我們聽到關於加拿大今年冬天太多的可怕預測…60cm大雪,-40度低溫,冰雨,冰雹,雪暴…所以當環境部資深氣象學家Dave Philips做出這樣預測的時候,小編我也是不能相信的。
  • 加拿大科學家最新發現:手機屏幕有毒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最新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揭示,被廣泛應用於製造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視和電腦顯示屏的化學品液晶單體(liquid crystal monomers),具有潛在的毒性,可能會對人體和環境構成潛在的威脅。
  • 南科大葛錡團隊合作在液晶彈性體3D列印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系副教授葛錡研究團隊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教授Christopher M. Yakacki團隊合作在材料領域頂級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發表研究成果,通過數字光處理技術實現液晶彈性體3D列印,用於超輕三維吸能結構的快速成型。
  • 可見光氧化還原/鎳雙催化對映選擇性三組分烯烴芳基化反應的通用方法
    可見光氧化還原/鎳雙催化對映選擇性三組分烯烴芳基化反應的通用方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1 21:03:07 以東華大學儲玲玲課題組為首的國際團隊在對映選擇性三組分烯烴芳基化反應
  • 低溫等離子體+光氧化技術在煉膠廢氣治理中的應用
    紫外線燈,產生高能紫外線光束照射廢氣,裂解氣體中如苯、甲苯等的分子鏈結構,使有機或無機高分子汙染物分子鏈在高能紫外線光束照射下,降解轉變低分子化合物,如COHO等(如圖2所示)。二是利用高能紫外線光束分解空氣中的氧分子產生游離氧,因游離氧所攜正負電子不平衡,所以需與氧分子結合,進而產生臭氧。
  • MacMillan組《自然》子刊:Cu/光氧化還原雙催化體系實現脂肪烴C-H...
    Baran教授課題組以 NaSO2CF3 作為三氟甲基化試劑,實現了一系列雜芳香烴化合物自由基途徑的C-H鍵三氟甲基化。同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David W. C.
  • 綠色化學技術的前沿方向之光氧化還原反應
    在他們的相互啟發之下,MacMillan從已經廣泛報導的太陽能轉化研究中得到靈感,利用一個家用螢光燈泡順利的使反應進行。具體操作是,他使用了一種催化劑,聯吡啶釕,這種催化劑可以吸收可見光中的能量,實現催化功能。這一創新應用使得化學合成翻開了新的篇章,使傳統反應所使用的極端環境轉而變得可控制而且溫和。常見的光氧化還原催化劑主要包括釕和銥的金屬催化劑,還有一些有機染料。
  • 萬潤股份: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高端液晶單體材料和中間體材料供應商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27日訊,有投資者向萬潤股份提問, 公司近年信息材料業務顯著提升,請問目前公司的主要材料涉及那些行業?是否有市場競爭優勢?是否涉及半導體原材料的製造供應?是否有光刻膠的材料生產?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信息材料產業目前主要產品為顯示材料。
  • 含硫高偏旋光性液晶材料 改善液晶應用
    日本研究出偏旋光性更高的液晶材料及其製程,可望改善液晶面板性能。圖為具偏旋光性的方解石,讓底面文字一分為二的展示。
  • ...有限公司年產8萬噸PMMA高性能光學級液晶材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公告]雙象股份:蘇州雙象光學材料有限公司年產8萬噸PMMA高性能光學級液晶材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時間:2012年02月21日 17:12:56&nbsp中財網 1.4研究範圍 本報告包括8萬噸PMMA高性能光學級液晶材料生產項目的市場預測、產品方案及生產規模、工藝技術方案、公用工程和輔助設施、環境保護及勞動安全衛生、消防、投資估算、技術經濟評價及風險分析等進行研究,得出研究結論。
  • 研究人員發現日曬雨淋使瀝青粘結劑轉化為潛在的有毒化合物
    現在,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總部的國家高磁場實驗室的化學家們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瀝青粘結劑在暴露於陽光和水的情況下,會向環境中滲出數千種潛在的有毒化合物。該研究發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雜誌上。瀝青粘結劑,也叫瀝青水泥,是將鋪設道路的石子、沙子和碎石粘在一起的膠水。
  • 東北院士團隊科研再獲重大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儘管如此,設計及合成能夠滿足其高性能化和功能化要求的生物基單體仍然是一大挑戰,是推廣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應用範圍並提升其對石油基高分子材料競爭優勢的關鍵問題。近日,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在高性能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
  • 湖北大學李愛濤團隊實現尼龍單體高效綠色生物合成
    近日,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愛濤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理性設計大腸桿菌微生物組用於尼龍單體高效綠色生物合成ω-dicarboxylic acids by designEd Escherichia coli consortia)被刊登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2.121),團隊成員研究生王斐
  • 環境部:苯、二噁英等納入第二批《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
    近日,環境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健康委印發了第二批《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簡稱《名錄》),《名錄》收錄了18種/類化學品,包含苯和鄰甲苯胺等確定的人類致癌物、全氟辛酸(PFOA)和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機汙染物、鉈及鉈化合物等重金屬類物質等。
  • 液晶電視並不「綠色」 生產過程嚴重汙染大氣
    生產過程使用三氟化氮 溫室效應更嚴重  美國推出高科技豪華廁所,這座豪華廁所配備了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等,玩樂一應俱全。雖有帝王般的享受,卻極不環保。  一位美國大氣化學家報告說,生產平板電視機或筆記本電腦顯示屏過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會嚴重汙染大氣,危害甚至超過世界最大火電站產生的溫室效應。
  • 胡敏和郭松課題組在ES&T Letters發文 探究中式餐飲源排放生成二次...
    該研究基於氣溶膠生成潛勢反應器與氣溶膠質譜儀,首次探究了在城市居民家庭生活中,中式餐飲源排放生成二次有機氣溶膠的過程。最近的研究表明,兩種典型城市生活方式源——機動車和餐飲排放,是城市大氣有機氣溶膠的主要貢獻者。餐飲源一次排放有機氣溶膠的研究較多,但對其產生的二次有機氣溶膠的氧化特徵與生成機理尚不清楚,因此,評估餐飲源對大氣環境質量、氣候效應和健康風險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
  • Last Love Letters
    The letters, spanning the 17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 reveal the timeless truths of war in the words of fallen heroes throughout the ages.
  • 中學生英語課外閱讀:All Mum's letters Letter
    I didn't understand why my mum kept writing Johnny when he never wrote back.   "Wait and see-we'll get a letter from him one day," she claimed.
  •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檢測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李敏團隊與廣西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檢測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SERS-Active MIL-100(Fe) Sensory Array for Ultrasensitive and Multiplex
  •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檢測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李敏團隊與廣西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檢測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SERS-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