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光氧化還原/鎳雙催化對映選擇性三組分烯烴芳基化反應的通用方法

2020-12-01 科學網

可見光氧化還原/鎳雙催化對映選擇性三組分烯烴芳基化反應的通用方法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1 21:03:07

以東華大學儲玲玲課題組為首的國際團隊在對映選擇性三組分烯烴芳基化反應(three-component carboarylation of alkenes)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論文於2020年11月19日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

該研究描述了一種可見光促進的、由光氧化還原和鎳雙催化的、發生在烯烴與叔烷基/仲烷基三氟硼酸鹽和芳基溴化物之間的對映選擇性三組分芳基化反應。該氧化還原中性的合成方法可以利用容易獲得的起始原料,以高收率和優異的對映選擇性輕鬆而多樣地獲得大量手性富集的β-烷基-α-芳基化羰基化合物、膦酸酯和碸。

研究人員還報導了氟比洛芬類似物和piragliatin先導化合物的模塊化和對映選擇性合成,以證明該合成方法的實用性。此外,團隊還通過實驗與計算化學研究,揭示了該反應的機理以及其化學和手性選擇性的來源。

附:英文原文

Title: General Method for Enantioselective Three-Component Carboarylation of Alkenes Enabled by Visible-Light Dual Photoredox/Nickel Catalysis

Author: Lei Guo, Mingbin Yuan, Yanyan Zhang, Fang Wang, Shengqing Zhu, Osvaldo Gutierrez, Lingling Chu

Issue&Volume: November 19, 2020

Abstract: A visible-light-promoted photoredox/nickel protocol for the enantioselective three-component carboarylation of alkenes with tertiary and secondary alkyltrifluoroborates and aryl bromides is described. This redox-neutral protocol allows for facile and divergent access to a wide array of enantioenriched β-alkyl-α-arylated carbonyls, phosphonates, and sulfones in high yields and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ies from readily available starting materials. We also report a modular and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flurbiprofen analogs and piragliatin lead compound to demonstrate synthetic utility.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mechanistic studies were performed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and origin of chemo- and enantioselectivity.

DOI: 10.1021/jacs.0c08823

Source: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0c08823

 

相關焦點

  • 鎳催化烯基溴化物與烯烴的區域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苄基烯基化反應
    在還原過程中,選擇性官能化取決於以下假設:交叉偶聯底物可以選擇性地捕獲烯烴加氫金屬化生成的烷基鎳中間體,隨後進行鏈行走。然而使用經典的交叉偶聯底物烯基溴化物時,這種策略是否可以擴展到遠程烯基化(圖1b)。基於此,南京大學朱少林教授課題組報告了遷移的加氫烯基化策略,並證明了通過使用手性雙惡唑啉配體,還可以實現對映選擇性氫化烯基化反應。
  • MacMillan組《自然》子刊:Cu/光氧化還原雙催化體系實現脂肪烴C-H...
    MacMillan教授團隊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礎上,以Cu/光氧化還原雙催化體系實現了脂肪胺非活化C(sp3)-H鍵及苄位C(sp3)-H鍵的三氟甲基化。該反應具有優異的β位選擇性,脂肪胺參與反應時無需保護基修飾,並可用於複雜結構分子的後期修飾。相關工作發表在Nature旗下子刊Nature Chemistry上。
  • Chem:硼催化化學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還原2-烯基吡啶
    不對稱催化還原吡啶是獲得手性哌啶最為直接的方法,然而,該方法面臨兩個主要難題:1.吡啶去芳構化較困難;2.氮原子對催化劑的配位毒化作用強。為了解決這兩個難題,化學家們通常將吡啶預先製備成吡啶鹽,並以吡啶鹽為底物研究金屬催化的不對稱氫化反應(圖a);其原理是吡啶鹽的去芳構化能壘較低,且氮原子的配位能力大幅減弱。
  • JACS鎳光氧化還原催化的對映選擇性C(sp3)–H醯基化
    但是它的對映選擇性合成仍然充滿挑戰。目前的合成報導高度依賴於羰基化合物的不對稱親電或親核胺化反應。但這些方法通常需要特定的氨基化試劑或者繁瑣的步驟來製備α-官能化的羰基化合物(Figure 1b)。近年來,過渡金屬和光氧化還原雙重催化方法已經成為構建化學鍵的有效工具。
  • Angew:鎳催化烯烴與烯基溴化物的區域和對映選擇性烯基化反應
    Angew:鎳催化烯烴與烯基溴化物的區域和對映選擇性烯基化反應近日,南京大學朱少林教授課題組與上海大學龔和貴教授課題組共同合作在Angew. Chem. Int. Ed.上發表論文,報導了NiH催化的烯烴與烯基溴化物的遷移性加氫烯基化反應(hydroalkenylation),以高收率和優異的化學選擇性獲得苄位烯基衍生物。
  • :光/鎳雙催化體系失活,怎麼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在合成化學中,鈀催化的C(sp2)-N鍵偶聯反應(Buchwald-Hartwig反應)是應用最廣泛的有機反應之一。和鈀催化劑相比,鎳由於儲量豐富、價格便宜吸引了化學家的興趣。但是鎳催化的反應往往需要對空氣敏感的零價鎳、複雜的配體、強還原劑和強鹼,這些苛刻的條件限制了鎳催化相關反應的應用。
  • 研究實現可見光介導的對映體歸一胺基酸衍生物的合成
    研究實現可見光介導的對映體歸一胺基酸衍生物的合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3:23:46 近日,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Chun-Jiang Wang課題組的研究顯示
  • 【人物與科研】上海交通大學張萬斌教授課題組:α-醛基烯醯胺的化學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催化氫化用於手性α-氨基醛的高效合成
    α-醛基烯醯胺的化學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催化氫化用於手性α-氨基醛的高效合成由於含有手性α-氨基醛、α-醯胺基醛的分子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以及極強的官能團轉化性,有機化學家一直對這類化合物的合成有著濃厚的興趣。然而文獻中報導的構建此類分子結構的方法非原子經濟性、合成效率較低。受課題組在不對稱催化氫化領域的一系列全新工作(Chem.
  • 光介導的手性磷酸鹽催化N-乙醯基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化反應
    該反應以手性磷酸鋰作為催化劑,在存在或不存在光氧化還原催化劑的情況下,均可以實現N-乙醯基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化反應,得到多種高度官能化的手性胺衍生物。背景介紹烯烴的不對稱雙官能化是構建複雜手性分子的一種重要手段,廣泛應用於許多天然產物和藥物分子的全合成中,而其中自由基參與的烯烴雙官能化反應在近年來發展迅猛。
  • CCS Chemistry | 南開大學周其林&肖力軍:綠色、高效鎳催化不對稱...
    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課題組使用本組發展的手性螺環胺基膦配體SpiroAP成功實現了鎳催化芳基硼酸對芳基烯烴和1,3-共軛二烯的不對稱氫芳化反應,為手性1,1-二芳基烷烴和手性烯丙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
  • ...Chemistry | 南開大學周其林&肖力軍:綠色、高效鎳催化不對稱氫...
    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課題組使用本組發展的手性螺環胺基膦配體SpiroAP成功實現了鎳催化芳基硼酸對芳基烯烴和1,3-共軛二烯的不對稱氫芳化反應,為手性1,1-二芳基烷烴和手性烯丙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
  • 綠色化學技術的前沿方向之光氧化還原反應
    這些方法對於後期大量的API生產合成來說,無疑是汙染、危害、開支的無限放大,與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化學的宗旨相背離。具體操作是,他使用了一種催化劑,聯吡啶釕,這種催化劑可以吸收可見光中的能量,實現催化功能。這一創新應用使得化學合成翻開了新的篇章,使傳統反應所使用的極端環境轉而變得可控制而且溫和。常見的光氧化還原催化劑主要包括釕和銥的金屬催化劑,還有一些有機染料。在可見光的激發下,金屬催化劑中金屬離子的電子轉移給催化劑中的配體,形成相對存活時間長的三重激發態。
  • 周其林和朱守非團隊《Science》發文:脂肪胺N-H鍵的高對映選擇性...
    解決了半個多世紀的難題  該論文報導了基於兩種催化劑協同催化的卡賓高對映選擇性插入脂肪胺N-H鍵合成手性胺基酸的策略。此項研究不僅解決了對映選擇性卡賓插入反應的長期挑戰,為手性胺基酸的合成提供了高效方法,而且為涉及強配位底物的過渡金屬催化的不對稱轉化提供了潛在的通用策略。
  • 【有機】有機光氧化還原催化的羧酸及丙二酸衍生物的脫羧反應
    Nicewicz等人以一元、二元、三元羧酸為底物,在有機光氧化還原催化體系的作用下,直接發生脫羧反應(hydrodecarboxylation)。該催化體系包括Fukuzumi吖啶光氧化劑(Fukuzumi acridinium photooxidant)和二苯二硫醚(phenyldisulfide)作為激活氧化還原反應的助催化劑。Hünig’s base(DIEA)作為鹼促進羧酸酯的生成,三氟乙醇作為溶劑能顯著改善底物的兼容性。
  • 蘇州大學萬小兵教授團隊Angew:可見光催化的烯烴雙氯化反應
    目前,合成雙氯化反應的方法有:a)經歷鎓離子中間體的親電加成反應,得到反式雙氯化合物;b) 以二苯基二硒醚為催化劑,經歷硒正離子中間體的親電加成反應,得到順式雙氯化產物;c) 採用電催化模式,經歷自由基中間體得到雙氯化合物。 以上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諸如反應條件苛刻、產率低、底物範圍窄,需要有毒、有害、重汙染的氯源以及昂貴的催化劑等。
  • 上海交大李長坤課題組JACS:鈷催化的區域和對映選擇性烯丙位胺化
    在上海交通大學李長坤特別研究員課題組報導鈷催化的β-酮酯的不對稱反向異戊烯化之前,鈷催化的高度支鏈和對映選擇性烯丙位取代迄今尚未報導(Scheme 1,b)。最近,Matsunaga和Kojima等人開發了鈷催化的碳酸烯丙酯及其他衍生物的烯丙基化在非不對稱版本中具有高度支鏈選擇性(Scheme 1,c)。
  • 蘭州化物所在光/鎳協同催化醛與1,3-二烯的還原偶聯研究中取得進展
    醛的烯丙基化是構建C-C鍵合成高烯丙基醇的重要方法。傳統合成方法需要烯丙基金屬試劑,具有成本高和步驟多等問題。金屬銥或釕催化的醇和1,3-二烯的借氫偶聯是很好的解決方法之一。金屬鎳催化的醛與1,3-丁二烯的還原偶聯反應,得到的全部是線性區域選擇性的烯丙基化或高烯丙基化產物。
  • ACS Catalysis|量子化學方法研究酶催化的立體選擇性
    在不對稱生物催化領域,分子對接和分子動力學模擬已被廣泛使用,並且有助於定性合理化觀察到的選擇性,也可以合理或半合理地指導酶工程。在QM/MM方法中,對活性位點周圍的一小部分酶用量子力學方法處理,其餘的酶以及周圍的水用分子力場進行處理。如今,這種方法在酶的立體選擇性中有許多應用。
  • 中科大張清偉課題組JACS:鎳催化二級膦氧化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
    過渡金屬催化的1,4-加成、[2+2+2]、關環複分解、C-H鍵活化、N-雜環卡賓催化烯丙基烷基化和醯化反應,可廣泛合成P-手性化合物(圖1a)。二級膦與各種親電試劑的直接偶聯是一種更為直接的獲得具有不同官能團的手性膦化合物的方法,如過渡金屬催化烷基化、芳基化、1,4-和1,6-加成反應等(圖1b)。
  • Chem Sci:選擇性合成手性高烯丙基叔醇?配體是關鍵
    在複雜分子合成和藥物化學中,高烯丙基叔醇是非常重要的中間體,正因如此,對映選擇性合成高烯丙基叔醇持續吸引著研究者的關注。目前的常規合成方法是酮的烯丙基化,相比於醛作為親電試劑,對映選擇性和反應性是關鍵挑戰。許多方法都基於預先形成的烯丙基金屬試劑,不過這些親核試劑也可以通過1,3-二烯和聯烯的氫金屬化而原位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