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李長坤課題組JACS:鈷催化的區域和對映選擇性烯丙位胺化

2020-12-05 冰弓玄箭

過渡金屬催化的不對稱烯丙位取代是對映選擇性構建C-C和C-X(X=O、S、N等)鍵的有效手段。然而,區域/對映選擇性控制和底物範圍等問題依然使其具有挑戰性,簡單烷基取代的消旋烯丙基底物的反應尚未得到廣泛開發。最近,Krische課題組利用其π-烯丙基銥C,O-苯甲酸鹽催化劑僅實現了脂肪胺和吲哚的高度區域和對映選擇性烯丙基化。因此,化學家們仍需開發新的催化體系以實現簡單烷基取代的烯丙基底物的不對稱烯丙位取代。

儘管偶有鈷催化烯丙位取代的報導,但其產物多為線性產物(Scheme 1,a)。在上海交通大學李長坤特別研究員課題組報導鈷催化的β-酮酯的不對稱反向異戊烯化之前,鈷催化的高度支鏈和對映選擇性烯丙位取代迄今尚未報導(Scheme 1,b)。最近,Matsunaga和Kojima等人開發了鈷催化的碳酸烯丙酯及其他衍生物的烯丙基化在非不對稱版本中具有高度支鏈選擇性(Scheme 1,c)。近日,李長坤課題組首次報導了用苯胺和脂肪胺衍生物進行的鈷催化的高度區域和對映選擇性烯丙位胺化,可以優良的收率以及優異的支鏈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構建烯丙胺,並且該方法對中性條件下的外消旋支鏈和直鏈(ZE)烯丙基底物均有效(Scheme 1,d),該成果發表於近期J. Am. Chem. Soc.(DOI:10.1021/jacs.9b06035)。

首先,在Co(BF4)2和三齒手性配體原位形成的鈷催化劑條件下,作者以外消旋碳酸烯丙基甲基酯1a和苯胺2a作為模型底物開始了研究(Table 1)。當用Pybox配體L1時,未發生反應;而室溫下,當鋅粉作為還原劑與雙噁唑啉膦L2存在時,以中等收率得到預期的烯丙胺3aa,並具有優異的支鏈區域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99% ee)。為了進一步改善催化活性,作者合成了多種NPN-型配體,並發現噁唑啉環上的取代基對反應起重要作用,如含叔丁基的配體L3幾乎不反應;而用噁唑啉環上含有苯基的配體L6進行反應時,幾乎定量得到產物3aa,並具有優異的支鏈和對映選擇性。作者還發現當配體含有富電子和大位阻基團時對反應有利。因此,當用含4-MeO-3,5-t-Bu2C6H2基團的配體L10L11時,可以高收率得到3aa。作者利用沒有剛性苯環的PN-型配體L12和NPN-型配體L13進行烯丙位胺化時,配體對反應無效。此外,利用1 mol%鈷催化劑也可以使2a完全轉化,但反應時間更長(33 h)。

在優化的反應條件下,作者利用不同取代的苯胺考察了反應的適用範圍(Scheme 2),並發現該反應可以耐受含不同電性和位阻的苯胺,並具有優異的區域和對映選擇性。在2 mol%催化劑存在下,可以實現6 mmol規模的反應並以94%的收率得到3ab(98% ee),表明該轉化可以更大規模進行。當用N-(4-氨基苯基)乙醯胺和5-氨基吲哚為底物時,也觀察到高化學選擇性,幾乎定量以高對映選擇性得到烯丙胺3ag(通過單晶X-射線衍射將其絕對構型定為R)和3ah。此外,仲胺如N-甲基苯胺和二氫吲哚也是合適的反應配偶體,可以高選擇性得到相應的烯丙胺3ai3aj;苯肼2k也可以參與該反應得到3ak,其可轉化為N-烯丙基吲哚。

接下來,作者用各種碳酸烯丙基酯和對茴香胺2b作為模型底物考察了反應的適用範圍(Scheme 3),發現該反應對由丁-3-烯-2-醇衍生的碳酸烯丙基酯有效並以高收率(84%)和對映選擇性(97% ee)得到烯丙胺3bb。通過該方法,還可以高收率合成含苯乙基的烯丙胺3cb(>99% ee)。通過烯丙位胺化可以引入大位阻的異丙基、異丁基和環己基,並以高收率和優異的對映選擇性得到相應的烯丙胺。此外,還可以引入通用的環丙基、游離/保護的羥基,並以高收率和高對映選擇性得到相應的烯丙胺。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當用含富電子的配體L11時,除了脂肪基取代的外消旋碳酸烯丙基酯,苯基取代的碳酸烯丙基酯1h也可以參與該反應得到烯丙胺3hb(收率84%,99% ee)。

隨後,作者考察了鈷催化的線性碳酸烯丙基酯的烯丙位胺化(Scheme 4),發現Z-和E-線性碳酸烯丙基甲基酯在優化條件下都不具反應活性。為了加速氧化加成步驟,作者合成了含吸電子的碳酸六氟異丙基酯45。當用富電子的L11作為配體時,E/Z異構體45的烯丙位胺化均順利反應得到相同的烯丙胺3ab,並具有優異的對映選擇性。

為了進一步擴展鈷催化的不對稱烯丙位胺化的適用範圍(Scheme 5),作者研究了脂族胺的烯丙位胺化,但在最佳條件下未發生反應,這可能是由於在鹼性脂族胺條件下金屬鈷催化劑失活所致。通過進一步優化,作者發現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添加20 mol% La(OTf)3可以中等收率得到烯丙基產物7ka。受線性碳酸烯丙基酯的啟發,當用富電子的L11作為配體時,含支鏈的碳酸烯丙基六氟異丙基酯1k可以實現嗎啉的完全轉化得到烯丙胺7ka(99% ee)。隨後,作者還考察了與不同脂族胺的反應。當與環仲胺如6b6c6d反應時,可以良好的收率和優異的對映選擇性得到相應的烯丙胺;脂肪伯胺也是合適的反應配偶體,能夠以良好的收率和高對映選擇性得到相應的烯丙胺7ke-7kg。1-苯基乙胺的兩種對映體進行反應時,也可以高非對映選擇性得到相應的烯丙胺7kh7ki,顯示出優異的催化劑控制。不出所料,含吸電子基團如CF3的脂肪伯胺更具反應性,最終以84%的收率分離得到含CF3基團的烯丙胺7kj

為了解鈷催化的不對稱烯丙位胺化的反應機理,作者用L8與Co(BF4)2合成得到絡合物Co(CH3CN)2(BF4)2-L8(Scheme 6)。在固態下,該絡合物呈現扭曲的方形金字塔形幾何結構,配體中三個NPN原子均與鈷中心配位,但其不能催化反應。然而,加入10 mol % Zn後,苯胺2a完全轉化,上述結果表明低氧化態鈷是活性物質。為了說明Co(I)是否是真正的活性物質,作者合成了絡合物Co(I)-L4,該絡合物呈現扭曲的四面體幾何形狀,L4中三個NPN原子再次與鈷中心配位。雖然CoI-L4本身對反應沒有活性,但加入10 mol% Zn(BF4)2後,反應順利進行並得到3aa(收率84%,99% ee)。另外,作者通過對照實驗(10 mol% Zn(BF4)2 + L6)排除了鋅催化的烯丙位胺化的可能性。這些結果表明陽離子Co(I)/NPN絡合物可能是該烯丙位胺化反應中的活性催化物質,並且Zn(II)物質對活性碳酸烯丙基酯起到Lewis酸的作用。

總結:上海交大李長坤課題組開發了一種鈷/雙噁唑啉膦催化劑體系用於具有支鏈選擇性的烯丙位取代,並且該雙噁唑啉膦在該轉化中是獨特的。在溫和的反應條件下,可以利用易得的含脂肪基取代的外消旋碳酸烯丙基酯製備具有優異對映選擇性(~99% ee)的手性烯丙胺,為構建手性烯丙胺提供了新的合成方法。

相關焦點

  • 浙大陸展課題組JACS脂肪族末端炔烴的馬氏選擇性順序加氫/氫肼化
    近日,浙江大學陸展課題組開發了一種鈷催化的脂肪族炔烴的馬氏選擇性順序半加氫/氫肼化反應,可以獲得具有高度化學和區域選擇性的胺衍生物(Scheme 1b),該成果發表於近期J. Am. Chem. Soc.(DOI: 10.1021/jacs.0c07258)。
  • 浙大陸展課題組JACS:末端炔烴的馬氏選擇性順序加氫/氫肼化
    儘管炔烴的半加氫和烯烴的氫胺化已有報導,但仍存在如下挑戰:1)避免半加氫反應的副反應如烯烴的異構化、過度還原和炔烴的氫胺化;2)控制區域選擇性,特別是末端炔烴的區域選擇性半氫化鮮有研究;3)&34;實現兩種轉化。近年來,Buchwald課題組報導了脂肪族炔烴的順序半加氫/氫胺化反應並提出了反應機理:半氫化和氫胺化均由不飽和碳-碳鍵反馬氏選擇性插入到H-Cu鍵,然後活性物質進行質子化或親電胺化。
  • JACS鎳光氧化還原催化的對映選擇性C(sp3)–H醯基化
    但是它的對映選擇性合成仍然充滿挑戰。目前的合成報導高度依賴於羰基化合物的不對稱親電或親核胺化反應。但這些方法通常需要特定的氨基化試劑或者繁瑣的步驟來製備α-官能化的羰基化合物(Figure 1b)。近年來,過渡金屬和光氧化還原雙重催化方法已經成為構建化學鍵的有效工具。
  • 南科大譚斌教授課題組Angew:手性磷酸催化實現芳烴選擇性C-H胺化
    此外,通過有機催化以對映選擇性實現C-N手性軸的構建仍具有一定的難度。近日,南方科技大學譚斌教授課題組在Angew發表論文,首次提出通過有機催化策略,實現偶氮萘和咔唑底物合成新型軸向手性N-芳基咔唑骨架。該反應具有廣泛的底物範圍,並且以高對映選擇性和高收率獲得阻轉異構的N-芳基咔唑衍生物。
  • Angew:鎳催化烯烴與烯基溴化物的區域和對映選擇性烯基化反應
    Angew:鎳催化烯烴與烯基溴化物的區域和對映選擇性烯基化反應近日,南京大學朱少林教授課題組與上海大學龔和貴教授課題組共同合作在Angew. Chem. Int. Ed.上發表論文,報導了NiH催化的烯烴與烯基溴化物的遷移性加氫烯基化反應(hydroalkenylation),以高收率和優異的化學選擇性獲得苄位烯基衍生物。
  • 銥催化的乙烯基疊氮化物和外消旋烯丙基碳酸酯的高度對映選擇性偶聯反應
    例如,在對Pd催化的AAA的研究中,Hou和他的同事發現乙腈的a-碳環(在DMSO中為pKa≈31)不能與烯丙基親電試劑反應,但會與另一分子乙腈形成烯胺(Thorpe反應)。因此,乙腈的高度通用和對映選擇性烷基化仍然難以實現。乙烯基疊氮化物,即包含共軛烯烴和疊氮化物部分的分子。由於最近開發了更方便的合成方法,因此疊氮化乙烯基化學越來越受到合成化學家的關注。
  • 清華羅三中課題組Angew:第一例催化不對稱烯胺-苯炔的偶聯反應
    由於苯炔是高反應活性和非極性的中間體,基於苯炔中間體的不對稱催化是挑戰性難題。近日,清華大學羅三中教授課題組在Angew發表論文,報導了一種電化學氧化生成苯炔和環己炔中間體的方法,並成功與手性伯胺催化相結合,從而實現第一例催化不對稱烯胺-苯炔(環己炔)的偶聯反應。研究發現乙酸鈷可穩定原位生成的芳炔中間體並促進其與烯胺的偶聯。此外,該催化體系可用於構建具有季碳手性中心的α-芳基或環己烯衍生物。
  • 這篇JACS,玩轉催化選擇性!
    Houk、丹麥奧胡斯大學Karl Anker Jørgensen等報導了庚富烯參與的成環反應實驗進展,通過巴比妥酸鹽、二酯修飾的庚富烯作為底物,結合計算化學手段,對此類高階環加成過程中控制[8+2]、[4+2]的過程中化學選擇性、區域選擇性、立體選擇性等方面進行理解。
  • JACS:利用外消旋中間體的發散反應合成高選擇性對映體溴醇
    在該合成過程中,烯烴到烯烴轉移的過程和β-滷代碳正離子介導的途徑是影響立體選擇性的主要因素。因此,科研人員重點研究分子內不對稱滷環化反應。最重要的是,3位和5位取代基的空間位阻增加對ee值有積極的影響(tBu>Ph>iPr>OMe),其中二叔丁基取代物得到的目標產物ee值最高(entry 13)。
  • 這篇JACS,又是Ni催化!
    隨後在4中緩慢加入1.4倍量1-金剛烷重氮化物的苯溶液,生成四嗪產物(TrHBOX)Ni(κ2-N4Ad2)(5)、端基亞胺加合物(TrHBOX)Ni(NAd)(6)。通過單晶X射線晶體學、NMR、ESR、計算化學等方法對6分子進行表徵,解釋了6分子中的Ni(II)-亞氨基自由基形成過程和類似。
  • 理化所吳驪珠院士課題組JACS: 可見光催化下獲得雜芳胺
    近期,該課題組在可見光催化下實現了胺、羥胺和肼與雜芳基腈的偶聯得到雜芳胺,其成果發表在J. Am. Chem. Soc.(DOI:10.1021/jacs.0c07600)上。早在1900年代,人們發現了以過渡金屬催化實現胺和芳基滷化物(或擬滷化物)的偶聯。
  • 廉價FeCl3作為催化劑實現芳香烴間位C-H鍵胺化
    實現芳基C-N鍵偶聯的方法很多,其中過渡金屬催化芳香烴C-H鍵的直接胺化反應在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相比於其他手段,C-H鍵胺化無需對芳香烴底物進行預官能化,原子及步驟經濟性更加理想,但由於芳香烴不同位點的C-H鍵常常具有相似的反應活性,如何實現區域選擇性C-H鍵官能化便成為人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 JACS:Lewis酸催化的外消旋N-磺醯基氮雜環丙烷的動態動力學拆分
    目前外消旋氮雜環丙烷的對映體聚合催化體系主要限於過渡金屬催化,包括通過形成手性π-烯丙基鈀中間體的外消旋烯基氮雜環丙烷的Pd催化的I型DyKATs(圖1a)和外消旋2-芳基-N-磺醯基氮雜環丙烷與芳基碘化物的Ni催化的對映體聚合交叉偶聯(圖1b)。
  • 鈀催化氧化烯丙基C-H鍵的三氟甲氧基化
    含氟有機化合物在藥物,農藥和材料科學中非常重要,將C-H鍵直接通過氧化氟化,三氟甲基化,和三氟甲硫醇化等轉化為相應的含氟化合物引起很多科學家關注。這些反應區別在於OCF3陰離子易分解和三氟甲氧基試劑種類有限導致極難進行催化三氟甲氧基化反應。最近,作者課題組首次報導了在-20℃溫度下,通過Pd(II / IV)循環,催化氧化烯烴的三氟甲氧基化(Scheme 1a)。
  • 中科大張清偉課題組JACS:鎳催化二級膦氧化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
    近十年來,化學家們發展了一系列前手性膦衍生物的分子間或分子內的去對稱化反應。 跳轉閱讀可怕!看了這篇後80%的人才醒悟,不該花時間在微信群或QQ群了! 過渡金屬催化的1,4-加成、[2+2+2]、關環複分解、C-H鍵活化、N-雜環卡賓催化烯丙基烷基化和醯化反應,可廣泛合成P-手性化合物(圖1a)。
  • 上海有機所在鎳催化吡啶選擇性C-H官能團化反應方面取得進展
    但目前該方面的研究鮮有報導,主要難點在於缺乏能同時控制活性和選擇性的配體。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施世良課題組一直致力於發展新型手性氮雜環卡賓(NHC)配體,相繼報導了系列新型大位阻手性NHC配體,例如ANIPE和SIPE等,並應用於銅催化α-烯烴不對稱馬氏氫硼化反應(Angew. Chem. Int.
  • ...正/郭寅龍團隊三劍合璧,實現Co催化聯烯的區域及立體選擇性硼氫化
    ,聯烯的硼氫化還存在很大的挑戰,主要問題在於如何有效地控制反應的區域及立體選擇性。從理論上講,聯烯發生單硼氫化可能產生6種區域異構體,進一步考慮立體異構問題則更加複雜。對於傳統無催化劑參與的硼氫化過程,反應的選擇性一般依靠底物及硼氫化試劑本身的電子特性及空間位阻差異進行控制,反應條件相對苛刻,轉化效果也不夠理想。過渡金屬催化的硼氫化過程則主要通過底物修飾特定的導向基團及選擇合適的配體來調控,相比於前者,反應效率得到明顯的改善。
  • 北京大學羅佗平課題組JACS:箭毒蛙毒素類似物的不對稱全合成
    Du Bois教授課題組通過串聯自由基策略在Science上率先報導實現了箭毒蛙毒素的不對稱合成(Science2016,354, 865)。北大羅佗平課題組也對該結構有極大的興趣。最近,他們通過光催化和區域去對稱化的策略,成功地構建了箭毒蛙毒素類似物( )-Batrachotoxinin A。
  • 鈀催化烯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團化研究獲進展
    β-氟胺化衍生物常用作酶抑制劑、抗腫瘤和抗菌試劑,廣泛應用於醫藥和農藥等領域。華東理工大學陳宜峰課題組在鈀催化烯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團化研究中最新進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手性胺衍生物是有機化學中最普遍和最有價值的骨架之一,其中含兩個連續手性中心的手性胺高效構築尤其重要。近年來,烯醯胺的不對稱氫化和氫官能團化已經成為手性胺衍生物的重要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