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AI能否拯救獵豹?

2020-12-05 界面新聞

文|3sNews

失去海外業務後,傅盛與他帶領的獵豹移動迎來一個寒冷的冬天。

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獵豹移動總收入3.65億元,同比下降60.3%。同時,公司業績已連續四個季度大幅下滑,今年第三季度實現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2.592億元,而去年同期為4.515億元。

年初疫情期間,圍繞李文亮醫生逝世事件,獵豹移動CEO傅盛曾因不同意見與群內成員發生衝突,爆粗口後退群。

在這次著名的退群事件後不久,獵豹移動收到谷歌總部單方面終止廣告合作的郵件通知。隨後谷歌應用商店下架了獵豹移動45款應用。

在此之前,2018年底Facebook已經中止了與獵豹移動的合作。

曾經以出海戰略聞名的獵豹移動,在失去兩大海外合作夥伴後,不得不回歸國內市場。

獵豹的前身是金山網絡,而金山網絡則來自於2010年的一次合併。

當年3Q大戰硝煙剛散,深感360威脅的騰訊聯手雷軍,將金山安全與可牛影像合為金山網絡,並由可牛創始人傅盛擔任CEO。

由傅盛做360的對手,不是一個巧合。

1999年傅盛大學畢業,輾轉數年後於2003年加入周鴻禕的3721。此後3721被雅虎收購,傅盛隨之進入雅虎中國,再之後又跟著周鴻禕一起離開。

周鴻禕離開雅虎後創立奇虎,傅盛又加入奇虎,負責流氓軟體滅殺工具的開發。殺毒軟體開發出來後,迅速佔領國內PC端——它就是後來的「360安全衛士」。

360安全衛士大行其道,奇虎順勢從搜索轉到網絡安全領域,傅盛也因其卓越的工作而成為網際網路領域的知名人物。但成名之後,傅盛於2008年離開了360。

他先在經緯創投沉澱一年,隨後在雷軍與經緯創投張穎的支持下創立了可牛影像。在與360的競業協議到期後,他迅速推出可牛殺毒軟體。與此同時,他還目睹了360與騰訊的激烈廝殺。

從傅盛與周鴻禕間的淵源來看,有傅盛帶領金山網絡做360的競爭對手,不能說更恰當。

傅盛上任金山網絡CEO後砍掉了金山網盾,只留下金山毒霸和金山衛士,並制定策略:用獵豹安全瀏覽器主打PC,用獵豹清理大師主打移動端,用國際化戰略攻佔海外市場。

在傅盛帶領下金山網絡業務迅速發展,2014年改名為獵豹移動,並順利在美國上市。

當時獵豹高管中有陳睿和徐鳴。上市不久,陳睿去了自己投資的B站(2018年上市)。2018年,徐鳴則去了自己投資的銀河航天(目前估值近80億)。

上市之後,由於國內市場競爭白熱化,傅盛帶領獵豹移動選擇出海。2015-2016年,獵豹投資了海外短視頻Musical.ly,收購了海外新聞聚合平臺News Republic,成立了海外直播公司LiveMe。2017年,他將Musical.ly和News Republic打包賣給字節跳動。而字節跳動則將musical.ly與抖音海外版TikTok 合併,進一步擴大了TikTok的市場優勢。

但在2018年、2020年,Facebook與谷歌先後關閉了海外合作的窗口。

資料顯示,2017年以來谷歌是獵豹最大的客戶,從2017-2018年,來自谷歌的收入佔獵豹總收入分別達到15.2%、14.4%、21.9%。

然而,避開國內網際網路廝殺也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機會。傅盛將獵豹的未來放在AI上。

早在2016年獵豹就宣布「All in AI」,計劃在機器人領域進行集中投資,傅盛個人當年也成立了機器人公司獵戶星空。第二年,獵豹參投了獵戶星空的A輪融資。

有數據顯示,截止今年10月底已有超過1.5萬名獵戶星空智能服務機器人,在國內35個城市的1000多個商場內投用。

但是短期內AI業務很難起到支撐作用。財報顯示,2019年獵豹移動人工智慧和其他業務收入達1.43億元,僅佔總營收的3.9%。今年第三季度,公司AI業務實現收入2130萬元,也僅佔總營收的5.8%。

另外,AI屬於重資金投入領域,對研發持續性、專注力有很高要求。

而為了應對業務滑坡,獵豹在全方位嚴控各項支出,其中也包括研發。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為1.176億元,同比下降47.8%。

相關焦點

  • 懸崖邊的傅盛,看獵豹墜落
    來源:鋅財經  文/蕭何  編輯/大風  2019年年底獵豹的最後一場管理層周會上,傅盛要求產品一定要調整,斥責團隊「大家失去了初心」,還一度紅了眼眶。這是獵豹第一次全面反思的大周會。只不過開完會大家卻在私底下講,其實整個公司失去初心的是傅盛。
  • 傅盛:小豹翻譯棒是個裡程碑 AI業務將成為獵豹移動重要增長引擎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在分析師電話會議裡表示,2018年公司全年財務業績符合管理層預期,尤其是在國內工具應用、手遊和AI領域取得了較大增長。2018年,獵豹移動從傳統移動網際網路向以AI驅動的產業網際網路公司轉型,已形成全新的業務形態。
  • 獵豹移動連續四個季度業績下滑:AI板塊難扛營收大旗 傅盛二次創業...
    央廣網北京11月26日消息(記者 牛谷月)11月24日,獵豹移動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出爐,獵豹移動Q3總收入為3.65億元,同比下降60.3%。公司實現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2.59億元,同比下降42.6%。獵豹移動發布的往期財報顯示,獵豹移動已連續四個季度業績下滑。
  • 對話獵豹傅盛:一個差點成為「Tik-tok之父」的天使投資人?
    據說當年為了買下Musical.ly,張一鳴有空就往傅盛家裡跑,在他家樓下的咖啡廳一坐就是一個下午,用傅盛自己的話說,「都有點決絕了」。面對三家的輪番競價,傅盛希望買方在收購Musical.ly的同時還要收購獵豹移動旗下的News Republic和Live.me兩款產品。最終,只有張一鳴接受了這個方案。
  • 傅盛2018年會演講:獵豹的八年創業 三次反殺
    首頁 > 經驗 > 關鍵詞 > 傅盛最新資訊 > 正文 傅盛2018年會演講:獵豹的八年創業 三次反殺
  • 獵豹移動與達令家戰略合作 小豹AI單詞寶突圍社交電商
    4月24日,獵豹移動與新電商達令家在京舉辦戰略合作籤約暨小豹AI單詞寶全網首發儀式,雙方將結合各自資源與優勢,籤署品牌戰略合作協議,共創共贏。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達令家創始人兼CEO齊燕等人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
  • 獵豹傅盛香港 Rise 大會吐真言:我英語不好,所以做了一個AI翻譯產品
    近日,獵豹移動董事長兼 CEO 傅盛出席亞洲最大的科技盛會之一——香港  Rise 大會,並發表英文主題演講——《中國機器人的新機遇》。他在演講中透露,獵豹移動聯合旗下獵戶星空將在本周發布AI翻譯硬體產品,解決不同語種用戶間的溝通難題。
  • 罵人的傅盛,踢人的張穎
    事情是這樣的:在著名風險投資機構經緯中國的一個CEO群裡,有人就李醫生不幸去世這件事發表了觀點,獵豹移動的CEO傅盛不同意這個觀點,怒罵對方,並憤而退群。群裡有不少人附和傅盛,如超級經紀人楊天真、易到創始人周航等。周航還專門艾特經緯中國的創始合伙人張穎怒罵。
  • 金山網絡CEO傅盛:重生之路
    傅盛清楚,一百隻鴨子綁一起也頂不上一隻雄鷹,金山網絡急需打造一款迅速打開局面的明星產品。就像戰爭中排兵布陣需要攻守兼備,傅盛為金山網絡制定了一套攻守策略,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獵豹瀏覽器。為什麼選擇瀏覽器?所有人都知道瀏覽器來錢快,獵豹瀏覽器能給金山網絡帶來一筆相對穩定的收入。但傅盛這個打法未必是盯著錢來的。
  • 獵豹移動 CEO 傅盛致全員信:保持戰鬥力,打一場經濟 「保衛戰」
    信中,傅盛表示,這場疫情來得兇猛,獵豹移動及旗下公司責無旁貸。同時我們也不能因為疫情失去打硬仗的能力。現在,絕大多數小豹已經通過遠程辦公回到了工作崗位,每個團隊要凝聚士氣,踐行我們一直堅持的理念——「產品為王,用戶至上」,把產品快速打磨好,成為真正能夠幫助抗擊疫情一線人員的利器。各位親愛的小豹:今天是正月十五,我代表公司管理層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 獵豹移動進退一念間
    這些動作略顯僵硬的機器人看上去似乎都不太智能,但它們卻是獵豹移動面向新時代的賭注。 AI、機器人帶來了什麼 說賭注,是因為如今回歸國內市場的獵豹移動,能打的牌確實不多。 和老朋友王小川曾經給搜狗設下「三級火箭」的思路一樣,傅盛也給獵豹移動制定過「三級火箭」計劃:通過工具型產品獲取流量、支撐內容產品發展,最終為AI業務提供支持。
  • 寫在傅盛豹變5周年:獵豹是如何變平庸的?
    傅盛也在當年的3月24日轉發了這篇文章。兩個月後,獵豹移動的股價站上了歷史最高的36.63美元,市值近50億美元,當時意氣風發的傅盛已經從創業者升格為企業家、創業導師,他組建了傅盛戰隊,後來升級為紫牛創業營和紫牛基金,獵豹移動的出海戰略也被當做是「彎道超車」的典型案例在創業圈裡一時成為一面旗幟。
  • 獵豹移動從海外「戰略性撤退」董事長:重點關注AI機器人業務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近日在獵豹移動2020年Q2季度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獵豹移動董事長傅盛宣布了公司將重心從海外轉移到國內的決定,並宣布未來將繼續重點關注國內市場以及商場AI機器人業務,打造長期增長引擎。獵豹移動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最早進行出海探索的企業之一。然而在現如今多重因素交錯下,其出海戰略亦被迫按下暫停鍵。
  • 獵豹移動與「淨化器」的故事
    2014年上半年,為衝刺IPO在國內外奔波的獵豹移動CEO傅盛,忙裡偷閒做了另外一件事——空氣淨化器。11月末,這款售價998元的「豹米空氣淨化大師」將正式發售。但又不同於小米「軟體補貼硬體」的遠景,看上去,空氣淨化器很難與獵豹自身移動工具開發的核心業務產生協同效應。「不需要協同。」傅盛如是對記者回應,「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和搜索怎麼協同,馬斯克的火箭和他的特斯拉怎麼協同?你有時候就想做一點事情,覺得挺酷的,對這個世界有貢獻。」
  • 獵豹海外折戟回歸原點,傅盛陷投機式自救?
    關鍵業績指標銳減,歸母淨利潤卻強勁增長299.17%至1.937億元,扭轉前兩個季度的虧損走勢,這主要得益於獵豹移動出售字節跳動股份所得。海外受阻,獵豹移動不得不開闢新的戰場。傅盛稱,獵豹移動將專注於國內市場和購物中心的人工智慧相關業務,為獵豹移動的增長構建一個新的長期引擎。此前他還提到要改變純廣告模式,將逐漸轉型至會員付費與廣告相結合的模式。
  • 海外市場全面潰敗,國內機器人業務舉步維艱,獵豹墜落!
    2019年年底獵豹的最後一場管理層周會上,傅盛要求產品一定要調整,斥責團隊「大家失去了初心」,還一度紅了眼眶。這是獵豹第一次全面反思的大周會。只不過開完會大家卻在私底下講,其實整個公司失去初心的是傅盛。
  • 獵豹移動發布的AI新品小豹翻譯棒 嘗鮮價149元
    獵豹移動今日發布基於社交場景的翻譯新品小豹AI翻譯棒,該產品採用了獵豹和微軟雙引擎,整機重量只有45克,尺寸為35*136mm,售價299元,前10000
  • 工具業務轉型成功,AI業務蝶變進化,獵豹移動走出低谷時刻
    但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坦言,儘管公司Q3收入超出指引上線,但仍未能恢復增長。不過傅盛也表示,在重重挑戰之下,公司採取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來看,在經歷了海外市場「不可抗」的殘酷遭遇後,獵豹移動也更堅定了早已啟動的戰略轉型。工具業務方面,通過回歸國內市場和發力會員服務模式進行業務調整,AI和機器人業務方面,聚焦核心場景,打透實際需求。
  • 海外被下架,回國難突圍,獵豹還有未來嗎?
    當時獵豹分析了Google Play上前100名的APP,發現工具類App裡面沒有一個大廠商。獵豹創始人傅盛發現,美國排名前三的一個Advanced Taskkiller的工具,開發者是哈爾濱一個程式設計師。一個人的力量能做到美國排行榜的前幾,這讓傅盛意識到全球的工具軟體市場是一個藍海,於是集中6個多月時間,推出了獵豹清理大師。
  • 聯姻今日頭條背後:獵豹的開放之路
    考慮到傅盛說過工具業務是「昨天」,內容是「今天」,AI是「明天」,這動作,不會是放棄內容戰略,扭轉轉型進程吧?展開之前,先鋪墊幾句。我說的獵豹利好,當然包括資本要素。三項交易獲得3億美元,至少會讓獵豹的經營獲得較大緩衝,能在更關鍵的業務版圖上強化投資,比如AI方面。不過,如果純粹籌錢而賣內容,那肯定不是傅盛或獵豹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