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業務轉型成功,AI業務蝶變進化,獵豹移動走出低谷時刻

2020-12-03 和訊

  文 / 美股頻道

  出品 / 節點財經

  對於一家企業而言,如何在風雲莫測的商業環境中找準自身定位,不斷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走向,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

  成立於2010年的獵豹移動,剛剛走過其第一個十年。這十年間,公司經歷了數次轉型,從最開始的PC端工具軟體,到後來的移動端內容與遊戲,再到當下的AI機器人,每一步都可謂不乏爭議,但每一步似乎又都踩中了行業變革的步調。

  圖片來源:獵豹移動官方公眾號

  近日,獵豹移動發布了2020年Q3財報。報告顯示,公司三季度總收入為3.65億元,超過上季度指引上線,非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公司股東淨利潤為2.66億元;在支付分紅2億美元之後,公司現金儲備及長期投資為38.49億元。

  但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坦言,儘管公司Q3收入超出指引上線,但仍未能恢復增長。不過傅盛也表示,在重重挑戰之下,公司採取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來看,在經歷了海外市場「不可抗」的殘酷遭遇後,獵豹移動也更堅定了早已啟動的戰略轉型。工具業務方面,通過回歸國內市場和發力會員服務模式進行業務調整,AI和機器人業務方面,聚焦核心場景,打透實際需求。獵豹移動逐步化挑戰為機遇,在一定程度上釋放出了較好的發展信號。

  / 01 /

  精簡運營

  整體趨勢向好

  2010年10月,金山安全與可牛影像合併成立金山網絡公司(後改名獵豹移動),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卓越的工具應用。得益於雄厚的技術積累,獵豹很快就推出了金山毒霸、獵豹清理大師、獵豹安全大師等一系列明星產品,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多個國家獲得認可。

  圖片來源:獵豹移動官網

  2014年5月8日,獵豹移動成功登陸紐交所掛牌上市,一時風光無兩。不過在這之後,工具應用市場開始收縮,為了應對新形勢,公司先後涉足短視頻、小型手遊等應用領域,轉型成效顯著。

  作為中國「走出去」最具代表性的網際網路企業,獵豹移動抓住了海外市場的流量紅利,率先接入Facebook、谷歌的聯盟廣告,發展迅速。但最近幾年,公司在海外受到的阻力不小,尤其是Facebook和谷歌先後單方面暫停與獵豹的合作,獵豹移動失去了兩個重要的變現渠道,工具、移動娛樂業務為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這一度讓外界開始擔憂其未來前途。對於經歷了多次「危機」的獵豹來說,這又是一次需要面對質疑將困境轉化為機遇的挑戰。

  事實上,在海外市場遭遇了多重打擊之後,獵豹移動在2020年經過近三個季度的努力,業務重心已經逐步轉向國內市場,通過精簡運營、嚴控成本,公司新一階段的轉型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反映在財務數據上來看則是成本、毛利率等各項指標逐漸好轉。

  Q3財報顯示,今年三季度,獵豹移動非通用會計準則下營業虧損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環比收窄,本季度營業虧損環比收窄10.4%;Non-GAAP研發費用同比下降46.9%,至1.13億元,Non-GAAP營銷及市場推廣費同比下降58.0%至1.67億元;Non-GAAP成本同比下降69.0%至1.13億元,使得公司整體毛利率同比去年提升約9個百分點至69%。

  並且,獵豹移動在現金儲備及長期投資方面保持強勁。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在支付2億美元分紅之後仍然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及短期投資15.95億元,以及長期投資22.54億元。可見,較為良好的資金儲備為其業務調整打下了穩固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公司處在特殊的戰略調整期,資本市場對獵豹移動的低估較為嚴重。截至11月27日美股收盤,獵豹移動的市值為2.78億美元,遠遠低於三季度的淨資產,從公司各業務的發展趨勢看,獵豹移動在資本市場還有不小的想像空間。

  / 02 /

  成功轉型

  工具類業務還有巨大空間

  工具類應用一直是獵豹移動的「看家本領」。

  不可否認,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對獵豹移動的認知還停留在工具類產品階段。的確,從最初推出PC端的工具產品金山毒霸、網址導航、獵豹瀏覽器,到轉戰移動端推出電池醫生、手機助手、獵豹清理大師,獵豹移動無不顯示出其極強的工具基因。

  在以往,獵豹移動工具類軟體同大多數的網際網路產品類似,主要依靠流量廣告變現,但流量廣告也會增加企業的創新惰性,不利於產品的正向激勵。

  而回歸國內市場後,為了實現長期穩健的發展,獵豹移動開始重點發力會員付費模式,即減少廣告呈現,對工具產品進行優化升級,通過增強用戶體驗來提升其活躍度和使用時長,進而實現增值服務創收。

  在獵豹移動看來,安全工具的本質是用戶底層的安全和效率需求,目前來看市場空間依然巨大。所以,通過提供差異化且高效的增值服務,獵豹能夠在新的時代、新的用戶習慣和新的終端之下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不斷發力之下,獵豹移動PC、移動工具持續快速恢復。以PC端工具金山毒霸為例,目前已經提供了24個VIP權益功能,並不斷圍繞泛辦公、泛安全等功能進行探索,持續精進會員權益,推動公司國內工具業務的快速發展。

  從三季度財報的整體表現看,本季度工具業務收入1.86億元,與上季度基本持平;PC毒霸會員充值同比翻了14倍,環比上升42%;會員日充值金額佔比PC日收入過半。這意味著,獵豹移動傳統網際網路工具業務趨於穩定,公司從廣告模式向會員模式的轉型已經基本成功。

  對此,傅盛也在財報分析師會議上表示:「工具、尤其是PC工具將成為我們的主要收入。在4Q20,我們預計,由會員驅動的PC業務將恢復環比增長。」

  / 03 /

  深耕數年

  AI業務成為長期增長引擎

  如果說工具類業務是獵豹移動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礎,那麼AI和機器人業務作為新的增長引擎,則決定著公司的未來高度。目前來看,AI業務各應用場景陸續落地,獵豹移動AI商業化加速推進,成為公司當下最具想像空間的板塊。

  事實上,當初為了應對工具應用市場的收縮,獵豹移動除了向內容娛樂發力外,還瞄準了一個更寬廣的賽道——人工智慧(AI)。2016年9月,獵豹移動投資成立人工智慧公司獵戶星空,彼時傅盛宣布,「獵豹移動將All in人工智慧,獵豹的新使命就是成為一家有偉大技術理想的人工智慧公司。」

  策略上,獵豹移動選擇了與獵戶星空深度合作的模式。獵戶星空側重於全自研智能服務機器人研發製造,獵豹移動作為獵戶星空的最大股東以及最大合作夥伴,專注於做AI服務機器人場景應用,雙方實現優勢互補。

  得益於獵戶星空在行業內唯一的全鏈條AI技術、全自研標準化硬體研發體系、導航技術以及Robot OS作業系統,獵豹移動在AI和機器人方面進展迅速。2018年3月,公司一口氣推出5款機器人產品;2019年初,公司又提出由移動網際網路戰略轉型至以AI驅動的產業網際網路。

  圖片來源:獵戶星空

  雖然AI的應用場景豐富,但獵豹選擇了聚焦,即從幾個關鍵的核心場景作為突破,打透場景需求,目前重點聚焦於商場,發力於酒店、教育。

  在商場場景,獵豹商場機器人率先呈現出規模化效應。通過明星推廣、影視劇營銷、IP植入、話題炒作等娛樂營銷活動,獵豹商場機器人為商場、門店引流效果顯著。依託商場機器人「優惠券中心」的定位,為400多個品牌帶來真實的人氣和生意。在線教育、快消品、美妝、3C等細分領域的重點品牌與客戶合作正在取得進展。截至11月20日,獵豹商場機器人已經形成覆蓋全國35個城市,1015家商場,8965名機器人上崗的服務網絡。

  圖片來源:獵豹AI新零售公眾號

  在酒店場景,機器人支持單次多目標遞送、電梯聯動、話務系統接入、安全身份認證、智能問詢等,在提升遞送服務的基礎上有效地控制了酒店運營成本;在教育場景,依託機器人全鏈條技術,獵豹移動致力於打造「產業真實需求為基礎,實踐教學模式為核心,智慧服務支撐為保障」的AI人才培養整體解決方案,成為工信部「人工智慧產業人才能力提升揭榜單位」。同時,參與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將與近百所高校進行項目合作。

  三季度財報顯示,受疫情等多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獵豹移動的AI業務實現收入2130萬元,環比增長9.5%。從數字上看,該業務板塊尚未同工具類業務一樣成為營收主力,但不可否認,公司近年來不斷積累的AI實力,是支撐其未來的可持續成長引擎。

  在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中,獵豹移動算得上比較「另類且折騰」的一家,這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在弱肉強食的競爭中永遠保持獨立,鎖定獵物伺機而動,時刻迎接「豹變」。如今,獵豹移動已經形成了「安全工具+AI機器人場景」為核心雙輪驅動,並且又趕上了中國服務產業升級的好時代,未來還是值得期待的。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節點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獵豹移動從海外「戰略性撤退」董事長:重點關注AI機器人業務
    此外,谷歌亦單方面終止與獵豹移動的合作,此舉幾乎斷掉獵豹移動海外的收入來源。在2019年財報公布後,獵豹移動就表示工具業務會將業務重心轉至國內,並將此前的純廣告模式逐漸轉型至會員付費與廣告相結合的模式,並小有成效。財報數據顯示,獵豹移動2020年第二季度工具業務付費會員規模和業務收入繼續向好。
  • 傅盛:小豹翻譯棒是個裡程碑 AI業務將成為獵豹移動重要增長引擎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在分析師電話會議裡表示,2018年公司全年財務業績符合管理層預期,尤其是在國內工具應用、手遊和AI領域取得了較大增長。2018年,獵豹移動從傳統移動網際網路向以AI驅動的產業網際網路公司轉型,已形成全新的業務形態。
  • 不是第一次遇到危機,獵豹移動再次轉型的目標是破而後立
    國內安全市場被360、騰訊和百度控制八成份額的時刻,獵豹移動開始了出海IPO之路在圍追堵截中開始了第一次自救。 傅盛在2013年就提出了「邊緣化」戰略:通過工具等一系列邊緣化產品+海外市場的方式切入。「我們知道我們和競爭對手有巨大的差距,所以我們決定打他看不上的邊緣市場,」傅盛表示。
  • 獵豹移動發布2020年Q3財報 總收入超過上季度指引上線
    但最近幾年,公司在海外受到的阻力不小,尤其是Facebook和谷歌先後單方面暫停與獵豹的合作,獵豹移動失去了兩個重要的變現渠道,工具、移動娛樂業務為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這一度讓外界開始擔憂其未來前途。對於經歷了多次「危機」的獵豹來說,這又是一次需要面對質疑將困境轉化為機遇的挑戰。
  • 獵豹移動Q3營收淨利「腰斬」 AI收入佔比仍不足6%
    實際上,近年來獵豹移動一直在進行業務轉型,但業績持續走低,股價也由19美元的至高點逐漸下滑至2美元左右。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工具型業務的萎縮,獵豹移動一直未找到明確的發展方向,未能給予投資者信心。受海外政策影響,獵豹移動宣布業務回歸國內市場,但從公開資料來看,其國內業務也並未見明顯起色。
  • 獵豹移動連續四個季度業績下滑:AI板塊難扛營收大旗 傅盛二次創業...
    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代表之一,獵豹移動在2010年創立之初就推出了一系列明星產品,旗下的獵豹清理大師一度高居全球62個國家GooglePlay工具排行榜的榜首。而今連續四個季度業績下滑的頹勢與其初期的風光形成了鮮明對比。不少人在問:獵豹移動到底怎麼了?
  • 海外市場全面潰敗,國內機器人業務舉步維艱,獵豹墜落!
    此外,佔了營收大頭的移動工具業務與移動娛樂業務均出現明顯下滑,分別同比下降47.3%和70.4%。一位據說是認識了傅盛十年的人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獵豹移動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傅盛,傅盛一定能東山再起,這個結論源自傅盛對於產品和用戶天賦異稟的認知。不過,近年來傅盛的個人標籤已經不是最初的「傑出的產品經理」。傅盛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 獵豹移動Q3財報:Non-GAAP歸屬獵豹移動股東淨利潤2.66億元
    本季度,Non-GAAP歸屬獵豹移動股東淨利潤為2.66億元;在支付分紅2億美元之後,公司現金儲備及長期投資38.49億元,保持強勁。工具業務成功轉型 會員模式增長迅速本季度,工具業務收入1.86億元,與上季度基本持平。
  • 獵豹移動進退一念間
    這些動作略顯僵硬的機器人看上去似乎都不太智能,但它們卻是獵豹移動面向新時代的賭注。 AI、機器人帶來了什麼 說賭注,是因為如今回歸國內市場的獵豹移動,能打的牌確實不多。 和老朋友王小川曾經給搜狗設下「三級火箭」的思路一樣,傅盛也給獵豹移動制定過「三級火箭」計劃:通過工具型產品獲取流量、支撐內容產品發展,最終為AI業務提供支持。
  • 獵豹移動蒙眼狂奔十年,終究逃不過時代魔掌?
    為什麼直播、新零售等領域轉型不成功呢? 實際上秀場直播與獵豹移動工具型產品的商業模式有著根本不同。一個是以直播打賞獲得營收,一個以告變現為主要收入,付費主體的不同導致運營路徑南轅北轍,而獵豹移動顯然並不具備運營直播產品的基因。 新零售是一個更加複雜的系統,最考驗的則是供應鏈。
  • 前路頹靡後路不明,獵豹移動險象環生!
    前路頹靡,後路不明  如果要在獵豹移動當下的困境中找出一個理由,那即是其一直以來都沒有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一路隨著宏觀層面的變化以及紅利頻繁轉型,這也導致其缺少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來應對行業的變化,也意味著獵豹的轉型,一直面臨著從零做起的死穴。
  • 獵豹移動2020年Q3營收同比下降60.3% AI機器人業務預計收入不顯著
    中國網科技11月24日訊 獵豹移動今日發布2020年Q3財報,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總收入3.65億元,同比下降60.3%,剔除LiveMe的拆解影響後,第三季度的總收入同比下降46.7%;歸屬於獵豹移動股東的淨利潤為2.59億元,去年同期為4.52億元。
  • 現金儲備半年消失近五分之一,啃老本的獵豹移動終點將至?
    抓住那隻「獵豹」獵豹移動的前身是可牛影像公司與金山安全合併成立的金山網絡,由於早期在國內網際網路PC端的紅海裡突圍乏力,於是選擇了出海,誰料直接從一家內憂外患的傳統軟體企業轉型為成功的海外網際網路公司。獵豹在登錄紐交所上市後,市值最高峰時曾達50億美元,股價最高曾達19.18美元,可謂是風光無限。
  • 海外被下架,回國難突圍,獵豹還有未來嗎?
    之前,獵豹在海外依託於谷歌和Facebook,吸引了大量用戶並從中獲得廣告收入。自2018年底Facebook暫停了與獵豹的廣告合作,加上今年,谷歌單方面終止與獵豹移動的合作後,兩家巨頭的政策變化,致使獵豹移動的海外收入遭受重創。 獵豹Q3財報的收入構成主要包括工具業務、娛樂業務、AI業務方面三部分。
  • 獵豹移動發布Q3財報,聚焦打造獵豹生態
    其中,Non-GAAP工具營業利潤為5120萬元,Non-GAAP移動娛樂業務扭虧,實現營業利潤為2030萬元。  當前商場實體店的功能正在發生變化,「實體店將不再是單純的購物渠道,而是體驗場所、引流入口、服務中心、傳播場景等」。隨著新零售時代到來,如何增強消費者在線下實體空間的體驗,就成了所有商業的努力方向。
  • 獵豹海外折戟回歸原點,傅盛陷投機式自救?
    2020年第二季度,受疫情影響廣告客戶縮減開支,獵豹移動在中國市場的移動工具產品業務收入僅為5420萬元,同比下降70.7%。移動遊戲業務收入為1.794億元,同比下降64.0%。剔除剝離LiveMe業務的影響,2020年第二季度,移動遊戲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8.0%至1.794億元。其中,54.7%的移動遊戲業務收入來自廣告,其餘部分來自遊戲內購買的增值服務收入。
  • 中國聯通(00762.HK):移動業務盈利回升 數字時代向流量內容轉型...
    原標題:中國聯通(00762.HK):移動業務盈利回升,數字時代向流量內容轉型,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6.76港元   機構:國元證券
  • 懸崖邊的傅盛,看獵豹墜落
    此外,佔了營收大頭的移動工具業務與移動娛樂業務均出現明顯下滑,分別同比下降47.3%和70.4%。  一位據說是認識了傅盛十年的人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獵豹移動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傅盛,傅盛一定能東山再起,這個結論源自傅盛對於產品和用戶天賦異稟的認知。不過,近年來傅盛的個人標籤已經不是最初的「傑出的產品經理」。  傅盛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 獵豹移動的全球化故事
    丁辰靈   獵豹移動日前發布了2014 Q1財報,這是CMCM成功IPO後的第一張成績單。
  • 傅盛,AI能否拯救獵豹?
    文|3sNews失去海外業務後,傅盛與他帶領的獵豹移動迎來一個寒冷的冬天。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獵豹移動總收入3.65億元,同比下降60.3%。同時,公司業績已連續四個季度大幅下滑,今年第三季度實現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2.592億元,而去年同期為4.5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