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南京都市圈科創一體化建設,打造南京都市圈城市技術轉移共同體,積極營造良好的技術轉移服務生態,促進區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9月29日,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聯合南京市科技局以及南京都市圈相關城市科技主管部門成功舉辦2020年南京都市圈首屆科技成果拍賣季馬鞍山專場路演活動。
02
此次馬鞍山專場活動,共有三家高校參與路演,除了河海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也精挑細選了優秀成果來參與現場路演活動,本期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東南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這兩所高校和參與路演的優秀成果!
東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
東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成立於2009年,是江蘇省科技廳第一批批准設立的江蘇省高校技術轉移中心,並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2011年以來,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地方科技部門和企業的聯繫,有組織有計劃地為地方、企事業單位提供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務,加快科技成果向地方轉移和轉化,構建完善產學研互動平臺和長效機制,中心積極謀劃技術轉移轉化網絡建設,先後在省內外設立了40餘家技術轉移地方分中心。2018年,學校設立全資控股子公司——「南京東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有限公司」,作為學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運作實體,以市場化手段專門從事學校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以及智慧財產權運營工作。
公司註冊資金500萬元,集合一批通曉技術、法律、經濟金融、商業談判的技術經理人,進行運營推廣,為專利技術持有者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務,讓發明人回歸科研,讓經理人對接市場。公司職能定位主要包括:技術轉移,成果推廣,科技成果孵化和產業化,專利運營,成果轉化基金運作與管理,技術轉移平臺建設,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建設,科技諮詢和科技中介服務等。學校還授權公司作為新增的其它類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公司(異地研究院、技術轉移地方分中心等)、學校科技成果作價入股以及投資其他相關的科技型企業。目前公司已經建立起一支20餘人具備專業技術、法律、經濟金融、商業談判等綜合技能的專業技術經理人、專利代理人、律師、財務、管理人才,同時招募了100餘人的兼職技術經理人,採用專兼職結合的技術經紀人隊伍,結合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承接專利運營以及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工作。
路演成果詳情
路演成果詳情
01
循環流化床富氧燃燒技術
」
摘要(簡介)
該成果獲2018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類二等獎。
1、單顆粒流化床富氧燃燒實驗,揭示了氣氛對脫揮發分、揮發分燃燒、焦炭燃燒的影響機理。
2、循環流化床O2/CO2 燃燒小試研究,揭示了CO2/H2O氣氛對燃燒效率及S/N、重金屬、PM2.5和痕量元素等汙染物析出排放的影響規律。
3、50kWt氧/溫煙氣循環中試試驗,驗證了系統經濟性和安全性、實現了多種汙染物的協同控制。
4、面向高氧濃度的新型2.5MWt IBHX-CFB中試研究,驗證新型分區受熱面布置方式,解決高氧濃度實質瓶頸 。
5、 2.0MWt面向零排放的循環流化床富氧燃燒中試研究。
6、第二代循環流化床富氧燃燒—增壓富氧燃燒,更高經濟性。
南京工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
南京工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是學校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孵化的專業化載體,是江蘇省科技廳立項、科技部批建的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先後獲科技部國家技術轉移機構考核評價優秀(A)等次、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和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等多項榮譽。
中心堅持「企業為主體、需求為導向、校企互動、合作共贏」的經營理念,以推動政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依託學校人才、學科優勢,圍繞國家和地方產業發展需求,以頂尖人才為引領、以國家級平臺為依託,以重大項目為抓手,構築一條從基礎研究到共性技術研究再到成果轉化的完整知識創新鏈。
中心採取「組織模式公司化、運營方式市場化、管理團隊專業化、服務模式規範化」的運作模式,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形成特色,通過「五個強化」(強化政策組織引導、強化轉移中心職能、強化科技項目孵化、強化創新平臺建設、強化校內有機聯合),開創技術轉移新模式,形成了以「科技服務、科技孵化、專利運營、技術集成」四輪驅動的市場化業務體系,實現了技術轉移服務與投資孵化有機結合,走出了一條具有南工特色的技術轉移孵化之路。
路演成果詳情
路演成果詳情
02
一種鉑類配合物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雜化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
」
摘要(簡介)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鉑類配合物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雜化材料,由鉑類配合物和氧化石墨烯通過化學鍵或靜電吸附得到;其中,所述式I所示鉑類配合物與氧化石墨烯之間形成醯胺鍵,所述式II所示鉑類配合物與氧化石墨烯之間存在靜電吸附。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鉑類配合物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雜化材料的製備方法,並以改性的有機矽樹脂為載體,製備光限幅性能薄膜,可以直接作為器件來實現其光限幅性能的實際應用。
03
一種基於注意力卷積神經網絡的語音情 緒識別模型及方法
」
摘要(簡介)
利用語音語調對人的情緒或者行為進行綜合分析,是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技術。本技術適用於金融、刑偵、醫療等領域,屬於需求頻率高、易大規模產業化複製的剛需產品。例如,在金融經濟領域,通過分析理賠或貸款人在問詢過程中的語音變化,識別其情緒,結合相關徵信數據,判斷理賠或貸款人欺詐的可能性;在刑偵領域,通過問詢識別被審訊人的語調變化,發現被問詢人的實時情緒變化,識別被詢問人可疑和撒謊的跡象。本成果在2020年1月最新發表的論文中在IEMOCAP數據集上達到了76%的準確率,這是當前世界同行相關工作的最高值,代表了本領域的最前沿的研究水平。
04
氧化矽氣凝膠微球製備方法
」
摘要(簡介)
氣凝膠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積和大孔隙率的結構特徵,是一種理想的吸附劑和催化劑載體。現有的氣凝膠產品為塊體、不規則顆粒或超細粉體,難以用於催化和吸附領域。本項目針對這一問題開發出氧化矽氣凝膠微球,其尺寸0.5~5mm可調、比表面積300~800m2/g、可根據應用場景對氣凝膠表面功能基團進行改性(如疏水改性、氨基改性、高分子增強改性等)和催化劑負載,該氣凝膠微球可用於固定床、流化床,可應用於催化、吸附、隔熱等領域。該氣凝膠微球生產採用低成本、無汙染的原料,原材料成本僅有傳統氧化矽氣凝膠產品的10%,工藝適合大規模生產。
登陸江蘇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線上平臺:
(https://www.jstec.com.cn/y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