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大件事訊 記者何思敏 走進深圳「地質博物館」七娘山,探索生態秘密。記者獲悉,生態紀錄片《野性深圳》第二季,於4月8日22:08與4月9日22:08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CCTV9)播出,這是繼2016年之後,關於深圳生態文明的紀錄片再次亮相國家電視臺。
劇照。通訊員供圖
近年來,表現深圳商業文明的紀錄片很多,但呈現深圳野性自然的紀錄片卻鮮少。從2015年開始,深圳越眾影視開始聚焦深圳的野性一面。2016年11月,耗時一年拍攝製作的5集生態紀錄片《野性深圳》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首播,這是城市自然類紀錄片在國家最高播出平臺的首次亮相。
如今,耗時兩年,深圳生態紀錄片《野性深圳》第二季再次亮相。紀錄片將帶觀眾走進深圳的「地質博物館」七娘山。七娘山是華南沿海地區「燕山運動」留下的典型火山巖噴發地,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鎮,七座山峰高低錯落,佔地20萬平方米,主峰海拔近870米。七娘山至今仍保存著常綠闊葉林,這片綠陰如蓋的森林中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仙湖蘇鐵種群,和近20種國家珍稀保護植物。叢林清溪,每天都有無數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其中包括多種瀕危哺乳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白天,變色樹蜥、銀環蛇、眼鏡王蛇、眼鏡蛇、隱紋花松鼠等晝行性動物你方唱罷我登場,夜晚,香港瘰螈、平胸龜、大壁虎、彩鷸、天牛、豹貓等夜行性動物前赴後繼。此起彼伏的山林間,有不為人知的許多熱鬧。
劇照。通訊員供圖
據了解,《野性深圳》第二季於4月8日22點和4月9日22點分別播出上集和下集,每集25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越眾影視曾出品10多個系列近200部集紀錄片作品,主要作品包括:《發現少校》、《尋找少校》、《先生I、II》、《名媛》、《唐卡》、《盜火者》、《黃埔》、《布衣中國》、《野性深圳》等,許多作品曾榮休斯頓國際電影節、白玉蘭獎、金熊貓獎、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雞百花等國內外各項紀錄片大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