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電動車剛剛好一年!電動汽車真的是又愛又恨!電動車的缺點是不能跑遠的地方,如果要去遠的地方要提前計劃,電瓶一年下來續航大打折扣。原來可以開70公裡一年後45公裡,外表卻漂漂亮亮新車一樣!像我一年下來大概就四千公裡的樣子不需要走遠地,用電動車也挺好,城市內走走小巧靈活!但是續航是硬傷!唉,反正已經買了就將就將就。
記得大連有個特斯拉車主測試過,冬天零下十度左右,早上從有供暖的地庫充滿電出來市內辦事,中午吃完飯直接掉一多半電了。趕上一天一衝了。北方還是混動更適合。還有人說日系混動車技術落後,只能說日本那個緯度真就是混動更適合。
我的電動車到了冬天幾乎天天充電,本來單位院裡有充電樁,但我的車不知怎的,經常是人家能充上我的充一會就停了,而且沒有確定性,經常這個樁前幾天還能一直充滿,過幾天忽然充十幾分鐘停了,害的我剛在辦公室坐下,又得跑過去試樁子,看哪個能充上,得守著車過去半小時才敢走。這幾天沒開車,感覺真是逍遙多了,天天試充電樁很煩。
所以說,以後要是在北方買電動車,都是準備給智商上稅的主,才零下幾度都這個樣子了,燃油車冬天零下十幾度,二十幾度都跟玩一樣,另外電池是有壽命的,電動車一旦換電池組,那個費用……應該很「棒」,再一個電池的生產和更換產生的汙染比燃油車大多了。
充電的電哪來的?火力發電是煤,水電是環保的,風電上不了網,本地消化,所以如果該區域是火力發電,一樣不環保。
建議電池下面安一個電池加熱裝置,增加電池溫度,提升續航裡程。建議用燒炭的烤爐,而且可以從副駕駛位置掏爐灰。不建議用電加熱電池,因為用電的話會陷入加熱了電池,增加了續航,然後因為加熱電池需要電,把加熱電池後增加的續航又填進加熱電池的死循環中去。
還有,新能源汽車完全可以在四個車軲轆那裡加入電磁感應,裝八個電瓶。四個供電,跑起來的時候四個車軲轆通過電磁感應給另外四個電瓶充電。電瓶沒電之後切換到另外四個電瓶再供電,再發電給另外四個供電。八電瓶交替使用,反覆發電充電放電。這樣續航不就更遠了嗎?
最後建議要買就買輕混版,比如吉利的博瑞GE,不用充電!自帶一塊48伏電瓶!1.7噸的B級車百公裡油耗5點幾!牛!實測一箱油70升從上海跑到北京1200公裡沒問題!不用充電到處找充電樁省事!不用怕混動車沒電後油耗高出天際(比如說比亞迪唐),幾年後電瓶不行了換一塊電瓶也不超過1000元!省錢!有錢上奔馳奧迪也有類似的輕混車!寧願蓋棉被開車也不敢開空調?車主:我買的不是車,是電動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