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劑量計算器應對加餐
使用場景:
就餐前,用戶只需要計算出這一餐的碳水化合物總克數(後續有一期單獨講解如何計算),輸入到控制器中,大劑量計算器可以幫助算出合適的餐前大劑量,保證餐後的血糖正常。
我們來了解一下控制器的計算過程:
今天先教大家使用大劑量計算器應對加餐,也就是吃單一食物。
例如:
用戶王大媽每日胰島素總量為50U,她使用的是速效胰島素。碳水化合物係數10之前已經預設到控制器中。晚餐前血糖6mmol/L,在目標血糖範圍內。現在她想吃半個蘋果,需要打多少胰島素呢?
首先王大媽把這半個蘋果用電子秤稱一下重量為150克。
再查一下每100克蘋果含碳水化合物13.7克(查詢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方法,可以從食品包裝上獲得,也可以從書籍或APP中查詢,推薦使用食物庫APP)。
計算150克的蘋果含碳水化合物=150×13.7/100≈20克。
操作方法:
在血糖測試結果顯示界面或者手動輸入7mmol/L血糖值並點擊保存後,大劑量計算器功能將被激活,點擊「大劑量計算器」按鈕,將彈出是否馬上進餐的選擇框。
圖一
此時需要進行餐前的大劑量注射,點擊「確定」進入下一步。(圖一)
圖二
在彈出對話框中輸入將要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的總量20克,點擊「確定」進入下一步。(圖二)
圖三
在圖三界面上,最上方顯示的大劑量值就是計算所得的建議大劑量值,中間為信息區域,下方為操作按鈕區域。
大劑量值:默認值為系統根據用戶輸入的所有參數計算所得,如果用戶覺得這個值有所偏差,可以點擊這個值,在彈出對話框中進行更改。
信息區域:信息區域顯示了所測血糖值,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體內活性胰島素的量和建議大劑量值。
點擊「詳細」按鈕,將彈出「大劑量計算詳細信息」對話框,將詳細顯示建議大劑量的計算方法。
點擊「開始」按鈕,將彈出大劑量注射確認對話框。
我們可以看到,王大媽只需要把當前要進餐的碳水化合物總克數20輸入到控制器中,機器就會自動計算出合適的大劑量2U。
我們只計算碳水化合物克數,這是因為在餐後15分鐘到2小時之間進入血流的多數葡萄糖均來自於碳水化合物,存在於澱粉、水果、蔬菜、牛奶與糖中。蛋白質和脂肪對於血糖有著較小的影響,且是在餐後數小時才顯現影響,而不是在餐後立即顯現影響。但如果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較多時會在進餐數小時後引起血糖升高,您應考慮其影響,請在餐後做更頻繁的血糖測試,以便及時校正高血糖。
注意:
輸入的碳水化合物克數是該食物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克數,不是食物的重量。一旦錯把食物重量輸入進去,計算出來的大劑量遠遠大於患者所需,會導致嚴重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