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怎樣計算自己每天得吃多少東西?看完這節課你一定明白!

2020-12-06 騰訊網

我在接觸糖友的過程中經常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

一部分患者每天過著苦行僧的生活,血糖忽高忽低;還有一部分患者每天在朋友圈曬著各種美食,血糖都在正常範圍內。

我把後者的圖片發在平臺上,還總有人說:糖友能吃這麼多嗎?能吃這麼好嗎?你不要再傳播這些錯誤的信息害人了!

有句話說: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拿月薪3000元的人很難想像拿月薪3萬的人平時是如何地努力工作,又懂得了多少知識。同樣,每天只知道嚴格控制飲食的人肯定不知道糖尿病人的生活還有很多種精彩的過法。

為了讓大家明白這個道理,我需要用5個課程來解釋這一現象,如果你懂得了這些知識,並學會運用了,你一樣可以享受美食帶來的樂趣,而且還能讓血糖不高。

廢話少說,我們先看第1課:我們每天要吃多少東西?

首先,我們要明白:食物中對血糖產生效應的營養素有三大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也是人體每天必須的三大營養素。

在這三大營養素中,能影響餐後2小時血糖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而蛋白質和脂肪對餐後血糖的影響是持久而緩慢的。因此,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對控制餐後血糖尤為重要。

所以我們就要了解,一個糖尿病患者每天應該吃多少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我們分3步走:

第一步:計算自己的標準體重(公斤)=身高(釐米)-105

比如身高170釐米,那麼標準體重就是170-105=65公斤

第二步,計算自己每天所需的熱量:

1.輕體力勞動所需熱量=【實際身高(釐米)-105】*30

2.中體力勞動所需熱量=【實際身高(釐米)-105】*35

3.重體力勞動所需熱量=【實際身高(釐米)-105】*40

舉例:

1. 輕體力:辦公室文員,售貨員等。

2. 中體力:進行簡單的體育活動,司機。

3. 重體力:建築工,搬運工,舞蹈者等。

比如身高170釐米、每天坐辦公室的人,他每天所需的熱量就是:65公斤*30=1950千卡

那麼,1950千卡的熱量可以吃多少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呢?換算成米飯、蘿蔔白菜、肉等食物又可以吃哪些呢?請看下面這個圖表:

如果你目前血糖比較高,那麼就把1950千卡往下降一檔到1800千卡,對應的碳水化合物類就是225克到275克,蔬菜類是750克,肉蛋奶豆類是45-68克,油脂是25毫升(兩勺半)。

算到這一步,你可能覺得非常眼熟:我看到的資料都是這樣的,沒什麼特殊之處嘛,而且大家可能還是懵的,225克到275克碳水對應我們每天吃的米飯、饅頭、麵條到底是多少克呢?

別急,明天更新的第2節課就會給你細細來講!

本文由內分泌科醫生肖瀟雨,營養師龍溪審核

看更多課程知識

相關焦點

  • 「飲食」糖友每天吃多少,這些計算公式你得知道
    每個糖友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和職業,計算出自己應該吃多少,再根據自己的口味嗜好在科學的食物成分比例的框架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要知道我們每天攝取的食物,要為我們提供熱量及各種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鈣、纖維素、維生素等。
  •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明白記憶是怎樣形成的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明白記憶是怎樣形成的歡迎大家收看本文章,我是本文章的小編小汐,如果你們看完文章之後有什麼想說的想表達的 ,可以留言給小編喲,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正文吧!學習可以是主動的,比如我們很多課堂上的學習和課下的複習,但是也可以是被動的,比如我們很多人常說潛移默化的薰陶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式,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學到了很多東西,事實上我們的大腦中很多東西都不是我們主動學來的,而是我們在環境中自然而然獲得的。比如說我們現在說的母語,所以學習成果的體現就是記憶的一個形成。
  • 你肉吃多了嗎?低碳後,到底要吃多少蛋白質?
    蛋白質吃多少?一直是生酮領域爭議很大的一個話題,支持高蛋白和低蛋白的專家都有。毫無疑問,蛋白質吃少了不行,身體的頭髮、大腦、肌肉、骨骼、皮膚、細胞、免疫系統、修復、都需要蛋白質。但是,蛋白質吃多了,會糖異生(產生糖),影響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影響酮體水平,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 你的身體每天需要多少能量?如何計算自己每天所需的量
    不吃東西就能減肥? 嚴sir,想減肥每天只吃一餐不吃主食可以嗎? 當然不可以! 為什麼呢?
  • 看完這個PPT,想把《植被》這節課上無數遍!
    我大概就是雙11沒剁手閒著手癢的一批人,《植被》這個課件一不留神做了三個封面,我們團隊內部也對這三個封面難以取捨,乾脆都送給大家。不光封面驚豔,目錄頁也是好看的不得了,我自己做完後對著屏幕留了半個小時哈喇子,秀色可餐,秀色可餐……三個導入你可以任選其一,當然也可以全都用,隨您開心。
  • 只有結過婚的人,才能明白這四句話,你明白嗎?
    婚姻就好像是一節課堂,上過課的人,跟沒有上過課的人,區別是很明顯的。就像有些道理,婚前怎麼都不明白,婚後自然就明白了。有些知識,有些經驗,有些體會,婚前聽的再多,你都無法真正感受,一旦到了婚後,所有的所有,慢慢自己就明白了。那麼婚姻裡都有哪些現實的道理呢?只有結過婚的人,才能明白這四句話,你明白嗎?
  • 情商越高的人,越不敢跟領導走得太近,看完這3點你就明白了
    情商越高的人,越不敢跟領導走得太近,看完這3點你就明白了在職場生活中,想必大家都會思考到一個問題,就是應不應該和領導們走得太近?也許有人覺得就應該和領導們走得太近,這樣有利於加強你與領導之間的關係,也有利於學到很多東西。畢竟,越是接近高層次的人,越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但其實與領導們走得太近也不是一個有益的事情,大家難道在職場中就沒有發現情商越高的人越不敢跟領導走得太近嗎?因為這背後有許多的套路。看完以下三點內容,你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 糖友每日飲食,應限制總能量攝入,醫生教您結合體重,計算總量
    相信很多糖友都會覺得糖尿病就一定不能夠吃甜食,其實,並不是特別的準確,糖尿病患者科學的飲食應該是控制總能量的攝入,而並非是限制食物的種類。那麼各位糖友知道每日的飲食總能量是怎麼計算的嗎?其實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體重計算出自己每天可以攝入食物的總能量,再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食物。要知道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都是可以為身體提供能量和營養物質,比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等。但是科學的食物比例應該是糖類佔總能量的一半,蛋白質佔總能量的15%,脂肪是30%。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怎麼根據自己的體重計算食物的總量。
  • 如何精準地計算自己的熱量?健身的你一定要知道!
    ,如何運作,且將蛋白粉蛋白質的攝入搭配到日常熱量的控制當中(即你每天到底需要攝入多少熱量和蛋白質)之後,你才能正確且高效地達到塑形或瘦身的目的。 要決定自己在減脂或者增肌期間分別該攝入多少熱量,你得先知道自己的維持熱量攝入量
  • 每天怎樣喝牛奶更好?關於喝牛奶的常見問題,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但如果說非要喝的要,那這類人群需要注意的就是最好在喝之前吃一些東西,且少量多次的去飲用。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延緩胃部的排空時間,從而對乳糖的耐受性也會提高一些,不適的反應也會相應的減少,但如果你真的是接受不了的話,那麼就把牛奶改成豆漿或者是酸奶就好。那對於正常人來說,每天怎樣喝牛奶更好呢?
  • 看完這幾點你就明白了!
    自從03年江蘇最後一次使用文綜理綜卷,自此之後,教育部一句:課改江蘇先行,把江蘇的考生推上了漂泊不定的小船。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說江蘇高考全國最難?看完這幾點你就明白了!每個省的高考難度,都是不一樣的,雖然目前都已經使用了全國卷,但是,無論從高考生的競爭激烈程度上,還是一本的錄取率,以及985、211的錄取率上,各個省的難易程度,都是不一樣的!
  • 為什麼不吃米飯,體重掉得特別快?對身體健康有影響?看完或明白
    無論男女都想擁有完美的身材,現在社會更是以瘦為美,很多人都是每天喊著減肥,這也導致減肥的方法五花八門。有的人更是想一夜暴瘦,去專門減肥的機構做抽脂減肥,有的人就想科學減肥,每天去健身房打卡,無論如何減肥管住嘴,邁開腿,才是最科學不易反彈的。為什麼不吃米飯,體重掉得特別快?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 2019年開公交車一年能賺多少錢?看完師傅的收錢記錄你就明白了
    2019年開公交車一年能賺多少錢?看完師傅的收錢記錄你就明白了公交車對於每一個上班族來說,就好像自己的接送「專車」一樣,每天都會在同一個地點準時接送你上班,即便你來晚了也沒關係,下一趟車馬上就來,反正儘可能不會讓你遲到。
  • 糖友測餐後血糖出現這4種錯誤,當心血糖超標,併發症風險會加大!
    最近糖友王大爺說他堅持天天測血糖,空腹血糖一直都在6-7之間,自我感覺還挺穩定的,但是卻出現了看東西模糊,皮膚幹癢等一系列糖尿病併發症的症狀。 他不禁疑惑了,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還是因為自己病情嚴重了呢?於是他找到內分泌科醫生進行諮詢。
  • 吃東西總會咬到舌頭?或許跟這3點有關,看完以後,你可能會明白
    其實很多人在吃飯的時候,或者吃東西的時候,都有這樣一個困擾,總是偶爾莫名其妙的吃著吃著東西,會不自覺的咬到自己的舌頭。如果經常這樣的話,那麼,可能會開玩笑的說是「饞肉了」,或者是想吃好東西了,其實吃東西經常咬到舌頭,這是病症所引起的,並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
  • 「食品熱量表」吃可以,但一定要知道自己吃了多少卡
    ,那現在就得開始注意了!俗話說,三分練七分吃練先放著不說,吃的話,最起碼要知道自己每天吃的東西都有多少熱量,有個記錄只要攝入不高於運動甚至持平基本就不會胖了~(當然這是最淺顯的說法,能搭配運動就最好了)所以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些我們常吃食物的熱量表,各位可以留個底子,吃之前對比一下~熱量數據來自薄荷。
  • 麻雀冬天吃什麼呢?它們一天能吃多少呢?看完終於明白了!
    麻雀冬天吃什麼呢?它們一天能吃多少呢?看完終於明白了!另外,喜鵲的繁殖能力超強,一年可以繁殖3、4窩,每窩4~6隻雛鳥,經過短時間餵養後即可離巢獨自採食,因而在農村看到麻雀多為一堆堆的群居活動方式,數量多得嚇人。而據相關統計數據,麻雀雖然每天可以捕食500隻左右的蚊蠅等害蟲,但隨著農藥和滅蚊蠅藥的廣泛使用,使得麻雀有時也面臨食物緊缺局面。
  • 糖友每日主食攝入量是多少?醫生來告訴您,照著做,血糖難波動
    很多糖友諮詢患有糖尿病後每日的主食攝入量是多少?糖尿病患者為了防止血糖的異常升高,從而會通過飲食來控制血糖,以免長期過高導致併發症的發生,造成身體上的損傷。大家對於主食的定義通常理解為米飯,其實主食的種類有很多,除了米飯,像饅頭、大餅、玉米、紅薯等等都屬於主食,很多人認為這類食物澱粉含量較高,進食後容易造成血糖短期急劇升高,從而不敢多吃。主食是在我們一天三頓飯中存在很重要,它可以提供人體日常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等情況,如果攝入不足會導致體內能量較少,從而出現肌肉無力,記憶力下降等情況。
  • 人到中年,學會對這三樣東西「認命」了,也就活得明白了
    我們經常有這樣糾結,就好像有時候感覺自己已經看破紅塵,可下一秒就又覺得紅塵中值得留戀的東西太多了。 對於中年人來說,認不認得清世界並不重要,大多數人心裡都很明白,世界很大,我們很小,但認不清自己,卻似乎有些說不過去了。
  • 腫瘤患者吃得越有營養,腫瘤長得越快嗎?看完後明白了!
    腫瘤患者吃得越有營養,腫瘤就長得越快,這種說法一直在民間流傳,也不知最早的源頭在哪裡,反正是越傳越邪乎,越傳越像真的。要是問這種說法有什麼依據,有的人答不上來,有的人則是振振有詞,然後跟你分析:你看啊,腫瘤生長不是要營營養嗎?你吃多了營養,腫瘤當然就長得快。要是你說,人體正常細胞也需要營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