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接觸糖友的過程中經常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
一部分患者每天過著苦行僧的生活,血糖忽高忽低;還有一部分患者每天在朋友圈曬著各種美食,血糖都在正常範圍內。
我把後者的圖片發在平臺上,還總有人說:糖友能吃這麼多嗎?能吃這麼好嗎?你不要再傳播這些錯誤的信息害人了!
有句話說: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拿月薪3000元的人很難想像拿月薪3萬的人平時是如何地努力工作,又懂得了多少知識。同樣,每天只知道嚴格控制飲食的人肯定不知道糖尿病人的生活還有很多種精彩的過法。
為了讓大家明白這個道理,我需要用5個課程來解釋這一現象,如果你懂得了這些知識,並學會運用了,你一樣可以享受美食帶來的樂趣,而且還能讓血糖不高。
廢話少說,我們先看第1課:我們每天要吃多少東西?
首先,我們要明白:食物中對血糖產生效應的營養素有三大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也是人體每天必須的三大營養素。
在這三大營養素中,能影響餐後2小時血糖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而蛋白質和脂肪對餐後血糖的影響是持久而緩慢的。因此,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對控制餐後血糖尤為重要。
所以我們就要了解,一個糖尿病患者每天應該吃多少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我們分3步走:
第一步:計算自己的標準體重(公斤)=身高(釐米)-105
比如身高170釐米,那麼標準體重就是170-105=65公斤
第二步,計算自己每天所需的熱量:
1.輕體力勞動所需熱量=【實際身高(釐米)-105】*30
2.中體力勞動所需熱量=【實際身高(釐米)-105】*35
3.重體力勞動所需熱量=【實際身高(釐米)-105】*40
舉例:
1. 輕體力:辦公室文員,售貨員等。
2. 中體力:進行簡單的體育活動,司機。
3. 重體力:建築工,搬運工,舞蹈者等。
比如身高170釐米、每天坐辦公室的人,他每天所需的熱量就是:65公斤*30=1950千卡
那麼,1950千卡的熱量可以吃多少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呢?換算成米飯、蘿蔔白菜、肉等食物又可以吃哪些呢?請看下面這個圖表:
如果你目前血糖比較高,那麼就把1950千卡往下降一檔到1800千卡,對應的碳水化合物類就是225克到275克,蔬菜類是750克,肉蛋奶豆類是45-68克,油脂是25毫升(兩勺半)。
算到這一步,你可能覺得非常眼熟:我看到的資料都是這樣的,沒什麼特殊之處嘛,而且大家可能還是懵的,225克到275克碳水對應我們每天吃的米飯、饅頭、麵條到底是多少克呢?
別急,明天更新的第2節課就會給你細細來講!
本文由內分泌科醫生肖瀟雨,營養師龍溪審核
看更多課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