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動儀背後的故事,引以為豪的千年發明,它真的存在嗎?

2020-11-29 百家號

本文由美雅歷史寫作,期待大家的關注!

地動儀背後的故事,引以為豪的千年發明,它真的存在嗎?

首先得將歷史的時刻調回到東漢,公元134年,東漢皇帝漢順帝劉保陽嘉三年,農曆的11月11日,這個雙11沒馬雲啥事,本來這是平淡無奇的一天,但是這一天,位於都城洛陽的那件模樣奇特的儀器突然動了。只見原本安置得好好的這個物件上朝向西北方向的一顆銅球掉落下來,直接掉入了下面銅蟾蜍的口中。

結果,沒過幾天,大漢帝國西北方向的隴西地區地方官員立即派出員,快馬加鞭十萬火急的傳出了一條緊急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了首都洛陽直達上聽,這是一條什麼樣內容的緊急情報呢?

原來就是在這一年的農曆的11月11日,當時的隴西地區,忽然發生了大地震,兩郡山崩地裂,發生了大地震。朝廷第一時間全部賑濟災民,立即開倉放糧調配物資,洛陽城內朝野震動,人們是奔走相告,可他們談的最多的竟然不是有關於地震的事兒,說的最多的,反而是那臺當天的城市吐出銅珠的奇怪的儀器,大傢伙都在感嘆那臺機器實在太厲害了,他竟然應驗了。

這個故事出自後漢書張衡傳,其中所描述的那臺神秘的儀器,全稱是候風地動儀,就是我們書本插圖的那一臺,在東漢時,可能因為地球板塊活動頻繁,地震時有發生。

根據正史後漢書記載,自公元920年到公元125年間的東漢,共發生了26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地震襲來,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死傷無數,損傷不可估量,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發明家張衡,他看到地震造成這麼多百姓的流離失所,非常痛心,誓要發明出一種儀器,能夠對地震這種天災起到一定的預測作用。

他是廢寢忘食,經過數年科技攻關,終於在元嘉元年發明出了侯風地動儀。據說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臺的動議,可是有一個問題,古代史書一般都是惜字如金,由於描寫的文字都非常少,導致書中描述的地動儀過於不詳,只知道其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之對應,若任何一方發生地震,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以此檢測出口發生地震的方向。

其實仔細想來是很模糊的,所以具體樣貌並不詳盡,我們現在的所看到的圖片,其實是現代人根據古書仿製的,外形上的也許是接近的吧。但是,他們並不具有史書所說的地震預報功能。因為,內部結構非常關鍵,但內部結構到底是怎麼樣的,史書上的記載寥寥無幾,由於太過晦澀籠統,無法仿製。

但可以肯定的是,侯風地動儀一定是張衡發明的儀器,其內部構造一定是很複雜,只是很可惜製作之法失傳,即使是東漢之後,相繼有人曾經製造出過地動儀,還留下了相關的著作,但是可惜這些文字資料全部消失在了歷史長河當中可惜可嘆!

更關鍵的是因為沒有實物出土,又沒有詳細的製作方法流傳下來,所以我們也可以注意到,前些年的這社會上有很多人對老祖先發明的地動儀表示質疑,他們認為,張衡的地動儀很可能只是史書誇大其詞的一種吹噓,可能這種儀器並不存在,即使有也不可能預測地震。要知道,目前的科技這麼發達,仍然無法對地震做出準確的預測,更何況東漢那個科學技術還不夠發達的年代呢。

所以有人說,如果說張衡的候風地動儀能敏感的對初步做出響應,那麼怎麼區別和地震無關的震動。比方在儀器附近跺腳,都可以引起的反應,從而讓人誤把許多非地震的無關震動當作地震震動,那張衡當年發個所謂的動議,可能根本就不靠譜,這種聲音近幾年是越來越大了。

其實,我們首先來看後漢書,後漢書是一部正史,是一部很嚴肅的一部正史,作者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範曄,以他在史學界的操守,會是為了吹噓張衡而誇大了地動儀嗎?再者,根據史料推測,發生在公元一百三十四年陽嘉三年農曆雙十一那天的隴西大地震,經當代專業歷史地震學專家審核,當年確實發生過,可見當時史事並非杜撰。既然當天歷史上確實發生了地震,那我們怎麼能判斷史書所載地動儀測定隴西地震是假的呢?

那麼,史書描述的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這些詞有專家指出張衡很可能在當時就已經利用了力學上的慣性原理。都柱是其中一個部件,起慣性擺的作用。地震發生時,都柱撥動小球,小球激發控制龍口機關,使龍口張開。得經過史學家對儀器努力的復原,當代仿製出的最新地動儀,經過測試確實對地震有感!雖然史書寥寥數字,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即便不能完全的像如今的現代科學儀器那般靈敏,但當時張衡對地震波的傳播和方向性,一定是有所了解的,而他的這些成就,在當時來說,就已經十分了不起了。

而歐洲直到一八八零年才製成的與此類似的儀器,比起張衡的發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年,僅憑這一點的,我們就不能完全否定張衡在那個時代發明的地動儀,雖然到目前為止,實物考古並未發掘出地動儀,但我們還是應該對這位幾千年前的科學家致以敬意,並且要承認候風地動儀確實是一件古代黑科技的傑作,不應該加以詆毀和否定!

相關焦點

  • 歷史上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真的存在嗎?
    我們都知道,漢代天文學家張衡第一個發明了測量地震的地動儀。不過由於張衡的地動儀已失傳多年,我們今天能見到的張衡地動儀是一個復原模型,是王振鐸先生於1951年完成的。隨著現在對漢代歷史資料研究不斷入,國內外學術界對該模型提出了許多批評甚至否定意見 ,對張衡地動儀的科學性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甚至置疑史料記載的可靠性 。
  • 日本專家否定地動儀存在,給出證據言之鑿鑿,中國專家不自信了
    其中,後人引以為豪的地動儀,就是在宋朝發明的。但現在國外卻有一則說法,想要推翻中國古代地動儀的存在,給出證據並且號稱言之鑿鑿。懷疑地動儀不存在的證據19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國外關於中國張衡地動儀的否定說法掀起了狂潮。
  • 張衡的地動儀真的存在嗎?
    10月9日,一則《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復原模型飽受爭議》的報導,引起了網友的大討論。實際上,近年來,王振鐸所造的地動儀模型一直非議不斷。科學史界主流觀點認為,以往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宣傳並不科學,因而在無定論之前,從教材中刪除地動儀,也是秉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真的能預測地震嗎?為何它被移出教科書?
    地動儀模型提到中國歷史中的地震,一定會提到張衡這個人物,張衡在千餘年前,發明了地動儀,準確預料了地震的發生,是中國地震史中一個裡程碑式的人物漢順帝非常讚賞張衡的科研態度,給他的研究提供了人力物力,最終張衡研究出地動儀。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曾經預料成功過一次地震。公元134年12月13日,當時地動儀一條龍口中的機關被觸動,但是大家都沒有感覺到地震,有人認為地動儀沒用。幾天後,隴西一帶傳來地震消息,隴西距離洛陽一千公裡,地動儀都準確預料到了地震,可見地動儀的巨大作用。
  • 張衡只發明了地動儀嗎?他還發明了這些不為人知的東西
    我們從小就從課本上學習張衡和他發明的地動儀。但張衡一生中不僅發明了地動儀這一偉大成就,而且還有許多發明,只有這臺地動儀是最著名的。畢竟古代有很多自然災害,沒有現代科學的方法來準確預測,所以只能建造一個相對簡單的地動儀。
  • 張衡的地動儀是歷史上最大的騙局
    地動儀仿製品東漢陽嘉元年(132年),張衡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但他的地動儀早在公元200年左右的時候就已經失傳了,我們在教課書中看到的地動儀是上個世紀我國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王振鐸設計出來的「仿製品」,很多人感慨被這個假文物騙了幾十年。
  • 張衡造地動儀的故事要從課本中刪除?什麼原因?地動儀不存在?
    很多初中小學的歷史課本裡就有張衡造地動儀的故事。但是最近關於張衡造地動儀的故事將要從歷史課本裡刪除的消息不脛而走,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形成全民熱議。那麼我們不僅要問了,第一:張衡造地動儀是不是真的要從歷史課本裡刪除?第二:為什麼會有人主張講張衡造地動儀的故事從歷史課本裡刪除?原因是什麼?
  • 從教科書中「消失」的張衡地動儀,真的是「造假」嗎?
    爭議頗多且被教科書刪掉的張衡地動儀真的是「造假」嗎?在「四大發明」以外,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技?神秘的「木牛流馬」究竟長什麼樣?從教科書中「消失」的張衡地動儀,真的是「造假」嗎?近年來,對張衡地動儀的議論頗多。在2010年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中,曾經介紹了張衡和他的地動儀。課文稱:「科學家張衡製造了一種儀器,能測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動儀。這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 一個「急剎車」讓張衡發明了地動儀
    小編在前一篇文章中給大家介紹了渾天儀的誕生,我的這一篇文章給朋友們講講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張衡發明地動儀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在必然性中,張衡的科學素養(長期研究觀察天象和地理),工作崗位(太史令),社會痛點(張衡生活的時代地震特別多)都是重要因素,但偶然性因素卻與一次「急剎車」有關——當然這個「車」是馬車。
  • 張衡的地動儀真的不存在嗎?用科學來說明真相!
    雖然學界早有爭論張衡地動儀是否科學的事情。但我們普通人了解到地動儀存在爭論還是2016年,新的統編教材上把地動儀的介紹刪除了。於是很多人說,張衡的地動儀是假的,不符合科學道理。那麼到底是什麼情況呢?地動儀模型於是,各界又響起了更激烈的爭吵聲。甚至很多人,直接攻擊說歷史記載有錯誤,張衡根本沒有發明地動儀。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後,引來一片質疑,難道張衡地動儀不存在
    不得不說,中科院院士傅承義對於地動儀的評價的確有些殘酷了。畢竟張衡地動儀作為東漢時期的一項科學技術,它的存在一定有其存在的意義。或許它的作用沒有傳聞中的那麼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具有作用。與此同時,也有一些知名學者公開討論張衡地動儀,並且給出他們自己的想法。他們肯定張衡地動儀存在的價值,以及它自身所具備的作用。
  • 古時候得地動儀真的能檢測地震嗎?
    從很久以前開始,地震海嘯都成為了那大自然最可怕的一面,他們的殺傷力和破壞力都是及其恐怖的,我們也多次受到過他們的傷害,有很多的人曾經想要研發出一些發明來預測,它的到來,這樣能夠使我們有效的進行防範準備,更大程度的能夠減小傷害。
  • 地動儀發明於哪個朝代 地動儀發明於什麼朝代
    地動儀大家都知道,它能預測地震發生的方位,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發明。但是地動儀的發明是哪個朝代呢?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地動儀發明於哪個朝代吧。地動儀是東漢時期張衡發明的。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勘測地震嗎?事實證明,真的能
    在中國古代,科技也是相當重視的,這就是格物,也就是做研究,其實呢,還是思想的問題,想想古代,誰不想安逸的生活,可是呢,生活是殘酷的,大家都要讀書,只有讀書才有出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嗎,做些發明什麼的,都會被人叫做玩物喪志,一般是不會提倡的,對於發明東西的偉人來說他們還是值得讚揚的
  • 韓國把渾天儀印在紙幣上,中國將「地動儀」踢出教科書,可悲嗎?
    韓國把渾天儀印在紙幣上,中國將「地動儀」提出教科書,可悲嗎?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小編一樣,時常驚嘆於古人的智慧,在那並沒有什麼資源和科技的時代,古人還是會發明出一些讓我們驚嘆的事物。就拿今天要了解的渾天儀和地動儀來說,這兩樣東西都是中國古人發明的傑出之作,如今,韓國人無視我國的質疑,將本屬於我國發明的渾天儀明目張胆地印在了他們的紙幣上,而我們中國將地動儀的內容踢出了教科書,你們覺得這樣可悲嗎?
  • 發明「地動儀」的張衡,如果活在現代,能否獲得諾貝爾獎?
    如果說疾病還可以控制,有辦法預防,那麼災難是真的完全沒有辦法。地震就是威力最大的自然是災害之一,地震來臨的時候,房屋頃刻間倒塌,良田陷入了地下,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件被發明出來的寶貝是與地震有關的,這件寶貝就是「地動儀」。公元132年(東漢時期)的時候,經常發生地震。當時張衡絞盡腦汁發明了「地動儀」,它也被叫做「候風地動儀」。這既然是為了地震而發明的,那麼這件寶貝可以預測地震嗎?張衡發明的這件「地動儀」不能預測地震,它只能知道震後的方位。
  • 發明「地動儀」的張衡,如果活在現代,能否獲得諾貝爾獎?
    如果說疾病還可以控制,有辦法預防,那麼災難是真的完全沒有辦法。地震就是威力最大的自然是災害之一,地震來臨的時候,房屋頃刻間倒塌,良田陷入了地下,所到之處,生靈塗炭。一、地動儀地震所帶來的傷痛大家都知道,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所帶來的傷痕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 古人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被教科書刪了?真的能測出地震嗎?
    而在我國古代也同樣會有地震,最讓我們驕傲的是,古人張衡在1800年前就發明出了地動儀,據說可以檢測到地震,從而被寫進了教科書。,張衡的地動儀真的能夠測出地震嗎? 其次呢,就是地動儀本身也是存在很多的疑點,因為地動儀是使用青銅打造的,但是裡面是如何製作的,這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 張衡地動儀,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這是多麼絢麗的一項發明創造。不過,我也是最近才明白,教科書中的地動儀照片,實際上是近代史學家王振鐸,50年代時,在研究張衡地動儀的基礎上,人為還原出來的。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還原張衡時代的科技,是否真的能夠預測地震,仍然是不得而知的。
  • 發明大王張衡,不只發明了地動儀,地動儀後他遇到了什麼大麻煩
    張衡,字平子,南陽人,眾所周知,他發明了地動儀,公元139年去世。除了地動儀之外,他還發明了很多東西。所以說他的才華無人能及,他被稱為「科聖」真的是實至名歸,郭沫若對他的評價也頗為高,稱他為:「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給他帶來了什麼麻煩東漢的地震常常發生,此種地震的天災給東漢人民帶來了很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