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有很多改良的科學技術得到了提高,而在此期間也有很多科技實物被記錄在歷史書籍中。其中,後人引以為豪的地動儀,就是在宋朝發明的。但現在國外卻有一則說法,想要推翻中國古代地動儀的存在,給出證據並且號稱言之鑿鑿。
懷疑地動儀不存在的證據
19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國外關於中國張衡地動儀的否定說法掀起了狂潮。在日本有一位專家名字叫做野熊,他通過數學理論依據計算張衡地動儀存在的可能性,並發表了國際論文,而這一研究也得到了更多其他國際地動學者的認可。
上個世紀末,美國的地動學者也拿中國張衡地動儀開刀稱:雖然張衡地動儀在歷史學中具有一定地位,但是將其原理再現,會發現它的原理模糊,前後理論不搭,即便是做出來了模型,也會發現它簡單粗糙,完全會因為機械摩擦而降低使用時的靈敏度,因此誰都有理由可以質疑它的存在。
隨著國際地震學者紛紛站出來質疑張衡地動儀的說辭之後,中國專家們也開始不自信了。
有不少當代中國地動學者按照張衡給出的原理和圖解,進行了地動儀模型重作,但是不僅沒有拿出可信的實際效果,甚至逐年來也不斷自我懷疑。
最終中國相關學者傅承義也發表了這樣一則言論說:咱們先別說其他國家的學者不信了,我們這幾年經過幾次試驗,搞得我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就拿重做的模型效果來說,就是你們普通人自己在房簷上掉塊肉,效果都會比張衡地動儀的模型效果要好。
緊接著中國歷史相關教科書中也逐漸刪除了關於張衡地動儀的相關說辭,甚至是那張讓大家記憶猶新的八龍圖,也將逐漸退出歷史教科書的影壇。
大家對地動儀的看法
其實在中國相關學者站出來發表否認言辭之前,中國網友們之前就已經表示過自我懷疑的說詞,曾經有一張帖子上就有很多網友點讚《張衡地動儀就是種偽科學》,在這張帖子中著重強調了地動儀的存在價值意義不大,可以說對百姓沒啥實際用途。
大家可以回顧一下關於曾經歷史相關教科書當中描述張衡地動儀的說法,大家可以發現關於這則地動儀並不是說它能夠準確推算出地震將發生在某地,將呈現出多少級程度?它有一個標籤叫做獲知,意思也就是說它不是事前就能夠判斷出哪個地方能夠發生地震,而是說在地震發生之後,它能夠知道哪裡發生了地震。
由此可見多年來,大家對於張衡地動儀的記錄或許存在一定的誤解。難怪在當今國內外學者不斷懷疑其存在的價值。
有一位筆者叫做範曄,他曾經著作過文著《後漢書,張衡傳》,在這篇文獻當中,張恆自然是主角,而筆者關於張衡地動儀原理的說法也有了初步的見解,其中為人樂道的是關於張衡地動儀在之前記錄過隴西的一次地震,但是在公元138年之後,再想追逐張衡的下落就誰也無功而返了。
當然後來的地動學者也有不少站出來替張恆表示委屈。因為隨著時代的推移,時間畢竟過去太久了,關於歷史當中地動儀的真實原理很有可能會失傳,所以在沒有掌握其精髓之後,去重作地動儀的成功率自然會被降低很多。
所以當下誰也不能說張衡的地動儀存在的價值毫無意義,只能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之後張衡的地動儀很有可能會被新科技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