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米格31的不鏽鋼機身升級成鈦合金能超音速巡航嗎?夠嗆

2020-12-04 思遠觀察

在航空史上有這麼一款奇特的戰鬥機,它為了抵抗高速飛行時的熱障,採用了不鏽鋼來替代昂貴的鈦合金製造機身,並且在實戰中飛到了3馬赫的速度,甚至比追逐它的飛彈飛的還快,它就是米格25。隨後蘇聯推出了改進型的米格31,不過依然採用的是不鏽鋼,雖然最大速度仍然高達3馬赫,但並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如果用鈦合金來替代不鏽鋼,能夠讓它進行超音速巡航嗎?

恐怕仍然很困難,一個方面因為在進行平飛的時候減去那部分重量所減小的阻力非常有限,因為阻力是根據迎風面積和形狀來決定的,減重並不能有效的降低阻力,推比這種參數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意義。另外一個原因則是米格31的發動機,它是為了高速飛行進行優化的,大家知道發動機的推力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能達到最大值的,一般都會隨著高度和速度的增大而降低,而米格31的發動機在非加力狀態下最大推力是93千牛,加力則能夠達到152千牛,實際在高速飛行段還要降低一些的。

但是米格31對於超巡能力並不在意,超巡的目的在於儘可能節省燃料的情況下進行長時間的高速飛行,以達到儘快抵達戰區攔截敵機的目的。由於米格31的機身龐大,內油也很多,載油量甚至達到了16噸!同樣是為了進行長時間超音速飛行而設計的。根據公開資料,米格31可以在不損傷發動機的情況下進行長達700公裡的2.3馬赫飛行,這數據可比F22的1.6馬赫超巡牛掰多了,自然也就沒必要追求不開加力的超巡了。

相關焦點

  • 米格-31和米格-25區別何在?不鏽鋼製成的戰機,看呆了西方
    米格-31和米格-25作為前蘇聯時代的兩款「明星戰機」,歷來是軍迷們討論的重點,但是這兩架戰機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非常的多,那麼咱們今天就來主要盤點一下,米格-31和米格-25之間的區別究竟在哪兒呢?米格-31直到在70年代的時候前蘇聯飛行員別連科開著米格-25叛逃日本,整個西方才如夢初醒,這就是一架用不鏽鋼做的戰機
  • 平流層裡的怪獸,會飛的飛彈卡車,俄羅斯的米格31為何這麼牛?
    俄國作為軍事實力排名第二的國家,有著很多名氣不小的武器裝備,而在1976年之前就開始研製,在1983年以後正式服役的米格31,就是俄羅斯的一款非常長壽的明星戰機。而這款戰機至今為止已經服役了三十餘年了,始終都是俄羅斯空軍隊伍裡的主力戰機。
  • 紅色帝國的平流層幽靈—米格31截擊機
    米格-31戰鬥機,北約代號:捕狐犬,通稱:米高揚米格-31,是蘇聯/俄羅斯一型串列雙座全天侯截擊戰鬥機 。米格-31戰鬥機由米格-25戰鬥機發展而來,氣動外形相近,採用上單翼、雙垂尾、兩側進氣道。長度22.69米,翼展13.46米,高度6.15米,裝有兩臺D-30-6加力發動機,單臺加力推力151.9千牛,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大飛行速度2.83馬赫,作戰半徑720千米,最大起飛重量46200公斤,實用升限24000米,續航時間3.6小時,一次空中加油可飛行6-7小時。只有蘇聯和俄羅斯這樣國土遼闊的國家,才需要米格-31這樣特大型的戰鬥機。
  • 俄羅斯米格31有多牛?被稱為平流層怪獸,上可反衛星下可反航母
    R-15渦噴發動機,但是該型發動機最大的缺點就是中低空飛行性能特別差,選擇它也是無奈之舉,為了克服高空高速帶來的機身強度和耐熱性問題,不得不採用了鎳基不鏽鋼機身材料,這就造成了機身重量大,中低空格鬥能力堪稱「戰鬥機之恥」。
  • 延續蘇聯專用截擊機史,俄羅斯打造米格-41,速度高達4馬赫的怪物
    雖然米格-31正在接受米格-31BM升級,但該機仍將在本世紀30年代逐漸到壽,為延續蘇俄截擊機傳統,米格-31後繼機的研製也在近年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該項目就是「未來遠程截擊機」(PAK DP),被俄羅斯人視為五代半或第六代戰鬥機,由著名的米格公司研製,公司編號米格-41。
  • 一張圖證實殲-20可以超音速巡航,不再有短板
    「完整的五代機」自然要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是大多數人並不相信這是真的。近日,國家專利部門授予了航空工業成飛「升力體邊條鴨式布局」專利外觀設計金獎。航空報在報導時使用的一張配備揭開了真相,圖片所配的文字是「散步也是馬赫速度」。暗示殲-20已經具備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 米格-31戰機出徵北極 誓要成為酷寒地帶「空中利刃」
    經過現代化升級後的米格-31戰鬥機,在演習中爬升到了1.7萬米的高空。    米格-31戰鬥機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其前身是具有傳奇色彩的米格-25戰鬥機。米格-25戰鬥機是世界上首個最大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這也使得擁有米格-25技術基礎的米格-31具備了超聲速巡航能力,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83馬赫。這樣優異的性能使得米格-31至今仍是俄羅斯空軍主力戰鬥機之一。
  • 米格31戰機性能如何?戰時可充當臨時預警機,堪稱同溫層利刃
    可以說,這是米格能設計出最好的戰機了。這款戰機便是米格-31,從米格-25戰機改進而來。要知道,在當時米格25戰鬥機可以在三萬米高空飛行,甚至可以短暫的飛到33000米高空,這種情況下,北約手中沒有任何一款戰機可以對其及逆行攔截。直到F-14戰鬥機與不死鳥空對空飛彈服役之後,米格-25才不是無敵的。但就算如此,北約也視米格25如洪水猛獸。
  • 俄歐計劃將米格-31飛機改裝成同溫層旅遊飛機
    據俄羅斯航空新聞網2003年7月23日報導:歐洲的EADS公司計劃給俄羅斯的米格-31型飛機以第二次生命,已經制訂了「商務米格」計劃,如果這一計劃得到實施,則在改進型飛機上進行30公裡高度的旅遊飛行,乘客花費1萬美元便可感受到一分鐘的失重。現在,EADS公司正在尋找準備投資5000萬到1億美元的投資者,以便進行俄羅斯殲擊機的改裝。據稱,這位潛在的投資者來自阿聯。
  • 中國鈦合金列印技術超越歐美:已能3D列印一架全鈦金的殲20
    在世界各國航空材料中,鈦合金是一種非常高大上的材料。這種材料具有重量輕,耐磨損,耐腐蝕,強度高,柔韌性強,可鍛性好等幾乎所有優點。當然,性能好自然價格貴,鈦這種金屬自然界含量並不算低,但是其採集與冶煉一直是一個難題。這也直接導致鈦合金的價格居高不下。
  • 超音速豪賭,「協和」客機悲劇史
    與法國設計相比,布裡斯託223擁有更大航程,並且能飛越大西洋。英國和法國一拍即合,決定共同研製中程和遠程超音速客機,雙方在1962年11月籤署了正式合作協議。  「協和」客機保留了布裡斯託223和「超級快帆」的無尾三角翼布局,細長的飛鏢狀機身和拉長的三角翼將超音速飛行阻力降到最小,同時能起降和亞音速飛行中保持輕鬆控制。
  • 太欺負人了,米格31無視F-35戰機:3倍音速超車,美軍只能吃煙
    在俄羅斯飛行訓練中,俄羅斯出動了米格31截擊機,為圖142反潛機飛行訓練進行保駕護航,米格31戰機飛行路線和F35A戰機攔截路線一致時,在兩架戰機相遇時,「全面戰機」F35A並沒有佔據上風,米格31戰機無視F35A戰機開啟發動機加力就輕鬆擺脫了對手。
  • 作9G機動的殲20,能產生200多噸的力量,全靠「空氣」承託
    四代機相對於三代機翼身融合程度進一步加大,成了升力體造型,它沒有常規飛行器的主要升力部件-機翼,而是用三維設計的翼身融合體來產生升力。這種設計可消除機翼與機身間的幹擾阻力,從而有可能在較低的速度下獲得較高的升阻比,四代機的機身可以看作機翼的延伸,也能產生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即升力,超音速的時侯,機身的升力甚至超過機翼,這就是常規的升力。可見升力體設計的殲20,常規升力遠超一般三代機,包括蘇27。
  • 再現超音速客機
    陳靈進 唐軍偉曾幾何時,在空中風馳電掣的「協和」號超音速客機吸睛無數、風光無限,堪稱空中旅行的「王者」。後來,由於其成本高昂和安全性不足等原因,於2003年黯然退役。十幾年來,隨著科技發展,現如今又有「後浪」繼承「協和」號的衣缽,加入超音速客機的研製之中。
  • 米格-23戰鬥機簡介
    米格-23戰鬥機,北約稱之為「鞭撻者」。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變後掠翼單座單發超音速戰鬥機,是前蘇聯第一種重型戰鬥機,也是米高揚一生中最後一個親自掛帥的項目。1963年開始研製,1966年首次試飛,1970年投入生產並裝備前蘇聯空軍,1973年開始大量生產,1986年停產,生產總數逾4000架。
  • 米格-23MLD挑戰西方戰鬥機
    「鞭撻者」-K的升級組件據認為在黎巴嫩戰爭之前就已設計完成,總共有560架蘇聯空軍的米格-23ML/MLA進行了升級改造。此外,在1982年中後期和1984年12月之間,蘇聯又新生產了66架經改進的截擊型米格-23。  據悉,有50架米格-23MLD(出口型)出售給了敘利亞,另有16架出售給了保加利亞。
  • 速度至上,超音速客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今天,我們不得不滿足於巡航速度僅為1000公裡/小時的旅行。未來,超音速飛行能否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未來,超音速客機會回歸嗎?距離萊特兄弟的第一次飛行,也不過只過去了一百多年,航空業能發展到如今的地步,正是因為這個世界有探索者。美國一家超音速飛機研製公司Boom一直致力於將超音速飛機帶回人們的視野,並已經在製造樣機,預計於今年10月7日向公眾展示。而波音的研發部門也有這樣的計劃,波音的目標是到2050年能夠設計製造出一款超音速客機,從倫敦到紐約只需要飛行兩個小時。
  • 能攔DF-17等高超音速飛彈,最高速度5馬赫,俄羅斯正設計米格-41
    在俄羅斯當地時間2月12日,根據俄羅斯當地媒體《消息報》的相關報導,俄羅斯米格設計局已經正在設計米格-41高速截擊機。這款截擊機最高速度能夠達到5馬赫並攜帶超音速飛彈,攔截類似DF-17這樣的高超音速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