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前科學家使用軌道衛星航拍全球大城市

2020-12-06 人民網

原標題:NASA前科學家使用軌道衛星航拍全球大城市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3日報導,NASA前科學家使用13顆軌道衛星航拍全球大城市,從天使視角展示了城市不同尋常的美。

這些美到心坎的照片包括,在多哈北部邊緣到波斯灣的淺水區的人造島——珍珠島,島上一棟棟鋸齒般的高樓環繞著翠綠色的潟湖;在德克薩斯州休斯敦繁華的市中心,高聳入雲的建築群被數英裡的低層建築和蜿蜒的公路所環繞,同時還可以看見美粒果公園球場(美國職棒大聯盟(MLB)休士頓太空人隊的主場)。還包括一些自然地理風景,南太平洋的火山島——波拉波拉島(Bora Bora),它被美麗的珊瑚礁包圍著,中心地帶有一座死火山連帶著兩座山峰,帕希亞山和奧特馬努山,最高點可達2,385英尺(727米);俄羅斯的克留切夫斯克(Klyuchevskaya)火山 ——歐亞大陸最高的活火山,高達15,500英尺(4750米)。

NASA前科學家和數據可視化專家羅伯特 西蒙(Robert Simmon)使用由位於舊金山的衛星成像公司行星實驗室(Planet Labs)擁有的13顆「SkySats」衛星。拍攝的地區包括上海浦東新區、休斯敦市中心、西班牙的畢爾巴鄂以及巴塔哥尼亞地區的菲茨羅伊峰。他表示:「看這些照片,就像是坐在距離地面450公裡(280英裡)高的飛機上往下看。」

羅伯特發布在媒體平臺Medium的一篇文章中說道:「從我們最熟悉的衛星圖像直接取下來的圖像,在我們視角看起來是扁平和模糊的,所以那些圖像看起來像地圖,不像照片。」而羅伯特所拍攝的照片是從一個傾斜的角度拍攝的,所以看起來並不會扁平或。他還說道:「當你選取一個角度拍攝菲茨羅伊峰的圖像時,景觀變得完全不同。山峰是有高度的,峽谷是有深度的,背景是在遠處的。」

 

(責編:張歌、熊旭)

推薦閱讀

世界首臺!我國量子計算機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這是歷史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基於單光子的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潘建偉說。【詳細】

從「氣象特警」到「隨身空調」 航天技術來到你身邊航天技術民用化已經不是新鮮事。寶寶使用的尿不溼、方便麵裡的蔬菜包等,這些產品最初都是由航天技術轉化而來,而我國現如今在航天技術轉化民用方面,更是已經覆蓋汽車、電子通信、醫療儀器等多個民用領域。【詳細】

相關焦點

  • NASA衛星對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新研究:人口越多二氧化碳排放越少
    這項研究還表明,衛星對這種強大溫室氣體的測量,可以為快速增長的城市提供新的工具來跟蹤二氧化碳排放,並對政策變化和基礎設施改善對其能源效率的影響進行評估。在與能源生產相關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中,城市佔比在70%以上,而持續的快速城市化也正在增加城市的數量和規模。
  • 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多少?美歐將發射兩顆新衛星 為沿海氣候觀測...
    此前Climate Central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50年,預計近3億人都會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大約全球1.5億人的居住地將可能被海水淹沒。在這種情況下,關於海洋更深入細緻的研究,對於理解氣候變化帶來的關聯影響將至關重要。Sentinel-6/Jason-CS衛星任務將為長期的海平面數據集增加數據集,而這些數據集已經成為從軌道上進行氣候研究的「黃金標準」。
  • NASA火星軌道飛行器眼中的火星
    日進入火星軌道。離開地球15年以來,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改變了我們對紅色火星的認識,MRO研究了火星稀薄大氣層的溫度,通過雷達探測火星地下,以及表面的礦物,但也許最出名的是它傳回的令人驚嘆的圖片。MRO攜帶了三個相機,火星彩色成像機( MARCI ),背景攝影機( CTX)和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HiRISE相機)。
  • NASA發現更省錢省時的登月軌道並申請了專利,使用該路徑的第一艘...
    即將開展的任務被稱作Dapper,旨在對宇宙最初時期發射的低頻無線電波進行首次記錄,當時原子、恆星、黑洞和星系才剛剛開始形成,科學家們可以藉此發現尚未看到的暗物質的最初信號。 一條性價比高的新登月路徑
  • 中學生衛星將發射 衛星將運行在太陽同步軌道並服務全球
    中學生衛星將發射 衛星將運行在太陽同步軌道並服務全球時間:2016-04-24 22:00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學生衛星將發射 衛星將運行在太陽同步軌道並服務全球 ◆今年第四季度計劃發射的微小衛星2U立方星。
  • 釋新聞|已有高軌道通信衛星,中國為何要打造低軌道衛星?
    低軌衛星通信並非是近幾年的新生事物,上世紀90年代就有多個星座計劃提出,比如大眾比較熟悉的「銥星」和「全球星」,目前的低軌道衛星通信和以往有不同之處,以前主要是服務於衛星電話,現在是網際網路。以美國OneWeb衛星星座為例,該衛星星座包含720顆低軌衛星和在軌備份星,這些衛星分布在18個軌道面上,每個軌道面上40顆衛星。
  • █ 衛星看地球█ 【衛星地球免費下載】衛星看地球免費下載,衛星看地球下載,衛星看地球軟體安裝教程
    衛星看地球公眾號,衛星看地球免費下載,衛星看地球安裝教程
  • 常用衛星軌道劃分
    LEO衛星有著對地球終端的損耗低和採用小口徑天線等明顯優勢,因此對移動通信應用極其重要,全球移動衛星通信系統Iridium採用的便是此軌道。2.中軌道(MEO)MEO衛星一般的軌道高度為20 000 km左右,在外層範.艾倫輻射帶之上。運行於中地球軌道的衛星大都是導航衛星,典型的MEO衛星星座有美國的GPS、中國的北鬥以及俄羅斯的GLONASS衛星系統。
  • 低軌道通信衛星的復興與衛星網際網路的崛起(中)
    上篇回顧了第一次低軌道通信衛星浪潮的失敗不過也不能算完全失敗,像銥星這樣的系統還能提供語音和窄帶通信服務,就是打個電話,發個簡訊什麼的,指望靠他們上網是不行的。可是全球還有很多人(主要是亞非拉不發達地區)上不了網的,怎麼辦?當然可以繼續鋪光纜,但這也不便宜啊,很多地面也沒法鋪。衛星通信仍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 NASA「三叉戟」任務將訪問海衛一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海衛一的奇特之處不勝枚舉:海衛一繞海王星公轉的軌道方向與海王星的自轉方向相反,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具有逆行軌道的衛星。海衛一的軌道還處於極端傾斜狀態,其軌道面與海王星赤道面的夾角高達23度。海衛一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的四分之三。
  • 澳門即將全球首發 低傾角低軌道地磁測量衛星
    這顆衛星日前被正式定名為「澳科一號衛星」。它是澳門首顆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由澳門科技大學聯合內地與國外科學家、工程師團隊共同研發。同時,它也是全世界首顆低傾角、低軌道地磁測量衛星。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澳科一號衛星」的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可可教授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向記者講述了這顆衛星背後的故事。
  • 地球夜晚燈光衛星圖,中國看起來似乎沒有印度亮了
    事實上,這張照片來自NASA的索米國家極地軌道夥伴衛星(NPP)的數據,由戈達德太空研究中心的地球科學家米格爾•羅曼領導的小組合成,反映消除天然光源,如月光和大氣輝光的影響後,從太空看到的人類居住區的夜晚模式。這些美麗的圖片可以告訴我們,人類是如何塑造地球,照亮黑暗的,當然更主要的作用是了解城市擴張情況,監測光強度,評估能源使用和經濟活動情況,以及協助進行自然災害的應對等。
  • 關於谷歌地球衛星地圖你所不知道的冷知識
    從地球上空捕捉世界的衛星影像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將數百萬張圖像匹配到相應的精確位置。衛星影像實際上是如何工作的?圖像多久更新一次?將衛星圖像帶給超過10億用戶的最大挑戰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下吧!
  • 低軌道衛星產業
    Starlink的入軌衛星總數達到180顆,其中175顆運行良好,SpaceX成為全球最大的私人衛星運營商事件得到眾人關注。2015年1月,馬斯克宣布了SpaceX的衛星網際網路服務計劃。Spacex計劃將約1.2萬顆通訊衛星發射到軌道。這一項目被命名為「星鏈」。
  • 俄「格洛納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軌道群全面運行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8月20日電 俄國家航天集團中央機械工程研究所坐標時間和導航支持信息分析中心發布消息稱,備用導航衛星「格洛納斯-M」已代替故障設備投入運行。 Sputnik / Sergei Pyatakov消息人士: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的新一代格洛納斯衛星發射被推遲到10月俄航天領域消息人士此前表示,系統編號731的「格洛納斯-M」衛星已經在軌道上運行了10年,而不是規定的7年,計劃用系統編號735的備用衛星替換它。
  • 月球導航可用地球GPS衛星定位系統?NASA科學家:完全沒問題!
    在地球上,GPS導航系統已經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美國、歐洲、俄羅斯和中國都推出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服務於各行各業以及各國人民,軍事用途的導航甚至精確到了釐米級別。那麼,是不是需要在月球軌道也建立衛星導航系統呢?
  • 探索伽利略衛星,發現木衛二可能的生命痕跡
    木星有53顆已經命名的衛星,還有26顆在等待正式的命名。兩者加起來,科學家們目前認為木星共有79顆衛星。 有許多有趣的衛星圍繞木星運行,但最具有科學價值的是第一次在地球之外發現的這四顆衛星——伽利略衛星 在最後一次接近木星的過程中,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捕捉到了伽利略衛星在木星周圍運行的延時影片。這些圖像是在探測器到達前5天開始拍攝,並在離木星300萬英裡遠的時候結束。
  • NASA科學家在土衛六大氣層中發現 「奇怪」的碳基分子
    關注我們吧 " 橫幅圖片:土衛六的這些紅外圖像代表了關於這顆冰冷衛星表面最清晰的全球視野 NASA的科學家在土衛六泰坦(Titan)的大氣層中發現了一種從未在其他星球大氣層中發現的分子。事實上,許多化學家幾乎沒有聽說過,也不知道如何拼寫這種分子:環丙烯亞基(cyclopropenylidene)或C3H2。科學家們表示,這種簡單的碳基分子可能是更複雜化合物的前體,這些化合物可以在土衛六上形成或供養潛在的生命。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首次應用於高鐵軌道精測
    這是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後,首次工程化應用於高鐵建設領域。據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高鐵工務段介紹,京瀋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作業質量和效率,參建單位在朝陽樞紐至順義段施工中採用了先進的數位化搗固手段。
  • 衛星運行軌道科普·地球篇
    LEO(近地軌道)近地軌道沒有公認的嚴格定義。一般軌道高度在2000km以下的近圓形軌道都可以稱之為近地軌道。由於近地軌道衛星離地面較近,大多數對地觀測衛星、測地衛星、空間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衛星系統都採用近地軌道。近地軌道上運行著的國土普查、氣象、資源、通信等各種用途的衛星,在人類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