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科研團隊+平臺!這個低調發力的研究所誠邀人才共謀發展

2021-03-01 青塔







多項團隊科研成果接連發表於領域內頂級期刊,多款CAR-T治療產品造福於惡性血液腫瘤患者。這個國內知名的血液研究「高產王」,便是徐州醫科大學血液病研究所。

徐州醫科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又稱「江蘇省骨髓幹細胞研究所」),是中華醫學會江蘇省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博士後流動站和工作站。2013年成立以來,連續3次被評選為江蘇省「科教強衛重點學科」

隨著師資隊伍的壯大和人才培養的完善,血液病研究所的科研實力不斷提升,先後承擔了一大批國家級科研項目:近五年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3項,省廳級課題43項,累計科研經費5000餘萬元;同時憑藉科研成果的高質量轉化,先後榮獲教育部科技二等獎2項、省科技進步獎3項、省醫學新技術引進一等獎3項。2019年2月,曾令宇教授參與合作的研究項目「耐藥難治白血病診治新策略與臨床應用」榮獲「2018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實現了歷史新突破。
2020年7月在國際權威雜誌《JAMA Oncology》此外,研究所在學術論文、成果轉化方面也表現亮眼。近五年發表論文共計200餘篇,其中在Lancet haematology,Leukemia等血液病學頂級雜誌發表SCI論文136篇。就在不久前的7月,血液病研究所在CAR-T療法的臨床研究方面又取得了新進展,相關結果分別發表在血液學領域權威期刊Leukemia(JCR 1區;IF:9.9)和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JCR 1區),讓世界再次看到了中國醫學人的智慧

徐醫血液科CAR-T團隊參加2019年美國血液學年會,

榮獲ASH Abstract Achievement Award

優質成果的產出離不開優秀人才的付出。血液病研究所匯聚各路精英,現有工作人員139人,其中高級職稱33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3人,醫學、理學博士及海外留學歸國人員25人;擁有衛生部及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省特聘教授、省雙創人才2人,省333工程13人,六大人才高峰18人。

血液病研究所隸屬於徐州醫科大學,學校坐落於具有「五省通衢」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江蘇徐州,是蘇北地區乃至整個淮海經濟區辦學歷史悠久、辦學特色鮮明的高等醫學院校,也是該地區醫學教育、醫療服務和醫學科研的中心。學校擁有臨床醫學、生物學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醫學技術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公共衛生、護理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並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工作站。

醫學是民族富強之根基、人類存在之關鍵。生命誠可貴,醫學事業永遠渴望有志之士加入不懈奮鬥,徐州醫科大學血液病研究所現面向海內外誠聘優秀科研與臨床應用人才,期待攜手篤定前行。

備註:提供公用儀器設備、SPF級實驗動物平臺、財務助理等配套設施與服務。

應聘者請將①詳細個人簡歷、②簡要研究計劃、③三封專家推薦信及聯繫信息投遞到郵箱:lihmd@163.com。

徐州醫科大學血液病研究所

2020年

誠邀海內外博士加盟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醫工所納米調控研究中心誠邀海內外優秀人才加盟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成長為人才一流、科研一流、服務一流的國家級研究機構(網址:http://www.siat.ac.cn/)。由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政府合作,依託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的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將為先進院科研人員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簡稱醫工所)是中國科學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領域規模最大的研究單元。
  • 重慶英才大會交通強國戰略高端人才發展論壇在重慶交通大學舉行
    據了解,重慶英才大會由中共重慶市委、市政府主辦,是集思想交流、項目合作、人才對接於一體的國際化合作平臺和國際性招才引智盛會,致力為重慶高質量發展聚智匯力、聚勢賦能。作為專場活動之一,重慶交通大學交通強國戰略高端人才發展論壇以「交通強國·智匯交大」為主題,為交通相關領域的高端人才搭建學術交流與合作發展平臺,共話交通,共謀發展。
  • 四川大學物理學院誠邀海內外英才
    四川大學的物理學科不僅具有雄厚的教學、科研實力,還先後孕育、發展出了學校的無線電電子學、光電技術和材料科學等學科,為學校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也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傑出人才,其中包括7位院士。學院現設有三個系 (物理學系、核工程與核技術系、微電子學系) 、兩個教學中心 (基礎物理教學中心和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兩個相對獨立的研究所 (原子核科學技術研究所和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 ,學院還擁有高能量密度物理及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輻射物理及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物理學院招聘全球英才,我們願與您共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發展,開創四川大學物理學院的輝煌未來。
  • 捷通華聲贊助2017 IEEE ICIP 廣招AI頂尖人才
    9月18日-20日,圖像識別領域國際頂級學術會議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簡稱ICIP)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1500餘名來自世界各地諸多大學與科研機構的圖像領域研究人員齊聚一堂
  • 在三線小城做世界一流科研
    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德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市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在脫貧攻堅、轉型發展等方面成績斐然。聚集在寧德的這批鋰離子電池研發人才,立志打造世界一流創新科技平臺,為國家新能源事業解決一系列「卡脖子」技術難題。這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就是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21世紀創新實驗室的研發團隊。
  • 南方海洋實驗室構築世界一流海洋人才高地
    同時,其正布局建設7個國際一流的公共科研平臺,有望全面提升我國海洋科技硬實力。  「我們的目標是建設面向科技前沿、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海洋創新基礎平臺,構築世界一流的海洋人才高地,打造創新型、引領型、突破型的大型綜合性海洋研究和應用基地。」陳大可說。
  • 深圳灣實驗室傳染病研究所2020年全球學術人才招聘
    資深研究員應聘條件:在海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擔任副教授及以上職務的科研人員,或在國內著名高校及研究所擔任長聘教授/研究員職務的科研人員。在某一領域已取得世界公認的研究貢獻,研究成果處於領域內研究前沿。特聘研究員應聘條件:具有博士學位及博士後研究經歷。
  •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這裡有最好的科研土壤
    這一重大突破的背後是一支年輕的「土博士」團隊,劉真是其中一員。  劉真的脫穎而出得益於中科院神經所創新的機制體制。多年跟蹤採訪中科院神經所,記者發現,在這裡,最好的科研土壤正在積澱。二十載求索,探路科研體制改革,這個年輕的研究所正向著成為世界頂尖科研機構的理想邁進。
  • 復旦大學光華青年學者論壇生命科學分論壇開啟,誠邀海內外英才參加!
    我們將通過主論壇專題報告會、分論壇學術研討會和人才洽談會等形式,圍繞國際學術前沿,探討學科熱點問題,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為復旦大學「卓越2025」人才引進計劃招募生命科學領域的青年英才。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科齊全,擁有生物學和生態學兩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宏觀和微觀並舉,發展潛力巨大,發展資源豐富。
  • 誠邀海內外英才參加2021年北京大學工程科學優秀青年人才國際論壇
    2017年,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5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其中,力學為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A+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為A學科。為聚焦國內外學術前沿,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討論和交流,中心將於2021年2月4-5日召開「2021年北京大學工程科學優秀青年人才國際論壇」,藉此論壇之際,誠邀國內外英才加盟!
  • 西湖大學誠邀全球優秀學術人才加盟
    2、理學院理學院致力於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基礎性、前瞻性和系統性的科學研究,構建從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的創新全鏈條,培養造就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傑出人才,建設國際一流的創新研究平臺。理學院秉承「優化、簡約、互補」的原則統籌設置各學科初創立崗位,根據國際發展趨勢和學科建設情況形成人才的良性互動,凝聚起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流動有序、代表中國相關領域創新能力並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聯合研究隊伍。
  • 陵水人才團隊新突破,科研項目入選海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其中,陵水轄區內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熱帶水產研究開發中心做為主要完成單位,研究的《南海主要經濟貝類生態養殖與病害防控技術應用》項目被授予海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熱帶水產研究開發中心位於陵水縣新村鎮,擁有獨立實驗室、實驗車間、海上科研平臺等,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公益性行業(農業)和省市各級多項科研項目,榮獲多項專利授權、獲獎項。
  • 千萬科研經費,一流科研平臺,這個「學術特區」竭誠引才!
    目前生命科學中心擁有國內領先的科研支撐平臺,保障每位PI能夠自由地開展具有長遠、重大影響的學術前沿研究。平臺包括:冷凍電鏡系統(Krios G3i 300kv和Talo Arctica G2 200kv各一臺)、影像分析系統(雷射共聚焦顯微鏡、超高解析度顯微鏡、雙光子共聚焦顯微鏡、光纖活體共聚焦螢光顯微鏡、高解析度小動物超聲光聲成像儀、小動物活體成像、流式細胞儀等)、質譜分析系統(Orbitrap Fusion Lumos, FT-ICR MS 和MALDI-TOF/TOF MS各一臺)、核磁共振系統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 2020年博士後...
    平臺簡介1.合成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合成所」)成立於2017年12月,是深圳先進院第七個研究所,採用合成生物學的工程化設計理念,專注於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線路、生物器件、多細胞體系等的合成再造研究,旨在揭示生命本質和探索生命活動基本規律。合成所積極開展面向市場的、以產業化為導向的技術轉化,力求發展成為國際上具影響力的合成生物學研發基地與產業創新中心。
  • 濱醫附院代謝與神經精神疾病研究所科研團隊在脂肪-腦軸調控抑鬱症...
    大眾網·海報新聞濱州3月19日訊(記者 趙越 通訊員 李晨)近日,Nature子刊、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及精神病學Top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分子精神病學,中科院JRC1區,2018年影響因子11.976)在線發表濱醫附院代謝與神經精神疾病研究所科研團隊在脂肪
  • 半導體所:舉研究所科研人員合力 謀半導體科學創新發展
    「建一流平臺,做一流工作,取得一流成果」搭建科研大平臺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是1956年按照《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中「四項緊急措施」開始著手籌建的,是集半導體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其系統集成應用於一體的國家級半導體科學技術的綜合性研究所,正式成立於1960年。建所以來,半導體所在我國半導體科技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都曾做出過突出的貢獻。
  • 2020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招聘科研人才公告
    ,為促進海西稀土產業及其產業鏈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目前,已有10個科研團隊在所開展工作。依據研究所發展需要,現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各類科研人員,工作地點為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一、近期招聘崗位1.高層次人才
  • 這一強實力的研究院誠邀海內外英才加盟
    越來越多優秀的青年人才把北航寧波創新研究院當作自己的「不二選擇」。截至2020年9月,研究院已匯聚近360名科研人員,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而新一輪的加盟機會就在眼前!同時,通過研究院各平臺負責人與受邀青年學者的交流互動,加強海內外青年才俊對研究院發展戰略、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人才隊伍建設等政策體系的全面了解,促進研究院與國際國內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
  • 中科院將研究所分四大類 調整優化科研布局
    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中科院時,提出了實現「四個率先」的要求,即「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從中科院的自身情況來看,目前可以說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在學科體系、創新潛力、創新隊伍、組織架構、科研條件等方面,初步具備了實現「四個率先」的基礎和優勢。
  • 2020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誠聘人才公告
    研究所根據未來5年的發展需要規劃了一批高級研究崗位,誠摯邀請各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加盟,共同打造國際一流研究所,創造輝煌未來。二、 招聘專業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航空宇航工程、機械工程、材料工程、環境工程、熱能工程、葉輪機械、精密機械、固體力學、控制工程、飛行器設計、測試及數據處理等能源、動力、環境相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