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2020年主要在省內活動了,外省都是差旅中順手拈來式看鳥,省內也主要是在城市公園活動。
全年提交了63條記錄,記錄了233種鳥,其中50條記錄209種都是省內看的了。主要的鳥種記錄見下面了:
一月
鴨子來市區。
在南方,想看鴨子並沒有那麼容易,尤其難得是鴨子進城了,而且就在自己家邊的湖裡,不去看說不過去,於是收了一湖的8種鴨子,雖然種群數量都不算大:慄樹鴨、赤膀鴨、白眼潛鴨、赤頸鴨、紅頭潛鴨、鳳頭潛鴨、綠頭鴨、斑嘴鴨。
二月鬧疫情,基本沒有出去了,就自家陽臺和樓頂看看鳥,沒有啥特別的,當然除過春節期間,因疫情而靜下來得小區裡,連續幾晚都有領角鴞叫。
三月
疫情稍緩,月底又是市區公園,這次是一樹集椋鳥科7種:大量的絲光椋鳥、灰背椋鳥和八哥裡,夾在著幾隻林八哥、北椋鳥、灰頭椋鳥,以及不時來一下的黑領椋鳥。
PS:今年的椋鳥,還會加上後面的灰椋鳥和紫翅椋鳥,共收了9種椋鳥。
三月另外一重要記錄,就是青秀湖上方的17隻灰臉鵟鷹。青湖青山一線,絕對是市區看猛禽的好地方,時不時就能看到飄過的雕、鷹、隼、鵟。
四月
月初,同是青湖的山鶺鴒,算是這個給這個月好鳥起了好頭。
月底,大寒潮裡的南下,在沙島去看水鳥,勺嘴鷸沒看到了,但其他各種鴴鷸數量不少,甚是好看,但精彩還在沙島之外的那片神奇小溼地,竟然收下小杓鷸,讓沙島也上了國內能集齊4種杓鷸的地塊(大、中、小、白腰杓鷸)。河溪首先看到之後,驚呼「小biao鷸,小biao鷸」,我還蒙在鼓裡時,他說昨天島上宣傳牌上不是標著拼音biao嘛……當然這一行還收了這一片的慄喉蜂虎、黃鶺鴒,也都不算差。
也是月底的市區公園, 3種伯勞(棕背、紅尾、慄背)、4種卷尾(黑、古、鴉嘴,以及同枝的灰卷兩色形)、各種鵑及一筆火斑鳩、一筆黑枕王鶲記錄,完成4月收尾。
五月
月初回家探親,自留地上的老朋友依舊,鷺、雞、鵐、鷸、燕、隼、鶯、鵯,也給自留地加新了普通燕鷗和白額燕鷗,加之之前的須浮鷗,也就有三種鷗了。另外也再次看到了黃腹鼬,對它的記憶,或許還是在小學時,看到一隻鼠狼子鑽進閒置的樓板孔裡,幾個小夥伴堵上一頭,從另一頭煙燻,把人家活捉……
月中,邀著鸛總去了一趟十萬大山,主要還是看這一座省內離海最近的龐大山系的生境,看要不要多想些辦法,開展更多的聯合調查事宜。鳥只是匆匆帶了一下,在山前的草蔥裡,聽鷓鴣的「嘎嘎」叫。這一趟的意外收穫,是一個爬蟲,或許能給中國兩爬加一筆新紀錄,讓人對十萬大山充滿了更多期待。
月底,市區公園裡的棉鳧再現,以及小區裡的灰燕鵙都是值得記錄一下。
六月
月底和羅老師去大明山做自然教育路線的踩點,兩爬看了一些,鳥況稀,除了山頂的2隻銅藍鶲、山下的灰背燕尾、高懸的鳳頭鋒鷹,以及遠遠的幾聲白眉山鷓鴣叫,也沒見啥鳥蹤了,不過大明山的幾隻標本好看:穿山甲和鬣蜥,期望有機會能看到真跡。
大明山下來後,折去忠黨水庫看了下,留下來的鉗嘴鸛停歇在很遠的湖心島上,它旁邊歇著一隻草鷺;準備收工時,一隻岸邊釣魚的綠鷺給夠了面子,像個弄潮兒一樣,追著浪花。
七月
洋縣,縣城邊上的河溝溝邊,隨便看看都有朱䴉飛;
勐臘龍門站外,鳳頭樹燕高聳樹枝;
醫科大學校操場上,沒人管理的草皮上,野草瘋長,一群斑文鳥找到了它的棲息地。
八月
藍翡翠,藍翡翠,這個在武漢長江邊,在防城海邊,別人都說看到了,我還在問在哪裡在哪裡的鳥種總算加上了,這次是在山西和順,離貓盟基地很近了,看到之前的天象是狂風、大雨、冰雹交加,雨中瞥了一眼,就繼續前行。當然這一趟也在去看樣地的路上,在四處都是華北那種紫色、黃色小花的灌叢間,看到了地區性易見的山鶥、山噪鶥,以及黃腹山雀,當然夜巡和早起時也都看到了傻狍子。
九月
市區公園為主,沒有特別的鳥種記錄。
十月
沙島鳥類監測,勺子來了,對個人而言,更重要的一個記錄是流蘇鷸,還是在沙島邊上的神奇小溼地。當年在南堡,同行的其他人都看到了,唯有我錯過。這次也加新白眉鴨,另外對青腳濱鷸和長趾濱鷸的生境有了認識。
沙島結束後,折去工業園邊的水稻田,加了黃胸鵐和慄耳鵐。
去峒中,板八公路上的好鳥多多,看了一眼的金頭穗鶥,活躍的絨額鳾,各種柳鶯、山椒鳥、鶲,加新了紅脅繡眼、藍喉蜂虎。
月底,熱帶植物科普園,北方很菜、南方市區卻難得一見的大斑啄木鳥。以及小區裡飛得很低得黑鳶。
十一月
月中,自然科普課堂的公眾活動,市區公園裡批發了蟻鴷,這個傢伙,曾專門去過農展館、民族大學去守過,都未得。
月底,自然科普課堂公眾活動暨一期公眾觀鳥活動的結業課到了沙島,除了各種鴴鷸,沙島外的小溼地繼續帶來驚喜,一隻紫翅椋鳥,這傢伙目前全國內的擴散,和手冊上的分布圖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了。當然KM環志的勺嘴鷸在沙島估計呆了超過一個月了,以及嚇跑一群小鴴鷸的遊隼。
十一還有一筆糊塗帳,是在普者黑,是金翅雀還是黑頭金翅雀,需要再去做觀察。
十二月,年底事多,出去少,沒啥好的記錄。要有的話就勉強是普者黑飛得很低得五六隻黑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