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夢·中國夢系列文化工程353工程

2020-09-04 君藝拍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飛彈發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這一個個成功的事件,都象徵著中華民族在日益強大,「兩彈一星」讓中國人挺直了脊梁!

中國夢就是強國夢,首先是航天夢。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航天人義不容辭地站在了時代的最前列。弘揚航天精神,推廣航天文化,不僅僅是航天人的事,也是全民族的使命和責任。

為響應國家號召,北京航天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北京君祉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多方力量,就基地建設、展覽、主題活動、科普研學等領域通力合作,由業務精湛長期活躍在科研生產一線的專家學者組成,全面打造系列主題展、巡展和主題活動相關的互動產品、研學課程。該展覽採用實物、模型、圖文、視頻、互動體驗、科普活動等多種展覽形式,展示了中國航天事業60餘年來的成就。


現場活動圖片

現場活動圖片​

品牌logo

融入甲骨文、印章、指模和中國紅等多種文化元素,以上方的弧線和星星代表太空,下方的弧線模擬地球和大氣層。以太空飛行器(運載火箭和飛彈武器)衝出大氣層進入茫茫太空,代表中國的航天事業砥礪前行走向未來。


活動時間

時間:2020年08月25日---2020年10月08日

地點:安徽滁州市來安縣汊河鎮大雅村來安興茂國際旅遊度假區


活動規模

來自航天系統、地方各級政府代表;科研院所及中小院校、企業界和媒體代表以及愛好航天科技的朋友們等、約20萬人次。


主要參會人員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一O所所長:谷滿倉(正局)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總工藝師:許奔榮(正局)

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 待定

解放軍總裝備部:王振榮 少將 陝西子州人。曾任中國核試驗基地政治委員。

武警指揮學院原副院長,周恩來總理最後一任秘書:紀東 少將

火箭軍副總工程師:李建國 少將

中國將軍書畫研究院院長:張永金 少將

百將文化藝術中心秘書長:李欣

軍旅書法家:杜敬義

國禮書法家:閆金超

北京航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新卯(正處)

教育部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優課研究所:周玉霞

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副理事長:周建強

北京航天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悉程

北京君祉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家源

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與健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劉詠梅


方案示例

航天廣場

航天特訓

拓展實訓

火星探險

研學教育

相關焦點

  • 航天夢·中國夢系列文化工程
    昨天,北京航天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君祉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多方力量,就航天夢·中國夢系列文化工程353工程整體展出流程展開了積極地內部討論與培訓,會議中各方領導積極發言,只為確保此次活動可以做到萬無一失,圓滿舉辦成功。
  • 兩岸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頒獎 童「畫」航天夢
    此次大賽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共廈門市集美區委、集美區人民政府、廈門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廈門市教育局、廈門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莆田市、龍巖市青少年宮協辦,廈門住宅集團承辦,廈門萬舜文化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創意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大賽還得到了金門縣政府、高雄南方小太陽協會等教育機構的大力支持。
  • 蓬萊市 「中國航天日」活動築起教育夢航天夢
    在第三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蓬萊市開展了「中國夢航天夢」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從而引導學校青少年樹立報國之志,傳承航天精神,為實現中國夢、航天夢貢獻力量。蓬萊市北溝二中通過手抄報、宣傳欄等形式,以及各種豐富多彩的參觀和體驗活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航空航天知識,為學生未來築起宏偉航天夢。
  • 兩岸青少年童「畫」航天夢 展出276幅獲獎作品
    本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作為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主題活動系列活動之一,自6月15日啟動以來,共徵集到來自大陸和臺灣的4000多幅繪畫作品,通過專家評選、網絡評選等環節選出965幅獲獎作品,網絡評選吸引256萬人次參與投票,創下了活動舉辦以來的新紀錄。
  • 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今年將以航天夢中國夢為主題
    原標題: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首個航天日將以航天夢中國夢為主題開展系列科普活動 綜合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國務院同意自2016年起,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首個中國航天日將以航天夢中國夢為主題,國防科工局已會同有關部門籌劃部署「開放日」「科普周」等系列科普活動。
  • 中國夢,飛天夢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國夢,飛天夢,再次踏入新徵程,「上九天攬月」不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成了實實在在的壯舉!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偉大徵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鑄就了偉大的航天精神。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迅速發展,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
  • 專家回顧中國921工程:載人航天夢開始的地方
    在位於北京市阜成路8號的航天大院內,被稱為「中國航天四老」之首的任新民通過電視新聞,分享了他們的喜悅。  神九發射前夕,任新民在家中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採訪。這位97歲高齡的老人,依然精神十足。客廳玻璃櫃的最顯眼位置,擺放著「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的對接模型,這是去年11月對接完成後,神舟系列飛船(從「神六」始)總設計師張柏楠親自送來的。
  • 近距離分享中國「逐夢航天」的故事!
    10月16日,「同抒航展情,助力中國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澳門回歸20周年系列活動首站在深圳大學舉行。劉洪一對戚發軔院士及其團隊的來訪表示歡迎,並介紹了我校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相關學習實踐及成果,希望我校能進一步與航空航天等各個學科領域的團隊展開合作。下午,「同抒航展情,助力中國夢」主題科普講座在我校匯星樓一號報告廳舉行。
  • 胖五發射成功 太空逐夢 VR體驗館航天航空主題引熱議
    胖五發射成功 太空逐夢 VR體驗館航天航空主題引熱議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立項於2006年10月。歷經十年攻關,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遙一首飛,但首秀之旅磕磕絆絆,點火發射多次推遲,不過最終還是成功將實踐十七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託起飛天之夢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書寫航天史傳奇
    託起飛天之夢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書寫航天史傳奇   正是憑藉務實的精神、紮實的作風、篤實的幹勁,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才書寫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傳奇  6月16日18時37分,搭載景海鵬、劉旺、劉洋3名航天員的神舟九號飛船點火,頃刻間直衝雲霄,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與中國航天「零距離」——走進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艙外航天服等航天珍貴實物,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長徵運載火箭等太空飛行器模型公開亮相;依託VR、AR、3D等先進技術的互動展示展品,特色鮮明的航天文創產品……18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 中國航天再啟星辰大海夢
    中國航天再啟星辰大海夢 原標題:   唐朝詩人李白曾舉杯邀月,發出「嫦娥孤棲與誰鄰」的「天問」。1200多年後,中國航天人給出自己的答案。
  • 第二屆中國航天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9月19日,第二屆中國航天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宿東 攝9月19日,第二屆中國航天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正式啟動。宿東 攝中新網福州9月19日電 (郭超凱 劉巖)在19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航天精神高端論壇上,第二屆中國航天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正式啟動。啟動儀式回顧了首屆大賽的精彩瞬間,全面展示參賽作品。大賽負責人介紹,該大賽的啟動,進一步為航天文創產業聯盟的組建夯實了基礎,也預示著航天文化創意逐漸成為航天領域的重要分支,呈現出越來越旺盛的發展態勢。
  • 中國科技館開展「探索太空,逐夢航天」中國航天日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為迎接「中國航天日」,中國科技館與中國宇航學會開展了「探索太空,逐夢航天」中國航天日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內容包括展品競技、DIY動手做、互動輔導、科學表演四大類十餘個項目,其中製作火星車、與專家「面對面」交流航天科技熱點、體驗太空行走等吸引了大批小觀眾參與。
  • (中國夢·赤子心)飛向太空的夢想
    他們回答說,當然要關注,中國經濟的順利發展與否直接影響著世界經濟,特別是航天領域,中國快速發展,而歐洲卻因金融危機而減少資金投入,中國的未來走向對世界影響重大。此後不久,我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夢的講話,感慨更多。每個人都有夢想,有對個人的夢,有對國家的夢。  1980年,16歲的我以全縣理工科狀元的好成績,踏入南京航空學院。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面轉入空間站建造準備階段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在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透露,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造的任務準備階段,空間站的建成將為商業航天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 美國夢和中國夢 - 上海作家
    亞洲藝術節聯盟主席,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組委會副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大型特色活動和特色文化城市研究》首席專家,上海社科基金系列項目 《上海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系列研究》首席專家。歷任東方廣播電臺臺長、總編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著有《生命的誘惑》、《廣播沉思錄》、《晨曲短論》、《品味藝術》等。
  • 與中國航天「零距離」——走進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
    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艙外航天服等航天珍貴實物,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長徵運載火箭等太空飛行器模型公開亮相;依託VR、AR、3D等先進技術的互動展示展品,特色鮮明的航天文創產品……18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 天街助力航天夢 中國航天2020科普互動展正式啟幕
    天街助力航天夢 中國航天2020科普互動展正式啟幕 2020-09-14 14:33:00這場頗具科普意義的大型互動展,是由龍湖商業和中國航天•神舟傳媒首度聯合,帶來大量關於中國航天發展歷史與航天科技成果的豐富內容。
  • 發揚「航天精神」 逐夢星辰大海
    從「兩彈一星」的偉大創舉,到「天宮」攬勝、「嫦娥」奔月,再到「北鬥」指路、「長五」飛天……中國航天事業每一步跨越,都離不開航天精神的堅定支撐。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認識的深化,航天精神一以貫之、歷久彌新。銘記「東方紅一號」的歷史,傳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航天夢也是強國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砥礪前行。「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這是今年航天日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