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系統這樣與地震波「賽跑」

2020-11-23 三湘都市報

    6月17日晚,地震預警系統刷屏網絡:在四川長寧縣地震來臨時,宜賓市許多群眾提前10秒通過電視、手機等接收到地震預警提示;而在成都南三環附近的群眾,則提前61秒接到地震預警,還聽到了倒數讀秒的聲音。

    地震預警和預報有何區別?

    此次成功預警地震的,是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包括原市縣地震部門)聯合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地震預警靠的就是電波和地震波傳播速度的時間差。」近日,這套地震預警系統的研發者——四川省地震預警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說。地震發生時會產生地震波,其傳播速度是每秒3.5千米。當地震預警儀探測到地震波後,會以電波形式傳到地震預警中心,而電波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因此,地震預警中心分析處理數據後,會立即通過網絡向外界發出預警信號。

    「不要小看這幾秒到幾十秒的時間,有研究表明,如果在地震波到達時提前3秒收到預警,傷亡人數可降低14%;提前10秒,傷亡人數可降低39%;如果汶川地震發生時有預警,死亡人數可能會減少2萬至3萬。」王暾說。

    王暾強調,地震預警並非地震預測或預報。他說,地震預報是對尚未發生、但有可能發生的地震事件事先發出通告,地震預警則是指在地震發生以後,根據縱波和橫波之間的時間差,和地震波「賽跑」,來贏取提前預警的時間。「預報仍然是世界性難題,但預警是完全可行的」。

    預警信號如何快速傳給民眾?

    初步統計表明,在此次地震中,雲南省、四川省多地市的學校收到預警,而宜賓市、樂山市、成都市等地開通了廣電和網際網路電視地震預警的區域,也收到了地震預警提示。那麼,這個地震預警系統是怎麼運作的呢?

    「老百姓所看到的手機、電視上的地震預警,實際上是我們在各級各地政府授權開通的區域裡,讓內置有地震預警服務的手機、電視,在地震波波及用戶前自動彈出預警提示。」王暾表示,地震預警系統是一個全自動的物聯網,可實現全自動的秒級響應。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地震預警的核心技術是獨立研發的軟體和算法,能及時準確發出地震預警信息。

    此次地震發生之時,大陸地震預警網還同步向政府和應急部門、場鎮、社區、學校、電視、手機和媒體等不特定公眾,同步發出了地震預警信息。

    此外,大陸地震預警網還通過包括四川公安、四川科技等近50個政務和媒體微博發布了地震預警提示。系統還繪製了烈度速報圖,供政府、應急部門救災決策。

    王暾說,在目前技術已經允許的情況下,只要機頂盒能夠有地震預警的喇叭,即便家中電視處於關閉狀態,也能自動地發出警報。

    怎樣讓預警系統更加完善?

    王暾介紹,過去8年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從來沒有誤報過,而日本每年都有誤報;從地震發生到用戶接收到警報,平均時間為6.2秒,甚至會達到4秒,日本的平均時間是9秒,速度比日本快了將近30%。

    如今,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合作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覆蓋面積達220萬平方公裡,覆蓋我國地震區人口90%,已成功預警蘆山7級地震、魯甸6.5級地震、九寨溝7級地震等52次破壞性地震。「部署地震預警系統並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它既是科學工程,更是社會工程。」在王暾看來,每一次地震都是對這套預警系統的檢驗,也是向公眾普及地震預警知識的機會。

    據悉,目前四川地震區有79個縣已開通電視、手機預警服務,佔四川省地震區60%的區縣。從全國來看,開通電視預警的只有四川。

    歐楚欣 曹嬡嬡

相關焦點

  • 和地震波「賽跑」,地震預警系統是怎麼實現的?
    PALednc這一地震預警系統讓不少民眾感到新奇,而其預警的準確性更是迅速成為網絡熱點。PALednc那麼該預警系統是用什麼技術實現的?可以通過什麼渠道通知到普通人?可以提前多長時間預警?目前在國內使用範圍有多大?
  • 地震預警:與地震波「賽跑」
    毛國良告訴記者,地震預警是指臨近震中的觀測儀器捕捉到地震波後,快速估測地震的大小並預測地震可能造成的影響,趕在破壞性的地震波到達目標區域前,發出緊急警報,是地震發生後採取的技術手段。 一句話概括,地震預警打的就是一個「時間差」。 具體來講,地震發生後,地震波從震源向四面八方傳播。
  • 與死神的賽跑 地震預警到底是怎樣的技術
    正是因為有著速度上的優勢,所以我們可以趕在地震波到達前,進行地震波的預警。簡單一點說,這就是與死神的賽跑。ICL地震預警系統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地震預警系統正是基於上述原理打造的。這套ICL地震預警系統在2010年推出,由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物理學博士王暾先生的團隊打造。
  • 完勝地震波速度 地震預警為中國減災爭分奪秒
    中國專家稱,這樣的預警系統可以在地震發生後數秒內發出危險警報,在地震波達到地面前的數秒鐘發出,好讓人們逃出所在的房屋。日本是世界上抗震減災能力最強的國家之一,此次宜賓地震和中國地震預警能力的表現讓很多日本網友讚嘆不已。「地震發生後,我立刻聯繫一位來自四川的朋友,關心他的父母情況。他說,他們看起來有些緊張,但沒關係。地震發生前,他們所在的城市響起了警報,能讓他們採取避難措施。」
  • 地震預警系統
    按照系統響應的順序可包括:地震監測臺網、地震參數快速判測系統、警報信息快速發布系統和預警信息接受終端。整套系統的特點是高度集成、實時監控、飛速響應。尤其是飛速響應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地震預警系統其實就是在和地震波賽跑,多跑贏一秒,就能多獲得一秒的應對時間。 地震的成因是由於地下幾公裡至數百公裡的巖體發生突然破裂和錯動。
  • 科學網—人工智慧全自動地震監測系統發布智能預警「跑贏」地震波'
    人工智慧全自動地震監測系統發布智能預警「跑贏」地震波'
  • 精確到秒的地震預警背後,是與死神賽跑的45歲歸國科學家!
    」 提前向市民發出預警的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 地震預警系統(ICL)在今天凌晨 提前3秒向北京發出預警。 災區照片上同胞的苦難, 讓王暾淚水長流, 「難道這樣強的地震就沒辦法預報嗎?」
  • 雲探訪湖北省地震局 地震預警靠電磁波和地震波賽跑
    明天是5·12全國防災減災日 雲探訪湖北省地震局 地震預警靠電磁波和地震波賽跑 記者體驗地震預警系統仿真實驗平臺 專家介紹核電地震監控系統沙盤模型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碗容 柯稱 通訊員5月8日,楚天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來到湖北省地震局,通過網絡視頻直播的方式,帶網友探秘湖北省地震預警實驗室和首次啟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廳。直播吸引了近20萬網友觀看,大家紛紛表示「漲知識」了。 記者體驗提前15秒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是近年來人們非常關注的技術,它是怎樣實現的?
  • 成都地震預警技術出口海地 預警信息快于震波(圖)
    I.Trade公司將向美幻科技分批採購地震預警系統,並逐步在海地進行建設,這標誌著我國的地震預警技術將首次走出國門。  如何進行地震預警? 通過手機收到消息  「預警系統的工作原理就是與地震波打時間差,監測站需要搜集震前3-5秒的數據進行分析,因此有20公裡左右的預警盲區。
  • 雲南江川區又添置二套地震預警「神器」
    安裝地震預警終端  日前,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第一中學、大街中學分別安裝了號稱能與地震波「賽跑」的地震預警終端,為廣大師生和學校附近居民提供地震波到來時的預警服務,從而減少地震時人員傷亡。
  • 成都高新地震預警系統——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
    成都高新地震預警系統——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 今天上午11:58分,吉林松原市寧江區發生4.4級地震。,該系統也是目前國內唯一通過省部級科技成果鑑定的地震預警系統。
  • 與時間賽跑 如果上海發生地震能提前預警嗎
    圖片說明:地震預警系統原理。  如果地震發生在上海  8月8日晚九寨溝地震剛剛發生時,同屬阿壩州的汶川縣電視臺在地震波到達前40多秒就發布了預警。這是如何做到的?上海市地震分析與預測中心主任馬欽忠解釋,預警不同於預測,預警是在地震已經發生後,預測是在地震發生前。  當地震發生後,地震波從震源向四面八方散發。
  • 地震波預警來了!宜賓地震,重慶提前44秒成都提前61秒得到警報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在宜賓地震發生之後,地震波尚未傳遞到成都之時,成都的多個小區、學校安裝的預警器開始紅燈閃爍,並以大音量喇叭播放倒計時。倒計時結束後,警報聲大作,視頻開始抖動,地震波到達。開發該系統的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王暾博士介紹,成都提前61秒收到預警。成都的180個學校,110個社區都收到了預警。
  • 地震預警系統基本原理:和地震預報有什麼區別
    不少四川網友表示,有關部門成功預警本次地震,並通過戶外廣播等方式向公眾發出預警提示。  什麼叫地震預警?地震預警作用有多大?同濟大學結構理論研究所教授羅奇峰教授以及相關地震學專家對此進行解答。  問:什麼是地震預警?  答:地震預警不是地震預測或預報。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以後,根據縱波和橫波之間的時間差,和地震波「賽跑」,來贏取提前預警的時間。
  • 與地震波賽跑的AI
    成都、德陽、樂山、廣元、涼山……震中周圍各地都收到了提醒,不少居民小區的喇叭也播報了倒計時的聲音,安裝了預警APP的用戶,手機上也出現了倒計時提醒。雖然時間只有幾十秒,但能提前把地震消息告訴當地居民,贏得了寶貴的逃命時間,減少了人員傷亡。地震預警就是和地震波賽跑需要提醒的是,地震預警,並非是像預言那樣預測地震,而是在地震發生後,迅速將這一消息告知地震波還沒有到達的地方。
  • 地震預報那些事兒︱什麼是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的概念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後,根據地震波傳播速度小於電磁波傳播速度的特點,利用電子信號搶在地震波傳播到之前,和地震波「賽跑」,來贏取提前預警的時間,向地震發生地提前幾秒乃至數十秒發出警報,讓人們迅速撤離。原理簡單來說就如同打雷閃電,我們一般是先看見閃電,幾秒後聽見打雷。
  • 希望永遠用不上這款地震預警App
    地震發生時,宜賓、成都、重慶等地提前發出了地震預警。其中,宜賓市提前10秒預警,成都高新區市民收到預警時間較震感提前61秒,重慶預警時間較震感提前44秒。非常榮幸,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能夠地震預警的國家了!!!在地震這種天災面前,每多一秒就可以給更多的人生存的希望。
  • 網際網路提升預警速度 地震信息服務與地震波賽跑
    隨著這些技術的推廣,地震信息服務逐漸轉向既滿足公眾的需求,又能推進地震信息服務產業常態化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地震信息服務一直在與地震波賽跑。通過網際網路預警、大數據拼圖等先進的技術手段,地震信息服務逐漸轉向既滿足公眾了解地震信息的需求,又能夠推進地震信息服務產業的常態化。
  • 厲害了,成都提前60秒收到地震預警!地震預警與預報有什麼區別?
    2018年5月9日,在汶川地震十年和全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成都高新區聯合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成都高新區60個社區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通過社區廣播、手機、電視等多途徑,在地震波到達前提前預警,為民眾避險爭取寶貴時間。
  • 地震預警是什麼?四川宜賓地震提前61秒預警 地震預警系統解讀
    地震預警是什麼?宜賓地震預警系統如何運轉?6月17日,四川宜賓6.0級地震,成都提前61秒收到地震預警。「地震預警」是利用電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優勢,提前向周邊地區發出的地震信號。研究表明,預警時間10秒,傷亡減少39%;時間為20秒,傷亡減少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