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徐兵文馬騰飛攝影
「又回到了老家,還是家鄉的水甜!」1月15日,河南鄭州,豫籍知名國際投資人、賽領資本總裁兼CEO劉嘯東,在鄭州高新區「1+6資本力量」開年首場路演現場演講的第一句話,瞬間拉近了與聽眾的距離。
劉嘯東是資本市場的大咖級人物。他從鄭州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赴美留學,進入華爾街從事投資工作,回國後出任上海交易所副總經理,此後成立賽領資本,設立國內首支人民幣對外投貸聯動基金。
在會前一天,劉嘯東抵達鄭州後,從高鐵站直奔鄭州高新區,調研了眾智科技、天邁科技、捷安高科和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
在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河南應該怎樣做?
身為河南人的劉嘯東再次回到老家,心情格外激動。
他是1977年高考恢復後的第一屆大學生,那一年河南省的高考錄取率只有1%,劉嘯東就這樣「百裡挑一」考入鄭州大學。劉嘯東回憶說,在鄭州大學學習的物理學,對他的一生的投資理念影響很大。
1月14日下午,從上海回到鄭州後,他立即趕往鄭州高新區調研企業,走訪了三家企業和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這也讓劉嘯東對河南的科技產業發展刮目相看。
談到對河南科技企業的整體感覺,劉嘯東說,河南的高科技企業發展速度非常快,並誕生出了許多領頭企業。尤其是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超出了他的想像。在他的印象中,只有像北京、上海這樣的發達城市才會去做的事,鄭州也做了。
在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河南應該怎樣做呢?在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獨家採訪時,劉嘯東認為雙循環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結果。經濟發展的核心是抓好供應端與需求端。隨著國外市場的縮減,自然而然要增加國內市場的比重,需求在哪裡市場就在哪裡。
「河南在人力、物流、市場方面具有優勢,在保持優勢的基礎上,發展更多的原創科技。」劉嘯東表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國家科技戰略,從國家的發展導向看,高科技產業是今後的發展方向。因此,希望河南抓住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機遇,豐富河南產業體系,誕生出更多的原創高科技企業。
做一個有情懷的投資者投出偉大的企業
1月15日,「1+6資本力量」系列論壇——「新起點新徵程」資本助推雙循環項目路演活動在鄭州高新區舉行。劉嘯東作為演講嘉賓分享了諸多投資觀點。
「做投資表面很風光,往那一坐,手裡有大把的錢。當然,要想做一個有情懷的投資者,這需要心懷夢想。」在演講環節,劉嘯東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靠科技原創》為主題作了演講,並描述心底的願景。
作為一個有情懷的投資人,應該怎麼做?劉嘯東認為,做投資,投到一個偉大的企業,成為它的股東,這個時候賺的錢價值就完全不一樣。
「什麼是偉大的企業?」劉嘯東現場拋出第一個問題。在他幾十年對資本市場發展的觀察和理解裡,他對偉大企業的定義一直都很清晰,「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生活,從根本上推動社會進步的公司,這是我對偉大企業的理解。」在劉嘯東看來,偉大企業的產生,會借力時代變遷與技術變革的推動,更取決於自身的顛覆性力量,同時還要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與國家治理體系作為重要保障。
在演講最後,劉嘯東拋出了「靈魂拷問」。他說,做企業家和做投資人,太不一樣了。沒有一個投資公司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偉大的公司一定是做實業的公司,這是一個必然。但真正的投資,也是有情懷的。投資肯定是要賺錢,但到底是要投茅臺酒還是投晶片,這就是靈魂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