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的智者——世界十大著名生物學家(有一個是中國科學家)

2020-08-23 助學免費題庫

一、達爾文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 ,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


曾經乘坐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出版《物種起源》,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貝格爾號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34;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對人類有傑出的貢獻。

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在達溫宅逝世,享年73歲, 葬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二、孟德爾


孟德爾(1822.7.20-1884.1.6),奧地利帝國生物學家。出生於奧地利帝國西裡西亞海因策道夫村,在布隆(Brunn)(今捷克的布爾諾)的修道院擔任神父,是遺傳學的奠基人,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


通過豌豆實驗,孟德爾發現了遺傳學三大基本規律中的兩個,分別為分離規律及自由組合規律。 孟德爾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是遺傳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規律,後來發現的許多遺傳學規律都是在它們的基礎上產生並建立起來的,它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近代遺傳學發展的前途。 靠著偉大的豌豆實驗得出的三比一比例,孟德爾作為&34;的地位並沒有得到動搖。

三、摩爾根


託馬斯·亨特·摩爾根 (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 是美國進化生物學家,遺傳學家和胚胎學家。發現了染色體的遺傳機制,創立染色體遺傳理論, 是現代實驗生物學奠基人。於1933年由於發現染色體在遺傳中的作用, 贏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摩爾根和他的學生推算出了各種基因的染色體上的位置,並畫出了果蠅的4對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排列的位置圖。基因學說從此誕生了,男女性別之謎也終於被揭開了。從此遺傳學結束了空想時代,重大發現接踵而至,並成為20世紀最為活躍的研究領域。

四、瓦維洛夫

瓦維洛夫(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Вавилов ,1887~1943),前蘇聯植物育種學家和遺傳學家。他對植物免疫學的研究導致他去深入研究栽培植物及其近緣野生種的種內分類學。其研究成果被收入到分多卷出版的《應用植物遺傳與育種文集》中,並由此而成為研究栽培植物的蘇聯學派。

他是公認的對植物種群研究作出最大貢獻的學者之一。他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一個假說: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應是其野生親緣種顯示最大適應性的地區。這個結論寫入了《栽培植物起源變異、免疫和繁育》一書中。此後他提出了世界12個栽培植物起源中心。


由於Т. Д.李森科斥責他兜售&34;,而遭到批判,於1940年被捕,1943年在獄中去世。

五、法布爾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1823年12月22日-1915年10月11日),法國博物學家、動物行為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文學家,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後世。身為現代昆蟲學的先驅,法布爾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聞名,雨果稱他為「昆蟲世界的荷馬」,被世人譽為&34;「昆蟲界的維吉爾」,因貧病交加於92歲逝世。


除了《昆蟲記》外法布爾共出版了95本十分暢銷的書,像1865年出版的LE CIEL(天空)一書便賣了11萬冊,有些書的銷售量甚至超過《昆蟲記》。除了寫書與觀察昆蟲之外法布爾也是一位優秀的真菌學家和畫家曾繪製採集到的七百種蕈菇張張都是一流之作,他還留下了許多詩作並為之譜曲。一直到人生最後十年,法布爾的科學成就才逐漸受到法國與國際的肯定。


六、米丘林


伊萬·弗拉基米洛維奇·米丘林(Иван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Мичурин, Ivan Vladimirovich Michurin)是蘇聯卓越的園藝學家,米丘林學說的創始人。自20歲起從事植物育種工作達60年之久。提出關於動搖遺傳性、定向培育、遠緣雜交、無性雜交和馴化等改變植物遺傳性的原則和方法,培育出300多個果樹新品種。曾為蘇聯科學院名譽院士和蘇聯農業科學院院士。著有《工作原理和方法》《六十年工作總結》等。


米丘林是上個世紀俄國最偉大的生物學家。在那個時候,如果有哪個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兩個新品種,那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而米丘林卻發現了300多個新品種。我們知道,米丘林不但把南方果樹、漿果及其他植物的生長界限向北擴展了一千公裡,更重要的是他為辯證唯物論的生物科學奠定了一個堅強的基礎。、

七、路易斯·巴斯德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年12月27日出生於法國東爾城,畢業於巴黎大學,信仰天主教,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愛國化學家,1895年9月28日逝世。

他研究了微生物的類型、習性、營養、繁殖、作用等,把微生物的研究從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形態轉移到研究微生物的生理途徑上來,從而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


此外,他在戰勝狂犬病、雞霍亂、炭疽病、蠶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英國醫生李斯特並據此解決了創口感染問題。從此,整個醫學邁進了細菌學時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美國學者麥克·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巴斯德名列第12位,可見其在人類歷史上巨大的影響力。其發明的巴氏消毒法直至現在仍被應用。

八、卡米洛·高爾基


卡米洛·高爾基(Camillo Golgi),傑出的神經解剖學家、神經組織學家和病理學家。他創立了著名的鉻酸鹽--硝酸銀方法,為研究中樞神經系統開闢了廣闊和道路。現代生物科學的基礎理論之一--神經元學說,是在他的研究基礎上建立的。他在1906年與卡哈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物學和醫學獎,是當時義大利享有世界聲譽的醫學科學家。


二十世紀初,卡米洛·高爾基和西班牙生物組織學者桑地亞哥·拉蒙·卡哈爾開始對 腦的結構進行研究,發現人腦中神經細胞具有複雜精巧的結構。他們的研究奠定了現代神經學的基礎(並發現了海馬體),並因此同時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自此以後,神經科學的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九、約翰·梅納德·史密斯


約翰·梅納德·史密斯(John Maynard Smith; 1920—2004)是一位舉世聞名的英國進化生物學家,著有許多關於進化的書籍,既有科學性的也有面向大眾的。他著名的研究工作是比較博弈論與進化&34;之間的的相似性,這種策略會發生生物層面上,以維持物種的生存。


梅納德·史密斯曾獲得多項國際榮譽,包括1986年達爾文獎章(Darwin Medal)1991年義大利巴仁獎(Balzan Prize)1995年林奈獎章(Linnean Medal)1999年科普利獎章(Copley Medal)和克雷福德生物科學獎(The Crafoord Prize)以及2001年的京都獎(Kyoto Prize)。其代表作《演化與博弈論》是演化博弈論領域的經典著作。

為了紀念這位理論生物學巨匠,蘇塞克斯大學將生命科學大樓改名為&34;。歐洲演化生物學會還設立了&34;,用以獎勵演化生物學領域的青年學者。

十、談家楨


談家楨(1909.9.15-2008.11.1),浙江寧波人,國際遺傳學家、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

談家楨從事遺傳學研究和教學七十餘年,發表了100餘篇學術論文。發現瓢蟲色斑遺傳的&34;,被認為是經典遺傳學發展的重要補充和現代綜合進化理論的關鍵論據。


20世紀50年代,他在復旦大學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和第一個生命科學學院,被譽為&34;。 他最早將&34;一詞帶入中文。

相關焦點

  • 世界十大生物學家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世界上十大生物學家,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本排名僅供閱讀,並非正式排名,無先後、高低之分,不喜勿噴。)九、童第周(T.C.Tung,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生物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奠基人
  • 盤點中國十大生命科學領軍人物
    國內十大領軍生命科學家(1)王曉東,美國科學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大陸留學生中的第一位美國科學院士,在細胞調亡的生化代謝信號途徑的研究中成績卓越,他的科研論文質量非常高,引用率也非常高,
  • 美國探索外星人計劃(SETI)無果而終,中國天眼通過驗收
    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對地球之外的智慧生命,對地外文明世界的思考與探索,始終有一種經久不衰的張力。1960年,法蘭克·德雷克(Frank Donald Drake)等人利用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的射電望遠鏡,首次實施地外文明探索計劃,這項計劃被稱為奧茲瑪計劃(Project Ozma)。
  • 基於哪些原因,天文生物學家相信會在火星上發現生命(一)
    火星現在看起來是荒原之地,且對生命不夠友好。但很久之前,火星並不是這樣的。曾經,火星比現在暖和,它表面還有河流,湖泊和海洋。這樣的環境,甚至都有可能孕育出火星人或者其它形式的智慧生物。科學家們從不斷收集的信息來看,火星不僅理論上適宜生命的存活,甚至很可能是地外生命的家園。
  • Sbike動植物百科:中國十大名花排行(最著名的花卉)
    這十種名貴又美麗的地方名花,分別包含著中國不同層面的精神文化底蘊,有深厚而濃重的歷史內涵,各自在花卉界獨樹一幟,標誌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非凡意義。這些花中,我國享有梅花、桂花、荷花的國際登錄權。而這十大名花又有什麼寓意、花語及雅稱呢?來了解一下吧!
  • 閃耀的群星——世界十大著名化學家(有一個還是中國人)
    :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國科學家,發現化學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是紐蘭茲,門捷列夫是後來經過總結,改進得出現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並據以預見了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
  • 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聖人,三位來自中國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聖人,三位來自中國 聖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人,他們對於人類思想的影響是很重大,雖然過去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但依舊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世界十大聖人,為世界的發展和思想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時至今日,他們仍站在人類的至高點。
  • 世界十大著名海峽(二)看看你知道多少
    上一次我們講了世界十大著名海峽的其中五個,今天我們來看看另外五個吧!在歷史上,朝鮮海峽發生過多次海戰,最著名的便是20世紀初的對馬海戰,由此可見,朝鮮海峽的戰略地位還是非常重要的。德雷克海峽連接著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但是由於受到極地氣候的影響,這裡經常會有狂風巨浪,還有冰山漂浮其中,給航行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 基於哪些原因,天文生物學家相信會在火星上發現生命(二)
    沒有它們,地球上的生命將不復存在。因此在1984年,當科學家在火星的南極發現了隕石,它上面爬滿了有機化學物質時,這引起了大家極大的興趣和疑問:這些有機化學物質是來自於火星上的生命嗎?發現了有機化合物,並不能證明火星上就有了生命,因為儘管生命是有機化合物的重要來源-但卻不是唯一的來源。地質過程也會產生有機化合物。例如,火山爆發有時會噴出有機化合物到環境中。因此發現有機化學物質可能是火星曾經存在過生命,但也不能百分百確定。
  • 中國十大著名科學家,你知道幾個?
    中國十大著名科學家,你知道幾個?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他是吳越王錢鏐的第三十三代世孫。錢學森出生於上海,祖籍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他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他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更是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獲得者,有「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稱。因為錢學森回國效力(是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爭取下),使得中國的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他的代表作有《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講義》,《星際航行概論》,《論系統工程》。
  • 世界著名生物學家鄧興旺回沅探親訪友
    並希望鄧院士以後有時間有機會的話,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沅陵一中、二中等高中學生上一堂生動的勵志教育課,鼓勵沅陵兒女發奮有為,不畏艱苦,追求理想,實現中國夢想。鄧興旺院士表示:在美國求學工作數十年,最難忘懷的是家鄉沅陵,家鄉沅陵的山水養育了我。今後有為家鄉獻計出力的機會,一定為家鄉辦事出力,以不負家鄉沅陵的養育之恩,力所能及幫助家鄉人民把沅陵建設得更美好更繁榮更和諧。
  • 地外生命探索的最大熱門——歐羅巴(木衛2)
    作者:太空生物學·黃媂科學界對於外星生命的好奇和想像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也沒有停止過對外星生命的探索,很長時間以來,火星都是地外生命探索的首選目標,原因很簡單它和地球太像了,首先它和地球是鄰居而且有著同樣的大氣層,有著一年四季的變化,也都有水等等,但是自1960年以來,人類通過近50次的火星探測,每一次的發現都不能證明火星生命的存在,幾乎每一次的希望重新點燃又被很快澆滅
  • 中國現代著名人物30個中國十大現代傑出人物事跡
    對中國貢獻巨大的人物、中國現代著名人物30個、影響當代中國50位名人、中國十大著名人物、中國近代100名名人、中國現代傑出人物事跡、中國現代50個傑出人物、近代中國十大影響人物;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諾zhi
  • 透過生物學家的眼睛看世界
    作為生物老師,如果有機會,我想去生物學家的大腦裡,透過他們的眼睛去看世界,去體會生物學家是如何發現和思考問題的。最近,有幸讀到了一本經典科普著作,那就是中信出版社再版的《細胞生命的禮讚》。本書是科學和文學的完美結合,讀起來引發思考,開闊思路,不停地感嘆:原來還可以這樣看世界!書中的案例和思考非常適合被開發為教學素材。
  • 著名生物學家李曉江教授「遭解僱,被捕,宣判」始末
    5月11日,美國司法部發布新聞稱,著名華人生物學家、前美國埃默裡大學終身教授李曉江被美國某地方法院判為重罪,緩刑一年,罰款35089美元。然而讓人氣憤的是,美方指控李曉江教授的罪名只是未如實披露個人稅收。這與去年5月份,埃默裡大學突然解僱並關閉李曉江實驗室聲稱的原因「未充分披露來自國外的基金以及同中國科研機構的合作範圍」卻非常不同。
  • 一個生物學家對生命之謎不懈追問:物質與意識、第六感、量子糾纏
    好了, 回到生命認知這個主題上,其實人類所有的探索,無非就兩個方向:一是向內,對人類自己,也就是對「生命」的探索;另一個就是向外,對我們生存的外部環境,也就是對宇宙萬物的探索。(因為沒找到視頻,故只能以文字形式呈現)。『人物介紹』、施一公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教授。2015年9月,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2018年4月16日,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
  • 高維時空的演繹(13)探索宇宙
    高維時空的演繹(13)探索宇宙 (天雲) 近代科學迅猛發展,從標準物理模型的61種基本粒子的組成、量子態的波粒特性的形成、引力場與量子力學的結合,到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平行宇宙、黑洞的原理,再到暗物質、
  • 條件極差的地表深處竟有生命存在,這是否對探索外星生命有幫助?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小濤和你聊科技,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條件極差的地表深處竟有生命存在,這是否對探索外星生命有幫助?地球內部又黑又暗還高壓的環境下被很多人認為是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不過最近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報導說,在地表深處發現有有1650億到250億噸的微生物。該團隊正根據該發現來重新定義到底怎樣的環境才是適宜生命生存的環境。這些發現「迫使我們重新構想生命可以存在的邊界,」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的微生物學家Karen Lloyd說。勞埃德是深碳觀測站(DCO)的成員,該組織由全球1000多名地質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組成的協作網絡,揭示了埋藏在地球內的生命。
  • 著名結構生物學家克比爾卡曾受聘清華客座教授
    來源:科學時報  近日,著名結構生物學家Brian Kobilka(布萊恩·克比爾卡)教授受聘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同期GPCR(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即G蛋白偶聯受體)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辦。
  • 中國科協公布2018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光明網訊(記者肖春芳) 1月2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18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國際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構建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皰疹病毒的組裝和致病機理」「靈長類動物發育和壽命調控關鍵通路獲揭示」等成果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