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旱制旱 四川水田改種玉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8日 19:5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成都3月28日電(記者黃毅)27日一大早,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盤龍鎮三教堂村農婦張慶英就來到自家的田裡,忙著把玉米苗周圍的雜草除掉,準備給玉米苗施肥提苗。而在去年,張慶英家的這塊水田還種著水稻,今年春旱,張慶英在當地農技人員的指導下,把這塊水田改成旱地,種上了玉米、春洋芋等旱作作物。
沿318國道在嘉陵區西行,許多過去的水田變成了如今的旱地,玉米苗、春洋芋苗長勢喜人。地處川東北丘陵區的嘉陵區,今年發生嚴重的春旱。面對旱情,嘉陵區號召農民水路不通走旱路,今年的春耕來得特別早。
嘉陵區農業局副局長青永林告訴記者,從今年1月20日開始,該區就號召農民備耕,所有的農技人員進村入戶指導農民把靠天吃飯的水田改成旱地,並發展高效旱作作物。過去一年一熟的水田已變成一年多熟的旱地:目前間作種植玉米、春洋芋;玉米收穫後種蔬菜,春洋芋收穫後種夏大豆;夏大豆收穫後再種秋洋芋。這可是嘉陵區農技人員近年來探索出來的適合當地的高效旱作作物種植模式,每畝比光種水稻的水田可增收1000至1500元。據了解,嘉陵區今年春耕已有8萬畝水田改成了旱地。
三教堂村黨支部書記青松說,全村大部分水田靠天吃飯,去年大旱,水稻大幅減產,一些水田顆粒無收。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今年春耕,全村220畝水田有180畝改成了旱地。
正在地裡幹活的張慶英同記者擺起龍門陣:水田改成旱地後,種植的旱作作物抗旱災、風災的能力強,收成會不錯。旱地還可以多種幾季莊稼,累是累點,可收入高了,我們農民高興。
責編: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