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指標
根據研究,春玉米不同生育時期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土壤水分必須達到最大田間持水量的以下指標:出苗~拔節65%~70%;拔節~抽雄70%~75%;抽雄~開花末期75%~80%;灌漿期70%~75%。當土壤水降到下限值時應進行灌溉。
植株形態指標
當土壤水分不能滿足春玉米蒸騰消耗的生理需水時,晴天中午春玉米上下部葉片出現萎蔫現象,但夜間又恢復正常,這種萎蔫現象叫做「暫時萎蔫」,這就是需要灌水的生理指標,要立即進行灌溉。如夜間不能恢復稱「永久萎蔫」時,進行灌水為時晚矣。
生理指標
(1)葉片膨壓
葉片相對膨壓是生產上採用較多的測定植株水分盈虧的指標。植株缺水,葉水勢降低,相對膨壓相應降低。研究認為,玉米在水分臨界期前後,植株從上向下第5片葉相對膨壓為95%時,表示供水適宜;膨壓低於85%時,表示輕度缺水,膨壓為75%時,表示嚴重缺水。
(2)葉片水勢
葉水勢在供水不足時變小,乾旱越重,葉片水勢越小。玉米需水臨界期前後,在晴天上午7~9時,若葉片水勢降至-0.7~-0.8MPa時,應立即進行灌溉。當葉片水勢為-1.0MPa時,葉片出現暫時性萎蔫;葉水勢在-1.5MPa時,葉片出現永久性萎蔫,葉水勢在-2.4MPa時,可能造成植株死亡。
灌水時期
(1)播前灌水 又稱底墒水或蓄水灌溉,實踐證明,適宜的土壤水分不但能保證玉米適時播種出全苗,也為幼苗茁壯生長創造條件。春玉米播前灌水宜冬灌或早春灌,冬灌比春灌增產10%左右,灌水量1200~1500m3/hm2。也可採取帶茬播種而後澆蒙頭水。套種玉米有的在灌麥黃水後播種,也有的先播種後澆麥黃水。
(2)拔節期灌水 內蒙古春玉米6月中旬進入拔節期,為促進春玉米生長發育,結合追施拔節肥灌拔節水。灌水量750~900m3/hm2。
(3)大喇叭期灌水 此時雌穗進入小花分化期,進入玉米需水臨界期的始期,對水分要求增多,結合追施穗肥灌孕穗水,可防止「卡脖旱」,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促使氣生根的發生,減少小花退化,縮短雌雄花的出現間隔,利於授粉結實。灌水量1050~1200m3/hm2。
(4)抽穗開花期灌水 抽穗開花正值盛暑,日照長,氣溫高,綠葉蒸騰最強,耗水強度最大,是玉米需水臨界期,結合補施粒肥適時灌水,增加行間溼度,提高花粉生活力,利於授粉提高結實率,增加光合作用強度,使更多養分向果穗中轉移。研究表明,如開花期乾旱不及時灌水,會大幅度減產。灌水量1200~1350m3/hm2。
(5)灌漿期灌水 玉米開花授粉後進入子粒形成和灌漿階段,為使光合產物順利向子粒中運輸,減少子粒敗育,提高粒重,要適時灌水,以防止葉片早衰,延長葉片功能期,提高光合強度。灌水量1050~1200m3/hm2。如此時雨水可滿足玉米生育要求,也可不灌水。
灌水方法
灌水方法 有畦灌、溝灌和噴灌三種。
(1)畦灌 一般自流灌區畦長30~lOOm,畦寬應與農業機具工作寬度相適應。多為2~3m,每畝約5~10個畦。畦灌適宜地面坡度為0.001%~0.003%之間。
(2)溝灌 在玉米行間開溝灌水,溝灌適宜的坡度為0.003%~0.008%。灌水溝的間距應結合玉米的行距確定,但由於土質不同,灌水溝的溼潤範圍不一樣,在輕質土壤多為50~60cm,中質土為60~65cm,重質土為65~70cm。灌水溝的長度一般為30~50m。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灌溉所試驗,溝灌的全生育期灌溉定額為2940m3/hm2,產量7009.5kg/hm2。隔溝灌的定額只有1470m3/hm2,畝產也達6030kg/hm2。可作為水源不足地區或旱年灌溉的參考。
(3)噴灌 是一種先進的灌水方法。噴灌不產生深層滲漏和地表徑流而節水,對地形適應性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為保證噴灌質量,應根據當地土壤和生育時期確定噴灌強度,如砂土、砂壤土、壤土,粘土,其噴灌強度分別為20mm/h,15mm/h、12mm/h,8m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