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量灌溉:挑戰農業節水極限

2021-01-09 中國水利

  □本報通訊員 王亮

  我國目前常用節水灌溉方法主要有渠道防滲、噴灌、滲灌和滴灌等,都需要人為控制灌溉時機和灌水量,是「被動式」灌溉。如何做到讓水分按照植物需求供給?痕量灌溉技術有哪些特點和優勢?本報就此採訪了瀋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副院長鄒洪濤。

  變「灌」為「吸」

  讓水分「按需供給」

  問:痕量灌溉技術中的「痕量」是什麼意思?

  鄒洪濤:「痕量」在化學上指極小的量,少得只有一點兒痕跡,比「微量」還要小。以起源於以色列的滴灌技術為代表的微量灌溉,是近些年農業節水技術的典範,但在很多研究者眼中即便是微量灌溉,仍不夠節水,仍有改進的空間。痕量灌溉技術是一項新的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大到規模化荒漠造林,小到家庭盆景種植,都可以利用它。

  問:這項技術是如何做到更加節水的?最核心的奧秘是什麼?

  鄒洪濤:灌溉是調節農田土壤水分狀況的重要措施。當農田土壤水分不足時,就必須人為地將水分輸送到植物根系,滿足作物對水分的需求。痕量灌溉技術將作物「被灌水」轉變為作物「自主吸水」,將出水管埋設於作物根部,依靠土壤毛細管作用調節水分供給,使作物根系周圍的土壤水分含量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最大限度減少了水分地表蒸發和地下深層滲漏。

  這項技術的核心在於控水頭(也稱無耗能水泵),其中的控水頭腔中設有一粗一細兩層濾膜,出水口處由很多根並列在一起的納米材料(起到毛細管的作用)填充。在灌溉時,控水頭中的水在與土壤接觸後,水分依靠在管內的表面張力和毛細管力,被土壤中的毛細孔隙自動抽出。植物根系及土壤的吸水能力隨著植物自身對水量需求的大小而自動調節,可以保證連續不間斷、均勻、適量地向植物根系土層提供有效供水。

  不怕堵不怕蟲

  還可改善作物品質

  問:以前在使用滴灌技術時曾經出現過堵塞問題,嚴重影響滴灌性能甚至造成系統報廢,原因是滴灌系統本身對灌溉的水質要求較高,痕量灌溉技術能避免堵塞發生嗎?

  鄒洪濤:一般來說,灌溉輸水管產生堵塞的原因有物理性堵塞、生物性堵塞、植物根系生長造成的堵塞及水分倒吸造成的堵塞。按照設計,這項技術通過設置合理的濾膜與出水口毛細管頭面積比,降低濾膜的透水流速,當面積比超過臨界值後,濾膜幾乎無法堵塞。在濾膜阻擋下的雜質會稀鬆地堆砌在濾膜表面,不僅不會阻擋緩速的水流,反而會變成一層層新濾膜,而更大顆粒的雜質由於濾膜微孔過小,也無法堵塞濾膜。而且,控水頭濾膜攔截的雜質會受到來自管道中動蕩水流的攪動,雜質無法附著在濾膜上,成功避免了物理性堵塞。

  此外,輸配水管網淺埋於地下後,管道內外溫度相對恆定,有效避免了因灌溉水質硬度偏大時,化學物質結晶析出附著在管道內壁,堵塞控水頭現象的發生。同時,輸配水管網淺埋於地表下,處於黑暗不見光狀態,致使藻類及其他微生物不易生存,有效避免了生物性堵塞問題。

  一般來說,植物根系都會朝水源方向生長以汲取更多水分,造成根系堵塞出水孔的現象。在這項技術中,控水頭的出口是由很多並列在一起的納米材料填充而成的,其間隙遠遠小於植物根系直徑,避免了因植物根系伸入出水口引起的堵塞。

  問:與其他灌溉技術相比,痕量灌溉還有哪些優勢?

  鄒洪濤:這項技術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它還具有降低雜草發生率,防止因灌溉造成土壤退化,抑制病蟲害等優點。痕量灌溉具有局部、均勻、少量持續灌溉等特點,埋於地下的管道在完成灌溉的同時,極大地保證了地表的乾燥程度,有效減少了地表雜草的發生。而且這項技術,不會像溝灌、噴灌那樣造成土壤板結、泛鹼的現象,它會使水肥在作物根系層土壤裡上下縱橫,緩慢擴散,不會破壞土壤結構。

  城市農村兩相宜

  乾旱地區效果更顯著

  問:痕量灌溉技術具有獨特的優勢,它將被應用在農業生產或城市生活的哪些方面?

  鄒洪濤:痕量灌溉技術為農林業,包括精耕農業、旱作農業、氣候乾旱惡劣地區的野外種植綠化作業提供了極大便利。比如在用於樹木種植時,埋在果樹根系周圍的痕量灌溉管,一次埋入可多年使用,一般無需維護。使用時打開閘門即可對千畝果園進行灌溉,也可同時進行施肥。痕量灌溉可用於乾旱地區植樹、種草、防風、固沙等,也可用於溫室、大棚蔬菜生產,在冬季可以降低大棚內溼度,減少植物病蟲害的發生,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採用痕量灌溉技術進行城市綠化能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節省人工和勞動力。

  問:以東北地區的遼寧省為例,您覺得這項技術是否適合該省的環境?

  鄒洪濤:遼寧是農業大省,也是水資源短預設份,尤其近年來乾旱少雨等極端天氣頻繁,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很大影響。節水技術在遼寧的農業生產上應用是大勢所趨,尤其在遼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應用節水技術效果會更加顯著。

  痕量灌溉耗水量少,能按照植物耗水規律適時、適量、均勻而又緩慢地供水,沒有蒸發或滲漏損失,能夠使植物根系層土壤長期保持在最佳水分、通氣狀態,所以也可以應用在水資源短缺的乾旱、半乾旱地區的農業及林業種植與開發上,特別適合在過去無法栽培植物的環境中使用,如應用於沙漠化防治領域。它的誕生也為生態與環境建設和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新路徑。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13年9月10日)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痕量灌溉打造農業節水增效新天地
    依靠這種技術,可以在地下進行水肥一體化灌溉作業,並且能夠任意降低流量以滿足作物的最佳需求,避免了水肥的地表揮發和地下滲漏。 「痕量灌溉,是繼微量灌溉(微灌)之後的更低更穩定出水的地下灌溉技術。它解決了地下水肥一體化出水不均、滴頭堵塞等難題,具有同等產量下比滴灌節水約50%、節肥30%以上的能力,還可以減少農藥化肥殘留、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品質。希望未來能夠得到大規模的推廣。」
  • 節水灌溉:助力現代農業發展
    億畝,但是還遠遠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要繼續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全面實施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行動。該省嚴格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農業用水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推動促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針對農業用水比重較高、用水管理方式粗放等問題,結合不同地區的特點實施有針對性的節水措施。扶持節水灌溉設施設備的科技創新、規模化生產和推廣應用,推動節水技術與農藝農技相融合,有效促進高效節水農業發展。
  • 新疆痕灌技術讓農業「節水增效」
    當地農業水利部門鑑定,相同產量僅用了傳統灌溉不到四成的水,在缺少乾旱的新疆推廣前景可觀。這項技術由華中科技大學痕量灌溉研究中心歷時10多年研發成功。痕灌研究中心主任諸鈞教授介紹,痕量灌溉技術是將裝有控水頭的管材埋設在農作物根部,依靠土壤的毛細力作用自動調節水分供給,使農作物由「被補水」變為「主動吸水」。
  • 李國英副部長調研痕量灌溉技術(組圖)
    考察痕量灌溉管帶生產線現場查看痕量灌溉技術應用情況  本站訊 1月29日,李國英副部長赴北京市海澱區北安河村工業大院和蘇家坨鎮前沙澗村農場調研痕量灌溉技術。  痕量灌溉技術是華中科技大學痕量灌溉研究中心、北京普泉科技有限公司歷時10多年研發的高效節水灌溉新技術。此項技術一改傳統的灌溉理念,將「作物被灌水」轉變為「作物自主吸水」,將附著「控水頭」的管帶埋設於作物根部,依靠土壤毛細力作用自動調節水分供給,使作物根系周圍的土壤水分含量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減少水分地表蒸發和地下深層滲漏,具有較高的節水效率,並使作物產量穩定或有所提高。
  • 華中科技大學痕量灌溉技術可使荒漠變良田
    過去連灌木都很難種植成活的地方,現在創造出盎然綠意的,正是一種全新的節水灌溉技術——「痕量灌溉技術」。    「最初種植這林子時,我們很忐忑不安,」林子的主人老段說:「按照以往的經驗,用以色列先進的滴灌技術,我們每天至少也得用80噸水,而且還未必能保證樹木的成活率。偶然使用了痕量灌溉技術,200畝地每天用水只需要30噸。
  • 華中科大取得痕量灌溉技術多項突破—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魯偉 通訊員餘璐遙)記者日前從新疆水利廳與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聯合召開的「痕量灌溉在極端乾旱地區適宜性研討會
  • 中國節水灌溉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一、農戶節水灌溉技術採用行為分析    二、農戶節水灌溉技術採用因素分析    三、水價對農業節水灌溉行業的影響第二章 中國節水灌溉行業市場環境分析  第一節 節水灌溉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一、《國家農業節水綱要(2012-2020年)》    二、《全國節水灌溉規劃》    三、《2016-
  • 節水農業:向生物節水和工程節水要答案
    而超過 60% 的水資源都耗費在農業用水上。今年是《國家農業節水綱要(2012 — 2020 年)》實施的最後一年。回顧我國農業節水成效,中國工程院院士山侖日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我國農業節水已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農業節水要向生物節水和工程節水要答案。農業節水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的重要方向。
  • [公告]碧水源: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灌區節水灌溉工程...
    根據《阿魯科爾沁旗「十三五」國民經濟發展綱要》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把節水型灌溉農業放在國民經濟建設的首位。為了加快白音花灌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和改造渠系配套工程項目,擴大有效灌溉面積,實現水資源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和優化配置,構建節水型灌溉農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與水和諧發展的戰備目標。
  • 澄江市撫仙湖徑流區山區農業高效節水減排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2020年12月30日,澄江市水利局組織召開澄江市撫仙湖徑流區山區農業高效節水減排項目竣工驗收會議,對撫仙湖徑流區山區農業高效節水減排項目進行竣工驗收。澄江市水利局、農業農村局、財政局、九村鎮等相關部門人員和項目參建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驗收工作組通過現場實地查看和驗收資料查閱、聽取項目各參建單位工作匯報的方式,對工程建設內容完成情況、工程質量、竣工資料等內容認真查驗,並對撫仙湖徑流區山區農業高效節水減排項目後期的移交、管護和運行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 用事實說話:生物節水大有作為
    2.生物節水研究學科地位日趨上升 從以上生物節水發展來看,生物節水從文章中的一個簡單詞句,到一篇論文的題目,確實是開拓中的蹊徑,再到現在關注熱潮,還並非是研究熱潮,經歷了15年艱難的歷程。近年來生物節水研究的科學意義逐漸引起科學家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生物節水學科地位日趨上升,令人振奮,這是我們從事水資源和生物節水研究等方面科研人員的機遇與挑戰!
  • 發力農業科技服務 大禹節水上半年淨利潤增逾兩成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大禹節水8月27日晚間發布半年報。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43億元,同比增長7.4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722.67萬元,同比增長21.12%。
  • 我愛方案網上架新一代土壤水分快速檢測儀,實現農業科學灌溉
    我愛方案網上架新一代土壤水分快速檢測儀,實現農業科學灌溉 2020年11月30日來源:我愛方案網 提要:它是科學地控制調節土壤水分狀況進行節水灌溉、實現科學用水和灌溉自動化的基礎。而快速、準確地測定農田土壤水分對於探明作物生長發育期內土壤水分盈虧,以便做出灌溉、施肥決策或排水措施等具有重要意義。土壤水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影響因素,土壤水分也是研究農業乾旱及作物乾旱的重要參數,是節水農業中的重要指標。
  • 安徽固鎮:做好節水文章 增添生態魅力
    安徽省固鎮縣在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中始終堅持「節水優先、強化監管」,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和技術,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實施全社會節水行動,推動縣域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0年,固鎮縣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47.87個百分點和26個百分點,治水節水成效明顯。
  • 海口建成高標準農田42.6萬畝 將開展火山荔枝等特色作物高效節水灌溉
    目前,海口市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42.6萬畝,佔全市基本農田面積的52.6%,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節水灌溉、水土保持、防洪除澇和人畜飲水等各項工程都有了長足的發展。2020年,海口市進一步加大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投入,農業農村部門實施了農業菜田改造等續建項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急需維修農田基礎設施改造項目、農田基礎設施管護試點、編制高標準農田建設「十四五」規劃五大任務,總投資21788.16萬元。2019年海口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已全面竣工。
  • 土壤水分測量傳感器,是節水農業中的重要指標
    打開APP 土壤水分測量傳感器,是節水農業中的重要指標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9-11 10:12:30 土壤水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影響因素,土壤水分也是研究農業乾旱及作物乾旱的重要參數,是節水農業中的重要指標。
  • 太陽能能灌溉的優勢與應用!
    太陽能在農業中的使用正變得越來越普遍,並且由這種可再生能源產生的能量可以用於農場或當地電網,從而為農民提供額外的收入。 農業中最受益於太陽能的領域之一是灌溉,特別是在乾旱地區。主要原因是使用太陽灌溉,這種是一個良性循環:當陽光普照時,它為灌溉系統提供食物,我們知道,當太陽照射很多時,作物需要更多的水。因此,在實際需要時可以獲得大量的能量。
  • 灌溉超聲波流量計平和工作原理廣州順儀
    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將起到極大的作用,對推動農業和經濟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作用。節水灌溉技術是比傳統的灌溉技術明顯節約用水與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與制度等的總稱。我國發展節水灌溉技術的歷史幾乎與我國近代灌溉的歷史一樣長,因為只要談到灌溉就要考慮節水,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而水是靠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工程流到地裡,是農作物旱澇保收的重要保證,更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是提高農業綜合能力的一項關鍵的重要措施,那麼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
  • 玉米灌溉的指標與灌溉技術
    當土壤水降到下限值時應進行灌溉。植株形態指標當土壤水分不能滿足春玉米蒸騰消耗的生理需水時,晴天中午春玉米上下部葉片出現萎蔫現象,但夜間又恢復正常,這種萎蔫現象叫做「暫時萎蔫」,這就是需要灌水的生理指標,要立即進行灌溉。如夜間不能恢復稱「永久萎蔫」時,進行灌水為時晚矣。
  • 農業水價分級、分類、分檔
    積極推行分類水價,統籌考慮區域內農業發展政策、用水量、農業生產效益等,區分不同的農業種養結構、缺水程度、供水來源,積極推行分類水價。經濟作物和養殖業用水價格應高於其他用水類型;對按照政策應當限制用水的,可以實行特殊加價制度;要使地下水用水成本高於當地地表水成本,適當提高地下水保護區用水價格。逐步推行分檔水價,按照「多用水多付費」的原則,以定額內用水量作為基準,合理確定階梯和加價幅度,促進農業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