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的「穀物之王」為何是玉米而非大米?

2020-11-26 人民網

原標題:美媒:中國的「穀物之王」為何是玉米而非大米?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5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的穀物之王為什麼是玉米,而不是大米?長期以來,大米都是中國飲食的一種文化符號。大米最早由亞洲農民於8000年前開始種植,目前它已成為全世界最主要的主食之一,並且是中國種植面積最廣的農作物。

  但是近年來,在中國,玉米已經搶了大米的風頭,成為中國最主要的農作物。這並不是因為中國人突然對玉米有了食慾,而是因為玉米被用來飼養家畜。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過去25年間,中國的玉米產量提高了近125%,而大米產量僅增加了7%。這種變化背後是中國人對肉食需求的增長,因為大多數的玉米都被用來飼養豬、雞和牛。

  隨著更多的中國人開始在城市生活,其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中國的中產階級有更多的錢用來消費。美國農業部專門研究中國農業生產的資深經濟學家弗雷德 吉爾(音譯)說:「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和農村生活方式之間的區別逐漸變得模糊,人們在城市和鄉村之間不斷穿梭。」

  目前,中國生產並消費全世界一半的豬肉。在中國,每年要屠殺約7億頭豬,相當於每兩名中國人一年要吃一頭豬,而這些豬都要靠玉米和其他穀物來餵養。在二十世紀以前,中國人飲食中90%以上的卡路裡都來自大米、小麥、小米和豆類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如今,中國人的飲食中更多的是肉類,但這並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

  在發展中國家,動物蛋白越來越受歡迎。但是,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起帶頭的作用,而玉米是其目前最主要的「開路者」。

  在中國,玉米並不是新的物種。但是自從公元1500年玉米被從美洲引入中國之後,玉米的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玉米曾經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主食,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如今的東北人認為玉米是鄉下人的食物。1940年,中國約2/3的玉米被用作食物,但是如今60%的玉米都被用來餵養動物,只有10%的玉米被食用或用作種子。在中國的集市上,你會看到玉米味的糖果和玉米形狀的冰激淋,而且中國的肯德基店也在賣玉米棒。剩餘30%的玉米主要被用來進行工業加工,如酒精、甜味劑和化學製品。

  但是,生產更多的玉米也有一定的缺點。跟其他農作物相比,種植玉米需要使用更多的化肥。在中國東北,許多農民已經放棄大豆,改種玉米。這會增加農民的收入,但是需要在地裡施更多的化肥。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中國的化肥消耗量約佔全世界化肥消耗總量的30%。

  此外,中國的農民很少會輪流種植作物,這會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因為單一的種植方式無法讓土壤中的氮養分得到補充。吉爾說:「玉米或許是全世界種植面積最廣的單一作物。」在美國,農民會輪流種植玉米和大豆,豆類有助於保持土壤中的氮含量。

  不過,種植玉米有助於應對環境問題。在北京的周邊地區,政府通過獎勵措施鼓勵當地農民改種玉米,以改善該地區的水質。雖然玉米種植需要大量的肥料,但是和大米相比,玉米不需要很多的水分,而且可以減少養分流失。改種玉米減少了北京主要水庫的汙染,居民用水變得更加安全了。

  中國政府也在採取其他環境治理措施,努力減少化肥的使用。中國農業部開展了一次土壤測試項目,建議農民在不同的地區使用不同的化肥。2005-2011年間,中國的化肥使用量減少了770萬噸,阻止了近518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世界銀行可持續發展司農業與農村發展部主任爾根 沃蓋爾(音譯)對中國的農業發展現狀表示樂觀。他說:「中國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在採取環境保護措施,這為全世界的農業和食品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用的經驗。」(作者:凱爾西 諾瓦科夫斯基,譯者:杜曉菲)

相關焦點

  • 別再只吃大米!9種穀物排行榜,藜麥僅排第9,小米第4,第1名是它
    導讀:別再只吃大米!9種穀物排行榜,藜麥僅排第9,小米第4,第1名是它生活中你是否會「養生」?前段時間,小簡團隊對所有穀物做了一個排名,「越吃越長壽」的穀物排行榜,在9種穀物的排行榜中,我們經常吃的大米,並不在榜單上,而被視為「最全營養」的小米,也僅僅排在第3位,第1名是完全沒想到,竟然是它……第9名:藜麥,產自於南美洲,英文名字Quinoa,被譽為「營養黃金」
  • 穀物糧食夏天為何易生蟲?生了蟲的糧食還可以吃嗎?
    《黃帝內經·素問》中說:「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穀物糧食作為營養金字塔的「塔基」,在膳食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那麼穀物糧食究竟為什麼會長蟲呢?長了蟲的還能吃麼?怎樣才能防止長蟲?下面就向您一一道來:  超市中常見的穀物糧食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紅米、黑米、玉米、燕麥、蕎麥、麵粉等品種。常見的穀物糧食中,大米與小米作為原料型穀物食品,一般可直接烹飪食用;而小麥、玉米和燕麥等加工型的穀物糧食,需要研磨成粉或者軋製成片進行食用。
  • 高粱、玉米、大米釀的酒哪個好喝,區別在哪?
    現代釀酒技術的迅速發展,讓高粱作為釀酒糧食的這種獨領風騷的局面開始改變,目前,玉米、大米都已經成為了釀酒白酒的首選材料。各種糧食釀造出來的白酒各有特點:大米淨、玉米甜、高粱香。玉米釀酒玉米在我國種植面積廣泛,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釀造原料之一,玉米的胚芽中脂肪含量高,發酵後易產生邪雜味(即玉米味),有經驗者釀酒都會做熟料,熟料固態發酵,空氣中眾多的生物參與反應生成眾多微量成分,能有效中和這種邪雜味,從而釀製出更加美味香甜的玉米燒。
  • 重磅乾貨:當前全球糧食貿易格局分析報告(玉米、小麥、大豆、大米...
    這些都是老牌大米出口國面對新的市場格局需要作出的調整。  玉米進口結構的變化  中國作為國際玉米市場上新興的潛力買家,近期的舉動牽扯著幾大主要出口國的心。從2010年開始,我國玉米進口突破百萬噸,去年為520萬噸,已成為全球第五大玉米進口國。
  • 國內2億人吃不上飯,非要把大米低價賣給中國
    印度在今年的疫情中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原本印度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對外貿易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要依賴穀物出口,但問題是,印度國內有2億人吃不上飯的情況下,他們還非要把大米低價出售給中國,印度到底打的什麼算盤呢?我們買這些米有什麼用?
  • 每斤進口僅1元,中國近30年來首次進口印度大米!越南優勢不再?
    來源:金十數據印度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中國則相反,是最大的大米進口國,不過長期以來,中國進口的大米主要來自周邊東南亞國家,未曾進口印度的大米。但據英媒最新消息,日前中國已開始進口印度大米,為至少30年來首次。那麼,原因是什麼?
  • 為何選玉米為末日穀物原來還有這操作
    影片中描述的植物枯萎病末日,只剩下玉米勉強能種植。這裡為何選用玉米作為末日穀物,其實是很講究的,玉米有一個奇怪的別稱,叫做「外星植物」,現實中科學家就玉米的發源地和野生玉米起過很大爭執,在這就不展開了。
  • 媽媽必須知道的秋季穀物!寶寶養五臟,身體倍兒棒!
    說起穀物,許多人想到的就是米、麥,其實穀物的種類非常豐富。它不僅有著獨特的質樸和清香的味道,而且秋季用穀物來煲粥或者入湯,味道愈加特別。「貼秋膘」不意味著非要用肉類食物來達到,其實用五穀雜糧也是可以辦到得,而且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利。穀物還有一個很棒的作用就是可以養護五臟,所以對於秋季需要養好腸胃的小朋友來說,五穀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為什麼大米放久了就會生蟲,這些蟲子都是哪裡來的呢?
    要知道大米長蟲子這件事情也是非常的常見,長蟲子的大米往往都放了兩三年了,一般來說人們在大米當中看到的蟲子,要麼是白色的小蟲,要麼是帶甲殼的黑色的小蟲,這兩種蟲子其實都是一種叫做米象的蟲子。只不過是不同的成長階段呈現出來了不同形態,這種蟲子有很多種叫法,而且這種蟲子也是非常的小,往往人類都會看不見這種蟲子,不僅僅只會出現在大米當中,還會出現在其他的穀物裡面,這種蟲子會利用嘴把穀物鑽一個洞,然後鑽到穀物裡面產卵,而且這種蟲子還會用分泌物把這個洞給堵住,一般來說一粒大米當中要是有一個米粒兒有空洞就說明,這一包大米肯定有不少的蟲子,而且玉米也是一樣,看玉米上面如果有一個空洞的話
  • 隔夜飯的價值(上)-大米澱粉結構_中國食品_食品資訊_食品夥伴網
    然而在澱粉類食物中,也是有親疏區別,一直以來,中國國家膳食推薦總是鼓勵人們多吃粗糧,用玉米,高粱,紅薯,土豆等等多樣化的含澱粉類食物時不時的替代米飯,麵條等精糧。     那麼精糧為何被嫌棄呢?     以大米為例,大米在去殼後,有一層糠層,下面這張圖中大約是指糊粉層加穀皮籠統的稱呼,大米蛋白質,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和脂肪都在這一層,如果帶有這些營養物質的大米的狀態叫做糙米。
  • 米糠比玉米更加便宜,為何沒有大規模代替玉米拿來餵牛?
    養牛的精飼料裡面玉米佔主要的成分,小牛犢的時候比重可以達到60%,而到了育肥後期,玉米的含量能夠達到80%左右。這決定著玉米在養殖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玉米廉價營養又高的確很好用,只不過隨著養殖業的發展,現在玉米出現了短缺的情況,太過於依賴玉米變成一件壞事,讓養殖戶措手不及。
  • 俄媒:尼泊爾出售中國捐贈賑災大米 收入納入政府基金會
    參考消息網7月7日報導 俄媒援引法新社報導稱,消息顯示,尼泊爾將中國與孟加拉國捐獻給其用於地震後災民的大米賣掉,雖然此前人道組織曾對其發出過警告。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7月7日報導,據悉,人道主義機構進行了警告,並聲明那些地震受災的居民們可能還在承受著飢餓的折磨。
  • 五塊錢一根的黑玉米,真正玉米之王,甜糯可口,好吃到爆!
    山好水好人好,才能培育出真正玉米之王!五塊錢一根的黑玉米,花青素之王,甜糯好吃,爆賣100萬根【黑玉米不火,天理難容!】輕輕咬下黑玉米,滿口香、甜、軟、糯,身體都要隨著米粒的嚼動緩緩搖擺起來。口感沒得說!咬一口香糯綿軟!非常順滑!香嫩!黑玉米是糯玉米的一種,是正八經的非轉基因產品!老少皆宜~!黑玉米比普通的糯玉米更加好吃,這得益於它得天獨厚的原產地。
  • 【解讀】中國新主糧為何是馬鈴薯?
    在中國糧食產量近年來屢創新高的情況下,中國這一糧食戰略頗受全球關注。一些外媒評價,中國將便宜的馬鈴薯視為解決21世紀糧食安全問題的方案。中國為何要尋找新主糧?在過去幾年中,中國玉米、小麥和大米的進口量都在翻倍增長。中國的玉米進口在2012年達到520.7萬噸,小麥進口達368.9萬噸,大米則達到231.6萬噸。
  • 科學網—科學家揭開玉米身世之謎
    本報訊 玉米是一種馴化作物。與小麥、水稻有明顯的野生近緣種不同,人們很難找到果實顆粒分排密布在玉米軸上的野生品種。
  • 大米放久了起「米蟲」,米蟲哪裡來?怎麼防?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米、麵粉等食物如果存放不當,經常會起蟲子,我們會發現有的是灰褐色的硬殼蟲,有的是軟的白色蟲還有蟲絲。米蟲怎麼來的?這兩種蟲又是什麼蟲?今天帶科學密探—潮帶大家了解米蟲!「米蟲」不僅僅在大米中有,是廣泛存在於玉米、小麥、水稻、高粱、麵粉、豆類等穀物。其成蟲啃食穀物顆粒,幼蟲在穀物內部蛀食。由於其生長繁殖速度很快,為害甚廣,地理分布可以遍布全世界,而在我國,則主要分布在南方。所以,我們在大米、麵粉中看到的灰褐色硬殼蟲和白色的軟體蟲事實上是一種蟲子叫米象。
  • 相關食品安全標準中玉米赤黴烯酮解讀
    玉米赤黴烯酮(Zearalenone,ZEN)又稱為F-2毒素,主要是由禾穀鐮刀菌、尖孢鐮刀菌、木賊鐮刀菌、雪腐鐮刀菌等菌種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主要存在於易受到真菌汙染的玉米、小麥、高粱、大米等穀物中。
  • 玉米雖常吃,這種「黑玉米」卻不常有,不僅顏色另類,營養也更高
    玉米是我們國家很常見,大家也經常會吃的一種食物,因為他口感香甜軟糯,煮著吃烤著吃都不錯,所以也是我們身邊最受歡迎的一種穀物,除了大米和麵粉這樣的主食之外,我們大家餐桌上消費最多的穀物就是玉米了。但是玉米雖然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大家經常會吃到這種黑玉米,卻不常有,我們平時吃到的玉米一般都是黃顏色或者是白顏色,比如水果,玉米,粘玉米,還有一些土玉米,這些玉米雖然說品種不一,但是大體上都離不開黃色和白色,所以裡邊的營養價值也比較類似,只不過是口感有一些區別。然而這種黑玉米不僅是顏色跟其他的玉米有很大的不同,非常另類,就連營養價值和口感也是獨樹一幟。
  • 英媒:中國電商資源分布不均 縣城像歐洲村裡像非洲
    原標題:英媒:中國電商資源分布不均 縣城像歐洲村裡像非洲  英國路透社7月30日報導,原題:中國農村顧客正在他人幫助下網購 程永浩(音)回到離開20年的河南老家,在村裡開了家小賣部幫助村民們網購。隨著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們斥巨資打造服務「哨所」以開發兩倍於美國的龐大市場,阿里巴巴正豪賭中國的農村電商業務並在各地招賢納士,程就是眾多應聘者之一。   儘管在其第一季度網上訂單中,來自農村地區的訂單量還不到1/10,但農村電商業務的增速正令大城市相形見絀。前景確實誘人,但在收穫回報前,須先教會農村居民們——通常年齡較大、收入低且不熟悉技術——如何淘貨和購買。
  • 常說的五穀,你知道是哪五種穀物嗎
    基於這種使用場景,我知道五穀豐登是描述穀物收穫的一個好詞,但是我還沒有完全理解什麼是穀物,而且還有大多數人和我一樣不知道五穀豐登收穫的是哪五種穀物。有很多人說是稻、粟、黍、菽、麥,也有人說是麻、粟、黍、菽、麥大米米飯,也就是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