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細胞生物都很小?別這麼認為!你一頓飯未必能吃得完一個細胞

2020-12-04 騰訊網

說到單細胞生物,我們都會想到草履蟲,綠藻之類的生物,通常我們都會直觀的認為單細胞生物都是非常微小的,人的眼睛都無法直接看到,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並非如此,只能說大部分的單細胞生物都非常微小,人的眼睛無法直接看到,但是也有極小部分的單細胞生物是比較大的,甚至是大到了驚人的程度。

在我們的直觀意識中,單細胞生物就是一個細胞,一個細胞能有多大呢?人的身體中的細胞數量是可以用萬億做單位來計算的,在人體的各種細胞中,卵細胞體積是最大的,據說達到了肉眼可見的程度,直徑可達0.1~0.2毫米,但是生物學家認為,卵生的鳥類與爬行類動物所下的蛋實際上也是一個卵細胞(包括受過精的卵細胞),很顯然人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卵細胞的體積比鳥類和爬行類的下的蛋的體積差得遠了。

比如我們常見的雞蛋,其中的蛋黃部分如果受過精的話,在合適的溫度等環境條件下能發育成小雞,而這個蛋黃在沒有受精前就是一個單細胞,蛋黃表面有一層很薄的膜,叫蛋黃膜,它本質上就是細胞的細胞膜,裡面的蛋黃有黃卵黃與白卵黃,中間是卵黃心,上面有一個白色的小圓盤,是細胞核所在的地方,而蛋黃外面的蛋清、系帶、蛋殼、殼膜都是非細胞結構,所以很顯然,一個雞蛋就是一個完整的細胞呀!

雞蛋很常見,它的個頭相對於草履蟲來說十分巨大了吧!吃幾個煮熟的雞蛋就能吃飽了,能想像嗎?我們吃了幾個細胞,就吃飽了!

不過雞蛋一旦受精後,就會成為由精子細胞和卵子細胞組成的受精卵,接著就會開始分裂發育形成胚胎,其中的細胞就會漸漸多了起來。

雞蛋是雞的一個生命階段,本身就是有生命活性的,因此也可以被看作一個生物體,當然鴕鳥蛋的個頭更大,最大的鴕鳥蛋可達1.5公斤,可以看作是比雞蛋大得多的的單細胞生物,而如果把鴕鳥蛋做成美食,一個這樣的單細胞就足夠我們吃飽了,恐怕很多人一頓飯都未必吃得完呢。

那麼我們不說鳥類和爬行動物下的蛋,但說現實中有沒有常態下的單細胞生命體呢?其實也是有的,比如變形蟲,這種小動物體長一般在5~20釐米之間,最大的超過20釐米,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它就是一種單細胞生物,雖然它和草履蟲綠藻等都屬於單細胞生物,但很顯然變形蟲的體積要大多了,而且研究發現它已經具有很多多細胞生物的能力。

不過變形蟲並非最大的單細胞生物,不少藻類和真菌類也是單細胞生物,如杉葉蕨藻,長度可達一米以上,還有水族店裡售賣的鹿角海藻、綠葡萄藻、大羽毛藻都屬於蕨藻屬。

綠葡萄藻

真菌類的蘑菇的個頭也可以長得非常大,再比如靈芝、木耳、銀耳,能想像它們都是單細胞菌類嗎?

或有很多朋友無法理解為什麼這些變形蟲、蕨藻類植物和真菌都是單細胞生物呢?其實這和單細胞生物的一些生命特性有關,我們知道當物體體積增大時,其表面積增加的並不是很大,但是較大的表面積有利於細胞從外界環境獲得營養成分,所以有一些單細胞生物為了增加表面積,把體積也進化得比較大,所以才有了這些體積較大的單細胞生物。

那麼為什麼絕大多數的單細胞生物都很小呢?這是由於較大的體積也需要消耗並且排出更多的營養物質,代謝活動也相應增加,單細胞所能延伸的功能也增加了帶來某些方面傷害的可能,並不利於單細胞生物的存活,所以絕大部分的單細胞生物個頭還都是很小的,而且更多的生物種類拋棄了單細胞發展的模式,選擇了多細胞功能分化組合的發展方向,所以大多數的大體積生物都是多細胞生物。

相關焦點

  • 誰說單細胞生物很微小?這些單細胞生物大到超乎你的想像
    引言:在我們的認知中,單細胞生物的大小和多細胞生物的大小比起來簡直就可以忽略不計,這是否代表所有的單細胞生物都非常微小呢?其實不然,自然界中還是存在許多相對較大的單細胞生物,它們有些的大小比一個籃球還要大。
  • 這兩種生物,一個可以堅持兩月不吃,另一個一輩子只吃一頓飯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目前世界上存在的最能抗餓的生物,我們都知道一個正常的人,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也就最多能撐7天,也聽說印度有一位老人喝了一滴長生水,已經70年不吃不喝了,而且依舊活蹦亂跳的,說實話還不知道真的假的,如果有了解真相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說一下們這裡先謝謝了。
  • 李榮浩一天只吃一頓飯,月瘦16斤,這樣吃靠譜嗎?
    有人說:身心再怎麼疲憊不堪,我們也要吃好一日三餐,一頓不吃就餓得慌。大部分人覺得,餓一頓就會餓壞肚子,得膽結石等等問題。實際上,大部分現在的腸胃問題都是吃壞的,而不是餓壞的。而且,節食給她的身體帶來了一些副作用,她掉發很嚴重,總是感覺很累,節食讓她感到很痛苦,她甚至以為自己會永遠這麼胖下去。有一天,她決定只吃一頓飯,來滿足一天所需的全部營養和熱量,雖然這聽起來很極端,但她還是這樣做了。
  • 人們以為單細胞生物很弱小,實際上有一種單細胞生物大到難以形容
    但是在很多時候,沒人能給我們擔任旁觀者,這個時候,就需要多思考、多對比,也許你就能發現這個世界的另一面了。近年來,外出旅遊已經成為許多人娛樂消遣的活動,帶起了不少旅遊地區的發展。有心理學家提議稱,假如有能力的話,最好是每個月出門旅遊一次,這樣不僅能夠恰當地釋放壓力,同時又能開拓視野,認知和了解更多的事物。
  • 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小菜一碟?
    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是以單細胞的形式出現的,後來才進化出多細胞生物。最早的單細胞生物出現在大約35億年前,而多細胞生物出現的時間則要晚得多,最新的研究表明,最早可能出現於大約21億年前。這就是說,從單細胞進化到多細胞,大自然用了差不多14億年的時間。
  • 和女同事一起吃飯,她一頓飯吃這麼多,為什麼一點都不胖啊?
    大爺,你這樣做不好吧~!2、又騙我去喝酒,都幾次了,每一次都是男代駕把我送回家!3、這是學習的陣地,就算是被水淹了,還是要堅守在此呀。4、大哥的坐騎是什麼?飛得又高又穩,高科技啊!5、就衝你們這架勢,新娘子今天很有可能嫁不出去了......
  • 人體最大的細胞是卵細胞,那麼世界上最大的單細胞生物是什麼?
    巨型阿米巴蟲是一種單細胞生物,直徑超過10釐米,可能是真正意義上最大的單細胞生物;有些課本中把鴕鳥蛋當作最大的單細胞,實際上鴕鳥蛋只能算不完整的細胞;另外,杉葉蕨藻雖然共用一個巨大的細胞,但是內部存在很多細胞核,本質上也不能算單細胞生物。
  • 人們以為單細胞生物很弱小,實際上很多單細胞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
    大自然千奇百怪,無所不有,只要你用心去研究分析,你的世界觀隨時會被顛覆刷新。接下來我們就以一個案例來探討下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單細胞生物,顧名思義,即是指體內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經常會聚集成為細胞集落。而單細胞生物又分為有核和無核的單細胞,主要組成部分有線粒體、高爾基體、核糖體、細胞膜(動物)、細胞壁(植物)以及細胞質等等。
  • 跨越了40億年的生命史詩(從單細胞到人類)
    比如倆細胞都要繁殖,這個時候來敵人了,比如說來了個頭更大的倆細胞生物。這就得跑啊,但都在繁殖,忙著複製DNA呢,都跑不了,這不得被吃嗎。所以,多細胞生物就進化出了分工。比如一個細胞負責繁殖,另一個細胞只負責時刻準備逃跑。分工後發現生存機率提升了,然後基因就留傳下來了。
  • Nature重磅:新研究顛覆了單細胞生物進化多細胞生物的核心理論
    單細胞生物怎麼進化成多細胞生物?在進化史上,有許多重大的轉變,從微觀的單細胞世界向多細胞動物世界的飛躍,就是其中之一。長期存在的觀點認為:多細胞動物是從類似現代海綿細胞的單細胞祖先進化而來的。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6月12日發表在《nature》最新研究結果,顛覆了生物學家對動物進化史長達一個世紀的理解。
  • 沒有顯微鏡還想觀察細胞?這些超乎想像的「巨無霸」單細胞生物絕對...
    可是我們看到單細胞生物不需要複雜的組織器官也能夠很好地生存,那麼是否存在「單細胞大象」呢? 生物課本曾告訴我們,細胞通過細胞膜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其體積與表面積之比限制了自身體積的增大。細胞體積的變大會影響其胞內外物質交換的能力,導致胞內得不到充足的養分,產生的廢物也難以及時排出。因而細胞的直徑一般在10-200微米之間。
  • 初中生物《單細胞生物》這樣複習,應該沒有問題
    第四節 《單細胞生物》一、常見的單細胞生物:眼蟲(含有葉綠體)、大腸桿菌、酵母菌、草履蟲、變形蟲、衣藻。如果在實驗室觀察單細胞生物,你認為正確的方法是( D )A、用放大鏡觀察 B、用電子顯微鏡觀察 C
  • 單細胞生物是簡單的代名詞?不!
    不可小覷的單細胞 曾幾何時,單細胞生物獨霸著整個星球。在大約30億年的時間裡,一代代單細胞生物只在彼此之間相互為食、生長和繁殖。它們在原始的水域和陸地上繁衍生息,在地球上的各個生態位上形成複雜而動態的生態系統。大約到了6億年前,有的甚至跨越了邊界,成為了多細胞生物。
  • 「吃你的早餐,這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
    有人認為:「早餐是金,午餐是銀,晚餐是銅」。每天堅持吃營養早餐,則是延年益壽的要素之一。早餐,猶如雪中送炭,能使激素分泌很快進入潮高,並給嗷嗷待哺的腦細胞提供渴望得到的能源,猶如解凍的「電源開關」,及時地給大腦接通了活動所需的電流。「吃你的早餐。這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早餐的科學搭配:營養專家認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每天吃一頓好的早餐,可使人長壽。
  • 一頓飯吃20磅雞肉?這個400多斤的大力士,一個月餐費就得兩萬塊
    對於一個正常體重(70kg)的男性來說,一日三餐的飲食總熱量攝入不會超過3000大卡,1800-2400大卡是正常量,換算下來食物並不多,大概2.5-3磅左右,但是職業健美選手或者大力士為了保持自己的狀態,需要吃更多的食物,比如好萊塢巨星巨石強森,他每天要吃7頓飯,總計14磅食物,由於都是低脂食物所以攝入大約7000大卡熱量,
  • 從單細胞開始,滿足你所有的好奇心!貓貓狗狗完整進化史(上)
    你還能知道原來貓狗分家並沒有多長時間歷史。不過呢,圖有點多,建議連WiFi。顏值一言難盡的它們如果你的那些生物知識,還沒有完全還給老師,那你一定記得:除了病毒,所有的生物都是單細胞生物變的。可是我們要告訴你,你的老師說的,其實是其實是對的第一隻…第一頭…匹…第一位單細胞生物出現的時候,還是35億年前。35億年啊,太長的時間,如果你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35億年已經足夠你在地球和太陽之間溜達兩三萬個來回。
  • 高1米70重173斤女生減肥,每天只吃一頓飯,1周後看她能減多少斤
    很多小夥伴都開始上班了,即使暫時沒有離復工也不遠了。你在進行心理準備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管理一下自己的體重和身材,和一個月沒見過的同事們見面你是不是也很有壓力呢?這時你可能需要一種簡單快捷的減肥方式。
  • 多細胞動物可能並非單細胞進化而來
    也就是說,動物王國所有細胞的「高祖母」可能並非單細胞,而是與幹細胞非常相似。最新發現將有助人類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幹細胞以及癌症。  昆士蘭大學教授伯尼·德根領導的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這一發現顛覆了生物學家數百年來對動物進化的認知——多細胞動物是從一個單細胞祖先進化而來的,這種單細胞祖先類似於被稱為領細胞的現代海綿細胞。
  • 不需要顯微鏡就可以觀察的「巨無霸」單細胞生物
    細胞體積的變大會影響其胞內外物質交換的能力,導致胞內得不到充足的養分,產生的廢物也難以及時排出。因而細胞的直徑一般在10-200微米之間。雞蛋的結構當然我們現在知道未受精的雞蛋蛋黃就是一個卵細胞,但這並非是一個生命體。
  • 當細胞「住」進細胞,在生物上真實發生的命運共同體
    合作不僅僅對人類重要;如果沒有與鄰近生物的大量互動,我們所熟知的生命將不復存在。我們星球上最早的居民都是單細胞生物。一些相鄰的單細胞結合到一起,開始以一個有機體形式共同生存,你中有我。它們都是單細胞原核生物,結構簡單 [1] ,個體微小,一般為1~10 µm,僅為真核細胞的十分之一至萬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