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穴名解——膀胱經腧穴 承山

2021-01-07 騰訊網

承山

【別名】  魚腹、肉柱、傷山、腸山、玉柱、魚陽、肉付、魚腰。

【定位】  在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

【特點】  屬足太陽膀胱經。

【主治】  痔疾,腳氣,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來源】  本穴最早見於《靈樞·衛氣》。

【釋詞】  承,有受義。《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屬皆從山。」在此山指軀體之高重。

【釋義】  以承筋之凸,喻山嶺之巔,本穴猶在山麓之夾谷,承山巔氣勢下行,當挺身直立時,則分肉更為明顯。質言之,本穴亦承於筋也。故亦治筋病。《神應經》:「在腿肚尖下,分肉間陷中。」是處形若山谷,因名承山。

【提要】  有舒筋利節之功,如腨腸肌轉筋,掐之則愈。《金針梅花詩鈔》承山條:「兩腨任重可承山。」《銅人》:針七分,灸五壯,得氣即瀉,速出針。治頭熱、鼻衄、疝氣、腹痛、痔腫、便血、霍亂轉筋、痞痛等疾。現代研究證明,針刺承山穴對室性早搏有效。用低頻電脈衝刺激承山,配至陰穴,發現感傳出現後 1 ~ 2小時,尿量增多,尿中 Na +、 K +及環磷酸腺苷皆有升高。

相關焦點

  • 針灸穴名解——膀胱經腧穴 委陽
    【提要】  有舒筋利節之功,其所治症為胸滿、腋下腫、身熱,筋急、瘻厥、小便淋漓,以其有關膀胱、腎兩經之病。——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針灸穴名解——任脈腧穴 璇璣
    【來源】  本穴最早見於《甲乙經》。 【釋詞】  璇,《說文》:「璇,美玉也。」《山海經·中山經》:「又東北二十裡曰升山……其中多璇玉。」又同璿。《史記索引》引馬融云:「璿,美玉也。璣,《說文》:「璣,珠不圓也。」《楚辭·七諫·謬諫》:「玉與石其同匱兮,貫魚眼與珠現。」王逸註:「廉隅為磯。」璣,渾天儀,可旋轉,故曰機。
  • 中醫腧穴名稱釋義,最直接了當地幫你搞清經絡和腧穴
    中醫經絡和腧穴是中醫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一條經絡還可弄清,幾個腧穴還可了知,但人體有十二正經加上衝任督帶、陰陽維脈,陰陽蹺脈等二十多條經脈,且相互交叉聯絡,更添冗雜,然相比於這些經絡,經絡上的穴位更是難搞,因為這些腧穴是用來闡釋和定位這些經絡的走向、相互關係以及功能主治等的,如果你曾對中醫經絡腧穴略有涉獵
  • 經穴之腰痛有救了,可祛風化溼,強健腰膝的環跳穴!
    【環跳穴】環跳穴為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這兩條陽經的交會穴,穴內陽氣健旺,是疏導下肢膽經、膀胱經經氣的關鍵腧穴。環跳。環,一種圓形而中間有孔的玉器或一串連環中的一節,此指穴內物質為天部肺金特性的涼溼之氣。跳,跳動也,陽之健也,指穴內陽氣健盛。環跳名意指膽經水溼在此大量氣化為天部陽氣。
  • 淺談十二經脈與十二經筋
    導讀:經筋系統與經脈系統是兩個相輔相成的系統,是經絡學說的相對獨立的組成部分,既往教材認為「十二經筋是經絡系統在肢體外周的連屬部分」,將兩者混為一談不利於經筋和經脈理論的研究和應用。十二經筋與十二經脈相伴循行,兩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在病理上相互影響。
  • 安軍明教授談穴位養生 ——承山:痔瘡患者看過來!
    安軍明教授談穴位養生 ——承山:痔瘡患者看過來!來源:西安市中醫醫院原標題:《安軍明教授談穴位養生 ——承山:痔瘡患者看過來!》
  • 艾灸取穴之「五輸穴」應用五:足太陽膀胱經五輸穴詳解!
    膀胱經屬於陽經,根據陽經五輸穴的五行歸屬原則:井金、滎水、輸木、經火、合土,至陰穴五行屬金,足通谷穴五行屬水,束骨穴五行屬木,崑崙穴五行屬火,委中穴五行屬土。接下來跟著掌門師兄一起來具體了解膀胱經上的這五個輸穴吧。一、膀胱經的井穴:至陰穴根據: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生者稱為母,被生者稱為子)的五行判斷準則。
  • 給膀胱洗個熱水澡,讓癌細胞無處可逃!
    這項新的治療技術順利開展,給膀胱腫瘤患者帶來了振奮人心的希望和期盼! 為什麼會有膀胱熱灌注化療? 眾所周知,膀胱腫瘤因其特殊的生物學行為,儘管目前相關手術不斷改進,而且術後可以輔助灌注化療藥物或者卡介苗,但膀胱癌術後復發率依然高居不下,很多患者往往需行多次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手術甚至膀胱全切,讓廣大患者不勝其煩。
  • 對話王慶偉:神經源性膀胱的診斷及治療
    其中,適當的容量衡量的標準就是膀胱感覺,包括初始感覺有尿,正常想排尿和強烈想排尿感覺的膀胱容量,還有膀胱穩定性要良好;膀胱內壓力不能過高則需要要求膀胱有很好的彈性,即順應性,可以理解為隨著膀胱尿液充盈,彈性越好,則膀胱內壓力變化越小,其對上尿路損害的風險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