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軍明教授談穴位養生 ——承山:痔瘡患者看過來!

2021-01-07 澎湃新聞
安軍明教授談穴位養生 ——承山:痔瘡患者看過來!

2020-07-25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痔瘡是指以肛門內外出現小肉狀突出物,排便時出血、脫出、腫痛為主症的病證。古有「十人九痔」之說,這種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痔瘡確實是臨床上很常見的一種肛腸疾病。據國內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它的發病率佔肛腸疾病的87.25%,居於首位。男女老少皆可發病,但以成年人為主要人群。

根據痔瘡與肛門齒狀線的位置關係,臨床上將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由於所患痔瘡類型的不同,在臨床中的症狀表現也會有所不同,其中一部分患者毫無症狀,或僅有異物感,也有一部分患者會表現出排便時出血,或甚至伴有肛門處疼痛、腫脹、瘙癢等症。

中醫學認為,該病多因臟腑本虛,兼因久坐久立、負重遠行、或長期便秘、或瀉痢日久、或臨廁久蹲、或過食辛辣醇酒厚味、或勞倦胎產等因素,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溼熱下迫大腸,瘀血阻滯肛門而發病。因此,該病的治療以清利溼熱、化瘀止血為主。

那什麼穴位有這樣的功效呢?安軍明教授推薦――承山穴,因為該穴能清瀉肛腸溼熱、消腫止痛、化瘀止血,是臨床上治療痔瘡的重要穴位之一。該穴的位置在小腿後區,腓腸肌兩肌腹與肌腱交角處。

承山穴的刺激方法多用拇指按揉,方法是以大拇指指端著力於穴位處,做輕柔緩和的環旋運動,以穴位有明顯酸脹感但無疼痛感為度,每次3-5分鐘。也可以用刮痧板進行刮痧,方法是在承山穴處塗抹上刮痧油,刮痧時用力要均勻,力度由輕到重,能承受為度,以皮膚出現潮紅、紫紅色等顏色變化,或出現丘疹樣斑點、條索狀斑塊等形態變化,並伴有局部熱感或輕微疼痛為度。

此外,對於排便時出血、血色鮮紅的痔瘡患者,可以結合口服收斂止血的槐角丸;如果是痔核脫出、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者,可以結合口服補氣升提的補中益氣丸;對於肛門墜脹疼痛者,可以結合使用消腫止痛的五倍子湯煎湯燻洗患處。五倍子湯由五倍子、樸硝、桑寄生、蓮房、荊芥各30克組成,如果伴有瘙癢者,還可加入適量的花椒。

最後,安軍明教授溫馨提示:第一,要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防止便秘,蹲廁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肛門部瘀血。第二,避免久坐久立,要進行適當的活動,並經常做肛門括約肌運動,可以起到防治痔瘡的作用。第三,注意調和飲食,多喝水,多食蔬菜和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第四,該病一定要與直腸癌相鑑別,如果發現大便帶血,並同時伴有黏液,甚至有特殊臭味者,應及時到醫院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來源:西安市中醫醫院

原標題:《安軍明教授談穴位養生 ——承山:痔瘡患者看過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承山穴,專業醫生告訴你,它不止治小腿疼痛,也是治療痔瘡的要穴
    今天的穴位科普,我們來講下承山穴,從名字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穴位,承受著山的重量。承山穴歸屬足太陽膀胱經,在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承山穴具有治療痔瘡,轉筋,腳氣,便秘,腰痛的作用。解剖來看,這邊扎進去,滿滿的是肌肉。針體穿過皮膚→淺筋膜→深筋膜→腓腸肌兩肌腹下緣→比目魚肌。支配該皮區的神經是腓腸內側皮神經。來聊聊它的作用機理及運用。承山乃足太陽膀胱經穴,具輸布陽氣、舒筋通絡、調理腸腑、涼血療痔之功,為治療腰腿痛、痔瘡、便秘、腳氣病之要穴。
  • 身體若有6種表現,十有八九是「脾溼」,不妨灸透5個穴位
    下面我們來說說,在日常養生中比較常用的5個祛除「脾溼」的穴位,供大家學習參考。 同時,這個穴位也是祛除脾溼的一個重要穴位。 同時,陰陵泉穴是脾經的合穴,從五行來看,這個穴位屬水,也是祛除脾溼的重要穴位之一。
  • 尷尬羞赧的大便頻繁,按摩身上的幾個穴位也能搞定!
    ,冬天怕冷,再有,痰多,大便溼,且可能一日多次,夜尿較多,如果嚴重的話可能會在咳嗽時候又尿流出,結果全中,患者高興了,我繼續往下說,您可能有腳氣,中,不用看也知道您小腿迎面骨按一按,肯定一按一個坑,結果,中。
  • 承山穴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去除人體溼氣的最好的穴位,解遊泳抽筋
    承山穴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去除困擾現代人健康的最大頑症——人體溼氣的最好的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紅豆粥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為什麼呢?承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溼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散逸。遊泳的時候,人的小腿肚子會抽筋,這是因為人在水裡感受了寒溼之邪,這時,也只要趕緊揉一揉承山,抽筋的症狀就會緩解或者消失。
  • 什麼是經絡養生?就是將這12個穴位用到「極致」
    經絡養生可以幫助我們疏通經絡、強筋健骨、除勞去煩、祛病延年。那麼到底什麼是經絡養生呢?大眾微健康的中醫專家告訴我們,經絡養生就是這12個穴位用到「極致」,快來看看吧!1、太淵穴太淵穴是肺經的原穴,屬手太陰肺經,位掌後腕橫紋橈側端,橈動脈側凹陷處。而肺又調節一身之氣,它的原穴必定氣血充足。
  • 身體穴位那麼多,經常按這幾個穴位,可以幫助身體「除溼」
    因此,經常提醒大家在對待溼氣的時候,應該先從自己的身體找原因,比如說一些分布在身體各處的穴位,也是我們解決溼氣的突破口。那麼,有哪些穴位是對身體「除溼」有效果的呢?經常去按一下,還真的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1.曲池穴有的人吃東西過後,會覺得脹氣,或者覺得自己腸胃總是不通暢,有些食物集於一處,造成了每頓飯都吃的不開心,更多的時候,這樣瘀滯會帶來溼氣過重的現象。
  • 經絡高清動圖,所有穴位都有!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
    經脈圖,所有穴位都有,養生必備1.任脈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2.督脈督脈立於脊椎中,監督氣血來運行;五臟六腑督脈宮,對應區域彎曲痛。3.足少陽膽經膽經褲線重疊行,分泌紊亂變神經;嗜睡液汗疲倦態,腋窩腫脹後腦痛。
  • 痔瘡,取八髎穴、會陽穴、長強穴、承山穴!
    痔瘡是由於肛門內外靜脈曲張、血管腫脹所引起的。長期久坐、久站、便秘、腹瀉等都有可能引發痔瘡的症狀。通過穴位按摩可以促進患部的血液循環,消腫散結,同時增進胃腸的蠕動,避免便秘的發生。對於年老體弱者還有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 針灸穴名解——膀胱經腧穴 承山
    承山 【別名】  魚腹、肉柱、傷山、腸山、玉柱、魚陽、肉付、魚腰。是處形若山谷,因名承山。 【提要】  有舒筋利節之功,如腨腸肌轉筋,掐之則愈。《金針梅花詩鈔》承山條:「兩腨任重可承山。」《銅人》:針七分,灸五壯,得氣即瀉,速出針。治頭熱、鼻衄、疝氣、腹痛、痔腫、便血、霍亂轉筋、痞痛等疾。現代研究證明,針刺承山穴對室性早搏有效。
  • 濫用「斷腸草」痔瘡患者險斷腸
    本報訊 家在福州的郭先生一直患有痔瘡,不久前他聽信草根偏方,自己買來針筒往肛門處注射草根汁液,導致重度昏迷,所幸及時送醫院搶救過來。郭先生近日到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複查,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  郭先生三十出頭,得了痔瘡後一直煩惱不已。當聽說用一種草根煮水再用熱氣燻就可以治好痔瘡後,他很心動,到山上挖來了這種草根。
  • 痔瘡的「死對頭」找到了,沒事吃兩口在配上一物,痔瘡繞路走,生活有...
    痔瘡與我們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比如說經常吃辣、經常便秘、大便時間長、久坐久站都很容易患上痔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儘量避免這些可能誘發痔瘡的因素,也只有如此才可以有效避免痔瘡的發生。
  • 人體穴位的基本常識,特效穴位+ 實用穴位!
    一、人體穴位的基本常識 穴位、經絡是經典的傳統文化之一,許多具有道醫情結和武術情結的人對它都有極深的印象和好感人體有340個穴位,穴位與神經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穴位按摩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 但是,普通百姓真正了解穴位的並不太多。在自我健康意識越來越凸顯的今天,進行自我穴位按摩或給家人保健按摩非常有必要,也是一個健康好習慣的形成。
  • 督脈上的六個重要穴位,艾灸打通穴位可以旺盛氣血,預防重大疾病
    大家好,分享督脈上的六個重要穴位,只要大家能把這六個穴位艾灸到位,相信一方面生命力肯定更加的旺盛,另一方面的很多大的疾病可能也會遠離大家。那麼是哪六個穴位。第一個就是命門穴。這個穴位顧名思義,命門,生命之門戶主要作用就是提升我們人體的陽氣,並且這個穴位特別好找,就是在我們肚臍相對的背後。這個穴位屬於腎之根本,因為我們知道,這個穴位就是腎先天之根本,並且命門,他有改善我們腎的作用,所以說這個穴位的作用不言而喻。第二個穴位是大椎穴。
  • 程凱養生說: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穴位保健方法
    這麼多的分部就使得它的症狀出現是因人而異,千變萬化,每個自主神經紊亂的患者,他的症狀都是不大一樣的,有的人是以心慌,心悸為主的,有的是以出汗為主的,有的人是以情緒變化為主的,有的是以內臟功能的異常為主的,而這種植物神經和自主神經的紊亂影響了你腺體分泌的節律。
  • 最全經絡高清動圖,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能治病、也能防病!
    簡單地說,人體有12條經絡,一天有12個時辰,每個時辰敲打一條相應的經絡,能起到養生的作用。配合著按摩穴位,長期堅持,能延年益壽。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1任脈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