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的人,有時候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雖然有的時候,這些溼氣看似不怎麼重,但是一旦變重之後,問題就會接踵而至了。因此,經常提醒大家在對待溼氣的時候,應該先從自己的身體找原因,比如說一些分布在身體各處的穴位,也是我們解決溼氣的突破口。那麼,有哪些穴位是對身體「除溼」有效果的呢?經常去按一下,還真的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
1.曲池穴
有的人吃東西過後,會覺得脹氣,或者覺得自己腸胃總是不通暢,有些食物集於一處,造成了每頓飯都吃的不開心,更多的時候,這樣瘀滯會帶來溼氣過重的現象。這個時候,大家應該首先想到曲池穴,因為溼濁之氣聚集於此,所以可以在每次飯後,適當的在這個部位進行按壓,每次不要超過半個小時,只要保證在十五分鐘就可以了。另外,大家要知道它的正確位置,也就是我們肘部距離關節處約一公分以上的位置,用右手和左手進行交替按壓,效果會比較好。
2.承山穴
這個穴位與曲池穴剛好位置不同,前者在肘部,後者在膝部。一般來說,位於小腿的後側偏內側。所以大家可以在每次運動過後,或者是走路後,泡腳的時候,適當的對這個穴位進行按壓,效果會很不錯,而且還可以達到放鬆的效果。另外,隨膀胱經經水下行,產生的脾土微粒也會在此聚集,所以經常按壓還會運化水溼,幫助祛除身體多餘的溼氣。
3.巨闕穴
我們身體很多時候,溼氣都是聚集於此。所以當這個部位出現了問題之後,無論是對上,還是對下,都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另外,這個位置比較特殊,它位於我們胸口的正中位置,所以無論是飯後,還是運動後,以及在平時休息的時候,都可以將其作為按壓的點。另外,每次自行按壓的時候,要適當的注意力度,不要太滿,也不要太軟,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是最合宜的。如果有不舒服的時候,就要立即停下來。
【本文由「醫者榮耀」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慕秋,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