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的發展,帶動了產業鏈上眾多企業崛起,比如富士康、精測電子、藍思科技等。主要原因在於,在消費電子領域,市場公認蘋果公司對產品品質要求最高。能夠成為蘋果的供應商,側面反映出該企業的技術水平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在蘋果的供應商中,有一批專門提供智能製造設備的企業,它們保障了蘋果產品的高質量水平。
科創板開市後,這些企業逐漸登上資本市場舞臺,比如精研算法軟體的裝備製造商天準科技(688003)、面板檢測隱形冠軍華興源創(688001)、柔性電路板檢測專家燕麥科技、智能製造裝備龍頭博眾精工等。
那麼,作為蘋果產業鏈上的檢測裝備企業,它們究竟有何共同特點?其設備究竟有何先進性?除了服務蘋果之外,還能通過哪些方式獲得更大規模的成長?
精研技術提升檢測品質
電子產品檢測有許多非標準化需求:產品外殼、攝像頭、電源插口等,分別需要不同的檢測方式。這就導致,在消費電子這類高速迭代的領域中,對檢測設備的更替需求十分旺盛。因此,下遊應用場景呈現出高度細分的狀態,每一家工業檢測廠商都有自己較為專注的領域。而在自己專注的領域保持競爭力,成為了設備廠商的共同策略。
華興源創的優勢集中於LCD和OLED兩類屏幕的檢測。目前OLED關鍵技術仍被國外廠商壟斷,而華興源創率先研發出了「OLED顯示驅動Mura補償技術」。所謂Mura是指顯示屏生產過程中,由於材料、工藝等原因,會有部分產品顯示出亮度不均的現象。Mura補償技術則能使得產品亮度均勻,達到出廠質量標準。
憑藉優異的技術,2017年,華興源創研發出的OLED檢測設備,率先應用在了iPhone X的平板顯示器檢測中。受益於iPhoneX 的高銷量,華興源創2017年營收實現了大幅增長:從2016年的5.16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13.70億元,增長率為166%。
燕麥科技則專注於FPC測試。FPC是印製電路板的一種,在電子產品中起到保證各個元件電氣互聯的作用。近年來,為了迎合電子設備小型化、輕薄化的發展趨勢,FPC工藝逐漸支持製作多層板、盲孔等複雜工藝。因此,智慧型手機裡的指紋識別模塊、攝像頭、全面屏都出現了FPC身影。
2013年,燕麥科技在國內率先引入「線針針模技術」。線針結構簡單,可以依靠其金屬彈性確保接觸阻抗的穩定,測試通過率能達到98%,無故障運行頻次也從數萬次提升至50萬次。2015年,燕麥科技開始向蘋果公司大規模供貨,2016年到2018年,燕麥科技來自蘋果公司及其指定的採購訂單在燕麥科技營收佔比均超過40%。
博眾精工主要向蘋果提供組裝、檢測設備。由於iPhone更新換代時間短,對設備供應商在組裝、檢測等方面的技術迭代需求高。博眾精工與蘋果首次合作時,初始停機維護率較高,最高峰值達到1.5小時/天,之後結合客戶需求不斷升級,目前該類非標自動化設備停機維護率基本穩定在0.5小時/天,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博眾精工的「手機攝像頭支架模組自動貼裝線」,具備高速度、高精度貼裝的特點,產品貼合精度達到±0.02mm,最快速度達到2秒/顆產品,良率達到99.5%以上,充分滿足了蘋果的需求。
由此可見,由於蘋果公司對產品質量有較高要求。因此,其也將相應地對產線以及檢測設備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設備提供商來說,在技術上具備行業領先性,是其獲得蘋果青睞最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