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至12日,2020年的諾貝爾獎正在陸續揭曉中。
截止目前,有4位女性獲獎,包括1位物理獎、2位化學獎和1位文學獎。
安德裡亞·蓋茲
獲獎理由:
在「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的貢獻。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安德裡亞·蓋茲,被稱為「黑洞獵人」,她不僅是史上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第4位女性,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女天文學家。
路易絲·格麗克
獲獎理由:
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露易絲·格麗克,她的作品聚焦愛情、焦慮、生死、矛盾,像錐子一樣扎人。
埃曼紐爾·卡彭蒂耶(左)
詹妮弗·杜德納(右)
獲獎理由:
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兩位女科學家埃曼紐爾·卡彭蒂耶和詹妮弗·杜德納,她們的研究可以幫助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這也是諾貝爾科學獎項首度頒給一個全為女性科學家的組合。
於是有人感慨:女性佔了2020年諾貝爾獎的半邊天!
曾幾何時,「男性學理、女性學文」、「男性比女性更適合科研類工作」 之類的誤解和「性別刻板印象」一直妨礙著女性的學術和職業發展,在科學領域上,甚至潛移默化的劃出了一道「性別鴻溝」。
1901年到2018年期間,女性獲得諾貝爾獎的情況
從1901年到2019年,在935名諾貝爾獎得主中,只有53位女性獲獎者。而其中,獲得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女性,只有19位。
進入21世紀,女性獲獎的次數明顯上升,但仍遠遠少於男性。諾獎120年,女性得主僅佔5%!
1964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多蘿西·克勞福特·霍奇金,哪怕通過X射線破譯了青黴素、維生素B12、胰島素等物質的結構,卻依舊只被稱為「牛津主婦」、「三個孩子的母親」。
從求學、求職,直到成為頂級科學家的道路上,女性都要面對無數阻力。但現在越來越多女性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項,代表了當前的一種趨勢,這一趨勢將讓更多女性在科學領域發揮核心作用。
正如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埃曼紐爾·卡彭蒂耶所說:「我的願望是,這將為有志投身科學研究的年輕女性傳遞積極的信息,並向她們表明,女性也能通過她們的研究在科學界有所作為。」
諾貝爾獎——
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
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
這些頭戴諾貝爾獎「王冠」的女性,都是改變世界的柔軟力量。世界需要科學,科學需要女性的參與。
當年,諾貝爾在遺囑中寫道:這個獎項要表彰給「最有著價值的人」。
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的她們,就是最有價值的人。
讓我們看見她們,記住她們,讚美她們!
微博@聯合國婦女署
果殼、科技日報、參考消息
圖源網絡
編輯: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