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之子》,這部末世主題科幻片,另闢蹊徑地講述了人類的命運歸宿,並非亡於外星生物入侵、氣候變化或者小行星撞擊等等,而是人類喪失了繁衍能力,陷入因無法創造生命進而徹底絕望的大混亂中……
倘若結合2020這次新冠病毒疫情來看,隨著在全球持續蔓延,除了人心惶惶以外,絕望自殺者有之,趁機劫掠者有之,盲目搶購者有之,坐以待斃者有之,惡意甩鍋、散布流言甚至別有所圖者亦大有之……
若提前把整個疫情拍成一部紀錄片放在2019年放映,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是一部不錯的科幻片。
對比影片背景與當下的時情,是何其細思極恐的相似。疫情可控,也終將被控,但我們不得不認真反思,如果真遭遇如《人類之子》故事背景的那麼一天,人類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藉由6位觀影人的獨特視角,讓我們一起品味電影不同角度的深意——
人類的自毀源於愛的力量匱乏——王紅
從盧克和姬口中間接反映茱莉安對西奧的信任。看似分手的愛人,內心卻深藏信任與愛,但沒有勇氣和力量超越喪子的痛苦,愛是需要力量的。
在某種程度上,人類的自毀是因為愛的力量匱乏。明明內心有愛,卻沒有力量克服障礙,生發不了新的生命。
另外,茱莉安並不完全信任盧克等她的同事們,卻充分信任舊愛,這也很諷刺。說明維繫他們反對政府的信念是多麼的不牢固。
生命的延續需要信任與愛作為基礎,任何團體得以發展也需要這兩大因素。影片中,在賈斯帕家裡,說起20多年前朱莉安與西奧因為共同信念走在一起,並誕下愛情結晶。
最終孩子因感染流感而死亡,兩人也分道揚鑣。因愛聚,因痛分。
兩個如此堅定有信仰的人卻無法超越內在的傷痛,不歡而散。那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脆弱。
從這角度來看,科幻片並不「科幻」,只是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放大到一個極端,來喚醒每個人內在的愛。
這一天或許不會真的來臨,但也可能真的來臨,人類的未來究竟如何,方向盤在我們自己手裡。
勞斯萊斯穿過混亂的街道,5秒的明媚,天上人間的對比,過了一個柵欄,又是一片祥和,也喻為明顯的貧富差距。
西奧和部長兄弟見面,靠關係搞偷渡。這裡有文物、藝術、美食。眾生平等?不,是眾牲平等(飄在空中的豬)。
這一圖景取自 Pink Floyd 的《Animals》的專輯封面,也與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莊》遙相呼應。
影射當時英國的極權政治。
西奧問:一百年後,沒有任何人還活著欣賞這些鬼玩意。回答是:不考慮。
也只有不斷去收藏這些,才感覺自己真正的活著。
但如果只是「活著」,該如何「活著」?
答案是,撕掉溫情脈脈的面紗,反烏託邦,直面現實。如同影片最開始那個助產士經常口中念念叨叨,渴望一切神靈保佑。但在最後,她同樣死在自己嘴裡的「神靈庇佑」。
這種自我麻痺的精神迷信,也是讓人類喪失內心力量和正確判斷的根源。
政府一邊大張旗鼓地,要轉移非法移民,避免恐怖主義,一邊將麵包和精神藥(quietus)發放給群眾。另一邊,被視為恐怖主義者的西奧,卻在拼死護住非法移民黑人女孩的腹中的最後一線生機。
究竟誰才是恐怖主義?主流聲音?還是你內在的聲音?
如同《共產國際歌》中唱的那樣: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一切歸勞動者所有。是誰創造了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要創造人類幸福,靠我們自己。
讓思想衝破牢籠,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 趁熱打鐵才能成功!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送子鸛被吃對人類未來的啟示——明敏羊
西奧目睹前妻被權欲驅役的叛軍內部分子殺害,自己也被挾持著踏上逃亡之旅。他救出了黑人孕婦金與女護士米拉姆,投奔他的朋友賈斯帕。
影片在賈斯帕家前後設置了兩段頗有意味的情節,賈斯帕家可以說為整體陰暗壓抑的影片增添了一抹溫暖安寧的色彩,賈斯帕視西奧如自己的兒子一樣。
而賈斯帕與愛妻就如同西奧和朱莉安夫妻的鏡射形象,他們代表了良善、無私、勇敢的人性,即便在人類彼此仇恨、憎惡、自相殘殺的末世,依然以幽默的人生態度和深切的人文關懷,坦然面對苦難與死亡的威脅。
賈斯帕是一位政治漫畫家,他的愛妻是一個攝影記者,年輕時因拍攝和反對英國政府的極權統治而遭到迫害,變成了輪椅上的痴呆老人。
影片前部分西奧去賈斯帕家小聚,在賈斯帕家的桌子上擺放了兩幅繪有鸛鳥送子的漫畫,賈斯帕提到政府正在給老年人發放自殺套裝與不定期的抗抑鬱藥物。
之後與西奧聊起人類計劃,賈斯帕講了一個關於鸛鳥的笑話,說英國人在一群精英籌謀所謂的人類計劃的盛宴上,大啃特啃著鸛鳥翅膀,西奧聽了心照不宣地開懷而笑。
西方人給幼小的孩子解釋生命的誕生,會說是鸛鳥送來了新生寶寶。斯堪地那維亞博物學家研究鸛鳥的習性,發現成年的鸛鳥會精心照顧老邁或體弱的雙親、餵養它們,展開翅膀支撐他們,鸛鳥的這種無私行為令古羅馬人印象深刻,通過了一項法令《鸛法》,規定兒女必須贍養年邁的雙親。
希臘人也同樣為鸛鳥所感動,希臘文中Storge(強烈而本能的愛)一詞正是英語stork(鸛鳥)的詞源。那麼這段情節我認為揭示了兩層含義,一個是在名相層面比喻了人類喪失孕育能力的原因。
另一個,從更深的層面來看,人類喪失愛的本能,才是走向滅絕的根本原因。聯想到現在英國政府對抗"新冠"採取群體免疫的措施,不禁心有戚戚。
電影是現實的濃縮甚至預言,當人類的族群被以某種方式拋棄或遺忘的時候,全體人類的末日也在一步步逼近。
不可被扼殺的生命力——捷哥
說一下嬰兒出生那個片段,周圍一片黑暗,只有一盞微弱的燈光。沒有專業的接生設備,一切似乎回到了原始的狀態。
一個沒有任何接生經驗的男人,緊靠著「吸氣、呼氣、吸氣..."引導,順利地讓孩子誕生。這是母親的力量?還是西奧的力量?
母親身體的推動是後天的助力,這個鮮活的生命力想要來到世間,她沒有挑時間,外面戰火連天、槍聲不斷;她也沒有挑地方,周圍甚至沒有一塊淨土,更沒有種種的消毒措施。
就在這沒有一點準備的情況下,她想要來,誰都阻止不了。這是一種先天本能的驅動力,脫離後天思維控制的生命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配合這個生命的到來。也如同賈斯帕那一段關於信念與危機的經典獨白:
既然生命早已安排,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順其自然吧。看似消極不堪的信念,但是背後卻是對生命的無限信任。也如同賈斯帕一直以來的「放屁」幽默,即便在死亡的最後一刻,也面不改色,口不改言。
這是一種對生命極大的坦然,因此他像一個老頑童一般,自在快樂。與任何人交朋友,即便他的東西比別人的貴,也有人願意購買。只因,那有趣鮮活的生命。連同後來,找到那艘船的路線,也是賈斯帕的幫助。
如同他說的那句,危機的另一端是機會,前提源於信念,其他的交給生命。
這裡也給沉重壓抑的畫面帶來一絲生機。孩子代表純淨無染的強大生命能量,這股能量可以淨化人類內心的仇恨、貪婪與爭奪。
這一點,在出名的長鏡頭裡能夠很好地反映出來。為了政權開戰的槍聲,在孩子的哭聲中停了下來。
來自各個種族的人們也忘記了逃命,忘記了廝殺...充滿祝福、充滿希望。這無盡的嘈雜混亂中,只因那一陣陣哭聲,人們的心得以短暫地救贖。
導演藉助這一系列的黑與暗,槍聲與哭聲的對比,不斷地激發著人類的思考。人類真的沒有希望了嗎?用「人類只剩下最後一個孩子」這一誇張的手法,在不斷刺激著人類的心靈。
孩子是那無盡黑暗中的一盞燈,唯有這種純淨無分別的心才可以照亮和平復人類內在的黑暗。而這股生命力不可被扼殺,看似絕望下的結局,卻給了一絲希望...
而這一絲希望是否得以延續,選擇依然在人類的手裡。
倒行逆施的真實力量——阿源
戰爭、殺戮、階級、宗教、巫術、政府和反抗軍的鬥爭、欺騙、利用、革命……人類十八年沒有生育,沒有誕生下一代,整個集體潛意識恐慌,年輕一代頹廢、叛逆。
整個電影色彩昏暗、壓抑、混亂。到處是隔離網;在汽車、公交、地鐵和城市區域之間,到處是管制、壓制和歧視;到處是鬥爭與戰爭、欺騙和貪婪;到處是死亡、殺戮、燒焦的屍體、廢棄的建築和永遠看不透的大霧。
西奧,一個酒鬼,一個自我麻醉者。年輕時為了和朱莉安上床去搞示威遊行,去戲弄警察。在生活中,懶散又貪婪,為了得到金錢,決定冒險去幫助朱莉安,護送懷孕的姬。
一路上護送姬,本來可以走掉,但是為了完成朱莉安的信任,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真實走向了承擔之路。
儘管陪伴姬的每一個人相繼離去,儘管不知道「明日號」的傳說是真是假,但為了十八年來人類的第一個孩子——這個人類之子,西奧真實地面對現實,不逃避、勇敢地、智慧地去幫助姬找到了「明日號」這艘希望之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看完這部電影,心裡很壓抑,尤其是看到最後嬰兒哭泣時,居民樓所有的人為這個人類之子而祝福,許多手和嬰兒的手相觸碰,交戰的政府軍和遊擊隊為了嬰兒短暫停戰。
頌歌唱起,這時我的眼淚就下來了。問自己感受到了什麼,說不出來,領悟到了什麼,只是眼淚還是在流,不悲傷,很喜悅地在流淚。
一會,突然明白了,種種現象,種種狀況,不就是我們的無明心念嗎?槍戰,不就是自我的鬥爭嗎?自我的妄念嗎?妄念紛飛,大霧瀰漫,不就是自己妄動的心嗎?
外在很亂,妄想執著很強大,但清明的心還是與之並存的。一心十法界,善與惡、美與醜、黑暗與光明、高貴與低賤、死亡與誕生,都是共生共存的,也都是平衡的。
這段時間,看到群裡有群友問,生活中沒有力量,如何能獲得力量。在《答疑解惑》裡,也看到類似很多想在生活中獲得力量的問題。對此,導反覆地說:佛法不只靠思想,更重於行證。先去利他,真去利他。只為利他,自然究竟……
從《人類之子》這部電影中,從西奧身上,我看到了但行利他、真實承擔的行動力量。
每個人都是Theo——梓桐
影片最後一段:一艘小船載著黑人女孩、西奧和孩子,通過一段狹窄的水道,飄向大海,找到「明日號」。在影片的最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充徹整個世界,也給整部影片灰暗、壓抑的色調,帶來了明媚的色彩。
影片中最後一個畫面的構圖也很有意思:一個白人男人、一個黑人女人和一個剛出生的黑人女孩,周圍一望無際的大海,亮著一盞燈的「明日號」。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充滿著絕望。換個角度來看,會發現導演埋了很多線。
有個小片段,是西奧表明讓黑人女孩公開身份,孩子不會受到危險,但其他人卻說,孩子不會有事,但政府會幫孩子重新找一位白人媽媽,再把姬遣送出境。
整個英國都在對移民實施暴力政策,還一邊喊著不要支持恐怖主義;另一邊朱莉安和西奧卻在為了黑人女孩腹中的孩子,以身犯險,做著政府眼裡的「恐怖主義」分子。
作為白人的西奧這一路護送,儼然已經超越種族,甚至對抗著整個社會的主流「信念」,只因生命與生命本質是平等無分別的,而這也給了西奧極大的無畏去面對一切危險。
度亡書中記載,不要走向白色的光,因為那不是源頭,就如Krishna這個代表梵文黑色的詞也是印度教中的至尊主,黑色皮膚的奎師那的名字,最初巫術或魔法sorcery(source源頭ry)集合指的就是認識源頭的科學。
黑色也是每個人的陰暗面,包括恐懼、殺戮、暴力、貪婪等。生命這一路的成長就是不斷直面困難、超越困難,如此才有生命的活力與光明。
若是喪失了面對困難的勇氣,便會選擇逃避,這股逃避的力量就會滋生出相反的力量,產生破壞。
西奧代表的也是直面未知與恐懼的勇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最後他也彌補那心中的遺憾,姬將她的孩子取名為迪倫,他的「孩子」重生了。即便生命不再,但生命的延續在開始......
那條狹窄的水道,更像是母親的「產道」,而那海水像是「羊水」,奇妙的是,實際上羊水的成分的確和海水很像。經由產道回到羊水裡,整個大海像是母親的子宮。
那裡安全、充滿生命最初的生命力。海面上飄蕩著黑人女孩哄孩子的搖籃曲,也把每一個人帶回到那最初的嬰兒狀態---混沌狀態。沒有種族分別,沒有戰爭,沒有道德綁架,只有母親純粹的愛......
整部影片,也是一個人從無助逃避走向勇敢承擔的心路歷程。孩子是愛與光明,黑人女孩以及她所攜帶的一切都充滿危險。但西奧不顧一切,為愛鋌而走險,直面一切困難,終歸找回自己的生命源頭。
提起達摩祖師的《破相論》,有些人會陌生。但對於真正內行的學佛人來說,這確是必學的最殊勝寶典。有人感嘆:「縱閱千經萬卷,不如悟此一文。」
《破相論》包含了經營人生和學佛修行的核心智慧,無論你是否對佛學感興趣,這都將是一次讓你打破固有己見,開顯真實生命智慧的殊勝旅程…
「不為定義知識,只為啟發智慧。」是澄見群的學佛倡導。讓祖師的通佛之智,用最快速有效的方式,落實到每個人的生命實處,讓大家不再執相而求、夢裡造夢、能真的離苦得樂,是佛法的本懷和我們的心願。
心自在,愛生活
正心生活館
一個可以讓人閉著眼睛買買買的地方
一個溫暖自在的社區
一個安頓身心的寧靜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