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人類之子》,人類面對災難的眾生相……

2021-01-14 正心堂


《人類之子》,這部末世主題科幻片,另闢蹊徑地講述了人類的命運歸宿,並非亡於外星生物入侵、氣候變化或者小行星撞擊等等,而是人類喪失了繁衍能力,陷入因無法創造生命進而徹底絕望的大混亂中……

 

倘若結合2020這次新冠病毒疫情來看,隨著在全球持續蔓延,除了人心惶惶以外,絕望自殺者有之,趁機劫掠者有之,盲目搶購者有之,坐以待斃者有之,惡意甩鍋、散布流言甚至別有所圖者亦大有之……

 

若提前把整個疫情拍成一部紀錄片放在2019年放映,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是一部不錯的科幻片。

 

對比影片背景與當下的時情,是何其細思極恐的相似。疫情可控,也終將被控,但我們不得不認真反思,如果真遭遇如《人類之子》故事背景的那麼一天,人類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藉由6位觀影人的獨特視角,讓我們一起品味電影不同角度的深意——


人類的自毀源於愛的力量匱乏——王紅



從盧克和姬口中間接反映茱莉安對西奧的信任。看似分手的愛人,內心卻深藏信任與愛,但沒有勇氣和力量超越喪子的痛苦,愛是需要力量的


在某種程度上,人類的自毀是因為愛的力量匱乏。明明內心有愛,卻沒有力量克服障礙,生發不了新的生命。


另外,茱莉安並不完全信任盧克等她的同事們,卻充分信任舊愛,這也很諷刺。說明維繫他們反對政府的信念是多麼的不牢固。


生命的延續需要信任與愛作為基礎,任何團體得以發展也需要這兩大因素。影片中,在賈斯帕家裡,說起20多年前朱莉安與西奧因為共同信念走在一起,並誕下愛情結晶。


最終孩子因感染流感而死亡,兩人也分道揚鑣。因愛聚,因痛分。


兩個如此堅定有信仰的人卻無法超越內在的傷痛,不歡而散。那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脆弱。 


從這角度來看,科幻片並不「科幻」,只是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放大到一個極端,來喚醒每個人內在的愛。


這一天或許不會真的來臨,但也可能真的來臨,人類的未來究竟如何,方向盤在我們自己手裡。


勞斯萊斯穿過混亂的街道,5秒的明媚,天上人間的對比,過了一個柵欄,又是一片祥和,也喻為明顯的貧富差距。


西奧和部長兄弟見面,靠關係搞偷渡。這裡有文物、藝術、美食。眾生平等?不,是眾牲平等(飄在空中的豬)。

 

這一圖景取自 Pink Floyd 的《Animals》的專輯封面,也與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莊》遙相呼應。


影射當時英國的極權政治。

 

西奧問:一百年後,沒有任何人還活著欣賞這些鬼玩意。回答是:不考慮。


也只有不斷去收藏這些,才感覺自己真正的活著。


但如果只是「活著」,該如何「活著」?


答案是,撕掉溫情脈脈的面紗,反烏託邦,直面現實。如同影片最開始那個助產士經常口中念念叨叨,渴望一切神靈保佑。但在最後,她同樣死在自己嘴裡的「神靈庇佑」。


這種自我麻痺的精神迷信,也是讓人類喪失內心力量和正確判斷的根源。


政府一邊大張旗鼓地,要轉移非法移民,避免恐怖主義,一邊將麵包和精神藥(quietus)發放給群眾。另一邊,被視為恐怖主義者的西奧,卻在拼死護住非法移民黑人女孩的腹中的最後一線生機。

究竟誰才是恐怖主義?主流聲音?還是你內在的聲音?


如同《共產國際歌》中唱的那樣: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一切歸勞動者所有。是誰創造了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要創造人類幸福,靠我們自己。

讓思想衝破牢籠,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 趁熱打鐵才能成功!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送子鸛被吃對人類未來的啟示——明敏羊



西奧目睹前妻被權欲驅役的叛軍內部分子殺害,自己也被挾持著踏上逃亡之旅。他救出了黑人孕婦金與女護士米拉姆,投奔他的朋友賈斯帕。 


影片在賈斯帕家前後設置了兩段頗有意味的情節,賈斯帕家可以說為整體陰暗壓抑的影片增添了一抹溫暖安寧的色彩,賈斯帕視西奧如自己的兒子一樣。


而賈斯帕與愛妻就如同西奧和朱莉安夫妻的鏡射形象,他們代表了良善、無私、勇敢的人性,即便在人類彼此仇恨、憎惡、自相殘殺的末世,依然以幽默的人生態度和深切的人文關懷,坦然面對苦難與死亡的威脅。


 賈斯帕是一位政治漫畫家,他的愛妻是一個攝影記者,年輕時因拍攝和反對英國政府的極權統治而遭到迫害,變成了輪椅上的痴呆老人。


影片前部分西奧去賈斯帕家小聚,在賈斯帕家的桌子上擺放了兩幅繪有鸛鳥送子的漫畫,賈斯帕提到政府正在給老年人發放自殺套裝與不定期的抗抑鬱藥物。


之後與西奧聊起人類計劃,賈斯帕講了一個關於鸛鳥的笑話,說英國人在一群精英籌謀所謂的人類計劃的盛宴上,大啃特啃著鸛鳥翅膀,西奧聽了心照不宣地開懷而笑。 


西方人給幼小的孩子解釋生命的誕生,會說是鸛鳥送來了新生寶寶。斯堪地那維亞博物學家研究鸛鳥的習性,發現成年的鸛鳥會精心照顧老邁或體弱的雙親、餵養它們,展開翅膀支撐他們,鸛鳥的這種無私行為令古羅馬人印象深刻,通過了一項法令《鸛法》,規定兒女必須贍養年邁的雙親。


希臘人也同樣為鸛鳥所感動,希臘文中Storge(強烈而本能的愛)一詞正是英語stork(鸛鳥)的詞源。那麼這段情節我認為揭示了兩層含義,一個是在名相層面比喻了人類喪失孕育能力的原因。


另一個,從更深的層面來看,人類喪失愛的本能,才是走向滅絕的根本原因。聯想到現在英國政府對抗"新冠"採取群體免疫的措施,不禁心有戚戚。


電影是現實的濃縮甚至預言,當人類的族群被以某種方式拋棄或遺忘的時候,全體人類的末日也在一步步逼近。



不可被扼殺的生命力——捷哥


說一下嬰兒出生那個片段,周圍一片黑暗,只有一盞微弱的燈光。沒有專業的接生設備,一切似乎回到了原始的狀態。


一個沒有任何接生經驗的男人,緊靠著「吸氣、呼氣、吸氣..."引導,順利地讓孩子誕生。這是母親的力量?還是西奧的力量?


母親身體的推動是後天的助力,這個鮮活的生命力想要來到世間,她沒有挑時間,外面戰火連天、槍聲不斷;她也沒有挑地方,周圍甚至沒有一塊淨土,更沒有種種的消毒措施。


就在這沒有一點準備的情況下,她想要來,誰都阻止不了。這是一種先天本能的驅動力,脫離後天思維控制的生命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配合這個生命的到來。也如同賈斯帕那一段關於信念與危機的經典獨白:


既然生命早已安排,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順其自然吧。看似消極不堪的信念,但是背後卻是對生命的無限信任。也如同賈斯帕一直以來的「放屁」幽默,即便在死亡的最後一刻,也面不改色,口不改言。


這是一種對生命極大的坦然,因此他像一個老頑童一般,自在快樂。與任何人交朋友,即便他的東西比別人的貴,也有人願意購買。只因,那有趣鮮活的生命。連同後來,找到那艘船的路線,也是賈斯帕的幫助。


如同他說的那句,危機的另一端是機會,前提源於信念,其他的交給生命。


這裡也給沉重壓抑的畫面帶來一絲生機。孩子代表純淨無染的強大生命能量,這股能量可以淨化人類內心的仇恨、貪婪與爭奪。


這一點,在出名的長鏡頭裡能夠很好地反映出來。為了政權開戰的槍聲,在孩子的哭聲中停了下來。


來自各個種族的人們也忘記了逃命,忘記了廝殺...充滿祝福、充滿希望。這無盡的嘈雜混亂中,只因那一陣陣哭聲,人們的心得以短暫地救贖。


導演藉助這一系列的黑與暗,槍聲與哭聲的對比,不斷地激發著人類的思考。人類真的沒有希望了嗎?用「人類只剩下最後一個孩子」這一誇張的手法,在不斷刺激著人類的心靈。


孩子是那無盡黑暗中的一盞燈,唯有這種純淨無分別的心才可以照亮和平復人類內在的黑暗。而這股生命力不可被扼殺,看似絕望下的結局,卻給了一絲希望...


而這一絲希望是否得以延續,選擇依然在人類的手裡。



倒行逆施的真實力量——阿源


戰爭、殺戮、階級、宗教、巫術、政府和反抗軍的鬥爭、欺騙、利用、革命……人類十八年沒有生育,沒有誕生下一代,整個集體潛意識恐慌,年輕一代頹廢、叛逆。

 

整個電影色彩昏暗、壓抑、混亂。到處是隔離網;在汽車、公交、地鐵和城市區域之間,到處是管制、壓制和歧視;到處是鬥爭與戰爭、欺騙和貪婪;到處是死亡、殺戮、燒焦的屍體、廢棄的建築和永遠看不透的大霧。

 

西奧,一個酒鬼,一個自我麻醉者。年輕時為了和朱莉安上床去搞示威遊行,去戲弄警察。在生活中,懶散又貪婪,為了得到金錢,決定冒險去幫助朱莉安,護送懷孕的姬。

 

一路上護送姬,本來可以走掉,但是為了完成朱莉安的信任,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真實走向了承擔之路。

 

儘管陪伴姬的每一個人相繼離去,儘管不知道「明日號」的傳說是真是假,但為了十八年來人類的第一個孩子——這個人類之子,西奧真實地面對現實,不逃避、勇敢地、智慧地去幫助姬找到了「明日號」這艘希望之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看完這部電影,心裡很壓抑,尤其是看到最後嬰兒哭泣時,居民樓所有的人為這個人類之子而祝福,許多手和嬰兒的手相觸碰,交戰的政府軍和遊擊隊為了嬰兒短暫停戰。

 

頌歌唱起,這時我的眼淚就下來了。問自己感受到了什麼,說不出來,領悟到了什麼,只是眼淚還是在流,不悲傷,很喜悅地在流淚。

 

一會,突然明白了,種種現象,種種狀況,不就是我們的無明心念嗎?槍戰,不就是自我的鬥爭嗎?自我的妄念嗎?妄念紛飛,大霧瀰漫,不就是自己妄動的心嗎?

 

外在很亂,妄想執著很強大,但清明的心還是與之並存的。一心十法界,善與惡、美與醜、黑暗與光明、高貴與低賤、死亡與誕生,都是共生共存的,也都是平衡的。

 

這段時間,看到群裡有群友問,生活中沒有力量,如何能獲得力量。在《答疑解惑》裡,也看到類似很多想在生活中獲得力量的問題。對此,導反覆地說:佛法不只靠思想,更重於行證。先去利他,真去利他。只為利他,自然究竟……

 

從《人類之子》這部電影中,從西奧身上,我看到了但行利他、真實承擔的行動力量。



每個人都是Theo——梓桐


影片最後一段:一艘小船載著黑人女孩、西奧和孩子,通過一段狹窄的水道,飄向大海,找到「明日號」。在影片的最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充徹整個世界,也給整部影片灰暗、壓抑的色調,帶來了明媚的色彩。


影片中最後一個畫面的構圖也很有意思:一個白人男人、一個黑人女人和一個剛出生的黑人女孩,周圍一望無際的大海,亮著一盞燈的「明日號」。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充滿著絕望。換個角度來看,會發現導演埋了很多線。


有個小片段,是西奧表明讓黑人女孩公開身份,孩子不會受到危險,但其他人卻說,孩子不會有事,但政府會幫孩子重新找一位白人媽媽,再把姬遣送出境。


整個英國都在對移民實施暴力政策,還一邊喊著不要支持恐怖主義;另一邊朱莉安和西奧卻在為了黑人女孩腹中的孩子,以身犯險,做著政府眼裡的「恐怖主義」分子。


作為白人的西奧這一路護送,儼然已經超越種族,甚至對抗著整個社會的主流「信念」,只因生命與生命本質是平等無分別的,而這也給了西奧極大的無畏去面對一切危險。


度亡書中記載,不要走向白色的光,因為那不是源頭,就如Krishna這個代表梵文黑色的詞也是印度教中的至尊主,黑色皮膚的奎師那的名字,最初巫術或魔法sorcery(source源頭ry)集合指的就是認識源頭的科學。


黑色也是每個人的陰暗面,包括恐懼、殺戮、暴力、貪婪等。生命這一路的成長就是不斷直面困難、超越困難,如此才有生命的活力與光明。


若是喪失了面對困難的勇氣,便會選擇逃避,這股逃避的力量就會滋生出相反的力量,產生破壞。


西奧代表的也是直面未知與恐懼的勇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最後他也彌補那心中的遺憾,姬將她的孩子取名為迪倫,他的「孩子」重生了。即便生命不再,但生命的延續在開始......


那條狹窄的水道,更像是母親的「產道」,而那海水像是「羊水」,奇妙的是,實際上羊水的成分的確和海水很像。經由產道回到羊水裡,整個大海像是母親的子宮。


那裡安全、充滿生命最初的生命力。海面上飄蕩著黑人女孩哄孩子的搖籃曲,也把每一個人帶回到那最初的嬰兒狀態---混沌狀態。沒有種族分別,沒有戰爭,沒有道德綁架,只有母親純粹的愛......


整部影片,也是一個人從無助逃避走向勇敢承擔的心路歷程。孩子是愛與光明,黑人女孩以及她所攜帶的一切都充滿危險。但西奧不顧一切,為愛鋌而走險,直面一切困難,終歸找回自己的生命源頭。



提起達摩祖師的《破相論》,有些人會陌生。但對於真正內行的學佛人來說,這確是必學的最殊勝寶典。有人感嘆:「縱閱千經萬卷,不如悟此一文。」


《破相論》包含了經營人生和學佛修行的核心智慧,無論你是否對佛學感興趣,這都將是一次讓你打破固有己見,開顯真實生命智慧的殊勝旅程…


「不為定義知識,只為啟發智慧。」是澄見群的學佛倡導。讓祖師的通佛之智,用最快速有效的方式,落實到每個人的生命實處,讓大家不再執相而求、夢裡造夢、能真的離苦得樂,是佛法的本懷和我們的心願。

心自在,愛生活

正心生活館

一個可以讓人閉著眼睛買買買的地方

一個溫暖自在的社區

一個安頓身心的寧靜港灣


相關焦點

  • 蟬的脆弱和人類面對 災難的無助
    抓蟬隨想 2020年新冠疫情有感 隨著樹上的蟬開始沒完沒了的鳴叫,它告訴我們盛夏到來了。每年都會去抓蟬的幼蟲,今年突然感覺有些感慨,2020年這樣不同尋常的一年,人類面對著一場突入奇來的災難,在災難面前人類是那樣的渺小,和蟬的幼蟲有什麼區別?
  • 新冠疫情與外星人
    剛剛看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新冠疫情與外星人》。作者是有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之稱的劉慈欣。「請原諒我用了這麼一個俗不可耐的題目,這裡並不是想說新冠病毒是外星人帶來的,而是認為疫情的突然傳播與外星人的可能降臨,這兩件事有某些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
  • 銀幕共情,疫情「神還原」,災難電影的「現代啟示錄」
    正月逐漸進入尾聲,在春意盎然的日子裡,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席捲全球,病毒的爆發不僅考驗著人類自身的免疫系統,也對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精神狀態產生了巨大影響。01銀幕之內,疫情下的「眾生相」這段時間,2011年的《傳染病》和2013年的《流感》因為劇情的寫實性和與當下現實的呼應一度登上熱搜電影榜單
  • 不確定性及突然性-新冠疫情與外星人
    # 轉三體作者大劉 大劉通過文章談了一點自己對新冠疫情的所思所想,他認為「這兩件事有某些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人類世界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重大意外事件。」「新冠疫情提醒我們要避免對未來的直線思維,但預測未來重大意外事件是十分困難的,在這方面,科幻小說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思維方式」。
  • 視頻丨鍾南山:面對新冠和未來可能暴發的疫情,人類更需摒棄分歧
    鍾南山表示,在新冠和其他未來可能暴發的疫情面前,人類更需摒棄分歧共同面對。鍾南山稱,從3月,他就開始和哈佛醫學院的很多專家、研究組合作,在學習學術問題上,包括早期診斷、傳播途徑、抗體治療以及疫苗研發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看法、共同的語言。
  • 疫情下的日娛眾生相
    2020年元旦,日本天后濱崎步通過粉絲俱樂部宣布自己已經誕下一子。這一消息立刻讓整個亞洲娛樂圈都炸開了鍋。但大家所抱有的今年每條新聞都會像這樣「驚」中帶「喜」的希望,很快就被隨之到來的新冠疫情衝刷得煙消雲散。
  • 竇唯40分鐘新作《後疫》:像場疫情音樂電影俯瞰眾生相
    4月4日,全國為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犧牲的各界戰士們默哀致意。而在同一天,著名音樂人竇唯也與搭檔文智湧一起,以「朝簡」組合的名義發布了一首關於疫情的新曲《後疫》。用這支長達39分46秒的作品對這兩個多月來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和在此期間發生的種種做了一個記錄。
  • 新冠病毒會不會與人類長期共存
    新冠病毒會不會與人類長期共存,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很可能。基因變異中,那些毒力強的子代病毒所感染的宿主會很快死亡,導致傳播鏈條中斷而被淘汰。而毒力較弱的子代病毒所感染的宿主存活時間更長,會有更大的傳播機率。所以到最後就是傳播性很強,而致病性較弱的子代病毒可以生存,其餘的子代病毒被淘汰。因此,在人類採用各種防疫措施的嚴防死守下,可能會使病毒找不到宿主,從而導致病毒消失。
  • 《人類簡史》作者: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疫情的關鍵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專訪: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新華社耶路撒冷3月24日電 專訪: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新華社記者陳文仙 尚昊以色列歷史學家
  • 啟動子與新冠病毒的對話
    新冠病毒:前輩好!很榮幸能與您對話。啟動子:哈哈,叫我前輩心領了。從我的化學本質說,我是DNA片段,是眾多轉錄因子的統帥,是施工合成蛋白質的首席總工程師,包括合成你的外殼S蛋白。啟動子:這些年你們怎麼啦?先是非典病毒、伊波拉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鬧,現在你又出來鬧,把整個世界鬧了個天翻地覆,有沒有完啊?新冠病毒:你應該問人類怎麼啦?他們遵循了老子所說的&34;了嗎?人類自以為是地球的主宰,聲稱要改造大自然。
  • 馬丁·普克納:疫情之下,人類是同一個物種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馬丁·普克納:疫情之下,人類是同一個物種疫見世界觀海外大咖訪談錄之七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影響遠未消停。如今,全球累計確診與死亡人數仍在繼續增加,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疫情影響。而未來危機的徹底解除,也有賴於全球科學界、醫療界等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
  • 希區柯克《群鳥》新論:疫情之下重新審視自然對人類的反噬
    在之前我們從《群鳥》中所接受的感知,很多情況上我們抱著一種隔岸觀火的超然心態,但今年一場突襲而至的新冠疫情,卻讓我們感知到這種來自大自然的莫名來歷的危險,正是按照《群鳥》裡那種愈演愈烈的升級流程,不斷向我們層層加碼,逐級累進,步步驚心。
  • 疫情之下看《流浪地球》:末日時刻拯救人類的英雄,只有人類自己
    最初,這不過是一座火山噴發,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沒有人在意這個災難,直到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還記得影片《流浪地球》的開場白嗎?延綿幾個月的澳洲森林大火,至今肆虐海外的新冠病毒疫情,駛向太平洋的多艘米國軍艦……2020年開年,似乎用的是《流浪地球》的打開方式。
  • 如果人類放任新冠病毒不管會導致人類被滅絕嗎
    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日10:47左右從去年一直蔓延到今年的新館肺炎疫情已在全球範圍內造成64096703人被確診感染,與此同時全球累計死亡病例也已達到1481895例。這還是在世界各國對病患進行醫學幹預的前提下的結果,那麼如果世界各國全都對新冠病毒放任不管也可能導致人類滅絕嗎?
  • 世界頂尖科學家共識:聯合科學力量抗擊新冠疫情
    但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科學家無法迴避這個全球矚目的話題,聯合科學力量對抗新冠疫情成為與會科學家的共識。疫情應對是全球科學合作典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在致辭中表示,要解決當前危機以及未來疫情大流行需要依賴科學,疫情應對是全球科學合作典範。大學、研究所、工業界的科學家都在研究病毒,探索新的診療手段防止疫情傳播。
  • 為什麼新冠病毒如此令人恐懼?人類讓病毒變得更強大
    儘管人類現已掌握先進的醫學技術,但是新冠病毒的爆發,令許多國家措手不及,造成了世界範圍內的大恐慌,為什麼新冠病毒這麼令人感到恐懼?其實歷史上,一些病毒比新冠病毒更糟糕。數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和黑死病讓人們感到恐懼,這些災難事件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對當時的社會帶來了深刻變化。
  • 常態下的疫情防控思考 ——面對新冠病毒的狡猾,我們如何面對 ?
    近期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解剖樣本的皮膚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在人類皮膚活躍長達九小時,是A型流感病毒的五倍。這意味著,通過肢體接觸傳播新冠肺炎的風險比流感高。   追蹤溯源,對青島胸科醫院發生新冠疫情的原因官方已進行了通報,對其發生的過程做個疏理:兩名新冠感染患者離開隔離區去CT室做了檢查,新冠病毒汙染了CT室,病毒傳染給了次日上午到同一CT室檢查的一名住院病人和其陪護人員而發生感染,並將新冠病毒帶入患者所在病區,導致這起疫情在醫院內傳播。
  • 《人類之子》:講述人類生存的希望與象徵的故事
    導語:《人類之子》:講述人類生存的希望與象徵的故事阿方索·卡隆說他要拍的其實是反《銀翼殺手》的電影。《銀翼殺手》的故事線索是在人海之中尋找已經與人類在外形上沒有區別的機器人,《人類之子》則是拯救人類僅存的新生嬰兒,或者說人類生存的希望與象徵。
  • 災難之年,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已經來臨了嗎?
    地球----這顆孕育人類的藍色星球,曾經綠意盎然。如今的地球卻滿目瘡痍,災難連連。可是我們也看到,人類越是發展,災難越是頻繁。這是什麼道理呢?新冠疫情還沒結束,南方各地又飽受洪水的侵襲。這不由地讓我們反思,人類到底做錯了什麼,要遭受大自然如此報復?根據媒體報導,我國每年都有許多天然湖泊消亡。這些湖泊的消亡,跟城市化進程的推動不無干係,大片湖泊被填成平地,導致本來在洪水來襲時起到緩衝作用的湖泊失去了作用,於是我們看到了洪水四處泛濫。就算每年投入巨額的防洪經費也無濟於事,這些經費其實大多都沒能用到實處,大多治標不治本。
  • 新冠病毒接連變異,鍾南山再發警告……
    01最近有朋友吐槽:這幾天發生的一堆事兒,總讓人感受到幾分災難片的味道。首當其衝的是新冠病毒。12月14日,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在會議上透露:英國東南部出現新冠病毒變種。與之前的毒株相比,這次變種病毒擁有更強的傳播能力(據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與相關科學家證實,其傳染性比普通型高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