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據激活工業企業 實現發展新動能

2021-01-1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以數據激活工業企業 實現發展新動能

  近期,重慶市、浙江省、四川省、廣東省、福建省、河北省(雄安新區)陸續開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行動。廣州賽寶認證中心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寶認證」)作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的下屬單位,通過面向產業數位化轉型的企業體系建設、能力優化、品牌培育和人才培訓等抓手,開展了大量的數據管理相關技術服務,有效地支撐了河北、浙江、貴州、山西、廣東等省的數字經濟建設工作,支撐了電子、政務、能源、冶金、通信、電力、重工、化工等眾多行業轉型升級。

  企業數位化轉型之痛

  我國工業企業在長期發展中沉澱了大量的工業數據,對於數位化轉型來說極為有利,但也因為應用系統多、人為操作多、標準不統一、數據質量差、數據確權不明晰、數據質量工具少以及應用場景少等原因,導致工業數據難以被有效利用。總的來說,主要存在以下三類問題:

  一是企業無法有效評估數據要素的重要性。企業自身的發展離不開具備指導性作用的發展戰略,工業企業的戰略達成情況,一般通過效益來表現,而無法由研發、生產、檢測等數據要素及相關支撐應用系統直接反映,因此導致應用系統建設混亂、數據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出現。企業需要根據問題導向來部署應用系統,由應用系統供應商提供解決方案,企業對產生的數據缺少應有的整合和分析能力,進一步削弱了數據要素在企業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是企業無法有效梳理自身的數據生產要素。由於應用系統較多且數據標準不統一,導致數據無法有效地在各個系統之間流轉和共享,形成了較多的數據孤島現象,企業的研發、生產、檢測和信息化部門均無法有效打通數據孤島,沉澱在各個系統裡的數據也無法被挖掘和充分利用,導致企業梳理數據資產時,缺乏頭緒、無從下手。

  三是企業無法充分激活數據要素。企業應用數據的場景單一,較好的企業可以實現諸如業務展示、產品追溯、市場分析、質量分析等,數據分析工作主要由業務部門自行開展,缺少公司層面整體的數據模型和動態的數據分析能力,而且由於數據難以互通,數據獲取和處理的工作量大、專業性強,部門自發研究分析得到的結果對於產品優化、市場優化和問題追蹤都缺乏足夠的指導性。對於新增的數據分析工作,則囿於數據質量、數據標準等問題,難以充分體現數據要素的價值。

  鑑於以上問題,工業企業無法評估數位化轉型所需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而且缺乏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方法,嚴重遲滯了工業數據要素形成的進程。

  支撐數位化轉型之路

  賽寶認證為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行業管理和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撐,針對工業企業數位化轉型,通過開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以及建設產品/服務認證、體系認證、能力評估、綜合技術服務、專項技術服務、綠色發展綜合服務及綜合培訓等服務體系,形成了工業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方法論工作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實施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能力評價和人才培訓,實現企業數據能力基礎提升;開展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試點,推動企業形成自身數據生產要素;實施兩化深度融合工作,為企業持續改進指明發展路徑;開展各項IT建設、運維管理、信息安全和技術培訓,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不竭的動力。

  賽寶認證前期開展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通過數據管理能力評估,打造工業企業數據發展的核心要素。

  作為全國首批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機構,面向工業企業CMMI、信息安全、兩化融合、IT服務、系統集成等跨體系、跨領域、跨專業的評估需求,建立數十人的專業評估技術團隊開展綜合技術服務。經過長期的理論研究和工程探索,在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的指導下,通過對全國各主要省份相關企業的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進行評估,先後為電子、政務、能源、冶金、通信、電力、重工和化工等多個行業的數據管理領先企業提供服務,總結企業數據管理存在的問題和難點,提出的參考建議有效推進企業數位化轉型,為企業邁向高等級量化管理、為行業梳理數據生產要素提供了實踐路徑。

  第二,通過兩化融合,促進工業企業數據與戰略的深度結合。

  作為「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聯合工作組」成員及工業和信息化部首批推進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諮詢服務機構,全程參與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的策劃、編制、推廣和技術支持工作,為企業開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提供權威指導。通過支撐推進「兩化融合」體系貫標,充分發揮管理層在數位化轉型工作中的積極作用,使管理角色能夠充分參與,支撐企業梳理和明晰戰略實施步驟,加快數據要素的價值形態形成,有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和進程。

  第三,建立健全數據管理相關體系能力,為企業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面向數位化轉型,支撐工業企業開展IT建設、運維管理、信息安全、低碳節能等各類體系能力建設,打造完整的工業企業數據管理技術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全面的技術服務解決方案,企業的業務能力、管理能力明顯提升,也為企業培養了大量複合型人才。通過體系能力持續改進優化,有力推動了我國工業企業的快速轉型升級。

  未來數位化轉型發展展望

  針對工業企業數據要素價值評估難、無從梳理工業數據要素、無法激活數據要素等問題,面向未來企業數位化轉型難點,為解決工業企業數據要素的價值困境,依據數位化轉型方法論,提出以下三個方面的思考與建議:

  其一,建立數據戰略和業務戰略的關聯,通過評估和治理實現業務戰略目標。

  結合工業企業的兩化融合業務戰略發展目標,制定與業務相關的數據戰略目標,如市場佔有率、效率和數據任務成本效益等目標。建立與目標相對應的企業數據治理團隊和制度,制定以上目標的評估模型,通過定期分析和跟蹤,確保數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其二,建立工業企業數據標準,重視數據質量工作,以高質量數據支撐高質量應用。

  梳理工業產品、工藝流程等國際國內的標準、規範,形成企業內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格式要求,通過數據流轉過程中的數據檢查、數據質量工具的應用,以及建立數據質量相關的獎懲制度,開展企業人才培訓和技術溝通,充分保證流轉過程中的數據質量,為數據分析應用提供有效的支撐。

  其三,以數據安全和全生命周期策略為保障,不斷完善組織級別的數據模型。

  企業在應用數據的過程中,可以不斷豐富數據來源,同時充分識別數據安全的風險,建立數據安全和全生命周期的工作策略,如數據需求、設計、應用和備份的策略等,以此建立能夠支撐業務戰略的數據模型。此處建立的數據模型以及相關數據集體現了數據要素的價值,可以有效支撐業務戰略的達成,可以實現企業產品、流程優化,實現經營、銷售戰略優化,實現業務整合和技術轉型。

  工業企業數位化轉型存在較多實際問題,本質上是企業的意識和投入成本的問題,賽寶認證建立的數據管理服務體系和方法論,將為工業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參考思路,也為企業發展提供新的動能。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責任編輯:DF386)

相關焦點

  • 激活懷來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 軟通動力攬獲創新大獎
    (原標題:激活懷來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 軟通動力攬獲創新大獎) 為落實數字經濟發展戰略
  • 平果:加快動能轉換 實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年,平果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良好勢頭,GDP預期增長7%,財政收入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工業增加值增長6%,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5%。百礦潤泰鋁業是一家設計年產50萬噸高性能鋁板帶箔鋁深加工企業,是廣西鋁「二次創業」的重要工程,被列入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和自治區「雙百雙新」項目,該項目2018年9月動工,2020年6月投產,目前投產的產能達到了8萬噸,預計到2021年三月,投產產能達到每年15萬噸。
  • 澎湃新動能——株洲市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解碼(上)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株洲從清水塘破局做「減法」,向「中國動力谷」發力做「加法」。這個承載新中國工業榮光的老工業城市,正從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強烈陣痛中重獲「新生」,躍升為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新城,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迸發出澎湃新動能。把握新方位——不看短期看長遠,為發展闖關,為未來蓄勢清水塘,曾是中國版「魯爾區」。
  • 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 激活發展新動能
    江潮訊(記者 張紅 通訊員 申雯)一個個生產車間內機器轉動,一個個建設工地上塔吊高聳……從疫情發生以來的緊抓復工復產、搶抓建設時效,到年末項目建設攻堅、百日加油衝刺,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
  • 【重磅稿件】激活發展新動能 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激活發展新動能 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深入推進「網際網路+公安行政管理服務」,全面打通服務社會「最後一公裡」——現在到公安機關辦事越來越方便了!這是山西民眾的普遍感覺。 在方便群眾的同時,「一網通辦」「一門通辦」大幅提升了公安行政效能,大量原先現場窗口辦理業務實現了在網上辦理,戶政、出入境、交警窗口的業務辦理量重新配置,原先排長隊的窗口得到分流,窗口警力資源使用得到進一步優化。山西公安審批服務,由此進入一個歷史性的新的發展階段。
  • 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 激活發展新動能
    一個個生產車間內機器轉動,一個個建設工地上塔吊高聳……從疫情發生以來的緊抓復工復產、搶抓建設時效,到年末項目建設攻堅、百日加油衝刺,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今年,江陽區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28個,年度計劃投資288.3億元,1—10月完成投資260.3億元,佔年度計劃的90.3%,全區產業經濟加速崛起,發展質量穩步提升。項目攻堅搶抓序時進度重點項目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金鑰匙,是擴大有效投資、增強城市發展後勁的根本支撐。
  •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地深度融合 打造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地深度融合 打造發展新動能2020年9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印發,對《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進行了再細化。高等職業教育是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保障和中高水平智力支撐的重要砥柱,是助推形成區域合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的有力槓桿。
  • 多地激活新動能 產業梯度躍遷
    通過淘汰轉移、改造提升,企業數從300多家減少到不足70家,產值卻翻了一番。  在重慶,通過有針對性地「補鏈」「強鏈」,電子信息和汽車兩大支柱產業形成全產業鏈集群競爭優勢,並加快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對接、互動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2015年產值達到1660億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多,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
  • 加速建設工業強市 濟南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新跨越
    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新跨越一是工業經濟實現新跨越。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在全省提升8個位次,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8%,高於同期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特別是今年1-10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2%,居全省和全國主要城市第一位,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43%,扛起了引領全市經濟發展的大旗。
  • 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帶來新機遇
    打開APP 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帶來新機遇 通信視界 發表於 2020-12-03 09:58:19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致辭中表示,5G時代已來,前景可期,要滿懷信心,深化合作,構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發展格局。他坦言,歡迎各國企業參與中國的5G建設,共享中國5G發展的機遇,共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讓5G發展成果惠及全球,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 積極發展數據驅動的新經濟新動能新模式
    加快打造政務數據資產的管理平臺、智慧城市建設的運營平臺、數字經濟發展的投資平臺、產業生態優化的服務平臺,推動大數據在數字經濟、數字城市、數字政府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鄒偉) 12月2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主持召開會議,專題調度南京大數據集團公司有關工作
  • 瀘州江陽區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繼連續12年6輪次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榮譽之後,江陽區全力開展國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於2018年和2019年獲評並蟬聯「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和「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而今,江陽區在高速運轉的創新「引擎」引領下,集聚科技資源,建設科技平臺,培育科技企業,不斷壯大新的產業、激活新的動能,以實現全區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 「宜業尚品、造福人類」 | 推動實現中國非金屬礦工業高質量發展新...
    但是,產業結構不合理,低端原輔材料產品產能過剩,高值化、系列化礦物功能材料產品開發應用遲緩,行業科技創新總體實力不強,標準制訂滯後,企業核心競爭力弱,高端領軍人才匱乏,商業模式落後,市場主體活力不足等問題和矛盾依然突出。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實現建設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中,非金屬礦工業的發展狀況已成為衡量國家科技進步以及工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
  • 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解讀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
    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是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了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所長閭海琪就指數特徵進行了解讀。一、2019年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比上年增長23.4%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修訂結果以及部分指標最新數據,對2015-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進行測算,數據顯示,2015-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分別為124.8、159.1、204.1、269.0和332.0,分別比上年增長24.8%
  • 湖南打好三大攻堅戰 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數據顯示,湖南全省5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692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747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3.43%下降至0.36%。剩餘未脫貧人口全部具備脫貧的基本條件。十八洞村成為全國精準脫貧樣板,彰顯了精準扶貧首倡地的政治擔當。
  • 新驛煤礦改進工藝激活新動能
    日前,山東能源臨礦集團新驛煤礦黨委委員、副礦長薛峰在生產調度會上介紹說。今年以來,臨礦集團新驛煤礦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工程,以「一提雙優」為抓手,加快推進裝備機械化、系統自動化升級工作,加大全巖快速掘進技術攻關力度,推廣應用快速掘進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實現了安全高效掘進,為建設智能智慧化礦井激活了新動能。
  •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伴隨黃河三角洲和勝利油田的開發建設,東營逐步建立起特色鮮明的現代工業體系,昔日的山東「北大荒」崛起一座現代化城市。東營地方一次煉油能力居全國首位,石油裝備製造業產值佔全國三分之一,子午線輪胎產能佔全國五分之一,8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14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 中國經濟新動能|中國未來高質量發展要實現「雙重城市化」
    如何在未來尋找到新的發展動能,實現經濟發展動能的轉換和升級,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內我國必須解決好的核心難題。在此背景下,澎湃商學院特開設「中國經濟新動能」專欄,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劉瑞明教授撰文來梳理總結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在增長點,助力中國高質量發展動能轉換。
  • 集聚新動能 發展加速度
    集聚新動能 發展加速度 2020-12-23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領跑招商引資 引燃發展動能 江蘇蘇州相城國資跑出「加速度
    領跑招商引資,引燃發展動能。今年上半年,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國資系統成功招引54個產業、基金、平臺載體等項目落戶相城,涉及科技金融、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新材料、高端裝備、數字科技等產業領域。       打開相城區今年的「招商引資」作戰圖,相城區國資辦出手就是「大招」,起步即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