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題表述看:什麼樣的課題是好課題

2021-01-09 永慶談教育

一線教師在申報科研課題前,選題是最耗費精力的事情。一個好的科研選題是科研成功的一半,此話絕不是虛言。

選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需要另外立題進行專題討論。

本文談論的是:當選題方向已經確定下來了,課題怎麼表述更好?簡言之:什麼樣的課題是好課題?

那麼,什麼樣的課題是好課題呢?

總而之一,好課題的效果即一眼就能夠清楚地表述研究的是什麼問題。

在此,提出幾個常用模型,供參考和批判。

一、「自變量+關聯詞+因變量「模型

所謂自量變是指研究者用以解決問題的操作變量,所謂因變量是研究後的目標變量,關聯詞是體現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關係的詞。三者的邏輯關係得當,這個課題的表述基本就是可行的。

如: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研究。這個課題的表述就是「自變量+關聯詞+因變量」模式。自變量是「家園共育」,因變量是「幼兒良好生活習慣」,關聯詞是「培養」。這樣的表述簡潔明快,一目了然,知道課題研究的是什麼問題。是個好的表述。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小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這個課題也是如此,表述也非常清晰,一眼就能看出課題要研究什麼?

二、「理論(理念)+自變量「模型

一線教師做研究,特別需要一些教育理論或是先進的教育理念做指導,有理論指導的研究可以提升課題研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教師課題研究時,如果有鮮明理論支撐的話,在課題表述時,不妨加上這個理論。

比如:「教育支架理論下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設計研究」,這個課題確定的指導理論是「教育支架理論「。這一理論的加入,使研究有了科學基礎,提升了課題研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再如:「協同育人理念下,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研究」,這個課題的表述也是不錯,協同育人理念使課題研究有了方向感。

有理論做研究基礎的課題表述,在立項評審專家那裡會受到青睞。

三、「限定研究範圍(條件)+自變量「模型

一線教師做科研,一定要注意對研究範圍的限定,要明確研究的邊界。因為我們教師工作範圍是有邊界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要限定好研究範圍。

看下邊的例子:

「小學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研究「。這個課題的表述是清晰的,也沒有語法問題。但是研究範圍需要注意,如果是校本研究,全校教師都做,勉強可以。如果教師自己做,研究範圍就有些大了。

可以限定一下學科、年級、教學專題,從而減少概念的外延。如果我們限定學科為語文,限定年級為低年級,限定教學專題為語文閱讀專題。下面新的課題表述就變成:「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研究「。

限定了研究範圍,使用研究內容更加聚焦,提高了課題研究的精準度。

四、課題表述要注意的問題

一線教師在打磨課題表述時,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在這裡提出如下幾個方面。

(一)因果搭配要符合邏輯

因果邏輯實際是自變量與因變量的邏輯。課題表述時,你提出自變量這個「因「,要可以達成因變量這個」果「。避免可操作的自變量過小,而目標變量過大。或者相反,或者兩者沒有在同一條軌道上。

我們看這個例子:

「繪本閱讀培養小學生專注力品質的研究」,這個課題在因果上是值得商榷的。我們不否認「繪本閱讀「可以提升「小學生專注力品質「。但是「繪本閱讀」僅指向於」專注力「,會讓人產生很多疑問。這個疑問就是因果邏輯不是很嚴謹。按照常理推斷:「繪本閱讀」首要解決的是小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問題,而非「專注力」。況且「專注力」是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培養小學生的「專注力」,需要尋求心理理論的支撐,進行科學地訓練。不是閱讀繪本就可以有效解決的。

(二)課題表述要合乎道德、法律、法規

其實,一線教師在這方面是很少犯錯誤的,但是也偶然爾不注意,出現這樣的低級錯誤。

比如,在課題表述中,不要出現「差生「「體罰」「懲罰「這樣的字眼。有的教師面對學生的不良行為,特別想研究一下,提出「適度懲罰,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的研究」。這個課題肯定是不可以的。其實,教師是有一定的懲戒權,可以修訂一下,變為「小學生不良行為矯正中,懲戒方式的研究「。這樣的表述就會好得多。

所以,教師要研究一下,自己的課題表述是否與道德、法律、法規相悖。

(三)課題中要慎用「基於」、「有效性」等詞語

「基於」和「有效性」這些詞並非不可用,但是筆者分析一線教師的課題表述,發現用得恰到好處的不多。

「基於「的本義是什麼?是根據、依據的意思,有推演之意。表明課題解決問題的根據、依據。」基於「一詞後邊往往寫的是教育理論、教育理念。

比如:「基於教育支架理論下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設計研究「,這是可以的。因為」教育支架理論「是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對課題研究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再如「基於傳統節目,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研究」,這個課題中的「基於「,是需要商量的。課題本義是」利用「,而非藉助某個理論指導,不如直接將「基於」改成「利用」。

關於「有效性」一詞,筆者的觀點是:可以用的。但之所以提出慎用,是因為,一旦用了,整個課題的研究重心就跑到「評價」方面上了。而我們一線教師的課題往往是探索「路徑、策略、方法」的研究,以解決問題為主,所以要慎用。

其實,課題表述的學問很大,一個課題一個樣子。筆者闡述這個問題也是掛一漏萬,僅供參考。(此文形成,於此鳴謝蔡歆老師)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課題研究如何選定課題
    快來點這裡鼓屏162,《福建教育》雜誌官方微信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課題需要創造力與想像力,來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從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教育學會等國家科研部門網站公布課題指南中,尋找重要的課題資源;也可從省級科研部門網站中搜索,如通過教育科學研究所網站尋找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或從市縣級科研部門公布的課題中,找專項課題研究子課題、小課題。
  • 課題研究報告的正文內容格式
    正文是課題研究報告的主體,大體上都是主要闡述三個問題,一是為什麼要選擇這項課題來研究,主要是通過課題的提出或目的意義來說明;二是這項課題是怎樣進行研究的,可以通過理論依據、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來說明;三是課題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主要通過成果分析來說明。
  • 課題申報:如何撰寫研究假設
    特別要強調的是:課題研究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檢驗研究假設的過程,課題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驗證假設。那麼研究假設在課題申報中有哪些具體的作用呢?研究假設是研究者對課題研究系統思考和反覆論證的結果。前文我們反覆強調,課題研究的過程就是驗證假設的過程。那麼,表述研究假設就要把解決問題的諸多可行性舉措、路徑、策略、方法擺出來,依據研究者的視野對這些自變量進行評估、遴選、歸類,建立起假設模型。
  • 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1、課題的表述主要是揭示課題的論點,是課題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要求題目能明確地表述出研究內容、課題任務和科研方法。如:《弱智兒童隨班就讀的實驗研究》。因此,教師有必要參加教育科研課題研究。2、可能性。教師不僅處於最佳的研究位置,而且還擁有最佳的研究機會。教師最主要的活動場所是教室,從實驗研究的角度看,教室是檢驗教育理論的理想的實驗室,教師可以通過一個科學研究過程來系統地解決課堂中遇到的問題,這使教師擁有研究機會。
  • 課題立項後,開題報告寫什麼?怎麼寫?
    一、為什麼我的課題不能立項每當課題發布後,有的老師就會追問:為什麼我的課題不能立項?我看網上發布的課題還沒有我這個題好呢,為什麼就立項了?這當然是教師的自我判斷。不立項的課題,如果通過紮實的研究,也可以取得有質量的研究成果。好,我們把話題拉回開題這件事情上來,就有關問題交流交流。
  • 課題論文查重多少才算合格?
    課題論文一般包括階段性成果,研究的案例和小論文等來共同支持。不少人在寫完課題論文之後,都比較關心課題論文查重多少合格?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一、課題論文查重多少才算合格?不同的課題研究其規定會有所不同,因為課題研究成果查重率會根據研究內容和學科屬性靈活掌握,並不固定,而且國家沒有相關明文規定,各個課題立項單位決定自己的,所以具體還請參考教科研機構或者學術部門的詳細規定參考值。
  • 【課題研究】開展課題研究,促進專業成長
    課題研究是項意義深遠的教育科研工作﹐旨在通過教師課題研究的過程﹐探討教師的教學技能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影響﹐促進教師在不斷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中積澱教育經驗﹐分享教學智慧﹐提升教育教學的實效。本學期,有10位老師申報了共計9個校本課題:1、白小霞《基於初一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探究》;2、黃志君《高中學困生數學運算素養的形成與教學運用研究》 ;3、魏晶晶《基於真實情境的化學深度學習》;4、鄒巧媚、黃潔玲-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多元學習資源的應用策略研究 ;5、鄒巧媚、黃潔玲《面向初中生計算思維培養的項目式學習活動設計研究——以人工智慧教學為例》;6、何清秀 羅善文《基於詞塊策略的初中英語寫作研究
  • 淺談科學研究課題結題報告的撰寫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研究,課題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後,課題也就進入了總結階段,撰寫結題報告也就成為了重點工作,因為結題報告既是對課題研究所有成果的一次總結,又是課題成果的全面展示,還是課題成果與否的一個標誌。
  • 一線教師課題申報:如何做文獻綜述
    所謂文獻綜述,就是課題負責人在課題研究中,以研究主題或是關鍵詞進行文獻檢索,收集一定數量的文獻資料,對其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進行分析、歸納、整理、敘述、評論。「綜」即收集「百家」之言,綜合分析整理;「述」即對文獻的觀點、結論進行敘述和評論。
  • 選擇研究課題那些事兒
    一、什麼是研究課題呢?研究課題就是圍繞你所研究中心的問題。應該具備以下特徵: 清晰:提供足夠的細節,使讀者可以輕鬆理解其目的,而無需另外說明。 重點突出:研究範圍相對較窄,可以在寫作任務允許的空間內回答完全。
  • 一線教師課題申報:研究步驟怎樣寫
    在撰寫課題申報書時,其中有一項內容是:課題研究步驟。筆者瀏覽一線教師撰寫的研究步驟(亦稱「實施步驟」),發現有一些共性的問題。在這裡和教師交流一下,供批判。三、課題申報時,撰寫研究步驟的價值是什麼有過課題研究經歷的教師都會知道,在課題申請報告書中和開題論證報告書中都要寫研究步驟,兩者內容有區別嗎?筆者是這樣認為的,雖然都是研究步驟,但在兩個不同的文本中,其作用是不一樣的。
  • 課題開題論證:預期成果如何寫具體
    一線教師做課題,開題論證的環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開題論證要把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預期成果等一系列問題搞清楚。在這裡,想就「預期成果」這一問題交流一下個人體會。什麼是成果?什麼預期成果?為什麼把成果提前確定好?預期成果怎麼撰寫?
  • 明晰課題研究思路,東風路小學舉行市級課題開題報告研討會
    河南商報記者 杜世民 通訊員 陳晶晶 張萌 張嘉蘭5月25日上午,惠濟區東風路小學舉行「2019年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開題報告研討會」由教導處副主任賈盈盈主持。參與本次開題報告研討會的共有8項課題。教導處副主任賈盈盈說明了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的基本項目,讓各課題主持人意識到課題研究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她強調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精誠合作、勇於創新,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好地提升課題研究的實效性。
  • 課題研究人數限制多少
    本站點提供:課題申報指導、科研成果發表出版、課題申報通知分享等服務。
  • 凱裡學院承辦課題獲中共黔東南州委重大問題調研課題一等獎
    近日,中共黔東南州委重大問題調查研究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於2020年度州委重大問題調研課題評審結果的通報》,由凱裡學院承辦的調研課題《黔東南重點民族村寨景區旅遊發展問題研究》獲中共黔東南州委重大問題調研課題一等獎。  該課題組成員有凱裡學院旅遊學院院長、教授羅永常,副教授、博士李軍,副教授徐宏,教師劉洋、劉琳、陸仙梅等。
  • 課題申報時:選題的意義和研究價值怎麼寫
    我們試著解題:從意義角度看,這項發明絕不是女士鞋的真正創新,它對女士鞋的樣式改革、對製鞋方式、製鞋工藝沒有任何影響,這種發明只是譁眾取寵。所以這項發明沒有任何意義。從價值角度看,這項發明不會有市場,對企業效益不會帶來任何增長,對企業工人也不會帶來經濟效益,也沒有解決消費者在生活中的現實問題。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人從中受益。所以這項發明沒有任何價值。我們從以上分析中可以感受到:意義主要是針對某一事物產生的影響而言。價值主要針對某一事物產生的實在經濟效益而言。
  •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結構與寫法
    雖然開題報告的寫作根據課題研究的類別略有不同,但達晉編譯通過歸納發現,科研課題開題報告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課題名稱。實踐中,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因此,課題名稱首先要準確、規範,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規範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範、科學。
  • 課題研究成果的寫作形式與題目的確定
    一項科學課題的研究工作,在經過查閱相關文獻、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整理分析資料等步驟,按計劃完成研究任務後,通常需要撰寫、形成一份課題研究報告或論文。課題研究報告主要是用事實說明問題,它通過典型事例,寫出研究的全過程,反映科學規律,得出研究的結論。一般包括課題的提出、研究目標、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步驟、研究措施、研究成效和分析、研究結論、參考文獻等。
  • 課題的研究方法(小總結)
    課題研究1.文獻資料法:通過對國內外有關國文教學生活化、課內外結合等文獻的收集和研究,使課題研究的內涵和外延更豐富,更明確,更科學。2.問卷調查法:在實施課題階段,對沒有實施此課題的年級的學生採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調查研究,用以了解學生的數學發展現狀與發展需求,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並根據調查結果有針對性採取相應的策略與手段。
  • 課題申報不成功,可能跟這些問題有關!
    為促進我省各級各類教育工作者,在申報材料的準備工作中能夠更好地對研究指向的具體問題進行論證、設計和把握,課題申報者及相應的研究團隊應認真閱讀下列問題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