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交通設施夜間會發光 隔離柱「亮」了 斑馬線「變色」了

2021-01-17 荊楚網

中山大道利濟路、遊藝路口的彩色斑馬線,不僅夜間和惡劣天氣下警示效果良好,而且防滑作用顯著。

新型柔性隔離柱,反光材料起到預警效果。

長江日報訊(記者魏娜 通訊員張鵬 夏勇文 黃傳明 詹曉靜)1月12日晚,市民鄭先生開車經過光谷高架珞喻東路匝道時,發現匝道口的防撞墊上安裝了LED警示燈,上一次他從這個匝道下高架時,黑漆漆的,加之彎轉得急,差一點就撞上去,「現在加了個警示燈,很管用,很人性化」。

據武漢市交管局設施大隊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武漢交通設施在安全性能上進行了一系列提檔升級,大量運用新材料,通過材料的柔性、吸能等特質,減少交通事故對司機、乘客及車輛的損傷;另一方面,加強交通設施的發光性能,起到預警作用。

2020年11月,三環線江岸段的部分匝道安裝了一種新型柔性隔離柱,這種隔離柱有厚重的底座,可以有效降低重心,達到最佳的平衡穩定性,它的柔韌性材質在遇到碰撞後可馬上復原,不會造成二次傷害。更重要的是,這些豎立在快速路匝道處的隔離柱,應用了3M柔韌稜鏡反光科技,晚上開車路過時,絕對不會因為「看不見」而撞上去。

傳統的交通防撞桶大多是水馬和沙馬,近段時間,江城大道沌口段出現的新型組合防撞桶十分顯眼,明黃色在夜間更加醒目,警示效果明顯增強。民警介紹,這種新型防撞桶採用HDPE高強度塑料製成,不僅警示效果好,防撞等級更是大大提升,一旦發生撞擊,防撞桶能吸收絕大部分撞擊力,減少交通事故中的人員傷亡。

2020年9月6日下午3時,設施大隊民警剛在解放大道單洞門天橋下放置防撞桶後離開,一輛白色小轎車發生交通事故,飛速撞了上去,導致車輛側翻。

據現場處理事故的交警介紹,如果沒有防撞桶,車頭將直接撞上天橋墩,高速下的硬撞擊,重大傷亡的機率非常高,這回因防撞桶有效吸收了車輛碰撞時的衝擊力,車上人員未受傷。

除了防撞桶、隔離柱,武漢三鎮的快速路上越來越多地出現多節結構的鋼製防撞墊。這種新型防撞墊,在2019年8月開始出現在光谷的部分快速路匝道口,2020年開始推廣至三鎮的快速路段。

與玻璃鋼製作的圓形防撞桶,以及水馬隔離防撞墩等傳統交通設施不同,這種新型吸能式防撞墊,設置有多節結構,每節內部設置吸能桶,能有效減少瞬時碰撞對小客車以及車上人員的傷害程度,防撞墊通過吸收車輛碰撞能量使車輛安全停止, 並使車輛改變行駛方向,避免乘員受到嚴重傷害。

為了提升夜間和惡劣天氣的能見度、可視性,更好保障市民安全出行,交管部門又在防撞墊上加裝了太陽能LED發光導向標誌。

據了解,除了交通安全防護設施升級了,武漢傳統的斑馬線也在「被看見」上做了很多嘗試。

中山大道利濟路、遊藝路口的彩色斑馬線,不僅首創黃白間隔斑馬線,起到夜間和惡劣天氣下良好的警示效果,而且斑馬線的甩塗工藝,形成了一個個凸點,經過今冬的冰凍天氣檢驗,防滑作用顯著。

相關焦點

  • 行人過馬路,斑馬線兩邊亮起跑馬燈,浦江這條斑馬線有點酷炫
    最近,浦江市民許先生開車路過浦江縣環城東路與人民東路交叉口,還沒到路口,遠遠就看到了斑馬線前閃爍的「跑馬燈」。他提早踩下剎車,在斑馬線前停下。這是浦江縣建設局安裝的智慧斑馬線,也是浦江在中心城區安裝的首個智慧斑馬線。以此助推文明城市創建,補齊文明創建短板,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形象,減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利用率。環城東路與人民東路交叉口是十字形路口,有4條人行橫道,4個方向路寬平均33米,本次智慧斑馬線項目共投入60餘萬元,安裝了紅綠燈聯動控制系統、警示燈、地面紅綠燈、語音提示樁(燈控路口)。
  • 復旦大學合作布法羅大學研發新型材料 可用於製作夜間發光且變色的...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據一項研究顯示,一種能以有趣方式發射光線的薄膜,可能可用來製作在夜間發光並且變色的路標。研究人員表示,該項技術可幫助人們在天黑時只關注重要的交通信息,對司機和行人都有益。
  • 打造杭州慢行交通 杭州設置第一條超寬斑馬線
    把斑馬線拉寬,用空間換時間,這個辦法香港已經在運用。  都市快報2005年12月1日起見報的《我在香港當交警》系列報導,曾提到過在香港的九龍彌墩道中段,有超寬的斑馬線。  這條斑馬線約有50米寬。這麼寬的人行橫道線,等在兩邊的行人自然不容易扎堆,綠燈一亮,兩邊的「人牆」,像潮水一樣,譁一下湧過去,對面也是譁一下湧過來,一個回合,幾百號人都過街了。
  • 低頭族無視交通信號燈 行人過斑馬線五壞習你有嗎
    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行人應當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行走;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後通過。  記者在現場仔細觀察了一下,在第二個交通信號燈闖紅燈的行人非常普遍。
  • 貴陽首個「十字斑馬線」出爐!行人可斜穿過馬路
    據現場執勤輔警介紹,目前每天早上7:00至9:40時段和夜間人流量不大的時段,這組「十」字斑馬線都不啟用,其餘時間都可以供人通行,人們通行僅需看信號燈指示,人行綠燈通行時長為45秒。對角斑馬線啟用後,人行綠燈亮起時,行人即可通過對角斑馬線,斜穿至路口斜對面,不必二次過街。同時,所有方向的車輛都受到紅燈控制,停止行駛。
  • 廣州設地面「紅綠燈」,能「眨眼」會發光
    據了解,這是由廣州市交通運輸局聯合廣州交警在天河區天河北路和林和東路十字路口試點實施的「智慧斑馬線」項目。斑馬線,我們每天都要通過無數次。可是,到了夜晚,視野不夠清晰,「低頭族」過馬路玩手機隱患多。近日,天河北路一十字路口安裝在地面上的「紅綠燈」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 150名公交入黨積極分子傳遞禮讓斑馬線「文明棒」
    今日,武漢公交集團開展了「禮讓斑馬線 文明我率先」入黨積極分子主題實踐活動。楚天都市報3月21日訊(記者黃永進 通訊員龔姣)今日,武漢公交集團在江漢區交通大隊、礄口區交通大隊的支持下,開展了「禮讓斑馬線 文明我率先」入黨積極分子主題實踐活動。
  • 交通安全設施的分類-含波形護欄
    交通安全設施的分類-含波形護欄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旨在保證在公路行駛過程中行車及行人的安全,根據性質的不同主要分為交通標線、交通標誌、隔離柵欄、護欄和防眩板等。1、交通標線,根據不同的功能分為路面指示標線、禁止標線以及警告標線。交通標線的設置必需醒目,因此,在標線的顏色上有特殊要求。路面指示標線一般為白色,禁止標線與警告標線則以更為醒目的黃色與紅色為主。同時,受環境影響,交通標線還有縱向、橫向之分。設置這些標線的目的是保證道路交通的通暢。
  • 「斑馬線」設置有標準 機動車行人通過須按規
    >  中廣網北京12月4日消息(記者湯一亮)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遵守交通規則,行人應走「斑馬線」,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  在一段路上,斑馬線的設置間隔一般為150至500米,較為合理的設置間隔為350至400米,也就是說,在城市中,最好每隔350至400米就設置一段斑馬線,便於行人通行。  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院門前的道路沒有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施劃人行橫道線,設置提示標 志。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應當按照規劃設置盲道。
  • ...3分鐘」車位旁有「半個禁停」標識,武漢這些新交通標識是啥意思?
    因為禁停標識是一個圓圈裡面一個叉,而這個標識是一個圓圈裡一道斜槓,以前在武漢路面上很少見。武漢市交管局設施大隊負責人介紹,這是一個「臨時停車」的交通標識,之前用得少,很多司機都不認識。近段時間,交管部門為了方便市民,在部分公廁外設置限時10分鐘的停車位,停車位的旁邊也有這樣的臨時停車標識。
  • 保證路燈亮燈率 讓市民夜間暢行
    夜行散步,是許多市民選擇休閒放鬆的方式,但如果出現路段沒有路燈,或者是有路燈卻沒有亮的情況,則成為了市民的出行障礙。    近日,在書記信箱中,接到多起有關亮燈工程的信件,有的路段通車後路燈未通,有的損壞後未能及時修復。針對居民訴求,龍華區城管局燈光管理中心高度重視,積極解決,為市民夜間出行營造安全放心的道路交通環境。
  • 經過斑馬線怎樣才算「減速」?交警:只要車速有下降就不會處罰
    2017年,深圳交警首次在蓮花路北大醫院南門無交通信號燈控制的行人斑馬線,試點安裝了「禮讓斑馬線」高清電子警察設備。目前,禮讓斑馬線電子警察設備在我市學校、商場等人流密集區域已經推廣。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燈的道路時,遇有行人正在通過道路,應當避讓。」項輝強調,行人在斑馬線上擁有最高的路權,尤其是沒有信號燈控制的斑馬線,就相當於是長時間為行人亮起的綠燈,機動車必須進行禮讓。
  • 桂林有條被截斷的斑馬線,一些騎車人一時僥倖,慘遭罰款
    近日,記者接到桂林市民李先生投訴稱:市區三多路與府后里交叉路口的斑馬線被隔離帶截斷,那些從路口出來的電動車,無法正常通過斑馬線過馬路左轉進入非機動車道,一些電動車過馬路後直接左轉行駛在機動車道上,並且因此受到了交警部門的處罰
  • 行人不必二次過街 廈門首個對角斑馬線預計下月初啟用
    廈門網訊 (文/圖 廈門晚報 記者 呂嘉捷) 近日,不少市民發現,思明南路和養元宮巷交叉路口新增的斑馬線不一般,路中間的兩條斑馬線是交叉的,行人沿著斑馬線可以直接走到馬路斜對面。昨日,記者從市交警支隊獲悉,這是全市首個路口斜交人行橫道線(對角斑馬線),人行綠燈亮時,六條斑馬線都可供行人通行,所有方向的機動車都得停下來。  據了解,該路口斜交人行橫道線預計9月初啟用。
  • 夜間照明新模式!鐘鼓樓又亮起來了
    「熄滅」兩個多月的鐘樓夜景燈光,昨日又重新「亮」了起來。
  •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機動車停放在斑馬線上,你讓行人從哪走?
    11月29日,記者在青山區意城晶華小區西門處發現,有機動車隨意停放在斑馬線上。路過的行人還需繞過該車才能繼續在斑馬線上行走。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在設有禁停標誌、標線的路段,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之間設有隔離設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橫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車。
  • 照明設施升級改造 助推提升城市妝容
    照明設施升級改造 助推提升城市妝容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整體形象,提高節能環保效率,打造特色夜間照明,我市集中對中心城區四條主幹道以及八條支路進行了夜間照明設施的提升改造。也就是說,在同等用電量的基礎上,石墨烯路燈的亮度(也)會更高。普通的LED路燈幾乎都有個「燈下黑」的問題,周邊亮、但路燈下反倒漆黑;而石墨烯路燈由於在亮度和配光方式的變化,能基本避免道路上這種明暗交錯的「斑馬線效應」,大大提升夜間道路安全係數。
  • 斑馬線亂象拷問汽車社會文明 人和車如何講「禮」?
    記者觀察,今年以來,全國多地交管部門出招整治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行為,明確對不禮讓行人的機動車既罰款又扣分。  例如,在北京,司機不禮讓斑馬線將會受到罰款200元、扣3分的處罰;在西安,斑馬線前「車不讓人」將被「抄告」當事人所在單位;在昆明,交警利用電子監控設備抓拍不禮讓斑馬線的交通違法行為,並在街頭的電子顯示屏上進行「滾動曝光」。
  • 交通整治 | 過斑馬線不禮讓行人,固原交警邀請他們來「執勤」!
    交通整治 | 過斑馬線不禮讓行人,固原交警邀請他們來「執勤」!>近日,固原市區商城門口交警崗亭出現了多個身穿反光背心的文明勸導員,原來這些勸導員都是近日來被固原市公安局交警分局直屬二大隊查處的過斑馬線不禮讓行人違法營運車輛駕駛員。這是交警直屬二大隊推出的「輕處罰重教育」交通違法者上路「執勤」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