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露中年危機後,馮唐回望人生

2020-12-06 人民看點新媒體

《春風十裡不如你》 馮唐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8年,馮唐出版了雜文集《無所畏》,47歲的他在書中袒露了自己的中年危機,更自嘲為「油膩老祖」,不止一次感言「活著活著就老了」。今年9月,他推出了一部集大成之作《春風十裡不如你》,馮唐對於金錢、名聲、勝負、感情、生命、無常、終極的思考,青年馮唐與中年馮唐的對望在這次的新書中淋漓呈現。

一本書讀盡馮唐人生金線

2012年,馮唐曾提出「金線」一詞,認為「文學的標準的確很難量化,但是文學的確有一條『金線』,一部作品達到了就是達到了,沒達到就是沒達到,對於門外人,若隱若現,對於明眼人,一清二楚。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關於「金線」曾經引起很大爭議,在這次的新書中,他再一次表明自己的文學觀:感受在邊緣,理解在高處,表達在當下。這本《春風十裡不如你》的誕生,也將跨越半生的馮唐用「金線」正式串聯起來:從文學到做事、從情感到人生,獨特張揚、充滿態度,帶讀者領略馮唐眼中的塵世風景。

馮唐表示,剛開始寫作的時候年少輕狂,曾立志用文字打敗時間,三十年後,年輕氣盛消失了,又似乎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著。青春揮霍不盡,值得反覆訴說,於是有了這次的作品,寫給過往青春,寫給此時青春。

《春風十裡不如你》全書收錄了馮唐30年來的創作精華,分為「很多了不起和錢沒關係」「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兒」「文字打敗時間」「詩歌是世上的鹽」等7個章節,《如何成為一個怪物》《活著活著就老了》《茶與酒》等知名篇目均收錄在冊。

年輕時狂傲,年長後淡定

這本書傳遞出馮唐一以貫之的人生態度:用有趣的文字,明白豐富的道理。「不喜不悲,用好財富,多掙錢、持續掙錢,做好事、持續做好事,讓世界更美好一點點。」「不和這個世界爭,也不和別人爭,更不要和自己爭。」「人生沒有終極意義,如果有些意義,就是那些過程中的好時光。」

年輕時的文字狂傲不羈,充斥著青春的歡喜之氣,年長後的文字淡定無畏,領悟人生中途如何有定力地行走。

精彩書摘

哭鬧得不到一切,也不該得到一切

在生命裡越早見到的人,隨著生命的進程,再見的頻率越小。工作同事,至少一周一見。大學同學,三個月、半年一見。中學同學,兩三年一見。

……這次中學同學在火鍋店見面,我匡算了一下,老胡的兒子應該在二十歲左右了。我和老胡說:「開放二胎了,你不再要個孩子?」

老胡回答:「不要了。太累了。兒子十九了,還追著打我,學習不好,我太累了。」

「兒子學習不好,你累什麼啊?」

「兒子抑鬱症了,純宅,社交恐懼症。他查看了全球一百多個大都市,認定這個地球上只有東京這個城市適合人類居住。他要我給他買房子,房子所在的樓不能超過兩層,一層或兩層高的獨棟都可以,但是不能拿什麼六層、七層的房子湊合。兒子說,如果東京住習慣了,就滿足父母、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的要求,在東京找個大學上。」

「你兒子能在東京自己生活?」

「兒子對於自己有切實的理解,他說了,他自己無法生活,他要求他媽去東京陪他。」

「如果你不答應他呢?不給他在東京買獨棟屋,不讓他媽,也就是你老婆,去東京陪他。」

「他就不上大學啊!甚至,他可能會去死啊。」

……聊到這個時候,火鍋已經吃得很熱鬧了,一瓶茅臺也快喝完了。我索性更坦誠一點,接著問老胡:「咱們理論推演一下,如果你兒子五歲的時候追打你,你追打回去,讓他知道世界其實是有某種秩序的,他現在還會追打你嗎?如果你兒子十歲之前狂要的東西,你有理有據地拒絕,讓他知道諸事無我,他現在還會逼你買東京的房子嗎?」

……我忽然意識到,老胡同學在教育孩子上犯了成年人常犯的兩個錯誤:所謂生活上太多縱容,所謂事業上太過要求。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我腦子中一直在想,一些了不起的年輕人第一個需要明白的是:「你即使盡了全力,即使有了全部的運氣,即使做到最好,你還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一切,甚至一個女子,甚至一個夜晚的安寧。」

再延伸想,一切小孩子第一個需要明白的是:「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哭鬧得不到一切。」

其實,父母應該做的第一點,就是讓孩子們明白: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一切,世界不是圍繞你來旋轉的,儘管你偶爾有這種錯覺,你最好平靜接受這一點。

其實,父母應該做的第二點,就是和孩子們說好,不必成材。人生三個基本目標:不作惡,開心,自己養活自己。如果能達到,就是很好的一生了。

(文章有刪節)

很多了不起和錢沒關係

從一方面講,錢不是什麼東西,你有錢沒什麼了不起。

很多了不起和錢一點關係都沒有。

比如曾經有一個詩人,有天晚上起來撒尿,見月傷心,寫了二十個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兩千年之後,億萬小學生們起夜小便,看到月亮,都想起這二十個字。這,很了不起,但是和錢沒有任何關係。

比如曾經有一個畫家,年輕的時候血戰古人,把所有值得模仿的古代名家都模仿了一個遍,自信造出的假畫能騙過五百年內所有行家。後來他到了日本,看到日本號稱收藏石濤的第一人,指著此人最珍愛的一套石濤山水冊,說是他二十年前的練習。收藏家堅決不信,這個畫家說,你找裝裱師揭開第四頁的右下角,背面有我張大千的私印。這,很了不起,但是和錢沒有任何關係。

比如我見過一個陌生人在雨天,在北京,開車。一個行人過馬路,匆忙中手裡一包桃子掉在馬路當中,散落在這個人的車前。這個人按了緊急蹦燈,跳下車,幫行人儘快撿起桃子。這,很了不起,但是和錢沒有任何關係。

更簡潔的論證是,即使有錢很了不起,但是你有錢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因為你的錢不是你掙的。

從另一方面講,錢是好東西,錢是一種力量,使用好了,你可以變得了不起。

比如延續美好的手藝。在世界最古老的十個大城市,選當地最有傳統魅力的位置,開一家小酒店,十張桌子,十間客房。不計成本和時間,找最好的當地廚師、用最好的當地原料、上最好的當地酒,恢復當地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最美好的味道、最難忘的醉。蓋標準最嚴格的當地建築、用最好的當地家具、配最好的當地織物,恢復當地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最美好的夜晚、最難忘的夢。如果在北京開,家具要比萬曆,香爐要比宣德,瓷器要比雍正,絲織要比乾隆。

感覺到了吧,再多的錢也可以不夠用,花錢也可以很愉快。

(文章有刪節)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珺(除署名外)

相關焦點

  • 《馮唐成事心法》:看腳下,不斷行,莫存順逆
    很多人知道馮唐是寫小說的,也有很多人知道他寫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馮唐是頂尖的戰略管理專家。馮唐的履歷十分精彩:協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曾獲得美國艾默裡大學GOIZUETA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畢業後,10年麥肯錫戰略規劃經驗、5年華潤醫療集團創始心得、5年中信資本投資管理啟示,所以,他寫這樣一本凝結了自己20年持續跨界成事經驗的書是有資本的。
  • 中年等於危機+美好+演化,論如何看40歲之後的戀情、愛與人生
    我們總說,要學會享受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屬於各自的美麗。但事實是,當中年突如其來時,你腦海中浮現的只有「中年危機」這四個大字,與中年掛鈎的往往是:油膩、保溫杯泡枸杞、發福、禿頂……在印象中似乎很難找到一個美好的詞來形容中年這個階段。
  • 徐崢爆笑發言:不止中年有危機,年輕人的危機更扎心
    徐崢在《脫口秀大會》總決賽中,聊到中年危機這個話題,提到了一個觀點:「很多人一談到中年危機,就談虎色變,其實大家不用焦慮,因為人生,充滿了危機,每個階段都有。」對很多年輕人而言,常常還沒到「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就已經要開始接受生活的洗禮。
  • 馮唐後記,做幕前的工作,我蠢笨如豬,幕後的工作,我活得像條魚
    二十歲時,偶遇馮唐,一位偶然遇見的人贈我一本關於他的書,有幸遇見,有幸相逢。讀過馮唐的書,會發現他將其一生,寫於書中。馮唐的筆觸我們都已經見識到了,但是這個時候,處於人生的混沌期,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那麼深刻的體會,所以,他有遺憾,希望自己將來的時候,能夠將這一整個狀態有頭有尾地展現出來,這大概就是大多數筆者的毛病,有頭有尾,但其實,看馮唐的生平作品就能看出來,所以後來這缺憾,反而是另一種美。
  • 所謂中年危機,半導體人每天都有!
    說到中年危機,並不是一個很新鮮的詞彙。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做半導體行業似乎有一種讓我提前進入中年危機的感覺。」老王摸著自己略顯稀疏,有些枯萎的頭髮說。具體的原由,老王也說不清楚,只是緩緩述說了自己以及耳聞目染的同事、朋友的經歷,聊以自慰那難以言明的半導體人的「中年危機」。
  • 新書上架丨《馮唐成事心法》馮唐21萬字實用乾貨講述20年實戰經驗
    近日,由磨鐵圖書策劃,馮唐《馮唐成事心法》正式與讀者見面。馮唐將他10年麥肯錫戰略規劃經驗,5年華潤醫療集團創始心得,5年中信資本投資管理啟示,全都寫進了這本實踐指南中,《馮唐成事心法》是他20年持續跨界成事經驗的全面總結。跨界成事典範馮唐首次傾囊相授,現代人必備修行手冊在工作或生活中,我們不斷地面對選擇,是隨波逐流,還是特立獨行?
  • 娃哈哈破解中年危機:換掉王力宏,籤約「90後」代言人許光漢
    代言20年後,娃哈哈換掉王力宏1998年,是娃哈哈與王力宏「結緣」的一年。此時,娃哈哈已是全國家喻戶曉的企業,王力宏卻還只是個新人,剛剛憑藉專輯《公轉自轉》嶄露頭角。娃哈哈卻打破常規找到王力宏,並冒著相當大的風險為其製作了人生拍的第一支廣告。
  • 教你打造「π」型人才,把「中年危機」轉變為「中年機遇」
    在今天想要追求成長變得更加的容易,每個人都有脫胎換骨的機會,能夠轉換思維,就能把「中年危機」轉化為「中年機遇」。1.「π」型人才告訴我們,要保持兩項深入技能相互交替,這時學習就能幫你培養下一個激情技能,幫助你長出「第二條腿」,讓你的人生能不斷更迭,不會輕易被時代拋棄。3.
  • 《重來也不會好過現在》重新看待和思考自我是擺脫中年危機的法門
    關於什麼是「中年危機」,心理學上有一個定義:「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廣義上講,中年危機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的關卡和危機。」很多人覺得中年危機裡充斥著悔恨、錯失、壓力、恐懼、焦慮與迷茫,那感覺正如35歲的但丁所說:「在人生的中途,我發現我已迷失了正路,走進了一座幽暗的森林。
  • 心理丨《你的幸福曲線》35歲後的人生如何用幸福曲線解決中年危機
    人們普遍覺得中年是個煎熬的時期,很容易出現情緒問題。本書作者喬納森·勞赫通過對幸福曲線理論的介紹分析,幫人們更好地應對中年情緒問題,積極看待衰老。第一,為什麼中年人幸福感偏低?②適應原則:不論生活變好還是變壞,在一段時間後人們都會適應現狀。③不斷和他人比較。第二,如何應對中年的幸福低谷?1、智取:借鑑老年人的智慧①關注他人的利益,建立更密切的人際關係。②調整關注對象的優先級,讓自己更幸福。③更好地掌控情緒。
  • 《她她她的少女時代》折射出的普遍現象:中年危機
    《她她她的少女時代》裡女主方迎風遭遇中年危機,失婚失業,女兒上大學也想搬出去住。片中她與丈夫離婚後,退出了丈夫家的家族餐廳經營事業,失業的她著手製作簡歷,尋找新的工作機會,某家餐廳正好招聘店長,方迎風前去應聘。
  • 中年危機—電影《兩個人的房間》引發的深思……
    我們看《牧馬人》時,有著與那個時代同步的傷感和激情,而當你看完《兩個人的房間》後,也同樣對男女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和情感困境有著身如其境的理解。床上的尷尬,無來由的冷戰,相對的無言,說不清的隔膜,一個房間裡生活著兩個熟悉的陌生人。這一幕幕似乎就在身邊天天上演著,這是多麼熟悉的中年生活啊。沒有煽情的對白,沒有大吵大鬧,連眼淚也是默默地溢出,可卻讓觀眾感覺無比震撼。
  • 《無所謂》——馮唐的九字真言,你信幾句?
    馮唐在書中寫道,曾經在一段日子裡,自己天天臨淵履薄,感覺特別慘,睡眠毀了、人毀了。為了避免一輩子都是這種狀態,馮唐在筆記本的扉頁上,鄭重地寫下了九字真言:「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很多時候,讓人如夢初醒的不是那些喋喋不休的嘮叨,不是那些長篇大論的人生哲理,而往往是那些寥寥數語,簡單、粗暴、充滿力量。不著急,是對時間的態度,就像播種一樣,播了種、施了肥、澆了水,給予了空氣和陽光,剩下的唯有交給時間。
  • 找我-中年危機的自我救贖(下)
    是的,人生其實就是從一種可能到另外一種可能,或者是多種可能性的疊加。有人說,看那些偉人的人生,從多種可能性疊加的角度,完全就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其實,不止是偉人,任何一個人的生活莫不是如此。我從我的身生父母哪裡繼承了一幅身軀,除了改變不了那個基因裡的蘊藏,人生所有面向未來的發展不都是多種可能性的疊加嗎?我拿到這副牌,能打出什麼樣子,基本上是憑藉自己,外在的所有的條件都只是變化的一部分,根本的變化在於我自己,在於「我」在我的內在的覺醒和指導。
  • 從樊勝美變身單親媽媽,這也是「中年危機」了? 蔣欣:有危機感就不...
    從樊勝美變身單親媽媽,這也是「中年危機」了?不過,對於蔣欣此次化身「單親媽媽」,也有一些網友表示,難得她也到了女演員的「中年危機」階段?對此,蔣欣在近日接受記者微信群訪時回應到,自己從沒有危機感。  首次挑戰單親媽媽 蔣欣曾擔心違和感  《遇見幸福》講述的是三個人到中年的髮小,因為父輩的關係,在多年後重新相遇,彼此重拾友誼的故事。
  • 女演員「中年危機」?不存在的!且看國民女神劉濤的逆襲之路!
    女明星的中年危機在大部分普通人眼裡,女明星一直都是光鮮靚麗,萬眾矚目般的存在。但事實上她們和普通老百姓同樣會面臨中年危機。在去年舉辦的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女演員海清就將「女演員中年危機」公布於眾,揭開了明星界的一片「遮羞布」:我們沒有傳說中那麼不好合作,我們一定會比胡歌便宜,也和他一樣好用,希望大家給我們更多機會!未曾想到我們心中都認識、自信又閃光的大青衣演員們,在演藝圈的真實處境,竟是如此尷尬甚至艱難。
  • 「袒露」和「坦露」
    原標題:「袒露」和「坦露」  ▲ 8月22日11版《讓「春天的高鐵」又快又穩》文中,第三部分第2段「而網絡則給了他一份現實生活中沒有的『安全感』,可以袒露心跡而不用擔心招人白眼」。   ▲ 2月28日11版《平凡的官兵給我最多感動》文中,第6段「他在帖子裡袒露心跡」。
  • 回望奮鬥的青春 朱迅攜新書《阿迅》傳遞正能量
    原標題:回望奮鬥的青春 勵志「阿迅」鄭州傳遞正能量   「任何時候,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放棄自己」「生過病以後,我覺得現在的每一天都是賺來的,感恩生活……」6月9日下午,央視主持人朱迅攜新書《阿迅》做客鄭州購書中心,與綠城讀者分享她新書創作的緣起和從小到大成長的心路歷程
  • 麥肯錫管理法則和曾國藩處世哲學,讓馮唐成事兒了
    馮唐是個牛人,用流行語來說就是一個極為優秀的「斜槓青年」,詩人、作家、投資人,現在又要加上一個斜槓——管理學大師。《馮唐成事心法》,既然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那是準備開創一個時代了,馮唐是有著大志願的,成就他的管理時代是他最終的夢想。
  • 東亞影視中年男子圖鑑
    中年危機是東亞影視圈常拍常新的題材,有油膩,有奇葩,也有溫情,可以合成一部「中年男子圖鑑」。40歲裝嫩想回頭《如果歲月可回頭》中,三位中年男人的生活因婚姻失敗陷入混亂,選擇來到另一個城市「放飛自我」。編劇雖然有意藉此創造笑料,卻無法獲得觀眾認同。這部原本走親民路線的都市情感劇,反而成為耍貧嘴和「懸浮劇」的代名詞,編劇單憑想像的中年男人生活虛構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