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板塊漂移,讓太平洋再出裂痕,專家:日本真的要注意了
眾所周知,日本一直都是一個海洋國家,地處地震帶還有各大板塊的交界處。所以日本也是地震頻發,火山跟海嘯的侵襲也一直是日本頭疼的問題。在多年前,日本發生過八級以上的大地震,不過好在日本有比較好的防禦災害的意識,所以損失並不大,就在近期,又有一板塊漂移,讓太平洋再出裂痕,專家表示:日本真的要注意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就讓小編給大家說一說吧
日本在遭受此次地震災害以後,地震板塊一直在擠壓的狀態,據日本的觀測專家們介紹,整個日本群島都是在往東南方向偏移,要知道,日本的東南方向有一條全球最深的海溝,這一海溝是太平洋西部的海床裡,這就是著名的馬裡亞納海溝。
馬裡亞納海溝位於太平洋馬裡亞納群島的東邊,是彎月狀態的一條深窪海溝,延伸長度是2250公裡長度,其寬度則是由69公裡,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蘇聯的調查船當時來到這個海溝地區進行探測,下降深度達到10990米,但是隨後再次複測又多出300米的新紀錄。進入六十年代後,美國人也排除深海探測進入這一海溝內,下降深度到了10911米,由於往下的角度月來越小,後來只能上浮。
一般大多數人認為,這一地區海溝的形成原因就是因為,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碰撞所導致的。隨著長時間的地形的演變,靠近大陸的一側的撞擊板塊成為了島嶼和海岸山脈,另一半下沉的一測便成為深不可測的海溝。
很多專家就表示如果把喜馬拉雅山扔下去,相信珠穆朗瑪峰都會被淹沒掉。同樣在這樣的令人關注的海溝內還有大量的深海魚類,並且資源豐富,但是這些魚類為了能夠生存於深海當中,身體也出現了大量的變化,骨骼和肉類都呈現透明。
在這這一深海海溝當中,探測員們還發現了不少礦物質,其中碳含量非常之高,這一點也打破了人們之前的認同,因為這一海溝在調節氣候環境方面也是有著充分的作用的,要知道碳含量越多,二氧化碳也就排放更多,這就是說明熱度也會跟隨二氧化碳的量增加或者減少。
小夥伴,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大家評論,喜歡本文的就點擊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