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長五此前發射失利時感到「天快塌了」

2020-12-04 廣州日報

我國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成功,背後凝結著很多航天人的心血。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昨天向記者分享了在火箭研製過程中的有些難忘的經歷。

就在長五火箭首飛成功後,研製團隊立即投入到了下一發火箭的發射任務中。一轉眼,就到了2017年7月2日,長五遙二火箭發射的日子。火箭發射升空後,大家正沉浸在興奮與激動之中……第346秒,芯一級液氫液氧發動機突發故障,推力瞬時大幅下降,發射任務宣告失敗。

長五火箭總指揮王珏(右)在發射塔架上

問題出在哪兒? 指揮大廳一片寂靜,大家的心像大屏幕上的飛行曲線一樣,一直往下掉,很多人默默流下了眼淚。回憶當時的場景,王珏說:「這次失利,讓我們在邁向更強的路上,被一盆冰水澆得『透心涼』,有一種天要塌了的感覺」。

消息很快傳開,失望和質疑接踵而來……長五團隊來不及悲傷,擦乾眼淚,很快投入到了「歸零」工作中。不管之前有過怎樣的輝煌,都必須從頭開始、重新再來。

面對巨大的壓力,面對棘手的技術難題,面對外在的質疑和批評,長五團隊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考驗。但他們沒有退縮,而是咬緊牙關,不眠不休,付出了超常的艱辛與努力。

經過100多天的故障排查,180多天的試驗驗證,失利原因終於確定:火箭芯一級液氫液氧發動機在複雜力熱環境下,局部結構發生異常,發動機推力瞬時大幅下降,致使發射任務失利。

經過多番改進,2019年4月4日,長五遙三火箭總裝工作進入到了最後階段,就在大伙兒都以為「長五」很快就能再度問天時,一臺芯一級氫氧發動機在試驗中出現了「異常振動頻率」。

在王珏看來,能參與「長五」的研製,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他說:「『長五』承載著幾代航天人的夢想,能夠投身這樣的跨代工程,是一件幸運的事。」

在他看來,每一次航天活動都是從火箭發射開始的,火箭的「終點」也是也是衛星和探測器的「起點」,當衛星或者探測器在軌道上開始實現工程任務目標的時候,火箭已經消失在茫茫宇宙之中。火箭就是這樣一個品格,每次發射都是用儘自己的能力把有效載荷送入軌道,完成自己的使命。有點像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火箭人也應該是這樣一個品格。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肖歡歡 通訊員姜哲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肖歡歡 通訊員姜哲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長五此前發射失利時感到「天快塌了」
    我國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成功,背後凝結著很多航天人的心血。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昨天向記者分享了在火箭研製過程中的有些難忘的經歷。就在長五火箭首飛成功後,研製團隊立即投入到了下一發火箭的發射任務中。一轉眼,就到了2017年7月2日,長五遙二火箭發射的日子。火箭發射升空後,大家正沉浸在興奮與激動之中……第346秒,芯一級液氫液氧發動機突發故障,推力瞬時大幅下降,發射任務宣告失敗。
  •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西安交大校友王珏擔任總指揮
    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2000多秒後,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23次發射。西安交通大學1978級渦輪機專業校友王珏擔任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
  • 長五總指揮王珏:我們搭起了一座進入宇宙的天梯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託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奔向太空,開啟了我國火星探測之旅,也拉開了長徵五號火箭執行正式工程應用發射任務的序幕。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指揮王珏,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此次發射任務。
  • 長五火箭總指揮王珏:「天問一號」是中國走向深空的裡程碑
    在中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前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指揮王珏就這次任務接受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的採訪。他表示,這次任務是我們國家第一次行星探測任務,開啟了我們國家行星探測的新篇章,也是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從人造衛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到擺脫地球引力,走向更遠的深空,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 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長徵七號火箭副總指揮,都從這所高校走出!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5次飛行。運載火箭技術代表了人類進入宇宙空間的能力,是人類探索宇宙奧秘、開發空間資源、構築空間產業的基礎。
  • 「胖五」歸來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實踐二十號衛星
    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實踐二十號衛星。這是長徵五號火箭的第三次發射,也是時隔兩年多後再次執行發射任務。  長徵五號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是中國首型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運載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由於體型龐大,長徵五號火箭也被民眾親切地稱呼為「胖五」。
  • 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中國航天回應今年兩次發射失利
    根據計劃安排,2020年,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將執行3次發射任務。在長徵五號B首飛後,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長徵五號火箭還將迎來第五次發射,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上月球,實現對月球表面的採樣返回。長五B首飛任務將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開展試驗驗證。完成技術方案驗證後,長徵五號B遙二至遙四任務將先後完成空間站3個艙段的發射任務。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失利 具體原因仍在調查!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中國有4個航天發射場,其中最新的是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47年前中國成為航天大國,此後航天事業一直迅猛發展,目前各項指標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
  • 「胖五」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失利
    7月2日19時23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原本,這次發射意味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工程研製圓滿收官,進入正式應用階段。同時,這次發射也是我國在今年下半年探月三期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前,對「胖五」火箭的最後一次實戰演練。
  • 長徵五號失敗調查結果要到年底,長徵五號發射失敗原因分析
    長徵五號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於2016年11月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但在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發射升空後,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李明華:每一次成功 都是下一次挑戰和超越的開始
    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挑戰和超越的開始每一次挑戰和超越超越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送入預定軌道,這型我國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再一次用成功證明了自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我非常高興,這次長徵五號遙五的發射
  • 「託舉火箭的人」——「長徵五號」火箭成功背後
    來源:廣州日報「託舉火箭的人」他們戰鬥在火箭「心臟」 在「雞蛋殼」上精雕細琢隨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長徵五號」火箭再度大放異彩;長五火箭總指揮王珏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它的出現,大幅提升了我國進入太空的能力,是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支撐和顯著標誌
  • 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昨晚發射失利 部分原因可能在遙一發射時出現
    【本文閱讀需要:3分鐘】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失利中國宣布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昨晚發射升空成功後不久就又宣告失敗。這款研製10年的重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第2次發射失敗,11月能否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上太空,面臨變數。長徵五號遙二火箭於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失敗,所載通訊觀測衛星的命運未卜。目前僅知火箭發射異常,故障原因仍在調查。
  • 「胖五」飛天 大火箭有大夢想 為探月探火奠定重要基礎
    谷業凱 | 字號:A+ | A- 【胖五飛天】908天的等待之後,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迎來第三次發射任務。2016年11月3日,經過10餘年的工程研製,長徵五號火箭精彩亮相,首飛成功。然而,在2017年7月2日實施的第二次發射任務中,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卻因為發動機局部結構問題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從第二次的發射失利到第三次的圓滿成功,一共歷時908天。在這30個月裡,長五研製團隊經歷了什麼?大火箭又作了哪些技術改進?「歸零」,成為記者採訪過程中最常聽到的詞語。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及實踐十八號衛星發射失利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及實踐十八號衛星發射失利 石軼君 2017-07-02 20:14 來源:澎湃新聞
  • 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刷新速度、深空探測器重量紀錄
    7月23日下午,國家航天局舉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布會,會上表示,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的是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在這次任務中,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刷新了我國運載火箭的速度、搭載深空探測器的重量兩項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