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驕傲!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長徵七號火箭副總指揮,都從這所高校走出!

2020-12-12 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5次飛行。運載火箭技術代表了人類進入宇宙空間的能力,是人類探索宇宙奧秘、開發空間資源、構築空間產業的基礎。從國產第一枚運載火箭的誕生開始,這個技術領域,便從來不缺少西安交通大學師生校友的智慧與貢獻。

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便開始籌劃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他悉心指導科研人員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研究,為日後的載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64年,他主持制定"八年四彈規劃";1965年,他主持制定"三星規劃"。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錢學森先生帶領廣大航天技術人員,以超凡的毅力、卓絕的才智,在短短幾十年內使我國成為屈指可數的擁有彈道飛彈、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技術的國家,躋身世界航天大國前列。

多年以來,西安交通大學為祖國航天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一代代交大航天人不懈奮鬥,在航天領域做出了交大人應有的貢獻。

2016年6月25日,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成功發射,在"長徵七號"的發射任務中,西安交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所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空間視覺團隊不負所托,圓滿完成了主載荷"遨龍一號"飛行器的視覺測量系統方案設計、算法及軟體產品研製任務。

同時,在"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項目中,有著"長徵七號"火箭副總指揮、西安交大風機1991級校友張濤"長徵七號"飛控總調度、西安交大計算機2004級校友楊彥波,航天六院11所渦輪泵研究室主任、西安交大風機1988級校友陳暉等許許多多交大校友的辛勤身影,他們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以科研肩負使命,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繁榮發展默默添磚加瓦。

張濤

楊彥波

陳暉

2016年11月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首飛圓滿成功,中國航天邁進了大火箭時代。而"長五"的總指揮,正是西安交通大學1978級渦輪機專業校友王珏

王珏

此外,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一院測控公司董事長史紅衛是西安交大1982級機械工程系機制專業校友,他所在單位為該型號火箭配套了多種地面設備,為首飛保障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航天五院510所電推進事業部副總經理耿海,為西安交大1999級電子專業校友;在北京空間信息中繼傳輸研究中心工作的2004級電信校友楊鑫、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工作的2009級航天航空學院校友翁汝兵、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工作的多位國防生校友等,都為"長五"及其有效荷載的研製和發射任務奉獻了心血與汗水

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2000多秒後,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王珏校友擔任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

2020年7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在航天業內,有句話叫"航天研製、動力先行"。動力決定了太空飛行器能飛多快、能飛多高、能飛多遠。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高強密度發射的"主力"。由長三甲、長三乙、長三丙三型火箭組成的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承擔了北鬥衛星的全部發射任務,並取得了100%的驚人成功率。"遠徵一號"上面級發動機,針對北鬥二代衛星導航任務而研製,是在基礎級火箭上增加了相對獨立的一級,可在太空將一個或多個太空飛行器直接送入不同的軌道,被稱為"太空擺渡車"。

  • 李水華,西安交大1981屆低溫專業校友,一直在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01所工作,曾任101所黨委書記,所在單位主要負責火箭發動機液氫的製備和提供、氫氧發動機的地面試車。
  • 顏勇,西安交大1991級流體機械專業校友,現任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1所(京)技術副所長,所在單位為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提供8噸級氫氧發動機。
  • 王春民,西安交大2000屆機械學院校友,現任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1所所長,所在單位為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提供75噸級、4.8噸級常規發動機和"遠徵一號"上面級發動機。

這三位交大校友,共同攜手為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提供了高質量的火箭發動機,保證了北鬥發射任務的次次成功!

宇宙,承載著人類探索未知的偉大夢想。1987年,一座西漢晚期壁畫墓在西安交通大學出土,據推測,墓主為西漢太子太傅蕭望之。墓室內繪滿了色彩斑斕的壁畫,內容是一幅完整的天象圖,這是目前國內所知發現最早的二十八宿和四象相配的圖畫式星圖,古人用來定義時空。

蕭望之或許沒有想到,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近兩千年之後,會有莘莘學子心懷夢想,點星布陣;交通大學的創建者或許也沒有想到,近百年後會有許多交大學子在"天地交、萬物通"的航天事業中為世界之光;錢學森學長也應該感到欣慰:在他的引領和感召下,一大批交大人為航天強國、民族復興而接續奮鬥


關注"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關於國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西安交通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人民網、西安交通大學官微

相關焦點

  • 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的原因是什麼?
    日)的首次發射任務中,長徵七號甲火箭沒能按照預定軌跡飛行進入太空,發射宣告失利。 那麼,長徵七號甲火箭發射失利會影響中國航天嗎?火箭出故障的確切原因目前還不清楚,有待詳細調查才能得出結論。 如果是一級火箭或者助推器出問題,這可能會影響到同樣使用YF-100的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火箭的發射任務。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YF-100成熟可靠,而且長徵七號甲火箭的一二級當時也有分離。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將第二次發射,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將第二次發射,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 伍鯤鵬、白國龍/新華社 2017-06-22 16:25
  • 「託舉火箭的人」——「長徵五號」火箭成功背後
    來源:廣州日報「託舉火箭的人」他們戰鬥在火箭「心臟」 在「雞蛋殼」上精雕細琢隨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長徵五號」火箭再度大放異彩;長五火箭總指揮王珏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它的出現,大幅提升了我國進入太空的能力,是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支撐和顯著標誌
  •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西安交大校友王珏擔任總指揮
    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2000多秒後,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23次發射。西安交通大學1978級渦輪機專業校友王珏擔任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
  • 揭秘長徵五號火箭:採用液氫液氧燃料 被稱冰箭
    3月23日,我國正在研製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北京成功進行了芯一級動力系統第二次試車。這就意味著長徵五號最難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為其年內轉入發射場合練、2016年實現首飛打下了堅實基礎。  您知道嗎?作為我國目前研製中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它還有個形象的稱謂,叫「冰箭」。
  • 科技日報:長徵八號來了!它身上有未來火箭的影子
    隨著中國航天發展,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此前我國新一代火箭的運載能力尚存空白,不能滿足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需求。長徵八號應運而生。一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說,該型火箭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除了意義重大,從長徵八號身上還能看到未來火箭的影子。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系統解析火箭引擎
    長徵五號火箭在去年12月27日發射,長徵五號火箭作為中國現役最強大的火箭,昨天我們已經聊過了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的實踐-20衛星和長徵五號火箭推進力的一些問題。但是其實大家除了了解衛星和火箭推進力的一些基礎信息之外,還需要了解火箭引擎和設計歷史等等更具體的信息,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討論一下。
  • 解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為何從它身上能看到未來火箭的影子?
    圖據《中國航天報》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說,該型火箭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除了意義重大,從長徵八號身上還能看到未來火箭的影子。究竟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創新突破,一起去看看。
  • 親歷長徵五號發射,每一個感官細胞都被火箭所震撼
    每個少年都曾抬頭仰望深邃無垠的夜空,發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為什麼天上有那麼多星星,他們離我們遠嗎?那些星星上有人嗎?長的什麼樣子?和每個人都會成長一樣,人類也會從地球搖籃中成長,開啟邁向遙遠宇宙的步伐,去探索一個又一個未知,去揭示一個又一個謎團。幫助我們走出地球奔向宇宙的,就是運載火箭。可惜,能夠實地觀看運載火箭的機會對普通人來說少之又少。
  • 為啥長徵五號是「大火箭」?
    長徵五號有什麼特別之處?為什麼說它是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裡程碑工程?新華社記者帶你了解這個不一般的「大火箭」。  直徑最大、運載能力最強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外形巨大,總長約57米,箭體直徑達到5米,而此前我國現役火箭箭體直徑最大的只有3.35米。長徵五號不僅是我國最高、體積最大的火箭,也是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
  • 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的指揮官01:堅守寂靜的椰林
    人們通過直播電視中火箭發射倒計時的精彩片段認識了01司令王光義。 他是中國新一代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雙遼01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指揮官。 每次發射任務成功後,不管是長是短,王光義都會寫一首詩,這是他表達情感的方式。 2017年畢業季,時任北京理工大學校長的胡海燕院士在畢業致辭中描述了他心目中的畢業生群體形象。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點火發射升空!
    此次發射,也是長徵五號火箭的第二次發射任務。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迄今為止研製出的體型最大,發射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因其體格粗壯,長徵五號被關心航天的人們暱稱為「胖五」。作為運載火箭的「重中之重」,大塊頭「胖五」究竟有多厲害?這次發射有何看點?詳情點擊:一圖 | 中國最大火箭「月半五」再出徵!帶著什麼重任?
  • 長徵七號火箭首飛失利,可能會影響中國戰略安全建設進度!
    第三點長徵七號的發射失利也會影響到中國未來的高軌道衛星發射任務,目前世界上需要發射到高軌道的衛星一般都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重量相對於普通衛星都比較大,長徵七號甲火箭可以運載七噸的貨物,這正好彌補了之前火箭運載能力不足的缺憾。而且在上文中提到,它使用的推進劑性價比更高,由於此次發射失利,我國近期如果再次發射高軌道衛星的成本也就無法大幅度的下降。
  • 長徵五號火箭運載能力知多少?先來了解這次任務都有哪些新挑戰
    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長徵五號憑藉它強大的運載能力,支持著我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的實施,這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載荷重、窗口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應對了這些新的挑戰。
  • 長徵五號、長徵七號01指揮員:堅守寂靜無聲的椰林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隨著採訪的深入慢慢浮出水面。「5、4、3、2、1,點火!」人們認識01指揮員王光義,是通過電視直播裡他為火箭發射倒計時讀秒的高光時刻。他是我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兩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雙料01指揮員。每次發射任務成功後,或長或短,王光義都會賦詩一首,這是他表達情緒、抒發情感的方式。
  • 山東「農村娃」:婉拒留俄,回國攻克世界難題,擔任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
    他叫李明華,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也是山東大學數學系1980級校友。2019年12月27日,當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消失在雲際中時,他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馬上投入到國家航天工作中,所研發的新技術及負責帶隊發射的火箭、衛星等任務都獲得了成功。
  • 「胖五」歸來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實踐二十號衛星
    「胖五」歸來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實踐二十號衛星 2019-12-27 21:26:40這是長徵五號火箭的第三次發射,也是時隔兩年多後再次執行發射任務。  長徵五號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是中國首型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運載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由於體型龐大,長徵五號火箭也被民眾親切地稱呼為「胖五」。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李明華:每一次成功 都是下一次挑戰和超越的開始
    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挑戰和超越的開始每一次挑戰和超越超越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送入預定軌道,這型我國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再一次用成功證明了自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如果不能有效及時解決問題,今年的火星探測、探月都不可能實現。重新設計需要兩年到兩年半以上,後續的這幾項國家重大工程根本就等不及。經過大量的分析,李明華拍板決定,在現有方案的基礎上解決主要問題,實現對震動的抑制,這為長徵五號接下來的連續成功奠定了基礎。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長徵八號...
    此前,長徵二號丙、長徵二號丁、長徵四號和長徵六號火箭也可以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但能力有限。比如,長徵四號的太陽同步軌道能力為3噸級,長徵六號為1噸級,太重的衛星推不上去。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力氣大,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3.5噸,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達25噸,不可以用它們來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嗎?「能力上可行,但是好比『大馬拉小車』,性價比低。」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專訪長徵八號火箭總...
    作為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長徵八號是怎樣誕生的,能力如何,肩負哪些使命和任務?它的出現,是否意味著火箭回收時代正在到來?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問:長徵八號是一款怎樣的火箭?它對完善中國火箭型譜和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您能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嗎?肖耘:長徵八號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火箭,2017年5月正式批覆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