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癌細胞「能量工廠」的百年(1921-2021)難題

2021-02-21 醫旅健MTH

解開癌細胞「能量工廠」的百年(1921-2021)難題

關於癌細胞代謝的「沃伯格效應」自百年前被提出以來,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假設來進行解釋,但這些解釋均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據最新一期《科學》雜誌報導,美國免疫學家基於大量的基因和生化實驗提出了一種新解釋,改變了生物化學家普遍認為的代謝是細胞生長因子信令通路的次要條件的觀點。

2021年是一項基本發現的百年紀念,這項發現在每一本生物化學教科書中都有講授。1921年,德國醫生奧託·瓦爾堡觀察到癌細胞以一種奇怪的低效方式從葡萄糖中獲取能量:癌細胞不用氧氣「燃燒」葡萄糖,而是像酵母一樣進行發酵。這種不依賴氧的過程發生得很快,但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沒有被利用。
多年來,人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說解釋瓦氏效應,包括癌細胞具有線粒體缺陷,因此不能控制葡萄糖的燃燒,但這些解釋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現在,基於大量的基因和生物化學實驗,免疫學家Ming Li領導的斯隆—凱特琳研究所一支研究團隊給出了一個答案,將其歸結為瓦氏新陳代謝和強大的酶(PI3激酶)在細胞中活動之間的聯繫。「PI3激酶是一個關鍵的信號分子,其功能幾乎像細胞代謝的總指揮。」Li說,「大多數耗能的細胞事件,包括細胞分裂,只有當PI3激酶發出信號時才會發生。」隨著細胞向瓦氏代謝轉移,PI3激酶的活性增加,進而增強了細胞分裂的「決心」。這類似於總司令的「擴音器」。這一發現修正了生物化學家普遍認為的觀點,即新陳代謝是細胞信號傳遞的次要環節。他們還認為靶向代謝可能是阻止癌症生長的有效方法。該團隊研究了免疫細胞的瓦氏代謝——免疫細胞也依賴這種看似低效的代謝形式。當免疫細胞被警告存在感染時,一種被稱為T細胞的特定細胞從典型的需氧代謝形式轉變為瓦氏代謝,因為它們的數量不斷增加,並增強了抵抗感染的機制。控制此轉變的關鍵「開關」是一種被稱為乳酸脫氫酶A(LDHA)的酶,該酶是響應PI3激酶信號傳導而成的。由於這種轉換,葡萄糖僅保持部分分解,並且細胞的胞質溶膠中會迅速產生稱為ATP的細胞能量。相反,當細胞使用氧燃燒葡萄糖時,部分分解的分子到達線粒體,並在那裡進一步分解,從而延遲生成ATP。團隊發現,在小鼠體內,缺乏LDHA的T細胞不能維持PI3激酶的活性,因此不能有效抵抗感染。這意味著這種代謝酶控制著細胞的信號活動。與其他激酶一樣,PI3激酶依賴ATP發揮作用。由於ATP是瓦氏代謝的淨產物,因此在瓦氏代謝和PI3激酶活性之間建立了一個正反饋迴路,確保PI3激酶的持續活性,從而確保了細胞分裂。至於為什麼激活的免疫細胞會優先採用這種代謝方式,Li懷疑這與細胞需要快速產生ATP來加速細胞分裂和對抗感染的機制有關。正反饋迴路確保了一旦這個程序啟動,就會一直持續到感染被根除。Li表示,PI3激酶是癌症中最活躍的信號途徑之一。與免疫細胞一樣,癌細胞可能利用瓦氏代謝來維持這種信號通路的活性,從而確保其持續生長和分裂。這一發現為治療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通過阻止沃伯格代謝的「開關」,也就是LDHA的活性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相關論文信息:http://doi.org/10.1126/science.abb2683

以上由中國醫旅健產業聯盟(公眾號:china-mth)整理髮布,如涉版權,請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難題不會永遠是難題,76歲時他解開電磁學界「哥德巴赫猜想」​|紀念林為幹院士
    林為幹是中國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科的主要奠基人、新中國50年重大貢獻科學家之一,他在76歲時解開電磁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1892年,英國科學家麥克斯韋出版了《電磁學》(第三版),書中他提出「點電荷在介質球中能夠形成多大的鏡像,位於何處」的問題。這個難題被譽為電磁學界「哥德巴赫猜想」。解開這個百年未解的難題是很多電磁學家的夢想。
  • 線粒體不光是細胞能量工廠 其還扮演著什麼關鍵角色?
    提到線粒體,我們可能都知道其是細胞的能量工廠,機體能量的源泉,然而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線粒體或許在其它方面也扮演著關鍵角色,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阿拉巴馬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前列腺細胞中發現了AR的一個新功能,AR能夠輸入並且集中於細胞的線粒體中,因此其在調節多種線粒體功能上扮演著關鍵作用,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每個細胞中的很多線粒體都能通力協作產生細胞生存所需的大約90%的能量。
  • MIT生物學家揭秘:為什麼癌細胞會浪費這麼多能量
    早在20世紀20年代,德國化學家奧託-沃伯格發現,癌細胞對糖的代謝方式與健康細胞通常的代謝方式不同。從那時起,科學家們就試圖弄清楚為什麼癌細胞會使用這種效率低得多的替代途徑。麻省理工學院的生物學家現在已經找到了這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的可能答案。
  • EnPero Plant 能量工廠(圖)
    通過該房間內的電腦解開橋的權限,走到房間不遠處的路口時站到走廊邊緣橋會自動伸出。房間內#063儲物箱,密碼9723。    「C」  在來到「C」點前時一個巨大的大廳,大廳對面的「E」門暫時還不能進入,需要到下層的「D」點控制臺處解鎖。而「C」所在位置是進入下層所需電梯的位置。
  • 新研究:癌細胞形成腫瘤離不開線粒體
    新華社雪梨11月24日電線粒體是細胞中提供能量的細胞器,被稱作細胞的「能量工廠」。但科學家現在發現了線粒體在腫瘤發展過程中扮演的一種全新角色,被剝奪線粒體的癌細胞無法形成腫瘤。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細胞-代謝》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癌細胞需要線粒體才能存活並增殖。這項研究增進了對線粒體在腫瘤形成過程中所發揮作用的認識,為癌症研究和治療指出了新方向。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研究人員曾於2015年發現,癌細胞在其線粒體受損後,會從周圍健康細胞那裡奪取線粒體,以恢復功能。
  • E周新勢力 | 特斯拉上海工廠2021年產能擬拉升至 55 萬輛;蔚來10月...
    特斯拉則繼續一鳴驚人,明年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有望拉升至 55 萬輛!1、特斯拉上海工廠明年計劃生產55萬輛汽車 超10萬輛出口36氪從多位行業人士處獲悉,2021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計劃生產約55萬輛汽車,包括30萬臺Model 3車型,25萬臺Model Y。
  • 電影《1921》將於七一公映
    據悉,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新華社全媒編輯中心、新華社上海分社和騰訊影業戰略合作的電影《1921》,將生動展示中國共產黨人敢闖敢拼的動人故事。該電影由著名導演黃建新擔任監製兼導演、鄭大聖聯合導演,並將於2021年7月1日全國上映。
  • Nat Cell Biol:研究揭示腫瘤生長的核心——癌細胞的進食機制
    2019年8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由辛辛那提大學、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和廣島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癌細胞的能量產生機制,這種機制推動核仁的生長,並導致腫瘤迅速繁殖。
  • 麻省理工學院:為什麼癌細胞消耗這麼多的能量?
    1920年代,化學家奧託·沃堡(Otto Warburg)發現癌細胞不會像健康細胞通常那樣代謝糖。從那以後,科學家試圖弄清楚為什麼癌細胞使用這種替代途徑,而這種途徑效率低得多。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揭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為什麼癌細胞消耗這麼多的能量?
  • 這個被譽為「千禧年七大難題」的猜想解開了?
    曾有學者表示,如果數學世界只剩下一個難題,那麼一定是黎曼猜想。由此可見,作為「希爾伯特23問」和「千禧年七大難題」的雙料王,這個困擾世界數學家百年的疑團確實有種讓人望而生畏的氣質。 從一張「黎曼猜想」難題證明結果的推特截圖和一段在2018年度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的敘述開始,現年89歲的他便站在了媒體報導的風暴中心。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黎曼猜想  159年後引發『數學地震』」「知名數學家稱證明黎曼猜想 對錯有待同行評議」…… 「黎曼猜想」真的被解開了嗎?
  • 美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能量源自「回收蛋白質」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生長能量源自機體回收利用蛋白質的過程。小鼠實驗顯示,阻斷這一過程,腫瘤開始萎縮,癌細胞幾乎不再轉移。這項研究有助開發治癌新藥,關鍵是如何有選擇地抑制機體回收利用蛋白質。
  • 揭開細胞能量工廠之謎 微觀探索腫瘤發病成因
    線粒體是一種存在於大多數真核細胞中的半自主細胞器,它又是細胞的「能量工廠」,人們吸入的氧氣分子最終會被逐級運輸到線粒體上,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 科學的瓶頸或來了,2大無解的世界難題,困擾科學家上百年!
    科學的瓶頸或來了,2大無解的世界難題,困擾科學家上百年!炎熱的夏季吹著涼快的空調,玩著手機並吃著零食,這種舒適的生活得益於人類200年前做的一大決定,幸虧選擇科技發展的道路,否則人類的生活水平也不會有質的提升。
  • 河南快遞小哥一朝成名,解開世界性數學難題後,生活改變了嗎?
    我很喜歡美國演員MattDamon主演的一部電影《心靈捕手》,影片講述了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年輕清潔工因為意外的解答了數學難題而從此改變人生的故事。    和影片相同的事例則實實在在  的  發生在了現實生活中,這位名叫餘建春的  快遞員  因為  破解了一道困擾百年的世界性數學難題
  • 《Science》:百年難題!質子到底有多大?
    然而,伴隨著對原子結構研究的深入,一個謎題也已經困擾了物理學家百年之久。作為原子關鍵組分之一的質子,到底有多大?而氫原子的整個能級結構可以由兩個未知數得出:一是代表所有原子物理和化學的能量尺度R∞,另一個就是質子半徑rp。
  • 江鈴集團新能源能量工廠蘊含的「工業4.0」讓人驚嘆!
    江鈴集團新能源能量工廠蘊含的「工業4.0」讓人驚嘆!2021-01-12 14:03:11 來源: 亞日觀察 工業4.0是近幾年非常耳熟能詳的概念,這個名詞也意味著工業上出現的新要求、新變革,其核心特徵是互聯,它顛覆了人們的傳統思維,開闢了汽車行業全流程智能化的先河。
  • 年僅22歲的中國天才科學家,解決了物理學科的百年難題
    但是年紀輕輕的他,卻解決了困擾世界物理學家107年的難題,取得了物理學科在石墨烯超導領域中的重大突破,轟動了世界,成為當今世界科學界一顆耀眼的新星。3月5日,《自然》發表了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重磅論文,這是該雜誌創刊149年歷史上的首次。曹原也成了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該雜誌上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學者。
  • 《1921》演員表劇情講什麼 池松壯亮加盟該獻禮片
    日前,池松壯亮在接受日媒(映畫.com)採訪時稱,自己出演了中國建黨100周年的獻禮影片《1921》,但暫未透露角色信息與拍攝細節。  池松壯亮坦言,雖然新冠疫情對拍攝有很大的影響,但因為特殊的原因,這部影片是必須要在2021年上映的,所以即便需要隔離,他也還是堅持今年8月至9月在上海拍完他的戲份。
  • 中國兩數學家破解世界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圖)
    本報北京6月4日訊本報記者武衛政、新華社記者李斌、鄭天虹、王攀報導:兩位中國數學家近日在《亞洲數學期刊》最新一期雜誌上發表論文,運用美國數學家漢密爾頓和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的理論,對世界級的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進行了完全證明。
  • 「數」說2021 | 這些數字,值得我們期待
    2021,這些數字值得期待—— 100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電影作品方面,《1921》已定檔2021年7月1日上映。電影講述1921年,一群平均年齡僅28歲的熱血青年們,突破各股複雜勢力的監控和追蹤,創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導演黃建新等主創介紹稱:「影片會在尊重史料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新的素材,更符合年輕觀眾的口味,給觀眾帶來新意。」影片《革命者》同樣定檔202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