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終於對反式脂肪酸下手了!它到底會產生什麼危害?

2020-12-08 果殼網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名為「取代」的行動指導方案,計劃在2023年之前徹底清除全球食品供應鏈中使用的工業反式脂肪,主要是部分氫化植物油。大量媒體進行了報導,並引用WHO的數據稱反式脂肪每年引起50萬人死亡。



這讓很多人憂心忡忡,非常擔心吃了反式脂肪。反式脂肪是什麼?哪些食物裡有反式脂肪?對人體有什麼危害?我們需要擔心反式脂肪嗎?



01

 什 麼 是 反 式 脂 肪 ?

/ 它又從哪裡來?/


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根據結構不同,脂肪酸也有不同的名稱。反式脂肪酸是其中的一種,因其化學結構上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反式雙鍵」而得名,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



反式脂肪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來源於天然食物,二是源於加工。是的,你沒有看錯,天然的食物中也有,主要來源於反芻動物,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製品,其中反式脂肪酸大約佔到總脂肪的2-5%。加工來源最主要的是植物油的氫化、精煉過程,此外食物煎炒烹炸過程中油溫過高且時間過長也會產生少量反式脂肪酸。其中,氫化油是最「臭名昭著」的。


使用植物油時,油溫過高或時間過長,也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 | pixabay.com


02

 哪 些 食 物 有 反 式 脂 肪 ?

/ 為什麼要用反式脂肪?/

從我國的調查數據來看,有兩類食品的反式脂肪含量普遍比較高一個是天然和人造奶油、黃油,平均含量達到2克/100克;另一個是植物油,平均含量是0.86克/100克。其他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平均含量一般都比較低。但有些食物,比如代可可脂巧克力、薯條/薯片、蛋糕、威化餅乾、夾心餅乾等,由於會用到氫化油,所含的反式脂肪也可能比較高。


薯條中也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 freepik.com


氫化植物油最初是替代豬油作為「起酥油」。因為液態植物油起酥效果並不好,但經過氫化,它在常溫下就是半固體,可以滿足工藝和口感要求,而且它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可以延長保質期。所以,氫化植物油在食品加工業中一直都是寵兒


食品加工業中反式脂肪酸是寵兒 | pixabay.com


03

 反 式 脂 肪 有 什 麼 危 害?

/ 有沒有推薦攝入量?/


反式脂肪對健康的危害主要是,攝入太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至於其他方面的影響,比如肥胖、癌症、糖尿病、生長發育、生殖健康、阿爾茨海默病等問題,目前雖然有一些研究文獻報導,但研究結果並不一致,都還沒有充足的證據表明反式脂肪酸會導致其他方面的危害


反式脂肪酸主要還是增加心血管疾病 | pixabay.com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反式脂肪的供能比應低於1%,對於一個普通成年人來說,大約相當於吃2.2克反式脂肪。調查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天吃的反式脂肪是0.39克,相當於供能比為0.16%,城市比農村吃得多一些,平均供能比是0.25%,遠低於WHO的建議值。所以,反式脂肪對我們的健康風險其實很低,大家倒也不用太擔心。


 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


從調查來看,(精煉)植物油是中國人攝入反式脂肪酸的最主要來源,所以,要避免攝入過多反式脂肪酸,我們首先要注意適量控制烹調中植物油的用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日植物油攝入量應控制在25-30克,而我們實際平均每天吃了將近40克,還有很多人超過了40克,這顯然是不健康的。其次,要少吃含氫化植物油的加工食品。如威化餅乾、奶油麵包、派、夾心餅乾等反式脂肪酸含量相對較高的食物,大家吃的時候還是悠著點。實際上,反式脂肪對健康的危害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只要不多吃,還是不用太擔心的。


pixabay.com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總幹事:世界停止使用反式脂肪酸的目標不應被推遲
    【環球時報記者 柳玉鵬】為了世界人民的身體健康,世衛組織決定向反式脂肪酸宣戰,呼籲各國在2023年前停止在食品中添加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  俄羅斯塔斯社10日報導稱,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9日稱:「到2023年,世界停止使用反式脂肪酸的目標不應被推遲。
  • 微頭條 | 剛剛,世衛組織重磅開炮:2023年前,全球應禁用反式脂肪酸
    能讓《紐約時報》為了吃這麼賣力,源於這次出手的大佬:世衛組織,而且甩出的大招是要跟全世界的蛋糕餅乾算總帳:反式脂肪君,你頂多活到2023年。然後,終於要請出今天的主角:反式脂肪,或者叫「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植物油加工而成,所以在站隊的時候,它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當這種東西最早問世的時候,人們普遍覺得,這玩意兒就跟別的植物油一樣健康。
  • 被世衛組織「拉黑」的「反式脂肪」,你可能還在吃
    據世衛組織估計,每年50萬人因反式脂肪而死於心血管病。「拉黑」的「反式脂肪」到底是什麼?這是因為牛羊等飼料中有一定的不飽和脂肪酸,在經過胃裡微生物的氫化作用會形成反式脂肪酸,人類的母乳中也存在反式脂肪(吃牛羊肉、喝牛奶的緣故)。但是天然反式脂肪數量較少,並不會對人造成什麼危害,所以不用擔心。
  • 反式脂肪酸:非「定時炸彈」
    加工來源主要是在植物油的氫化、精煉過程中產生,食物煎炒烹炸過程中油溫過高且時間過長也會產生少量反式脂肪酸,這部分反式脂肪酸才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調查顯示,中國人吃進去的反式脂肪酸有接近一半來自於植物油,牛羊肉和奶製品也有較大比重。糕點、麵包、餅乾曲奇等烘焙食品貢獻率不足5%。而膨化食品、巧克力、速溶咖啡、奶茶等根本排不上號。
  • 植物奶油反式脂肪酸有什麼危害 介紹植物奶油的營養知識
    由於植物奶油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酸,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比較多,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所以需要嚴格控制。那麼,植物奶油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相關的知識。 植物奶油的危害。植物奶油的味道很好,但是危害可不少。
  • 豆油、玉米油、菜籽油哪種更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
    植物油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這些不飽和脂肪酸中的順式脂肪酸,在高溫下容易轉變成反式脂肪酸,危害人體健康,上期我們分析了花生油在什麼溫度,加熱多久的情況下,會產生反式脂肪酸,這次我們再來分析一下豆油、玉米油、菜籽油,哪種更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以及在不同溫度和不同加熱時間下的表現,想了解花生油的可以看我們的上期內容
  • 被世衛組織拉黑的「反式脂肪」,就藏在你常吃的這幾種食物裡
    有研究表明,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超標3倍!沒錯,我們今天要說的魔鬼脂肪,就是指的反式脂肪酸。早在去年世界衛生組織一不做二不休,公布了反式脂肪(trans fat)的「徹底清除計劃」。緊接著,食品藥品監督局FDA,也對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發出了最後的警告!
  • 它可能比油和鹽還傷血管,世衛組織呼籲別進食,看完還是別吃了吧
    它主要負責的是,向身體器官和大腦輸送氧氣和血液。然而,在近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都患有血管疾病。當血管堵塞或行動不順利時,就會出現高脂血症和高血壓,很多人都有這種病,他們首先會認為可能是吃太多的油和鹽引起的是的,但實際上是有一種食物,它比油和鹽對血管的損害更大。它可能比油和鹽還傷血管,世衛組織呼籲別進食,看完還是別吃了吧為什麼油和鹽會損傷血管?
  • 世衛組織:剛果(金)神秘疾病肆虐 危害堪比愛滋病
    世衛組織:剛果(金)神秘疾病肆虐 危害堪比愛滋病 2007年09月03日 11: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比糖和鹽更傷血管,世衛組織呼籲停用!出現這種字眼的食品要少吃
    據世衛組織(WHO)統計,我國每年都有100多萬人因糖尿病離世。而究其根本,糖尿病患者日漸增多,是因為我們平日裡一些不切當的飲食習慣。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中看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正在一步步"摧毀"我們的血糖。
  • 世衛組織:它比傳統捲菸更有害,還可能致癌
    這次,他終於下定決心,要戒菸,第一步,就是將手裡的煙換成電子菸。 「換成電子菸,這下你總沒話說了吧~」老王心想。 雖然電子菸不會釋放傳統菸草產品燃燒之後產生的幾千種有毒物質,但電子菸會不會觸發其他風險還尚未有明確結論,世界衛生組織也因此提醒應當警惕電子菸的害處,並加以管理。
  • 不同來源反式脂肪酸的組成與結構特點
    人工反式脂肪酸即工業反式脂肪酸,是指在油脂加工過程中形成的那部分反式脂肪酸 ,主要來源於氫化、精煉和共軛亞油酸的合成過程。不過狹義上僅指來源於氫化過程的那些反式脂肪酸,精煉過程中形成的反式脂肪酸可不被視為人工反式脂肪酸(例如在加拿大)。
  • COVID-19,世衛組織終於給新冠病毒命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
    它也應該有一個正式的名字了,起先,這種病毒的臨時編號為2019-nCoV,後來通過對這種病毒深入的研究,發現它可能源於2003年時出現的SARS病毒,但兩者並非同一種病毒,但病毒學家認為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有一種淵源關係,屬於SARSr--CoV病毒家族中的一員,具有高度親緣性,因此還被叫做為「SARS-CoV-2」。
  • 比油和鹽更可怕,世衛組織呼籲停用!出現這種字眼的食品要少買!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名為「取代」的行動指導方案,計劃在2023年之前徹底清除全球食品供應鏈中使用的工業反式脂肪,主要是部分氫化植物油。大量媒體進行了報導,並引用WHO的數據稱反式脂肪每年引起50萬人死亡。這讓很多人憂心忡忡,非常擔心吃了反式脂肪。反式脂肪是什麼?哪些食物裡有反式脂肪?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 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文稱美國退出世衛組織非法且危害巨大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9日,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由多名美國學者聯合署名的文章,稱美國從世界衛生組織退出不僅是非法的,而且對全球和美國的健康安全都構成威脅。來自美國喬治敦大學、耶魯大學、國家醫學院、美國公共衛生協會等機構的學者在文章中說,美國是在國會兩院通過1948年聯合國決議後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此決議得到了歷屆美國政府的支持。前總統哈裡·杜魯門明確將該決議作為美國加入世衛組織的法律依據。當前美國政府單方面退出世衛組織違反美國法律,因為它沒有得到國會明確的批准。
  • 世衛組織提出預防蠕蟲感染新戰略
    新華網日內瓦10月27日電(記者楊京德)世界衛生組織(簡稱「世衛組織」)26日推出一本手冊,其中提出一項新戰略,以消除威脅貧困者生命的某些常被忽視的疾病,特別是蠕蟲引起的疾病。  在這本名為《化學療法預防人類蠕蟲病》的手冊中,世衛組織指出新戰略的第一部分是化學療法預防。
  • 比肉和蛋更升脂,世衛組織呼籲停用!出現這種字眼的食品要少買!
    血脂異常發生率高,高血脂是一種嚴重威脅我們身體健康的疾病,危害嚴重 ,高血脂還會引發一些其他疾病的發生,應以預防為主,積極防治高脂血症。我們都知道肉類和蛋類都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吃到身體裡會導致脂肪增多、堵塞血管壁,進而引起血脂升高。
  • 噱頭,口號,智商稅,金龍魚零反食用油反擊健康食品亂象
    除了不含非法添加劑本就是廠家的責任義務,國家本就規定可添加和出現的產品成分,也被重點標明零添加,反而會誤導消費者,對產品成分產生誤解。甚至市面上還存在一味宣稱零添加,零含量來渾水摸魚,具體信息卻一概不明的情況。"零"在諸多場景下,成為了捆綁健康的噱頭和智商稅。到底什麼樣的"零"才真正有益於健康?
  • 疫情之下,世衛組織建議立即戒菸
    世衛組織正在不斷對新研究開展評估,包括一些審查菸草使用、尼古丁使用和2019冠狀病毒病之間相關性的研究。世衛組織敦促研究人員、科學家和媒體對誇大未經證實的菸草或尼古丁可以降低2019冠狀病毒病風險的說法持謹慎態度。目前沒有足夠的信息證實菸草或尼古丁對於預防或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有任何關聯。尼古丁替代療法,例如口香糖和貼劑,旨在幫助吸菸者戒菸。
  • 世衛組織終於給出明確答案
    還有的認為靜止使人長壽,因為在古代的時候比較傳統的養生是「靜」,比如道家堅持靜心養命,如今老年人喜愛的運動太極拳,講究的是以靜制動,那麼到底是運動養生,還是靜止長壽?通過下面文章,你一定會找到答案。世衛組織表明,關於運動和靜止哪一種更適合養生,其實這兩者都有根據,但是都是表面性的,因人而異,都是在一定的情況下才可以這麼表達,不是任何時候都能適用這兩種方法,所以不同的人體適合健康長壽的方法是不同的,從科學角度觀察,動和靜都和健康長壽密不可分,在不同情況下,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運動比靜止更加健康。在很久以前,法國的一位思想家提出一個理論,就是生命的健康在於不停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