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6 花蓮地震 結構抗震資訊匯總 | 結構芝士

2021-02-15 來撩設計

Design Makes Life Shimmer

《2018.02.06 花蓮地震 結構抗震資訊匯總》


NO.1  2018.02.06 花蓮地震


北京時間2018年02月06日午夜23時50分42.6秒於臺灣花蓮縣近海(花蓮縣政府北偏東方18.3公裡)發生芮氏規模ML6.0之地震,花蓮市、宜蘭南澳皆觀測到7級震度。震源位置在北緯24.14度、東經121.69度,震源深度為10.0公裡。

臺灣花蓮地震災情匯總

NO.2  等震度圖與PGA分布圖


最大震度7級發生在花蓮、太魯閣、南澳測站。其他縣市震度多在2到3級之間。臺北也達3級震度,盆地內有明顯搖晃。需要注意的是,芮氏是裡氏的另一種譯法,中國大陸地震局將地震烈度(China Seismic Intensity Scale)分為十二級,中國臺灣省氣象局將地震烈度分為0~7共八級,與大陸有差別。

臺灣地震各地震度


臺灣地震各地PGA

臺灣地震各地地表最大加速度


NO.3 地震反應譜與設計反應譜之比較

根據《臺灣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現行設計地震動水準為:

中小度地震:為回歸期約30年之地震,其50年超越概率約80%左右;

設計地震:為回歸期475年之地震,其50年超越概率約為10%。在此地震水準下建築物不得產生嚴重損壞,以避免造成嚴重的人命及財產損失;

最大考量地震:為回歸期2500年之地震,其50年超越概率約為2%左右。設計目標在使建築物在此罕遇地震烈下不產生崩塌,以避免造成嚴重損失或造成二次災害。

花蓮市加速度反應譜與設計規範譜對比如下:

花蓮市實測地震波


花蓮市地震反應譜與規範設計譜比較


NO.4 震害實例

統帥大飯店1977年投入使用。2000年9·21大地震發生後,臺灣建築物的防震安全成為最受關注的大事,當時「營建署」實施「建築物實施耐震能力評估及補強方案」,將1997年以前依舊建築技術規則興建的公有建築物進行全面評估改善。可以看出雖然建築物貌似經過了補強處理,但在此次地震中,仍然逃脫不了倒塌的命運,底層一、二樓崩塌,三樓變一樓:

統帥大飯店震前震後對比圖


統帥大飯店震後情況一


統帥大飯店震後情況二

其餘建築物受災情況:

雲門翠堤大樓震前震後對比圖

潔西艾美酒店塔吊倒塌


七星潭大橋損壞情形


國盛六街(11層樓)41號民宅倒塌


NO.5 早期地震預警系統驗證


地震預警原理:在地殼內部傳播的地震波有兩種,一種是速度較快,但破壞性較弱的縱波,其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約為5.5千米/秒~7千米/秒;另一種是破壞性較強的橫波,地震對地表造成的破壞主要拜其所賜。橫波的傳播速度較慢,為3.2千米/秒~4千米/秒。

地震發生之時,震源附近的地震監測儀首先捕捉到縱波信號,並將數據傳遞到預警中心。由於電波的傳播速度是遠快於地震波的30萬千米/秒,因此預警信息有可能在破壞形成之前,通過智慧型手機、廣播電視、微博、地震預警信息接收伺服器等終端,發送至將會受到地震影響的區域。

理論研究顯示,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例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比例可減少39%。花蓮地區地震預警系統成效:

花蓮地區地震預警系統成效

以上資料來源: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https://www.ncree.org/ 

相關焦點

  • 結構 | 臺灣花蓮6.5級地震,統帥大飯店倒塌
    「天佑花蓮」 供稿公眾號 | 哲設計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18年2月6日23時50分,在臺灣花蓮縣附近海域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1公裡。來源:USGS據稱,統帥大飯店是花蓮市中心唯一的國際級觀光酒店。
  • 臺灣花蓮發生4.1級地震 進入2018年花蓮地震頻繁
    臺灣花蓮發生地震原標題:臺灣花蓮縣發生4.1級地震 震源深度16千米#地震快訊#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6月02日01時43分在臺灣花蓮縣(北緯23.93度,東經121.53度)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
  • 淺析砌體結構抗震措施[抗震鑑定]
    ,長期以來是我國應用最廣泛的結構形式之一,其抗震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然而,無論是從稍遠時期的唐山大地震,還是幾年前的汶川、玉樹震後統計來看,受破壞最嚴重的無一例外均是砌體結構,而且遙遙領先於其他結構形式。究其原因,由於砌體材料本身的脆性以及砌塊與砂漿間的粘結力較弱,砌體結構抗拉、抗彎、抗剪強度均較低,只有合理設計,採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才能保證結構的抗震性能,抵抗突如其來的地震作用。
  • 建築抗震結構設計探討
    李紅梅 青島捷能電力設計有限公司 山東 青島 266071摘要:前些年,我國頻頻發生地震災害,極大地威脅著國民的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引起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應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及時縮減地震危害範圍。尤其是在設計民用建築時,迫切需要強化抗震設計,以提高建築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增強建築的抗震能力。
  • 樓面阻尼器作用下高層鋼框架結構抗震控制研究
    [1]周福霖.工程結構減震控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ZHOU Fulin.Seismic control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M].Beijing:Seismological Press,1997.
  • 二級建築師輔導:建築結構抗震(2)
    8.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是地震動影響結構後,結構產生的動態反應(如速度,加速度,變形)。地震作用不是直接的外力作用,而是結構的地震時的動力反應,是一種間接作用。地震作用的大小與地震動的性質和工程結構的周期、阻尼等動力特性有關;地震作用分為水平地震作用、豎向地震作用和扭轉地震作用。
  • 美媒:淺源地震常造成更大破壞 房子結構不抗震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稱,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說法,這次地震為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大約10公裡。淺源地震通常造成的破壞更大。一名居民稱,這一地區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土或水泥磚建成 。另外一人在微博上寫道,這些房子都不抗震,2004年這裡曾發生過5.1級地震,兩層的房子基本上都倒塌了。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副秘書長高建國4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最重要的原因是房屋結構不行。
  • 板柱—抗震牆結構的抗震計算應符合的要求
    1、房屋高度大於12m時,抗震牆應承擔結構的全部地震作用;房屋高度不大於12m時,抗震牆宜承擔結構的全部地震作用。各層板柱和框架部分應能承擔不少於本層地震剪力的20%。 2、板柱結構在地震作用下按等代平面框架分析時,其等代梁的寬度宜採用垂直於等代平面框架方向兩側柱距各l/4。
  • 結構設計知識:結構抗震計算方法怎麼確定?
    結構抗震計算方法怎麼確定?1、底部剪力法把地震作用當做等效靜力荷載,計算結構最大地震反應→擬靜力法。特點:1)結構計算量最小。2)忽略了高振型的影響,且對第一振型也作了簡化,因此計算精度稍差 。
  • 抗震加固技術丨磚混結構的抗震加固
    磚混結構是在我國的既有建築中存在數量較多的結構形式,很多城市中的民用建築都是該類型,而非城市地區的磚混結構房屋數量更多。 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中,大量磚混結構房屋倒塌,震害損失慘重。因此,對現存的大量不滿足抗震設防要求的磚混結構房屋進行加固改造,提高其抗震安全性,是當前工程建設領域的關鍵。影響磚混結構抗震性能的因素(一)主體結構的損傷。一般來說,建築結構經過長年的使用,會存在一定裂縫問題,主體結構會出現較多損傷,極大程度上會影響磚混結構的承載能力和抗剪能力,無法有效發揮其抗震性能。(二)地基存在不均勻沉降的情況。
  • 2010年二級建築師資料:建築結構抗震(1)
    7.抗震設防烈度  按國家規定的權限批准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一般情況可採用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標明的基本烈度。  8.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是地震動影響結構後,結構產生的動態反應(如速度,加速度,變形)。地震作用不是直接的外力作用,而是結構的地震時的動力反應,是一種間接作用。
  • 淺析砌體結構抗震措施[抗震鑑定]-各地要聞-國際商業-新訊網提供...
    引言  砌體結構因其材料選擇及施工的方便性,長期以來是我國應用最廣泛的結構形式之一,其抗震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然而,無論是從稍遠時期的唐山大地震,還是幾年前的汶川、玉樹震後統計來看,受破壞最嚴重的無一例外均是砌體結構,而且遙遙,於其他結構形式。
  • 結構設計常識分享!結構抗震概念——強柱弱梁
    強柱弱梁是一個從結構抗震設計角度提出的結構概念。要求結構柱子的承載力大於梁的承載力,必須是柱子不先於梁破壞,因為梁破壞屬於構件破壞,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壞將危及整個結構的安全---可能會整體倒塌,後果嚴重。平時在抗震設計中用的比較多。一、「強柱弱梁」的震害照片
  • 謝禮立院士團隊「抗震有話說:從結構抗震到城市抗震」科普系列作品...
    圖為《越來越兇狠的隱形殺手——地震液化災害》和《不怕地震的房子——控制建築物的地震損傷》兩冊科普作品今年是唐山7.8級地震44周年。中國地震局系列地震科普圖書精品創作工程之一——「抗震有話說:從結構抗震到城市抗震」科學系列圖書之《越來越兇狠的隱形殺手——地震液化災害》和《不怕地震的房子——控制建築物的地震損傷》面世了。這是謝禮立院士團隊創作的最新科普作品,本次還同步發行了這兩冊作品的科普折頁。
  • 不怕超級地震嗎?其實它們更怕火災
    吃瓜群眾有一個問題了,這麼多的摩天大樓,當地震來臨是是怎麼解決防震抗震的,難道它們就不怕地震嗎?臺灣省花蓮這座傾倒的大樓也許給大家的印象頗為深刻,住在高樓上似乎有了一層陰影!一、2018年全球發生了多少次地震?高樓的敵人之一:地震,我們來統計下地震數據。
  • 關注:臺灣花蓮地震(InSAR結果)
    2018年2月6日,臺灣花蓮縣附近發生大地震(6.4,USGS)。據報導,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
  • 砌體結構抗震鑑定與加固改造
    《建築抗震加固技術規程》中也提到:「灌漿加固後的牆體,可以在原砌築砂漿本身的強度等級上適當地增加一級進行計算」;《建築抗震鑑定標準》也有規定:「磚、砌塊本身的強度等級相較於規定若低出一級,則我們最好選擇強度比實際強度低出一級的砂漿」。生活中我們大多是根據推定值來對加固中砂漿本身的強度進行輸入和計算,並未將砂漿強度劃分成多個等級。
  • 這種結構強烈抵抗地震!公寓版
    很多人在阪神大地震和東日本大地震經歷大地震的恐怖,現在,它預計將有大地震將在不久的將來再次降臨,人們把重點放在結構和抗震公寓購買越來越大。在具體比較之前,讓我們了解新的抗震標準。1981年以後建造的公寓具有抗震結構1981年6月1日之後收到確認申請後建造的建築物採用了新的抗震標準,基本上是抗震抗震結構。讓我們首先檢查建築物抗震標準建立在新抗震標準的基礎上。
  • 現在購買的住宅都是什麼結構?哪種結構最抗震?
    有些網友可能聽說過,高層建築比起自建蓋的幾層小樓房更加抗震,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由房屋建築結構決定的!
  • 最新,臺灣花蓮地震
    臺灣花蓮發生6.7級地震,臺灣氣象局正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此次地震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