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12月25日最新報導,俄羅斯航天領域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可能會購買由俄羅斯發射的「聯盟號MS-18」載人飛船「坐票」,以在2021年4月份將太空人送往其合作的國際空間站。然而,美國的「車票購買」計劃恐怕不會很順利。
早在今年11月份,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就曾公開表示,這趟計劃於2021年4月9日發射的「聯盟號MS-18」載人飛船將首次只搭載該國太空人,同時飛往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名單均已揭曉,包括奧列格·諾維茨基、彼得·杜布羅夫和謝爾蓋·科爾薩科夫。
也就是說,美國如果真的買到一張太空「車票」,可能會擠走一名俄羅斯太空人的位置。據悉,儘管是全球頭號航天強國,但自2011年載人飛船退役後,美國就失去了將太空人送上太空的能力,不得不向俄羅斯求助。
美國航天局網站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7月,美國已經在向俄購買太空「車票」,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一事上,花費了39億美元。一張太空「車票」的價格也從最開始的2000萬美元一路漲至當前的近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另一個具備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儘管中國的載人飛船與美國「不順路」,但其所展露的航天實力令世界側目,讓不少美國專家敦促本國加緊與華航天合作。
據觀察者網12月21日最新報導,拜登團隊成員、美國前太空人帕姆·梅爾羅伊(Pam Melroy)也表示,美國不和中國航天合作是個失敗的策略。
事實上,中國在航天領域實力已經處於國際領先行列。據環球網12月25日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稱,我國的空間站核心艙將於2021年春季發射,接下來經過2年11次的密集飛行任務,最終建成我國獨立建造、自主運營的天宮空間站。
文 | 呂佳敏 題 | 徐曉冰 圖 | 饒建寧 審 | 陸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