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向低碳化方向發展,呼聲基本上都是充耳不聞?

2021-01-21 財經研社

當世界其他國家都在追隨全球能源轉型的軌跡,從化石燃料轉向替代能源形式時,無論是為了創造一個低碳化的未來,還是為了在迫在眉睫的低碳化經濟中保持活力,美國都落在了後面。COVID-19給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基本沒有預料到的對工業和經濟現狀的破壞,

許多專家認為,這些特殊的情況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可以讓全球經濟重新向低碳化方向發展,構建世界經濟論壇所倡導的 "能源新秩序 "和 "大重置"。世界經濟論壇並非孤軍奮戰。聯合國、國際能源署、歐盟等國際機構,目前都在考慮或積極起草綠色刺激計劃。甚至有不少藍籌股公司也在力推綠色能源刺激計劃,但在美國,這些呼聲基本上都是充耳不聞。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Vox本周發表了一篇文章,稱 "美國具備了到2035年實現低碳化的一切條件",並概述了 "如何將化石燃料迅速趕出美國經濟 "的計劃。文章主張像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的 "新政 "那樣廣泛動員,"通過大規模擴大勞動力(吸引婦女和非洲裔美國人)和渦輪增壓的生產能力",

在大蕭條後重振美國經濟。據Vox報導,為了讓這個國家--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一,僅次於中國--"足夠快地避免最嚴重的氣候變化",需要這種全面的、全有或全無的努力。" 要想在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1.5°至2°攝氏度之間盡一份力,美國最遲必須在2050年實現碳排放淨值為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國經濟的全部資源必須屈從於製造所需的清潔能源技術和基礎設施。"

如同FDR的新政一樣,一項旨在實現美國低碳化的全國性舉措也將在未來十年內啟動經濟,並創造數百萬個就業機會。光伏科技最近報導稱,有 "大量的新研究 "已經 "來強調將可再生能源推向COVID-19復甦的核心的商業案例,因為聲稱綠色能源遊戲為投資者提供了低成本、高回報的機會"。而就在上周,"物理學家、工程師、研究員、發明家、連續創業者、麥克阿瑟'天才'資助金獲得者 "索爾-格裡菲斯的組織 "重塑美國"(Rewiring America)"以一份就業報告的形式首次亮相,該報告顯示,通過電氣化實現快速脫碳將在未來十年創造1500萬至2000萬個工作崗位,之後將有500萬個永久性工作崗位。"

除了創造就業機會的驚人潛力之外,格裡菲斯所模擬的綠色能源革命 "已經表明,通過快速部署現有的電氣化技術,在幾乎沒有碳捕獲和封存的情況下,有可能在2035年之前消除70%到80%的美國碳排放"。這樣做的副作用是,低碳化和電氣化 "將使美國的能源需求削減一半左右,為消費者省錢,並使國家保持在1.5°的軌道上,而不需要特別的行為改變。每個人仍然可以擁有同樣的汽車和房屋--它們只需要是電動的"。

這實際上體現了為什麼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可能是實現這種變化所需的意外催化劑。雖然從歷史上看,能源需求的損失是掙扎的經濟的代名詞,因此會是一個艱難的銷售,但COVID-19已經讓美國的能源消耗量跌至30年來的最低點。而石油需求和價格也因此跌出了谷底,讓大石油公司的影響力大大低於正常水平。

"沃克斯 "說,儘管脫碳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 "美國不需要任何新技術,也不需要任何宏大的國家犧牲。在此看來,它所需要的只是認真致力於建造必要的機器,並創造一個支持其快速部署的監管和政策環境。" 舞臺已經搭好。這場大流行讓我們有了新的思維方式和新穎的解決方案,因為 "一切照舊 "已經讓我們失望了。美國的政治家們會聽從嗎?我們可能要等到11月才能知道。

相關焦點

  • 我國電力系統低碳化發展邏輯分析
    「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結構低碳化發展取得靚麗成績。2018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首次低於60%,2019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雙雙突破「兩億千瓦」,水電、核電平穩發展,能源結構低碳化水平不斷提高。但對於電力系統而言,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十三五」時期的低碳化發展成績單?理解電力系統的低碳化水平,至少需要從裝機和發電量兩個方面分析。
  • 速讀|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
    習近平主席指出,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創新是亞太經濟騰飛的翅膀。要全面落實亞太經合組織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路線圖,促進新技術傳播和運用,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消除數字鴻溝。中方倡議,各方分享數位技術抗疫和恢復經濟的經驗,倡導優化數字營商環境,釋放數字經濟潛力,為亞太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
  • 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新的戰略方向——訪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
    在近日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在當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如何深入理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我們有哪些優勢、具備哪些條件?新發展格局構建的方向和基點又在哪裡?這些問題都蘊含在我國經濟發展戰略方向這樣的宏觀命題之中。
  • 為何成都向東南發展,而不是西北方向?
    成都的歷史悠久,許多故事都在這裡發生,並且在歷史的進程中,成都的發展也在不斷變化。不難看出目前成都的主要發展方向是東南方向,成都東部新區以及天府新區等都都是重點發展的對象,但其實在這之前,成都的城北才是帶動成都經濟發展的第一區域,那麼為什麼如今會發展成今天這個局面呢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成都的西北兩個方向,成都的西邊有都江堰,都江堰灌溉了成都,是都江堰改變了成都,水是人類生存的最要資源,成都最大的水源地來自西北方向,如果盲目開發難以讓成都可持續發展,因此西控有必要且非常需要
  • 低碳經濟:地球系統觀的實踐
    2006年,英國經濟學家斯特恩在《斯特恩報告》中呼籲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2007年7月,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以及2009年6月美國眾議院通過的《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規劃了美國低碳經濟的發展途徑和具體措施。加利福尼亞州通過的《AB-32》法案更在州一級制定了低碳經濟發展規劃。迄今,已有多個國家相繼制定了各自的低碳經濟發展規劃。
  • 未來發展充滿不確定性,顛覆性技術將是最大變數丨能源發展趨勢與...
    對於未來能源需求增長,世界上很多知名研究機構都進行過預測(圖2):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將成為滿足未來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低碳化」和「多元化」是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趨勢與特徵。隨著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及儲能等新能源快速發展,能源正從過去以煤炭、油氣、電力集中式資源供給,向集中式與「分散式」並重發展。
  • 綠色工廠系列:綠色工廠中的「能源低碳化」是什麼意思?
    綠色工廠是實現「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淨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廠。
  • 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出現新契機
    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十大變化趨勢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也不可能改變,它正在從高速度增長不斷轉向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不斷接續轉換,短期經濟運行可能出現階段性波動和不穩定,但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它將出現十大趨勢性變化,這決定了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潛力和未來前景。
  • 《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18》指出:全球天然氣貿易正步入關鍵轉型階段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日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黃曉勇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18)》9月2日正式在京發布。報告指出,全球天然氣貿易正步入一個關鍵的轉型階段。
  •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方向
    來源:曹書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方向  一 全球化內在動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全球各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其背後的深層次動力是發達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內部跨國企業的利益。
  • 高歌:2017年中東歐國家與歐盟的關係似向相反方向發展
    《當代世界》總第434期刊文《離心與向心——2017年中東歐國家與歐盟的關係》指出,2017年,中東歐國家與歐盟的關係似乎向兩個相反的方向發展。2017年,中東歐國家與歐盟的關係似乎向兩個相反的方向發展。一方面,一些中東歐成員國與歐盟發生爭議,離心傾向日漸明顯;另一方面,西巴爾幹國家繼續爭取加入歐盟,向心態勢一如既往。 中東歐成員國的離心傾向 中東歐成員國的離心傾向體現在它們與歐盟的爭議上。
  • 上海張江園區發展為何從向東變為向南?因為浦東建設的方向已變
    在近些年的發展歷程中,明眼人已經能夠注意到,張江園區的發展方向再變化。在2010年之前,張江高科技園區的發展方向是向東,就是向著浦東外環線以東唐鎮地區;2010年之後到現在,張江高科技園區的發展方向是向南,從張江中區、南區,一直到外環以南周康地區東部。
  • 清潔、安全、經濟、友好等性能的智能電網是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
    具有靈活、清潔、安全、經濟、友好等性能的智能電網是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首先介紹了智能電網的概念和功能特點,詳細分析了國內外智能電網的研究進展,對重點關鍵技術與智能電網的關係進行了分析和討論,指出基於Agent 的分布式協調、控制、仿真與決策技術,分布式能源的系統集成以及基於知識的綜合決策支持是未來智能電網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 中科院提名四大候選,深圳呼聲最高
    直轄市在我國城市等級劃分中是獨一檔的存在,在行政等級中直轄市與省份是同等級,直轄市的一個區就相當於一省的城市,可見直轄市在我國城市中的超然地位,正是得益於這樣不同的城市區劃,直轄市在會在政策上得到一定的優待,發展會被更為重視,資源會更多地傾斜向直轄市,我國的四大直轄市哪一座不是知名城市。
  • 專家:推進綠色金融發展 關注綠色產業領域投資機會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影響力指導委員會委員、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綠金院高級顧問馬蔚華表示,當前,全球ESG投資規模已經超過30萬億美元,但是氣侯變化仍在向相反方向發展,有識之士一直在尋找一個更理想的投資方式,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 浙江益久 助力塗料行業向環保健康、可持續方向發展
    憑藉著可以增強金屬結構、設備、橋梁、建築物、交通工具等產品的外觀裝飾性,以及延長使用壽命,具有保護、裝飾、掩飾產品的缺陷和其他特殊作用的優勢,塗料在當前的社會中已經發展成為國民經濟配套的重要工程材料。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不斷提高,加之眾多新興行業異軍突起,各行業對塗料功能和質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方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指明了方向。由高速增長轉為高質量發展、由重點「脫貧攻堅」到推動「共同富裕」,迫切需要一個更系統、更成熟和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掃除發展障礙或提供關鍵的基礎性制度支持。新冠疫情不僅進一步加劇世界經濟復甦難度,也對世界經濟政治秩序提出嚴峻挑戰。
  • 中國平安ESG實踐的五大方向—經濟增長、精準扶貧、醫療健康、科技...
    接下來是我們的ESG理念,圍繞著經濟、社會、環境幾個方向,體現我們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它的核心還是平安的核心價值觀--專業創造價值,中間一圈是各個利益相關主體,最後外延到——經濟、環境、社會三個方面。  這裡重點講一下平安ESG實踐,我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考角度就是中國社會議題。剛才宋會長講到ESG還要跟企業績效掛鈎,平安非常注重這點。
  • 中國經濟參與國際大循環新方向
    它表明,黨中央提出的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絕不意味著閉關自守,反而要求我們走向更高水平開放,與外部世界建立更高水平、更緊密的經貿合作關係,更充分地利用國際分工、發揮比較優勢,更加鮮明地堅持經濟全球化的大方向。中國經濟發展新格局過程中,應當怎樣藉助國際資源與外部條件?應當重點發展哪些對外經濟關係?應當與外部世界包括發達國家建立什麼形式的循環關係?
  • 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與前景
    通過數字經濟對傳統行業的重構,將推動所有行業的技術進步,其涉及面廣,影響面大,是我國經濟全面轉型升級的新基建。 3.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提升經濟效率的新方向。這將是推動傳統企業從「以技術為中心」向「以數據為中心」方向加速轉型的動能,同時,也是助力企業經營方式向全要素、全流程、全鏈條優化重構升級的動力。這種企業數位化轉型的變革,將帶動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不斷突破地域、組織、技術邊界,促進資源配置從單點、局部、靜態優化向多點、全局、動態優化演進,促進數據驅動的創新、數據驅動的生產、數據驅動的決策,朝著更高質量、更低成本、更快交付和更多滿意度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