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中國工業增加值近1/10為自然資源消耗和碳損失成本

2021-01-20 中國網

中國網12月9日訊 2016年12月9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日本名古屋大學共同創辦的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聯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低碳經濟藍皮書: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2016)》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與會者主要圍繞綠色發展的「十三五」規劃、碳市場以及低碳技術、新能源與低碳城市等主題進行了研討。

低碳經濟藍皮書指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協議》的達成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低碳經濟的發展發出了明確的信號,為未來節能減排、清潔和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氣候變化科學研究的進展、主要排放大國的合作與積極推動、談判機制和協議內容創新以及中國的積極貢獻等是協議得以通過的關鍵因素。中國在本次氣候變化談判中的深度參與和適度引領是中國參與並塑造全球治理的又一成功案例。煤炭行業的清潔生產和減排、清潔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建設、國際環境談判成果和國際貿易投資談判的有機配合等是中國在氣候變化治理中履約和實現國內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內容。

當前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忽略了資源快速消耗與環境嚴重惡化相關的成本,該類成本將導致實際的國民福利降低。對此,很多學者討論是否將相關因素計入國民經濟核算系統中,從GDP中扣除自然資源消耗成本、生態惡化成本、自然資源和環境恢復成本,從而能更全面地體現環境經濟的變化。

Atkinson、Hamilton和Pearce等提出的包含資源和環境成本在內的社會核算矩陣主要關注資源短缺和碳排放,不考慮其他汙染排放成本。通過將系統追溯增加值的產生和分布的理論核算框架與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框架相結合,我們可以在開放條件下進行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將資源和環境因素納入國民生產淨值的社會核算矩陣中,從國民生產淨值中減去資源消耗成本,即可獲得資源淨產值。同樣,扣除環境排放損失即可獲得環境淨產值。

世界銀行基於這一社會核算矩陣框架,利用真實國民經濟核算重新定義和衡量國民福利。正式的真實儲蓄模型是由Kunte等提出的。與系統的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相比較,世界銀行設計的真實儲蓄核算以及經調整的簡化淨儲蓄更實用。利用自然資源開發和採購獲得的租金,可以衡量自然資本損失。租金是指利用國際價格計算的生產價格與總生產成本之間的差價,此類成本包括固定資本貶值與資本回報。需要注意的是,儘管自然資源開發是經濟增長的必要因素,但如果資源租金過低,可能導致過度開發。如果獲得的租金不是用於再投資,而是用於消耗,則同樣是「不合理的」。汙染損失一般是指二氧化碳汙染,該值是根據一噸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國際邊際損失計算的,Fankhauser認為該值為20美元。

一些中國學者已經嘗試在中國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系統,並創建針對1992~2002年的綠色投入-產出表和綠色社會核算矩陣。由於該階段的數據有限,相關研究只能對資源消耗和汙染排放進行物理數量核算假設。中國環境保護機構在2004年編制的綠色GDP僅考慮了汙染排放的成本,沒有考慮資源消耗,尤其是非生產性資源的消耗帶來的損失。胡鞍鋼等在計算中國綠色儲蓄率時,對世界銀行給出的定義進行了擴展。

藍皮書課題組通過進一步發展世界銀行的真實儲蓄方法,計算了工業行業的自然資本損失。利用中國的投入-產出表及其延長表追溯最終消費,重新計算了中國工業行業的增加值、資本形成、資本存量等相關的要素。最終通過對資本產出彈性進行調整,重新估計了中國工業各行業的生產率。結果表明,在過去20年間,中國主要的工業部門存在著顯著的自然資本損失,帶來了平均10%的名義增加值損失,對其生產率的影響非常顯著,在1995~2010年導致了約3%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放緩。

相關焦點

  • 工業增加值下降 鐵路船舶行業市值縮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而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9%,是17個主要行業中兩個負增長行業之一,僅高於農副產品加工業的2.5%的降幅。
  • 中國煉鐵工業70年發展回顧與展望
    以焦化—燒結—高爐為主的煉鐵流程的汙染物排放,大約佔到鋼鐵流程總排放量的90%,能耗佔鋼鐵生產總能耗的60%以上,生產成本佔到鋼鐵生產總成本的70%左右。另外,煉鐵系統還面臨著消耗大量資源的壓力。  綠色環保已成為煉鐵工藝發展的首要標準。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國家圍繞「美麗中國」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環保已經成為鋼鐵行業繞不開的問題。
  • 河南省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速為居中部首位
    其中,共出口各類客車1531輛,出口額達到了10.12億元,出口量和出口額均名列行業第一。記者 王 錚 攝      4月18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一季度,河南省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態勢,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國第4位、中部省份第1位,在全國的位次和在中部省份的位次分別比去年同期前移12位和5位,產業升級和產業集聚區建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明顯提升。
  • 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10.3% 全年增10%
    10.3 %(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11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87%。1-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
  • 安徽工業增加值增幅居中部首位
    中安在線訊 (實習生:羅敏、記者:謝麒麟)安徽工業經濟企穩回升趨勢明顯。記者今天從省經信委獲悉,前10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增幅穩居中部第一、全國前列。  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10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繼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當月實現增加值362.45億元,同比增長26.4%。前10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146.61億元,同比增長20.4%,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兩項指標增幅均穩居中部第一、全國前列。  皖北地區則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 珠三角工業現恢復性反彈 廣東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降幅高於全國...
    作為中國的經濟大省,廣東3月份的工業生產出現恢復性反彈。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當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環比大幅增長135.1%。這是粵企2月份迅速復工後的成績。但整個一季度來看,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依然同比下降15.1%。這個降幅超過了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4%的幅度。
  • 閃電指數|山東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
    工業持續回升基礎愈加穩固1-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比前三季度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10月份增長9.8%,連續3個月保持9%以上增速。41個行業大類中,有26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為63.4%,比前三季度擴大4.9個百分點。
  • 合肥上半年工業運行成績出爐:工業增加值增速居中部首位
    據合肥日報報導 今年以來,合肥工業經濟一舉扭轉開局不利的態勢,在平穩增長中逐步提速提質。記者獲悉,上半年合肥工業運行成績單新鮮出爐,全市2433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095.4億元,同比增長9.1%,完成工業投資1098億元,同比增長12.3%,佔年度預期目標的50.8%,超序時進度0.8個百分點。
  • 葛守中等:巢湖流域資源--環境--經濟核算研究
    產業總產出為產業產品中間使用、生產固定資產使用及淨增加值之和。列2說明個人消費消耗了產業產品、自然資產,並將未被處理的殘餘物排入了環境。列4-6反映各種生產資產變化情況,這些資產可能由於經濟使用發生變化,也有可能由於非經濟原因發生變化,價格變動也會對其造成影響。對於非生產自然資產,它們會因為經濟活動對資源環境的消耗而減少,也會因經濟向環境排放殘餘物而增加,其他經濟和非經濟因素也會影響其存量。
  • 中國工業報:揚鞭策馬奮進 江西開啟「十四五」工業強省新徵程
    江西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楊貴平作工作報告大會現場1月11日上午,2021年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南昌召開。中國工業報在會議現場了解到,江西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楊貴平出席會議並作工作報告。楊貴平指出,以2020年各項工作收官為標誌,「十三五」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目標總體實現,全省工業發生五大變化。
  • 美報稱中國太陽能電池板便宜但製造並不環保
    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導 外媒稱,一項新研究顯示,雖然在中國生產太陽能電池板可能比歐洲便宜,但省錢是以對環境的更大破壞為代價。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6月2日報導,根據西北大學和美國能源部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的研究,更低的環境標準和中國製造商所使用的汙染更高的能源是造成上述差距的原因。
  • 2021年工業氣體行業發展概況及前景預測分析
    2010年我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達到410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67%,在全球市場的佔比提高到10.6%;2015年我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達到近1,000億元;2019年我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達到1,477億元,在全球市場的佔比提高到17%左右,到2021年我國工業氣體市場有望達到近1600億元的規模。
  • 國內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4.8%;英特爾神經擬態計算開啟...
    三分鐘了解產業大事 1 【紫光國微即將為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項目提供晶片】 據科創板日報,紫光國微子公司紫光同芯聯合紫光雲等多家企業,中標工信部通信管理局「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工業發展主要成就與基本經驗
    ,按不變價格計算,工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10.8%(高於同期GDP實際增速)。在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折算成美元僅為963億美元(現價),規模總量不及美國的1/6,日本的1/3,德國的1/2。
  • 2020年12月稀土永磁全產業鏈研究報告
    數據趨勢DataandTrends12月稀土材料市場行情整體偏強,全年價格全面上漲;至12月PMI連續10個月站在臨界點之上、製造業持續活躍;1-11月,稀土出口量同比減少26.7%幅度略減;11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增10.8%,較上月加快4.5個百分點;11月稀土永磁體出口量增、進口量減。
  • 前8月合肥經濟穩中見快 工業增加值增幅居中部省會第一
    工業運行信號積極 主導產業陸續發力  據了解,1~8月份,合肥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4806.5億元,實現增加值1205.19億元,增長14%,增幅繼續保持中部省會第一。工業產銷率96.4%,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工業能耗增長10.6%,比前7個月、上半年分別提高3.9個、5.6個百分點。
  • 江蘇能源消費與工業經濟發展關係研究
    由於第二產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要大於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的上升,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的下降,意味著全省能源消費總量增長加快。國際上通行用工業能源消費彈性係數,即工業能源消費增長率與工業經濟增長率之間的比值來反映。目前,江蘇工業化進程總體上處於中期階段,且呈明顯加快的趨勢。在這個階段,創造財富與消耗資源同時並存,特別是在工業化還未達到相當發達的程度時,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必須以消耗一定的資源作為代價,工業能源消費彈性係數也會隨之提高。
  • [公告]恆立油缸:常州立新液壓有限公司液壓泵閥項目項目申請報告
    恆立公司已於 2011年 10月 28日在上海證交所 A股上市(證券代碼: SH601100),2012年營業收入約 10.5億元。恆立公司投資規模累計達 13億元,廠區佔地面積 430餘畝,配備近 850臺(套)進口自動化加工設備,其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油缸製造、測試設備近 200臺(套),為全球最大的高壓油缸生產基地。
  • 昌吉州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能源生產與消費情況分析
    二、能源消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增速由降轉升,其中昌吉市和奇臺增速加大。1-9月,昌吉州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長1.7%,比上半年擴大3.4個百分點。七個縣市中,昌吉市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長17.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3個百分點;奇臺縣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長66.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1.9個百分點;阜康市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長12.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5個百分點。其餘四個縣市仍然保持下降,分別為呼圖壁縣下降7.6%、瑪納斯下降9.4%、吉木薩爾縣下降7.9%、木壘縣下降11.9%。
  • 中國學者在國外期刊發論文的科研成本、發表費用每年超300億元!
    實際上都在免費為西方打工!北京工業大學劉彩娥研究員在《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發表論文稱:10年時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面上項目經費總額為8,075,650萬元,根據基金委的年度報告,科研成果產出的主要形式為:國際會議邀請報告、國內會議邀請報告、國際期刊論文、國內期刊論文、專著、發明專利,而國際、國內邀請報告的技術內容往往被另外四種成果形式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