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過「老鼠門」事件的海底撈,近日又被消費者爆出就餐時疑似使用了「塑料片」。
據媒體報導,近日,有食客在濟南海底撈連城廣場店就餐時在烏雞卷中吃出了硬質塑料片。海底撈工作人員隨後將剩餘烏雞卷撤走回收,並提出本單免單並賠償500元火鍋券的處理方案,但消費者拒絕該方案。
7月20日,話題「海底撈回應塑料烏雞卷事件」衝上微博熱搜。當晚22點57分,海底撈在官方微博發布道歉啟事。經過排查,該事件原因已確定為工廠灌裝環節員工操作不規範,導致產品標籤掉落到產品中。
以下為道歉啟事全文:
1, 對於7月12日晚上,有顧客在海底撈濟南連城廣場店所點菜品烏雞卷中出現塑料一事,我們表示非常抱歉。
2, 經過對烏雞卷產品供應商工廠進行的全面排查,已確定事件是因為在工廠灌裝環節員工操作不規範,導致產品標籤掉落到產品中。門店在分切、擺盤產品時失察,沒有發現該缺陷。消費者在海底撈餐廳遇到的仼何產品問題,我們都負有全部的責任。在此我們向顧客和廣大消費者表示誠摯的歉意,支持顧客維護自身權益,並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檢查,承擔經濟和法律上的相應責任。
3, 我們會深刻反省自身管理上的疏漏,無論是門店還是供應商環節,嚴格加強內部的生產流程規範和核査力度,並在門店端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嚴格按照規範操作,避免發生此類事件。
1
海底撈烏雞卷中吃出硬質塑料片
消費者出現胃部痙攣和便血
據中國網報導,7月12日,市民鄭女士和同伴在濟南海底撈連城廣場店就餐時在烏雞卷中吃出硬質塑料片。
鄭女士表示,一開始以為是混雜在烏雞卷裡面的脆骨,直接咽下去了,後來拿筷子撥弄以後,扯出來細細的長條狀疑似塑料製品,摻雜在烏雞卷裡。
(截圖自涉事消費者拍攝的視頻)
海底撈工作人員隨後將剩餘烏雞卷撤走回收,並提出本單免單並賠償500元火鍋券的處理方案,該方案被鄭女士一方拒絕。
第二天下午,就餐的兩位消費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胃部痙攣和便血情況。在濟南第五人民醫院急診科就醫後,醫生診療記錄顯示,消費者疑出現腸道出血的症狀,但無法確定病因是否與飲食有關,建議住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涉事消費者出示的醫生診療單
對此,海底撈稱,門店店經理已於7月12日晚第一時間向顧客表達歉意,門店13日早上回訪顧客情況,提出如有任何不適將陪同顧客就醫,13日下午,根據顧客的要求,海底撈工作人員陪同兩位顧客到濟南第五人民醫院就醫檢查並承擔醫藥費,醫院檢查結果為正常。
對於兩邊說法不一致,海底撈方面表示此前媒體報導的醫生診療記錄是病歷,海底撈方面所持的是醫院檢查報告,因維護顧客隱私而不公開具體報告,但檢查報告結果確實為正常。
2
海底撈「老鼠門」
海底撈此前也曾出現食安問題。2017年8月25日,有媒體曝出海底撈北京勁松店、太陽宮店出現老鼠爬進食品櫃、店員在清洗打掃衛生用的簸箕時與餐具同池混洗、用顧客使用的火鍋漏勺掏下水道的現象。事件迅速發酵。
海底撈官方25日下午也迅速對此做出回應,稱問題屬實、十分愧疚,已經部署全部門店的整改計劃。晚間,海底撈再發情況通報,組織所有門店立即排查,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北京市食藥監局立即對涉事門店進行立案調查,並對海底撈位於北京地區的1家中央廚房和26家門店開展全面檢查,並且約談海底撈總部,限期整改。
3年前的「老鼠門」事件讓消費者仍然記憶猶新,如今,又有食客吃到疑似「塑料片」而就醫。作為火鍋龍頭企業的海底撈,如何保證食客舌尖上的安全,被打了一個問號。
據證券日報報導,對此,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就「老鼠門」事件而言,由於海底撈的品牌力、公關做得好、整改到位,防止了事件的持續發酵,但是對其上市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朱丹蓬表示:「2018年5月17日,在上市路上徘徊六年之久的海底撈遞交上市申請,再度引發業界廣泛的討論。根據港交所發布的《香港交易所登載有關從事餐飲業務的申請人在上市文件中的披露的指引信》中關於食品安全質量監控及投訴等方面的要求,海底撈在招股書中披露了幾起食品安全事故,其中就包括『老鼠門』事件。」
3
海底撈預計半年報業績虧損9-10億
一邊是疫情帶來的影響,一邊又曝出食安問題。海底撈遭遇「多事之夏」。
7月6日和7月7日,海底撈發布了一則盈利警告公告和一則盈利警告補充公告。根據海底撈發布的盈利預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收入相較於2019年同期下降約20%,取得約9.11億元的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公司預計上半年虧損。
不過,相隔一天時間,海底撈發布了一則盈利警告補充公告,公司表示,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集團預期將錄得的淨虧損介乎約人民幣9億元至約人民幣10億元不等。
對於虧損的原因,海底撈表示,主要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及各國及地區隨後實施的防疫措施以及消費場所限制,對集團自2020年1月以來的業務產生了重大影響。
根據公司公告顯示,自2020年1月26日至3月12日,海底撈中國大陸地區大部分門店停業。
「儘管公司的門店經營表現在重新營業後正逐步改善,惟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被完全控制存在時間上的不確定性及經濟活動(尤其是餐飲業)面臨放緩的壓力,公司的經營恢復程度及恢復所需的時間仍不確定。」海底撈表示,「該期間內,我們仍積極開設新門店,持續推進海底撈門店網絡的擴張。」
對於海底撈的業績表現,東吳證券分析師湯軍則表示看好,「客流穩中有升,期待下半年穩步復甦。」
湯軍表示,本輪疫情衝擊下,龍頭餐飲企業拓店有望在店址選址、免租期、租金等方面持續受益,預計上半年新開店約150-200家,全年新開店數維持300+家預期;同時籤約數保持較好態勢。
朱丹蓬表示,根據海底撈的預告來看,其整體營收下滑20%,在整個餐飲行業裡面來說,其損失並不算多。其他不少餐飲企業其業績直接下滑超50%,甚至有些企業直接倒閉。從股價來看,資本對於海底撈還是相當有信心,7月7日海底撈股價也上升了3%以上,投資者或者資本端對其後期的期待還是非常高的。實際上,從4月開始全國範圍內的餐飲業基本開始復甦,6月頭部企業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0%左右。整體來說,海底撈有望在三季度和四季度回升一些,但是從全年去看的話,相比去年的同期應該下滑兩位數以上。
「實際上,餐飲行業復甦後,像海底撈這類頭部品牌相對恢復得更快一些。」朱丹蓬進一步表示,疫情逐步好轉後,整個頭部企業恢復相對較快,其防疫措施和對於消費者的保護會相對周全,在業務的恢復上具有一定的優勢。
來源:@海底撈火鍋、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網、觀察者網、證券日報、北京商報